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区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1
作者 赵文智 刘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702-2708,共7页
荒漠区植被包括以旱生植物为主的荒漠植被和以中生植物为主的荒漠河岸林。综述了荒漠区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在个体、种群、群落以及斑块尺度上响应的研究成果,指出:荒漠区植物对地下水埋深的响应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植物适应气候、... 荒漠区植被包括以旱生植物为主的荒漠植被和以中生植物为主的荒漠河岸林。综述了荒漠区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在个体、种群、群落以及斑块尺度上响应的研究成果,指出:荒漠区植物对地下水埋深的响应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植物适应气候、土壤、地下水等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在地下水与植被达到平衡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生境土壤异质性、植被可塑性并采用长期定位和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强调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同位素示踪技术和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开展植物水力提升及其机理研究;加强荒漠区植被对地下水响应机理研究特别是微观尺度(分子水平)和响应过程长期定位研究;重视植被响应地下水位波动和水质变化的研究;强化在景观尺度和生态系统尺度集成研究,以便为管理包括地下水在内的荒漠生态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区植被 地下水埋深 尺度 响应
下载PDF
模糊隶属法在塔里木河荒漠植物抗旱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2
作者 庄丽 陈亚宁 +2 位作者 陈明 余芳 赵红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7-372,共6页
以塔里木河荒漠河岸乔木、灌木、草本植被的代表植物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as)为研究对象,对塔里木河下游不同区段、不同地下水位状况下胡杨、柽柳和罗布麻体内叶绿素、可溶性... 以塔里木河荒漠河岸乔木、灌木、草本植被的代表植物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as)为研究对象,对塔里木河下游不同区段、不同地下水位状况下胡杨、柽柳和罗布麻体内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等主要生理指标和地下水位进行了测定。运用国际通用软件SAS6.12对这十项生理指标和地下水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亚哈甫马汗断面的柽柳对地下水位的生理响应最为敏感。其次是胡杨和罗布麻;阿拉干断面的差异不大;在所测的十项生理指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脱落酸(ABA)对地下水位变化的敏感度最高,其次为过氧化物酶(POD)、生长素(IAA)和分裂素(CK);地下水位是影响塔里木河流域植被生理特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平均隶属函数法对这三种植物进行抗旱性排序,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植物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协同作用,共同抵御干旱胁迫,以减少其受伤害程度;就抗旱能力而言,胡杨>柽柳>罗布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分析 模糊隶属法 荒漠植物 抗旱性评价 塔里木河
下载PDF
民勤沙井子地区40a来荒漠植被变迁初探 被引量:63
3
作者 杨自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5-398,共4页
随着地下水位下降,民勤沙井子地区荒漠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趋于旱化,湿生和中生植物相继退化,白刺已成为主要建群种,40 a来荒漠植被变迁巨大。
关键词 民勤沙井子 荒漠植被 变迁 植物种类 植被类型
下载PDF
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逆转植被的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王继和 马全林 +2 位作者 刘虎俊 杨自辉 张德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3-909,共7页
使用便携式防沙风速廓线测量仪和阶梯式集沙仪测定了单个植物的阻风作用以及不同恢复阶段植被内的近地面风速、输沙量;同时调查了不同恢复阶段植被的组成、覆盖度,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油蒿、沙蒿、柠条和花棒的个体空间构型分别... 使用便携式防沙风速廓线测量仪和阶梯式集沙仪测定了单个植物的阻风作用以及不同恢复阶段植被内的近地面风速、输沙量;同时调查了不同恢复阶段植被的组成、覆盖度,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油蒿、沙蒿、柠条和花棒的个体空间构型分别是:沙蒿、花棒株型为疏散丛生型;柠条株型为中间丛生型;油蒿株型为紧密丛生型;近地面0~50cm层的阻风阻沙作用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油蒿〉沙蒿〉柠条〉花棒。演替更新过程中,柠条、花棒、沙蒿逐渐衰退,到顶级群落阶段已完全从群落中退出,油蒿形成单一优势种顶级群落。由于优势种群的变化,从初始阶段→发展阶段→相对稳定阶段(顶级群落阶段)的演替更新过程中,近地面粗糙度从0.003cm、6.039cm增加到17.726cm;在流动沙丘2m高度风速为6.5m·s^-1时,相对稳定阶段没有出现风蚀,发展阶段输沙量只达到1.83g·cm^-1·h^-1,占到初始阶段的3.2%。在3m高度风速相同时,发展阶段近地面风速较初始阶段降低了54.29%,沙结皮厚度达到1~3mm,所占面积比例达到91%,已经基本实现防风固沙;相对稳定阶段近地面风速较初始阶段降低了83.68%,沙结皮厚度达到5~6mm,所占面积比例达到98%,完全实现防风固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育 植被恢复 荒漠植被 防风作用 固沙效益
