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与湖盆中心砂体的形成与分布 被引量:296
1
作者 邹才能 赵文智 +7 位作者 张兴阳 罗平 王岚 刘柳红 薛叔浩 袁选俊 朱如凯 陶士振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3-825,共13页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已成为中国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最重要的勘探目标。通过对现代典型湖盆浅水三角洲的深入分析,结合我国中、新生代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的地质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与认识:①...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已成为中国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最重要的勘探目标。通过对现代典型湖盆浅水三角洲的深入分析,结合我国中、新生代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的地质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与认识:①在分析浅水三角洲形成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按照供源体系、湖水深度及三角洲前缘倾斜坡度将湖盆三角洲分为9种成因-结构类型;②建立了毯式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指出末端分流河道及末端决口扇是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典型微相类型;③分析了浅水三角洲砂体大面积分布的形成条件,指出敞流湖盆是湖盆中心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的重要条件,敞流通道对湖盆中心砂体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④湖盆中心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流及密度底流砂体等牵引流成因砂体,也发育洪水浊积扇及滑塌浊积扇等重力流成因砂体;⑤大型浅水三角洲体系三级层序界面对岩性(成岩)圈闭的发育有重要控制作用,三角洲平原带层序界面上覆叠置砂体富集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大。本文研究成果希对坳陷湖盆沉积学研究及岩性油气藏勘探能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湖盆中心 坳陷盆地 敞流湖盆 鄂尔多斯盆地 鄱阳湖 岩性圈闭
下载PDF
中国中、低丰度大油气田基本特征及形成条件 被引量:65
2
作者 赵文智 汪泽成 +1 位作者 王红军 王兆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1-650,共10页
近年中国陆上发现的一批中、低丰度大型油气田具有低孔渗、小油(气)柱、低储量丰度和规模大等特点。中、低丰度油气藏大面积成藏的有利条件是:大型敞流湖盆腹地发育大型牵引流成因砂体,与烃源岩呈"三明治"结构大面积间互,为... 近年中国陆上发现的一批中、低丰度大型油气田具有低孔渗、小油(气)柱、低储量丰度和规模大等特点。中、低丰度油气藏大面积成藏的有利条件是:大型敞流湖盆腹地发育大型牵引流成因砂体,与烃源岩呈"三明治"结构大面积间互,为成藏奠定了基础;小油气柱、常压—低压系统降低成藏对盖层质量的要求;储集体内部非均质性强烈,气藏整体连通性差,降低了气体逸散能量,保证油气在包括地质条件相对劣质区的大范围成藏;抬升卸载环境导致气源岩解吸面状排烃,有利于晚期大面积成藏。研究表明,中国陆上大型坳陷盆地向斜区具有发现大型岩性油气藏的良好前景,这一认识已在鄂尔多斯、松辽和四川盆地向斜区油气勘探中发挥了指导作用,推动油气储量大幅度增长,未来仍有良好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油气田 大面积成藏 低丰度 岩性油气藏 理论新进展 坳陷盆地
下载PDF
赣杭构造带红层盆地原型及其沉积作用 被引量:48
3
作者 余心起 舒良树 +1 位作者 颜铁增 祖辅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0,共9页
盆地原型是指盆地沉积时的构造属性类型,盆地原型分析就是按阶段的盆地结构分析法.文章暂不讨论赣杭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火山杂色断陷盆地,而以实地观察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早白垩世晚期以后形成的一系列NEE方向分布的红色断陷... 盆地原型是指盆地沉积时的构造属性类型,盆地原型分析就是按阶段的盆地结构分析法.文章暂不讨论赣杭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火山杂色断陷盆地,而以实地观察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对早白垩世晚期以后形成的一系列NEE方向分布的红色断陷盆地及其沉积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盆地红层下部夹有玄武岩层,已有的K-Ar年龄值为105~98Ma,由此判断赣杭带红色断陷盆地演化从早白垩世晚期开始.早期属典型的断陷盆地,呈现半地堑式形态,北界为向南倾斜的正断层,南界为超覆不整合.晚白垩世中后期演变为拗陷盆地,沉积盆地扩大,南北两侧均见到超覆不整合,北侧部分地段保留早期断裂边界.河流沉积作用为最主要沉积作用方式,盆地中心部位可见少量内生沉积的白云岩、泥灰岩及炭质泥岩.沉积组合大致为湖泊相、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及河流相,代表了拉张型盆地的基本沉积类型,也反映了断陷湖盆由初始拉张断陷、中后期扩张为拗陷、到最后萎缩的完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作用 盆地原型 断陷盆地 拉张 构造带 不整合 红层 河流相 超覆 三角洲相
