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方法应用于咬合重建的精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宇轩 杨静文 +2 位作者 许桐楷 孙玉春 姜婷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15-123,共9页
目的:使用口内扫描对升高咬合垂直距离后的颌位关系进行数字化转移,并和间接数字化转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精确度,探索适用于咬合重建的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方法。方法:选取10名个性正常成人志愿者,制作上下颌压膜式(牙合)垫,... 目的:使用口内扫描对升高咬合垂直距离后的颌位关系进行数字化转移,并和间接数字化转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精确度,探索适用于咬合重建的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方法。方法:选取10名个性正常成人志愿者,制作上下颌压膜式(牙合)垫,模拟临床升高咬合垂直距离的情况。用三种方法为每个志愿者进行颌位关系转移,分别为(1)标准组:(牙合)垫喷涂显影剂后戴入口内扫描全牙列唇颊面咬合作为参考标准(。2)试验组:口内扫描上下颌牙列,(牙合)垫喷涂显影剂后戴入口内,口内扫描双侧后牙区颊侧咬合,通过口扫仪的系统自动配准数字化上下颌牙列模型的颌位关系。(3)对照组:使用间接数字化转移方法:截断(牙合)垫先分段后整合用硅橡胶记录颌位关系,面弓转移上(牙合)架后进行全(牙合)架的模型扫描,完成颌位关系转移。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Control 2014,3DSystems,美国)中将三组的上颌模型配准,建立参考坐标系,选取右下中切牙切缘中点,左、右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作为特征点,确定参考平面,分别计算试验组、对照组与标准组下颌的三维偏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参考平面角度偏差和下颌特征点在各个方向上的空间偏差,并用配对t检验对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RMS(0.46±0.19 mm)显著小于对照组(1.09±0.17 mm),下颌参考平面角度偏差(0.51±0.42°)显著小于对照组(1.84±1.21°),前牙区特征点分别在x、y、z轴的偏差Δx(0.24±0.17 mm),Δy(0.14±0.10 mm),Δz_(1)(0.26±0.16 mm)和右侧后牙区特征点在z轴的偏差Δz_(2)(0.36±0.24 m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后的数字化转移方法,口内扫描直接数字化转移方法的误差显著小于间接法,但口内扫描仍存在一定误差,还需进一步优化方法提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牙合]架 颌位关系记录 咬合重建
下载PDF
转移(牙合)架固定法三维重建牙尖交错牙合的精度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琳琳 赵一姣 +2 位作者 陈虎 王勇 孙玉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评价转移[牙合]架固定法三维扫描重建牙列石膏模型牙尖交错[牙合]的精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标准全牙列石膏模型底座分别粘贴直径6.0 mm树脂切削圆柱,于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ICO)上平均值[牙合]架。以100... 目的:评价转移[牙合]架固定法三维扫描重建牙列石膏模型牙尖交错[牙合]的精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标准全牙列石膏模型底座分别粘贴直径6.0 mm树脂切削圆柱,于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ICO)上平均值[牙合]架。以100μm红色马蹄形咬合纸记录后牙区咬合接触点,以咬合记录硅橡胶记录ICO咬合接触,统计咬合纸及咬合记录硅橡胶重叠的咬合接触点数目N A。以模型扫描仪配套转移[牙合]架分别固定上颌、下颌及位于ICO的上下颌并扫描,利用扫描仪内置配准软件重建模型牙尖交错[牙合],保存位于ICO的上下颌模型数据为STL格式。利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偏差分析功能分析三维模型的咬合接触点数目NS。将NA作为参考值,NS作为测量值,评价模型扫描仪重现咬合接触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即真阳性率。采用三坐标测量系统Faro Edge获取上下颌模型相对应圆柱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D R作为参考值,构建三维模型圆柱底面圆心并测量其相对应圆心之间的距离D M作为测量值,计算圆心距离偏差。结果:模型扫描仪重现咬合接触点的阳性预测值是0.76、灵敏度是0.81,重建牙尖交错[牙合]的上下颌特征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误差是(0.232±0.089)mm,经单样本t检验,特征点对5-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特征点对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牙合]架固定法较好地再现了咬合接触点的个数和位置,满足临床需求,但该方法重建ICO的特征点距离大于参考值,以此进行修复体制作会导致咬合增高,需要进行临床调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牙[牙合]架 牙修复体设计 牙[牙合] 颌关系记录
下载PDF
基于100名个别正常[牙合]成人下颌运动轨迹的平均值[牙合]架关键参数初探
3