下载PDF
几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4
5
作者 何芳兰 赵明 +2 位作者 王继和 尉秋实 张锦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以不同渗透势的PEG-6000溶液(0~-1.8 MPa)为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研究了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沙蒿(Artemisia arenaria)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4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 以不同渗透势的PEG-6000溶液(0~-1.8 MPa)为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研究了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沙蒿(Artemisia arenaria)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4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4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有显著的影响(P<0.05),盐爪爪种子萌发的最低渗透势阀值-1.5 MPa,苏枸杞、沙蒿和油蒿种子萌发的最低阀值均为-0.9 MPa;随着干旱胁迫的逐渐加剧,4种植物种子总萌发率、胚芽长度、初生根长度、幼苗鲜重及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并均小于对照;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的相对发芽率、相对萌发数、相对胚芽长度、相对初生根长度、相对幼苗鲜重、抗旱指数及相对活力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阶段的抗旱性次序为:盐爪爪>沙蒿>油蒿>黑果枸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抗旱性评价
下载PDF
我国以梭梭属植物为优势的潜在荒漠植被分布 被引量:46
6
作者 郭泉水 郭志华 +4 位作者 阎洪 王春玲 谭德远 马超 何红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8-853,i002,共7页
以我国最新出版的《中国植被图集》为基础,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ARC/ INFO(NT版)和数字化仪,提取以梭梭属植物为优势的现存荒漠植被地理分布信息,制作地理分布专题图;在生态信息系统(GREEN)软件支持下,定义地理气候适应参数区间,生... 以我国最新出版的《中国植被图集》为基础,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ARC/ INFO(NT版)和数字化仪,提取以梭梭属植物为优势的现存荒漠植被地理分布信息,制作地理分布专题图;在生态信息系统(GREEN)软件支持下,定义地理气候适应参数区间,生成以梭梭属植物为优势的潜在荒漠植被分布图;将现存和潜在的分布图叠加并对照比较,揭示以梭梭属植物为优势的潜在荒漠植被分布特征,预测适宜以梭梭属植物为优势的荒漠植被发展的地理空间。结果表明:以梭梭柴为优势的潜在荒漠植被分布的行政区域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等省(区) ,以白梭梭为优势的潜在荒漠植被分布的行政区域仅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梭梭柴为优势和以白梭梭为优势的潜在荒漠植被分布与现存的以梭梭柴为优势和以白梭梭为优势的荒漠植被分布的行政区域一致,分布的地貌也基本相同,但两者之间在地理分布边界和面积上存在较大差异。以梭梭柴为优势的潜在荒漠植被分布的北界超出现存的以梭梭柴为优势的荒漠植被的分布北界约0 .9个纬度,南界超出约0 .4个纬度;东界超出约5 .9个经度,西界超出约3.5个经度;以白梭梭为优势的潜在荒漠植被分布的北界超出现存的以白梭梭为优势的荒漠植被分布的北界约1个纬度;南界超出约0 .9个纬度;东界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荒漠植被 现存分布 潜在分布
下载PDF
阜康荒漠植被灌木与半灌木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远东 潘晓玲 +1 位作者 顾峰雪 单延龙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1-745,共5页
通过测算三维生态因子梯度上阜康荒漠植被灌木与半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 ,结果表明 :阜康荒漠植被灌木、半灌木按生态位宽度可分成 4类 ,类群 包括红砂 (Reaumuria soongorica)和梭梭 (H aloxylonammodendron) ;类群 包... 通过测算三维生态因子梯度上阜康荒漠植被灌木与半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 ,结果表明 :阜康荒漠植被灌木、半灌木按生态位宽度可分成 4类 ,类群 包括红砂 (Reaumuria soongorica)和梭梭 (H aloxylonammodendron) ;类群 包括白刺 (N itraria sibirica)、盐爪爪 (K alidium foliatum)、囊果碱蓬 (Suaeda physophora)、里海盐爪爪 (K.caspicum) ;类群 包括多枝柽柳 (Tamarix ramosissima)、长穗柽柳 (T.elongata)、短穗柽柳 (T.laxa)和无叶假木贼 (Anabasis aphylla) ;类群 包括黑果枸杞 (Lycium ruthenicum)、粗枝猪毛菜 (Salsola subcrassa)和盐节木 (H alocnemum strobilaceum)。根据生态位重叠矩阵 ,红砂和梭梭间生态位重叠较大 ;盐爪爪、囊果碱蓬、里海盐爪爪、多枝柽柳、长穗柽柳间重叠较大 ;白刺、短穗柽柳、无叶假木贼、黑果枸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被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半灌木 灌木种群
下载PDF
降水控制对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8