下载PDF
库车坳陷侏罗纪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吴朝东 林畅松 +4 位作者 申延平 谢小建 肖建新 刘景彦 史艳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0-407,共8页
通过对库车坳陷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 ,对库车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层序划分进行了研究。库车盆地在侏罗纪时期为一非对称型坳陷型盆地 ,主要物源在盆地的北部。划分了 13个三级层序 ,三个层序组 ,反映了三个大级... 通过对库车坳陷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 ,对库车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层序划分进行了研究。库车盆地在侏罗纪时期为一非对称型坳陷型盆地 ,主要物源在盆地的北部。划分了 13个三级层序 ,三个层序组 ,反映了三个大级别的旋回。最大湖侵期为阳霞组中上部 ,与当时有一个明显的气候变热期相一致。沉积环境在侏罗纪早期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环境、中期为曲流河—三角洲环境 ,后期为三角洲和浅湖环境 ,中期有短暂的海泛发生。影响侏罗纪湖平面变化的主控因素为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物源条件、河水的流入以及海侵的影响。在中侏罗世早期、晚期的最大湖侵和海泛的短暂时期 ,形成了厚层的烃源岩分布。库车坳陷侏罗系虽然砂体分布广泛 ,厚度较大 ,然而由于陆相沉积环境的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层序 湖泊沉积 储层 库车坳陷 俄罗纪 沉积环境 层序地层
下载PDF
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成因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凤杰 王多云 +1 位作者 王峰 赵俊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8,94,共7页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坳陷盆地,延长组主要油气资源分布在东部缓坡带。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原理,对发育于姬塬—安边地区长6油层组三角洲前缘的储集砂体进行细致分析,按成因将储层砂体详细划...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坳陷盆地,延长组主要油气资源分布在东部缓坡带。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原理,对发育于姬塬—安边地区长6油层组三角洲前缘的储集砂体进行细致分析,按成因将储层砂体详细划分为3大类7种类型;该砂体受控于基准面升降、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补给量之间的变化关系2个方面。基准面升降过程中,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规律性变化影响着不同成因砂体的分布,据此建立了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不同砂体类型的成因分布模式。以坡折带为界,将研究区三角洲前缘划分为“台型前缘”、“坡型前缘”和“盆型前缘”3个区带,各区带发育不同储层砂体成因类型:“台型前缘”区主要发育截削式河道砂体和完整式河道砂体,“坡型前缘”区主要发育“下残式坝上河”,“盆型前缘”区主要发育完整式、上残式坝上河砂体和完整式河口坝砂体。这种对三角洲前缘的详细划分以及对储层砂体的精细描述有助于优质储层的鉴别和分布预测,对油藏开发中流动单元的细分也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基准面旋回 储层砂体成因分析 三角洲前缘分带性 坡折带 坳陷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陆相盆地油页岩成矿规律:以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典型盆地为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招君 孟庆涛 +3 位作者 贾建亮 孙平昌 柳蓉 胡晓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86-1297,共12页
