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清帝都的北京在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来华传教士在华生活多年,对中国的风土人情、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有着独特而深刻的体认,留下了丰富的中西文文献,包括不少在京生活的记录,成为当时西方世界了解北京的珍贵...作为明清帝都的北京在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来华传教士在华生活多年,对中国的风土人情、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有着独特而深刻的体认,留下了丰富的中西文文献,包括不少在京生活的记录,成为当时西方世界了解北京的珍贵材料,也是研究明清北京与中西文化交流关系的重要历史文献。目前学界更多关注来华传教士的中西文献材料,忽略了同期欧洲学者编撰的专题论著。这批论著利用了传教士中国报道的原始材料,加以专门学科的论证和分析,在某些专题研究上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文将以1765年在巴黎出版的一部专论北京城的著作:Description de la Ville de Peking(中译名:《北京志》)为研究对象,力图总结和梳理域外汉学视角下18世纪中叶具有独特印记的北京历史地理的人文特征与地域文化。展开更多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世纪西方文献中的北京城-<北京志>(Description de la Ville de Peking1765)翻译及研究"(项目编号:13LSB010)阶段性成果
文摘作为明清帝都的北京在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来华传教士在华生活多年,对中国的风土人情、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有着独特而深刻的体认,留下了丰富的中西文文献,包括不少在京生活的记录,成为当时西方世界了解北京的珍贵材料,也是研究明清北京与中西文化交流关系的重要历史文献。目前学界更多关注来华传教士的中西文献材料,忽略了同期欧洲学者编撰的专题论著。这批论著利用了传教士中国报道的原始材料,加以专门学科的论证和分析,在某些专题研究上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文将以1765年在巴黎出版的一部专论北京城的著作:Description de la Ville de Peking(中译名:《北京志》)为研究对象,力图总结和梳理域外汉学视角下18世纪中叶具有独特印记的北京历史地理的人文特征与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