作者 孙岩 何明珠 王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25-2433,共9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和极端降水事件将对荒漠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产生深远影响,研究植物群落应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对于荒漠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增减雨措施利用遮雨棚和滴灌技术对研究区的降水量...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和极端降水事件将对荒漠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产生深远影响,研究植物群落应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对于荒漠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增减雨措施利用遮雨棚和滴灌技术对研究区的降水量进行人为调控,探究极端干旱、干旱和降水增加等条件对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降水控制处理,发现灌木和草本层片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极端干旱、干旱和降水增加等试验处理中差异不显著;灌木的生物量对不同降水控制条件的响应也不显著,而草本层片地上生物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最为明显,并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趋势,极端干旱处理(D1)条件下草本生物量为(10.54±2.36)g/m^2,当降水增加50%(W1)后,草本生物量可达到(105.69±28.60)g/m^2;草本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浅表层(40cm)的含水量之间显著相关(P<0.05),草本层片生物量与短期(一年)降水波动显著相关。通过定位控制试验进一步探究长时间序列降水变化如何作用于荒漠植物群落特征,研究结果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生态系统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控制 极端干旱 荒漠植被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阿拉善荒漠植被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张凯 司建华 +3 位作者 王润元 王小平 韩海涛 郭铌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885,共7页
利用1982—2003年NASA GIMM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阿拉善左旗、右旗和额济纳旗气温和降水资料,对阿拉善地区NDVI变化和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82—2003年东部地区(左旗植被指数略有增加,而中部(右旗... 利用1982—2003年NASA GIMM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阿拉善左旗、右旗和额济纳旗气温和降水资料,对阿拉善地区NDVI变化和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82—2003年东部地区(左旗植被指数略有增加,而中部(右旗)和西部地区(额济纳旗)则呈下降趋势。季节变化东、中、西部表现不同。左旗和额济纳旗多年平均NDVI的月变化和右旗相反。②东部地区升温率最大,其次是西部和中部地区。降水表现为东部和西部地区(额济纳旗)稍有增加,而中部地区(右旗)呈缓慢减少趋势。季节变化东、中、西部表现不同。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月变化趋势东、中、西部一致,呈单峰型曲线。③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降水量与植被指数存在明显的年相关、隔季和当季相关,而西部地区额济纳旗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阿拉善地区NDVI同温度的相关性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被 NDVI变化 气候变化 阿拉善地区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荒漠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 被引量:33
10
作者 周丹 沈彦俊 +2 位作者 陈亚宁 郭英 张勃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0-680,共11页
基于AVHRR-GIMMS和SPOT-VEGETATION两种NDVI数据计算西北干旱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度指数(fc),根据该指数划分阈值范围确定荒漠植被面积,并在塔里木盆地进行适用性验证。通过荒漠植被面积和参考作物蒸散量(ET0),采用潜水蒸发模型,计算... 基于AVHRR-GIMMS和SPOT-VEGETATION两种NDVI数据计算西北干旱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度指数(fc),根据该指数划分阈值范围确定荒漠植被面积,并在塔里木盆地进行适用性验证。通过荒漠植被面积和参考作物蒸散量(ET0),采用潜水蒸发模型,计算西北干旱区1982—2010年荒漠植被生态需水量,以期为今后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根据fc确定荒漠植被面积,在西北干旱区阈值范围设为0.1~0.35较为合理;1982—2010年西北干旱区荒漠植被面积总体上变化不大,呈现增-减-增的波动趋势。高、低覆盖度荒漠植被面积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34.3和448.2万hm2;西北干旱区ET0空间分布总体为南疆大于北疆、东部大于西部,其中南疆、北疆及河西地区ET0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066.9、975.6和1171.6 mm。根据ET0数据拟合分析计算西北干旱区荒漠植被潜水蒸发量,其中南疆、北疆和河西地区低覆盖度荒漠植被潜水蒸发量多年平均值分别为75、64和82 mm,高覆盖度荒漠植被分别为275、233和299 mm;1982—2010年西北干旱区荒漠植被生态需水量呈减少趋势,以0.1063亿m3·a-1的速率减少,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为134.13亿m3。其中高覆盖度荒漠植被需水量多年平均为91.64亿m3,以0.3034亿m3·a-1的速率减少;低覆盖度荒漠植被需水量多年平均为42.49亿m3,以0.1972亿m3·a-1的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荒漠植被 生态需水量 潜水蒸发模型