油页岩作为常规油气的重要替代或补充能源,在全球资源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彰显。为了更好地揭示我国陆相油页岩的特征与分布规律,在总结多年油页岩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松辽和桦甸典型含油页岩盆地矿床特征及成矿特点,揭示了陆... 油页岩作为常规油气的重要替代或补充能源,在全球资源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彰显。为了更好地揭示我国陆相油页岩的特征与分布规律,在总结多年油页岩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松辽和桦甸典型含油页岩盆地矿床特征及成矿特点,揭示了陆相坳陷与断陷盆地油页岩成矿规律。油页岩主要发育于三级层序的高水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古气候和沉积环境对大型坳陷盆地油页岩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使湖泊自身生产力大大提高,为油页岩形成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油页岩的平面分布受控于沉积环境的变化,主要分布于深湖—半深湖相,盐度较高使水体处于盐度分层,有利于有机质保存。构造条件对小型断陷盆地油页岩成矿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控制可容纳空间而影响了油页岩的厚度分布及品质特征,油页岩主要富集相带为靠近控盆同生断裂一侧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且靠近控盆同生断裂一侧油页岩厚度明显加厚和含油率增大;同时,干湿交替的气候控制了油页岩的层数和保存条件。对比分析表明:坳陷含油页岩盆地规模多为大型,油页岩矿单独存在、分布面积大,以中薄层中低含油率为典型特点;断陷含油页岩盆地规模多为小型,油页岩矿单独存在或与煤相伴生,以薄层高含油率或巨厚层中等含油率为典型特点。在三级层序的水进和高水位体系域中,有机质丰度和湖泊生产力较高,层状藻和结构藻较为繁盛,外源输入较低、水体盐度较大、还原性较强,且呈碱性环境,是油页岩形成的有利时期。因此,古构造、古气候和沉积环境综合控制下的丰富有机质来源和良好的湖水盐度分层是油页岩有机质富集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油页岩 坳陷盆地 断陷盆地 成矿规律 成矿模式 东北地区 油页岩
下载PDF
坳陷湖盆沿岸坝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成藏机制——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潘树新 王建功 +4 位作者 刘彩燕 赵志魁 赵占银 王立武 梁苏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70-78,共9页
基于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沿岸坝的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沿岸坝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沉积构造以浪成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透镜状层理等浅水构造为主,且沉积相序主要为反... 基于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沿岸坝的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沿岸坝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沉积构造以浪成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透镜状层理等浅水构造为主,且沉积相序主要为反序、复合相序;粒度概率曲线以两段式为主。沿岸坝由于受到湖流和湖浪作用的改造,坝体外缘形成形态各异的斜坝和直坝沉积。时间上沿岸坝主要发育于青一段和青二段中短期旋回的下降期;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各三角洲之间的湖湾区,坝体分布明显受到坡折带和湖岸线迁移的控制,西部陡坡带的坝体具有砂岩厚、相带窄的特点,南部缓坡带的坝体具有砂岩薄并呈多排展布的特点。沿岸坝是坳陷湖盆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容易形成多种类型的原生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沿岸坝 沉积 分布规律 青山口组 坳陷湖盆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热演化成因模式探讨 被引量:15
8
作者 邱楠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7,共3页
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其地热分布、盆地热演化、热结构和深部岩石圈热状况都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大量资料总结了裂谷盆地、坳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的地温演化成因模式。裂谷盆地的地热随地质历史的演化逐渐降低 ,在裂谷拉张阶段具有很高的热流... 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其地热分布、盆地热演化、热结构和深部岩石圈热状况都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大量资料总结了裂谷盆地、坳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的地温演化成因模式。裂谷盆地的地热随地质历史的演化逐渐降低 ,在裂谷拉张阶段具有很高的热流值 ,但现今的热流值则取决于裂谷发生的时间 :中新生代裂谷仍保留较高的热流值且具有典型的“热幔冷壳”结构 ,而古裂谷现今的热流值较低。坳陷盆地的热流演化总体上看较为平缓 ,具有相对稳定的热流值 ,其地表热流的演化取决于盆地具体的地质背景 ,可能随地质历史的变化逐渐降低或增大。前陆盆地具有低的地温状况 ,这种地区由深部传导来的热流较小 ,地表热流值一般小于40mW /m2 ,地热梯度小于 2℃ / 1 0 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地热演化 成因模式 构造演化 油田构造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晚白垩世坳陷盆地坡折带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杜江峰 刘招君 +1 位作者 董清水 何玉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0-176,共7页