作者 单珅瑶 朱玉佳 +6 位作者 王俊杰 温奥楠 高梓翔 秦庆钊 李文博 王勇 赵一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8-1233,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数据获取健康人群平均值[牙合]架关键参数的方法,以期为平均值[牙合]架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面向北京市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100名个别正常健康志愿者(男性42名,女性58名),年龄18~55岁,收集下颌运动轨迹数据... 目的探索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数据获取健康人群平均值[牙合]架关键参数的方法,以期为平均值[牙合]架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面向北京市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100名个别正常健康志愿者(男性42名,女性58名),年龄18~55岁,收集下颌运动轨迹数据。通过下颌运动分析系统中生成的[牙合]架参数值,获取左右侧前伸髁导斜度(SCI)及侧方髁导斜度(TCI)。按性别分组,并分别计算两组及整体样本的SCI和TCI;比较两参数的性别差异以及整体样本的两参数均值与平均值[牙合]架经验值(SCI为35°,TCI为15°)的差异。结果男性SCI(35.8°±7.4°)和TCI[11.2°(11.3°)]与女性相应参数[分别为35.6°±8.3°和10.8°(9.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P=0.922;Z=-0.60,P=0.552);整体样本SCI(35.7°±7.9°)与平均值[牙合]架经验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221),TCI[10.9°(10.3°)]显著小于平均值[牙合]架经验值(W=5825.00,P<0.001)。结论本项研究100名个别正常成人下颌运动轨迹数据显示,性别因素不影响平均值[牙合]架关键参数的设置,平均值[牙合]架经验值的SCI适宜,TCI存在偏大的可能,临床使用[牙合]架协助修复体设计时应根据患者牙列及其下颌运动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参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牙合]架 牙[牙合] 下颌运动轨迹 平均值[牙合]架 前伸髁导斜度 侧方髁导斜度
原文传递
两种数字化转移方法定位后上颌牙列三维位置的比较
4
作者 彭体武 马腾 +2 位作者 杨志康 张敏迪 任光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数字化转移方法定位后上颌牙列三维位置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3—5月获取滨州医学院附属烟台市口腔医院15名实习医学生的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及石膏模型。使用解剖式面弓(AFB组)和下颌运动分析仪(JMA组)转... 目的探讨两种数字化转移方法定位后上颌牙列三维位置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3—5月获取滨州医学院附属烟台市口腔医院15名实习医学生的上颌牙列数字化模型及石膏模型。使用解剖式面弓(AFB组)和下颌运动分析仪(JMA组)转移上颌牙列位置至虚拟架,通过exocad义齿设计软件的虚拟架模块测量两组平面倾斜角度、上颌左侧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架双侧髁球外侧中心点的距离、上颌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至虚拟架同侧髁球外侧中心点的距离以及两组上颌牙列相同标志点(上颌左侧中切牙近中切点、上颌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间距离,并计算3点间均方根误差。结果AFB组平面倾斜角度(9.11°±3.85°)显著大于JMA组(4.94°±2.69°)(t=10.45,P<0.001)。AFB组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至左侧髁球外侧中心点的距离、上颌左侧中切牙近中切点至左侧髁球外侧中心点的距离[分别为(91.75±3.05)、(129.09±4.60)mm]均显著小于JMA组[分别为(95.68±5.45)、(132.41±5.64)mm](t=-4.48,P=0.001;t=-4.21,P=0.001)。两组模型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间距离为(8.81±2.56)mm、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间距离为(7.56±2.49)mm、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间距离为(7.13±2.77)mm;均方根误差值为(7.93±2.94)mm,与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5,P<0.001)。结论使用两种方法(解剖式面弓和下颌运动分析仪)转移上颌牙列位置至虚拟架中的三维空间位置存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架 牙模型 成像 三维 计算机辅助设计 义齿修复术
原文传递
半可调[牙合]架结合数字化技术在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患者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静 陈希鹏 +1 位作者 陈振栋 许卫东 《精准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半可调[牙合]架结合数字化技术对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患者牙列缺损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半可调[牙合]架结合数字化技术修复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患者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最终修复体口内试戴固位良好,正中[牙合]位均匀咬合,... 目的探讨半可调[牙合]架结合数字化技术对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患者牙列缺损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半可调[牙合]架结合数字化技术修复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患者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最终修复体口内试戴固位良好,正中[牙合]位均匀咬合,无早接触,患者下颌前伸、侧方运动无[牙合]干扰。患者对修复后的面型、发音、咀嚼功能表示满意。