原文传递
古浪县北部荒漠植被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德魁 王继和 +1 位作者 马全林 刘虎俊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1-475,共5页
利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计测分析了甘肃省古浪县北部荒漠植被主要植物种在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在流动沙地上花棒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沙蒿;在半固定沙地上白刺的... 利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计测分析了甘肃省古浪县北部荒漠植被主要植物种在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在流动沙地上花棒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沙蒿;在半固定沙地上白刺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在固定沙地上,不论是封育植被还是未封育植被中均是花棒的生态位最宽。同一植物种的生态位随着植被演替阶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被恢复效果。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大,生态位宽的物种对重叠值也大,相同物种对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态位重叠不一致。有些物种生态位宽度窄,但重叠值大,是由荒漠植被区物种分布存在生境斑块现象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浪县 荒漠植被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几种荒漠灌丛植被的生物量分配格局 被引量:29
12
作者 钟泽兵 周国英 +2 位作者 杨路存 刘何春 宋文珠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42-1048,共7页
选择柴达木盆地的8种荒漠灌丛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收获法对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荒漠灌丛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具有高度异质性,介于11.11~58.63t·hm-2,平均为27.15t·hm-2。灌木层生物量是整个荒漠... 选择柴达木盆地的8种荒漠灌丛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收获法对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荒漠灌丛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具有高度异质性,介于11.11~58.63t·hm-2,平均为27.15t·hm-2。灌木层生物量是整个荒漠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物量组分,占总生物量的92.71%。灌木层地上生物量的变幅为7.93~46.10t·hm-2,地下生物量的变幅为1.15~25.64t·hm-2。地上生物量远大于地下生物量,根冠比介于0.07~2.45。几种荒漠植被的生物量在各个器官间分配格局为:枝生物量】根生物量】叶生物量,分别占建群种生物量的比例为38.05%、34.92%、27.03%。影响柴达木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因子主要是灌木的高度及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荒漠植被 生物量 分配格局
原文传递
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测度指标比较 被引量:25
13
作者 晋瑜 潘存德 +1 位作者 王梅 万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多样性指数及其测度指标的选择是群落多样性测度研究的基础,选择反映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和均匀度的10种测定指数,分别以多度、盖度和重要值为测度指标,对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荒漠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定量测定... 多样性指数及其测度指标的选择是群落多样性测度研究的基础,选择反映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和均匀度的10种测定指数,分别以多度、盖度和重要值为测度指标,对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荒漠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定量测定,并对所选择的多样性指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荒漠植物群落,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的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均匀度测定结果比以多度和盖度为测度指标的测定结果更为合理;在多样性测定指数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反映的群落多样性更为合理;荒漠植物群落的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比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高,说明物种组成相对稀少的荒漠植物群落其物种多样指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物种在群落中的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群落 多样性指数 物种多样性 群落多样性 重要值 物种组成 均匀度指数 盖度 丰富度 优势度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不同荒漠植被指数的空间变化研究——以新疆三工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2
