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指称论新观:命名转喻论——从摹状论、因果论到转喻论 |
王寅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2
|
基于罗素摹状论分析There-be存在构式——“存在”能否作谓词的思考 |
王寅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3
|
克里普克命名观点及对之辩护 |
马卿誉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7 |
1
|
|
4
|
浅议专名的涵义与指称 |
刘丽
|
《海外英语》
|
2014 |
1
|
|
5
|
罗素的描述语理论之评析 |
郭艳玲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6
|
描述语理论与历史——因果理论的文化差异考察 |
张娣
王爱华
|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
2019 |
0 |
|
7
|
虚构人名的内涵意义分析——描述性理论面临的挑战和反驳 |
刘琼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8
|
从《论指称》看两种摹状词理论 |
谢佛荣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0 |
|
9
|
虚构人名的指称和涵义 |
刘琼
殷正坤
|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0
|
个案研究的困境及出路——基于科学主义的反思 |
刘雪菊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1
|
说课理论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实践 |
刘清国
李金兰
杨延飞
吴平
|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2
|
论专名指称理论统一的可能性 |
胡蝶
李琴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3
|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最小描述长度理论与可适应性评价的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 |
陈永航
郭洋铭
|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4
|
关于语言直觉与文化差异两者关系的讨论 |
陈兰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5
|
基于XML的证明论研究 |
张艳莉
李高鹏
|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从“摹状词”到“可及性”,对语言研究的哲学思考 |
崔文尖
|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