通过对晚白垩世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的综合研究,从基底构造、古地理位置、地层产状和厚度、钻井和地震资料特征及构造发育情况等方面表明,该区在青山口组-嫩江组坳陷期发育侵蚀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构造坡折带。由于多种类型坡折带... 通过对晚白垩世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的综合研究,从基底构造、古地理位置、地层产状和厚度、钻井和地震资料特征及构造发育情况等方面表明,该区在青山口组-嫩江组坳陷期发育侵蚀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构造坡折带。由于多种类型坡折带的存在,制约着盆地充填可容空间的变化,控制了区内的层序发育、沉积体系展布和非构造圈闭类型。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湖盆坡折带附近是非构造油气藏发育的有利部位,可以应用坡折带理论指导本区的隐蔽油气藏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折带 松辽盆地南部 西部斜坡 坳陷盆地 隐蔽油气藏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陇东地区长3油组坳陷湖盆岩性油藏成藏模式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凤杰 王多云 +4 位作者 郑希民 刘自亮 王峰 王志坤 李树同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4,9,共5页
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位于陕甘宁盆地陕北斜坡的南部 ,其中长 3油组发育了一套坳陷型湖泊三角洲前缘碎屑岩沉积 .该区构造发育简单 ,缺乏断层 ,油藏类型属岩性油藏 .通过对长 3油组岩性油藏的储油砂体成因和成藏要素进行分析 ,认为该区... 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位于陕甘宁盆地陕北斜坡的南部 ,其中长 3油组发育了一套坳陷型湖泊三角洲前缘碎屑岩沉积 .该区构造发育简单 ,缺乏断层 ,油藏类型属岩性油藏 .通过对长 3油组岩性油藏的储油砂体成因和成藏要素进行分析 ,认为该区长 3油组油藏特征主要反映在储油层成因和圈闭两种因素上 ;储油砂体下伏深水泥岩、巨厚的坝上河砂体、“无根”的断头砂和单斜背景上的小背斜等是油藏 4种主要组合要素 .油气藏的形成有 4种模式 :古地形巨厚砂岩差异压实小幅背斜成藏模式 ;单斜构造背景上的上倾尖灭油藏成藏模式 ;烃源岩内砂岩透镜体圈闭成藏模式 ;鼻状构造高部位与砂体匹配构成构造—岩性圈闭成藏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盆地 坳陷盆地 延长统 圈闭成藏模式 岩性油藏 储油层
下载PDF
珠一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瑞菊 邓宏文 李世臻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共4页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古生物等资料,对珠一坳陷层序地层学开展了研究,将其古近系划分为2个一级层序(断陷期和拗陷期)、3个二级层序(文昌组、恩平组和珠海组)和8个三级层序,建立了全区的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层序地层体制内沉积体...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古生物等资料,对珠一坳陷层序地层学开展了研究,将其古近系划分为2个一级层序(断陷期和拗陷期)、3个二级层序(文昌组、恩平组和珠海组)和8个三级层序,建立了全区的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层序地层体制内沉积体系的纵向演化和平面展布特征。文昌组沉积时期达到断陷鼎盛时期,主要以发育深湖相暗色泥岩为特征;在断陷末期到断拗转换期的恩平组沉积时期,盆阔水浅,沼泽和河流相发育;在拗陷初始期的珠海组沉积时期,海侵开始,古珠江三角洲及滨岸沉积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转换带 珠一坳陷
下载PDF
中国中新生代地洼构造与油气矿藏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在艺 韩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91-201,共11页
中新生代以来的地洼构造在中国陆壳上表现得特别活跃。这些地洼型的沉积盆地都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作者认为,中国大陆夹持在太平洋和印度板块之间,这几个地质块体相互作用,使大陆抬升解体,形成滨太平洋外侧的近海大陆裂谷盆地;内侧... 中新生代以来的地洼构造在中国陆壳上表现得特别活跃。这些地洼型的沉积盆地都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作者认为,中国大陆夹持在太平洋和印度板块之间,这几个地质块体相互作用,使大陆抬升解体,形成滨太平洋外侧的近海大陆裂谷盆地;内侧的稳定沉降坳陷盆地;西北发育内陆山前坳陷盆地和山间盆地;青藏地区中生代为古特提斯海相沉积盆地和新生代发育陆相山间盆地。由于地质发展史不同,作者又进一步划分了东北、华北—中下扬子、华南、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和青藏等九个含油气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矿藏 构造 天然气 中新生代