14
作者 卢丽萍 赵成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1-385,共5页
通过对三工河流域的实例研究,探讨了干旱区不同下垫面荒漠植被指数的空间变化规律。采用植被信号/土壤噪音对15个植物样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三工河流域荒漠植被指数的梯度变化及适宜性。结果表明:扇缘溢出带植被指数值最高,其次... 通过对三工河流域的实例研究,探讨了干旱区不同下垫面荒漠植被指数的空间变化规律。采用植被信号/土壤噪音对15个植物样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三工河流域荒漠植被指数的梯度变化及适宜性。结果表明:扇缘溢出带植被指数值最高,其次是山前丘陵带和固定沙丘,较真实地反映出了三工河流域荒漠植被的梯度变化规律;扇缘溢出带的EVI值要比NDVI值离散程度小,趋势平稳,在扇缘溢出带用EVI能更好地反映植被生长状况;山前丘陵带的NDVI值要比EVI值均匀,山前丘陵区用NDVI这一植被指数较好,扇缘溢出带和固定沙丘区用EVI要比用NDVI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被 MODIS数据 空间变化 植被指数
下载PDF
民勤沙区植被退化与年际降水量关系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常兆丰 赵明 +1 位作者 仲生年 韩福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95-1302,共8页
民勤沙区荒漠植物盖度随年际降水量变化明显,植被在随年际降水量变化的波动中退化。在一般年份,白刺、梭梭、沙蒿等灌木上部发生枯梢,在降水量偏少或分布异常年份会整株枯死,所以有的年份植被盖度和灌木高度反而会降低。不同植被群落分... 民勤沙区荒漠植物盖度随年际降水量变化明显,植被在随年际降水量变化的波动中退化。在一般年份,白刺、梭梭、沙蒿等灌木上部发生枯梢,在降水量偏少或分布异常年份会整株枯死,所以有的年份植被盖度和灌木高度反而会降低。不同植被群落分布的地貌条件和土壤条件有较大差异:白刺以白刺沙丘的形式存在,白刺沙丘0~30cm土壤含水率在1.4%~2.0%之间;膜果麻黄仅分布在粘砾石质滩地上,0~30cm土壤含水率<0.8%;沙蒿分布在低缓的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和覆沙滩地上,0~30cm土壤含水率在0.9%~1.7%之间。植物通过土壤水分变化对降水作出反应,土壤水分条件对降水的反应受土壤颗粒的影响,细砂粒对降水反应灵敏。优势种植物高度与7月下旬~9月下旬的降水量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草本植物平均盖度与7月下旬~9月下旬和5月下旬~7月下旬期间的降水量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全年降水量主要影响植被总盖度。5月下旬~7月下旬的降水量对植被的影响较全年降水量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被 降水量 土壤水分 民勤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固沙灌木林生态系统演变特征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新平 李新荣 +2 位作者 肖洪浪 张景光 张志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74-1980,共7页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分析了沙坡头地区栽植于1956、1964、1981、1987年的无灌溉人工植被固沙群落浅层土壤分形特征、植被盖度、物种特征、生物量、土壤水分、土壤微生物,以及群落土壤物理和土壤养分特征,并与流动沙丘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分析了沙坡头地区栽植于1956、1964、1981、1987年的无灌溉人工植被固沙群落浅层土壤分形特征、植被盖度、物种特征、生物量、土壤水分、土壤微生物,以及群落土壤物理和土壤养分特征,并与流动沙丘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化荒漠地区,首先利用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对流动沙丘进行固定,然后栽植灌木柠条、花棒等和半灌木油蒿,经过40多年的稳定演变,该区域逐渐形成由矮灌木与草本植物覆盖,以及隐花植物与微生物土壤结皮复合的固定沙丘景观.在人工植被固沙防护体系稳定演变过程中,浅表层土壤的细粒化和养分富集化特征,微生物土壤结皮与亚表层土壤厚度,以及浅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均随固沙年限的延长趋于显著增加.而土壤微生物数量、植被盖度、植物种数等生物群落学属性在固沙年限达40a左右时,已趋于最大,尔后呈缓慢下降趋势.随着固沙年限的增加,灌木树种不断衰退减少,当固沙年限逾17a之后,群落生物量增至峰值后略有下降.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流动沙丘被人工植被固定年代越久远,浅表层(0~3cm)土壤粘粒含量(4.50%)越高,其分形维数越大(D=2.4083),表明人工植被固沙防护体系浅表层土壤结构变得越紧实,流动沙丘(D=2.0484)在人工植被的固定作用下,发生逆转的趋势越显著,沙丘日趋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化荒漠 荒漠植被 分形维数 土壤性状
下载PDF
荒漠植被植物种多样性对空间尺度的依赖 被引量:21
17
作者 何志斌 赵文智 +1 位作者 常学向 常学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46-1149,共4页
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尺度的关系是植物生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植物生态学研究认为种面积曲线方程中 Z值是个近似常数 ,但近期对森林和草原群落的研究表明 Z是随尺度变化的。在荒漠带选择了 10个样地 ,每个样地包括 1m2 到 1km2 的 6个... 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尺度的关系是植物生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植物生态学研究认为种面积曲线方程中 Z值是个近似常数 ,但近期对森林和草原群落的研究表明 Z是随尺度变化的。在荒漠带选择了 10个样地 ,每个样地包括 1m2 到 1km2 的 6个空间尺度样方 ,研究荒漠地区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荒漠植被物种多样性随空间尺度的增大空间依赖性减弱 ,Z也是随尺度变化的。对荒漠植被种面积曲线 Z的研究结果支持了 Z随尺度变化的结论 ,但 Z是随尺度增加而减小 ,斜率 z值从 0 .37降至 0 .0 35 ,与草原和森林群落 Z值随尺度增加而增加的结论是相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被 物种多样性 空间尺度