下载PDF
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 被引量:9
13
作者 袁选俊 周红英 +5 位作者 张志杰 王子野 成大伟 郭浩 张友焱 董文彤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是目前中国陆上岩性油气藏规模储量增长的主体。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保乾三角洲和现代鄱阳湖赣江三角洲解剖,重点探讨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的地质背景、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结果表面:①坳陷湖盆具有形成大... 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是目前中国陆上岩性油气藏规模储量增长的主体。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保乾三角洲和现代鄱阳湖赣江三角洲解剖,重点探讨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的地质背景、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结果表面:①坳陷湖盆具有形成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背景,敞流型湖盆导致的湖平面频繁升降控制了浅水三角洲的纵横向发育规模。②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发育2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深湖型三角洲一般呈朵叶状,沉积亚相展布清晰,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河道间为主;浅湖型三角洲一般呈鸟足状或树枝状,沉积亚相分异不明显,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间为主,河口坝不发育;③通过现代沉积遥感定量分析,刻画了鄱阳湖赣江中支三角洲近50年的发育特征和演化规律,揭示了分流河道从分散树枝状到闭合结网状的生长过程。④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是不断发育的多期朵叶体在平面上拼接而成的复合体,其中分流河道是最重要的储集砂体类型,在平面上呈结网状分布,控制了大面积岩性油气藏的分布与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坳陷湖盆 浅水三角洲 沉积特征 生长模式 岩性油气藏 松辽盆地 鄱阳湖
下载PDF
松南西斜坡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沉积相及展布规律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佳 邓宏文 王红亮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5-1104,共10页
为厘清坳陷湖盆缓坡背景下形成的浊积体的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选取松南西斜坡缓坡带晚白垩世青一二段发育的滑塌浊积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岩心和钻测井资料,并结合地震解释,对其沉积相及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该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滑塌... 为厘清坳陷湖盆缓坡背景下形成的浊积体的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选取松南西斜坡缓坡带晚白垩世青一二段发育的滑塌浊积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岩心和钻测井资料,并结合地震解释,对其沉积相及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该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体系,作为油气储层的滑塌浊积岩可以识别出浊积水道、浊积舌状体、浊积席状砂3种微相类型;在沉积相对比与平面展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坳陷湖盆缓坡带浊积体沉积发育模式,认为研究区发育的浊积岩主要为线物源、砂泥质浊积岩沉积模式;与断陷盆地发育的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相比,由于大型坳陷盆地缓坡带断裂作用弱,构造坡折带坡度小,三角洲前缘沉积物再搬运作用相对较弱,浊积岩规模相对较小、粒度较细.此外,与断陷盆地不同,坳陷湖盆内滑塌浊积岩主要发育于三级旋回(层序)基准面上升期,在四级旋回内浊积岩的富集也与湖侵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南西斜坡 缓坡带 坳陷盆地 滑塌浊积岩 沉积相 沉积模式 沉积作用
原文传递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dual-core structure of the Bohai Sea cold bottom water in summer 被引量:8
15
作者 ZHOU Feng HUANG DaJi SU JiL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23期4520-4528,共9页
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s (ROMS 3.0) and the κ-ε turbulence closure scheme has been applied to investigating the seasonal evolution of the thermsocline in the Bohai Sea. The simulation reproduces the stratific... 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s (ROMS 3.0) and the κ-ε turbulence closure scheme has been applied to investigating the seasonal evolution of the thermsocline in the Bohai Sea. The simulation reproduces the stratifications lasting from early April to early September and reveals the existence of marked Asymmetric Dual-Core Cold Bottom Water (ADCCBW) in the south and north depression basin respectively under the thermocline. The bottom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 depression is about 1―4℃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 depression basin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observations. Mode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ocal bathymetry characteristics and inhomogeneous net heat flux due to the latitude difference are the major cause for the early formation of the ADCCBW. Numerical Lagrangian drifter experiments support the finding that the ADCCBW is maintained throughout the stratification periods by the inflow of cold bottom water from the northern Yellow Sea and deep channel in the western side of Liaodong Peninsula. The inflow cold water contributes to the north depression basin distinctively larger than to the south one. Tidal mixing enhances the bottom temperature asymmetry between the two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水冷 海底 结构 夏天 不对称性 季节性变化 建模系统
原文传递
陆相湖盆可容空间转换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伟利 姜在兴 +3 位作者 孙波 操应长 于文泉 孙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5,20,共6页
陆相湖盆具有局限性、多物源、多沉积中心、差异性构造沉降等特点,可容空间在盆地内变化具有复杂性,其直接控制因素为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和湖盆水体的变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导致可容空间的变化在盆地范围内为统一或在盆地不同地区其变... 陆相湖盆具有局限性、多物源、多沉积中心、差异性构造沉降等特点,可容空间在盆地内变化具有复杂性,其直接控制因素为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和湖盆水体的变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导致可容空间的变化在盆地范围内为统一或在盆地不同地区其变化不同。断陷湖盆中,单一因素主控作用比较明显,博兴洼陷沙三中、下亚段层序皆为早期构造沉降主控,可容空间统一增加,晚期沉积物供给主控,可容空间变化不一致;坳陷湖盆中综合控制作用明显,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在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的控制下,经历了3期可容空间的非统一性变化。可容空间的非统一性变化对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进行了补充和修正,是对层序地层学的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容空间转换 构造沉降 沉积物供给 坳陷湖盆 断陷湖盆