下载PDF
The surface pollen and relative pollen production of the desert vegetation of the Alashan Plateau, western Inner Mongolia 被引量:24
18
作者 U.Herzschuh H.Kuerschner MAYuzh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14期1488-1493,共6页
This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cent pollen precipitation and its related vegetation of eight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Alashan Region, the most western part of the Inner Mon... This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cent pollen precipitation and its related vegetation of eight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Alashan Region, the most western part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Most zonal and azonal communities can be well identified by their pollen spectra. Relative pollen production factors of various plant taxa have been calculated and the following sequences from over- to under represented taxa have been found for zonal vegetation: Chenopodiaceae, Artemisia, Ephedra, Nitraria, Reaumuria, Calligonum, Zygophyllum; and for azonal vegetation: Peganum, Populus, Tamarix, Lyc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 沙漠植被 花粉 植物分布 植物群落 地带性植被
原文传递
荒漠植物含水量的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赵钊 李霞 +2 位作者 尹业彪 唐金 周生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00-2503,共4页
用美国SVC的HR-768便携光谱仪现地测定了9种荒漠植物的高光谱并在实验室使用烘干法测定相应植物的含水率,对测定的光谱数据使用ENVI软件去除包络线,运用相关系数法分析植物含水率与反射光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978~1 030 nm波段与植... 用美国SVC的HR-768便携光谱仪现地测定了9种荒漠植物的高光谱并在实验室使用烘干法测定相应植物的含水率,对测定的光谱数据使用ENVI软件去除包络线,运用相关系数法分析植物含水率与反射光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978~1 030 nm波段与植物含水率相关性一般,1 133~1 266 nm波段与植物含水率相关性较好,1 374~1 534 nm波段与植物含水率相关性最好,是表达植物含水率大小的特征波段。对1 374~1 534 nm波段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测定的植物划分为含水率较高(〉70%)、中等(50%~70%)、较低(〈50%)3个等级。以上研究揭示了荒漠植物含水量大小和光谱数据之间的关系,为荒漠区生境分析和利用遥感数据进行荒漠植物监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包络线去除 含水量 荒漠植物
下载PDF
人工绿洲外围荒漠植被及其群落外貌特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梅 潘存德 +3 位作者 楚光明 王兵 李冬梅 吴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根据2002年调查取得的3796块样地资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西南和西北两个研究区的荒漠植被及其群落基本类型、群落盖度及其数量分布、群落外貌及其土壤剖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克... 根据2002年调查取得的3796块样地资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西南和西北两个研究区的荒漠植被及其群落基本类型、群落盖度及其数量分布、群落外貌及其土壤剖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的荒漠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5个群系、8个群丛;②西南区梭梭群落所占面积相对最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85%,西北区以梭梭+白梭梭群落所占面积相对最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81%;③除芦苇群落外,西南区的白梭梭群落平均盖度最高,达到38.14%;④西南区各盖度等级分布对称,10%~25%盖度等级分布面积最大,占西南区总面积的43.25%;西北区各盖度等级面积分布呈正偏,1%~5%和5%~10%盖度等级所占面积相对较高,分别为29.22%和27.71%;⑤从总体来看,西南区植被盖度较高,西北区植被盖度较低,且退化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盖度 群落外貌 白梭梭 分布面积 样地 荒漠 土壤剖面 西南 农业综合开发区 等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