下载PDF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侏罗纪沉积盆地及沉积相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惠平 刘增仁 袁文贤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z1期67-71,共5页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侏罗纪形成昔力必里-库斯拉甫断陷盆地和达木斯-莫莫克-克里阳坳陷盆地,其间以琼阔若勒克背斜带相分割.下侏罗统莎里塔什组为冲积扇相沉积,康苏组属湖泊-三角洲相沉积,中侏罗统杨叶组至塔尔尕组以湖泊相沉积为主,上...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侏罗纪形成昔力必里-库斯拉甫断陷盆地和达木斯-莫莫克-克里阳坳陷盆地,其间以琼阔若勒克背斜带相分割.下侏罗统莎里塔什组为冲积扇相沉积,康苏组属湖泊-三角洲相沉积,中侏罗统杨叶组至塔尔尕组以湖泊相沉积为主,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为扇三角相沉积.沉积特征为侏罗纪早期快速充填,中期稳定沉降,晚期萎缩充填.康苏组、杨叶组湖泊相暗色碳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有机质含量高,厚度较大,为塔西南重要的生油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 齐姆根-桑株河 侏罗纪 断陷盆地 坳陷盆地 生油岩
下载PDF
胶东半岛不同构造单元深部热流分流聚热模式 被引量:5
18
作者 史猛 康凤新 +2 位作者 张杰 高松 于晓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94-1605,共12页
中生代、新生代时期地壳剧烈运动将胶东半岛划分为胶北隆起、胶莱凹陷、胶南-威海隆起三大构造单元,其中隆起山地区广泛分布花岗岩、变质岩,凹陷盆地区主要分布砂岩沉积地层,胶北隆起区与威海隆起区相对于胶莱凹陷盆地区具有更高的大地... 中生代、新生代时期地壳剧烈运动将胶东半岛划分为胶北隆起、胶莱凹陷、胶南-威海隆起三大构造单元,其中隆起山地区广泛分布花岗岩、变质岩,凹陷盆地区主要分布砂岩沉积地层,胶北隆起区与威海隆起区相对于胶莱凹陷盆地区具有更高的大地热流值。为系统分析胶东半岛大地热流值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本文在分析胶东半岛构造-热发展史、地热地质背景、地温场分布、岩石热导率、钻孔岩性与测温数据、地热流体化学成分等基础上,发现胶东半岛地热资源均为断裂构造控制类型的中低温对流型,其热源主要为三元聚热:导热断裂带水热对流、大地热流传导、地下水运移传导-对流;构造分布、岩石热物性、地热热储分布、地下水活动等是影响地温场分布的主要因素。针对胶东半岛地温场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隆起-凹陷分流聚热模式与概念模型,即隆起山地区岩性以导热率、渗透率相对较高的侵入岩、变质岩为主,凹陷盆地区岩性以导热率、渗透率相对较低的砂岩为主,低导热率、低渗透率的凹陷区底部更像是一个相对隔热、隔水的顶板,使得来自地壳深部的大地热流及携带热量的流体、气体等在上涌的过程中在凹陷区的底部发生折射与再分配,从而导致热流在隆起山地区的底部形成一个温度相对更高的聚热区,反映在地表即是隆起山地区相对凹陷盆地区具有更高的大地热流值,特别隆起山地区轴部位置为热流值最高的区域,高热流值区域分布形态呈NE、NNE向分布,基本与胶东半岛NE、NNE向的深大断裂走向一致,该模式的提出可以更好地为胶东地区的地热资源勘探提供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山地 凹陷盆地 热导率 三元聚热 分流聚热 折射与再分配
下载PDF
湖北省鹤峰县走马地区南华系“大塘坡式”锰矿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初探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林 王红军 +1 位作者 方喜林 曹文胜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年第3期345-350,共6页
在鹤峰县走马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黑色含碳质泥(页)岩中发现了"大塘坡式"锰矿。地表和钻孔揭示含锰岩系厚度在0.3~4 m,矿(化)体中Mn品位在2%~29.71%。目前已知该类型锰矿在黔湘渝地区和宜昌长阳地区均有发现,锰矿体均赋存于大... 在鹤峰县走马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黑色含碳质泥(页)岩中发现了"大塘坡式"锰矿。地表和钻孔揭示含锰岩系厚度在0.3~4 m,矿(化)体中Mn品位在2%~29.71%。目前已知该类型锰矿在黔湘渝地区和宜昌长阳地区均有发现,锰矿体均赋存于大塘坡组地层中。走马地区"大塘坡式"锰矿的发现,揭示了南华系大塘坡组地层在黔湘渝鄂地区沉积较为连续,锰矿成矿范围较广,层控性明显,厚度变化不一,局部出现间断;走马地区大塘坡组地层中火山凝灰岩的发现,说明在沉积过程中,海底火山活动可能作为其中一种锰质来源且参与了成矿作用;根据目前邻区及周边该类型锰矿的成矿规模和潜力推断,走马地区锰矿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今后锰矿勘查的主要方向是寻找控制锰矿形成和赋存的南华纪早期同沉积断层及其控制的断陷盆地的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深部工程控制,寻找成锰盆地有利区,进而圈定锰矿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塘坡式”锰矿 南华纪 同沉积断层 断陷盆地 王家界锰矿
下载PDF
东秦岭耀岭河群火山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艺芬 徐贵忠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56-67,共12页
耀岭河群火山岩为一套海底喷溢的细碧角斑岩,依据对其地质学、岩相学及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它们为岩浆成因,在震旦纪晚期形成于扬子地合北缘的断陷盆地中。
关键词 耀岭河群 火山岩 岩浆 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