结论半可调[牙合]架结合数字化技术修复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患者牙列缺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缺失 牙磨耗 牙修复体 [牙合]架 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用于全口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虚拟半可调架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玉春 吕培军 王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研究用于全口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的虚拟架程序,并对一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全口义齿进行虚拟调。方法:用FARO多用途3D激光扫描测量臂(美国FARO公司)的接触式测量头获取架开闭口、前伸和侧方运动轨... 目的:研究用于全口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的虚拟架程序,并对一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全口义齿进行虚拟调。方法:用FARO多用途3D激光扫描测量臂(美国FARO公司)的接触式测量头获取架开闭口、前伸和侧方运动轨迹数据。在同一扫描坐标系下,利用该扫描臂上集成的线激光扫描仪获取正中关系位时上、下堤唇、颊面三维数据。应用自行开发的全口义齿CAD系统完成一例全口义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基于堤扫描数据,将架运动轨迹数据和全口义齿CAD数字模型整合于同一个坐标系。基于Scoll语言开发架三维运动模拟、咬合关系检测和虚拟调程序。结果:开发了用于全口义齿CAD数字模型的虚拟半可调架程序,该程序能自动检测、记录并用颜色梯度显示咬合早接触区、干扰区,并对目标牙齿进行自动调。将该程序应用于1例全口义齿CAD数字模型的虚拟调。结论:该研究基于机械半可调架建立了一条虚拟架的技术路线,并且对在全口义齿CAD过程中应用可调式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牙合]架 义齿 全口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ARCUS digma下颌运动轨迹记录仪获取架参数精确度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鸿波 冯海兰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5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以牙合架设定值为标准,研究采用ARCUSdigma下颌运动轨迹记录仪获取牙合架参数误差的大小。方法:将ARCUSdigma记录仪的测量装置固定在牙合架上,测量牙合架模拟下颌运动的参数。调整牙合架前伸髁导,从-30°到60°,每次间隔15... 目的:以牙合架设定值为标准,研究采用ARCUSdigma下颌运动轨迹记录仪获取牙合架参数误差的大小。方法:将ARCUSdigma记录仪的测量装置固定在牙合架上,测量牙合架模拟下颌运动的参数。调整牙合架前伸髁导,从-30°到60°,每次间隔15°;Bennett角分别设定为4°、10°、20°、30°;前伸切导从0°到80°,间隔10°。每次调整设定值后测量5次,分析测量值和设定值间的误差。结果:前伸髁导测量值与设定值之差为-2.9°~2.4°,前伸切导的在-2.9°~2.9°,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ennett角测量值均较设定值小,差值为-4.1°~-0.3°,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ARCUSdigma下颌运动轨迹记录仪获取牙合架参数精确度高,有利于提高修复体咬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架 髁导斜度 切导斜度 Bennett角 ARCUS digma 下颌运动 轨迹记录仪 殆架参数
下载PDF
基于光学定位运动跟踪技术的数字化牙合架初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隋华欣 孙玉春 +3 位作者 王勇 姜晓通 戴宁 吕培军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基于光学定位跟踪系统和最小二乘误差算法建立数字化牙合架实验平台,评价其重复测量精度。方法:将位于牙尖交错位的一副上下颌牙列模型安装于半可调机械牙合架,在上颌中切牙唇侧,两侧磨牙颊侧各粘贴一个Mark球。用光学定位跟踪系... 目的:基于光学定位跟踪系统和最小二乘误差算法建立数字化牙合架实验平台,评价其重复测量精度。方法:将位于牙尖交错位的一副上下颌牙列模型安装于半可调机械牙合架,在上颌中切牙唇侧,两侧磨牙颊侧各粘贴一个Mark球。用光学定位跟踪系统获取开闭口、前伸、左右侧方运动时3个定位球球心的实时空间坐标值。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获取位于牙尖交错位的上下颌牙列及Mark球的三维数据,软件拟合Mark球球心点。基于最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开发运动仿真算法,将两种来源的球心坐标实时配准,驱动牙列仿真上述咬合运动。获取开闭口运动终点一个定位球心的XYZ坐标值,重复10次,用单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于光学定位跟踪技术和最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建立了一种机械牙合架咬合运动的数字化仿真方法,半可调机械牙合架多次开闭口运动终点各球心坐标重复测量误差为(0.5247±0.2399)mm。结论:用光学运动跟踪技术可快速、相对准确地获取机械牙合架引导的牙列模型三维运动轨迹。用最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可实现基于轨迹点的咬合运动计算机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牙合)架 计算机模拟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解析法分析架参数测量误差导致的前伸误差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鸿波 冯海兰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理论计算ARCUSdigma系统测量架参数误差所导致的牙合架前伸牙合误差。方法:通过推导数学公式,建立解析法分析下颌第一磨牙区域前伸误差的方法。并计算ARCUSdigma系统对各前伸髁导斜度、切导斜度设定值的最大、最小和平均测量... 目的:理论计算ARCUSdigma系统测量架参数误差所导致的牙合架前伸牙合误差。方法:通过推导数学公式,建立解析法分析下颌第一磨牙区域前伸误差的方法。并计算ARCUSdigma系统对各前伸髁导斜度、切导斜度设定值的最大、最小和平均测量值所导致的前伸牙合误差。结果:前伸髁导斜度小于30°时,最大、最小和平均测量值导致的咬合误差均小于0.2mm;而切导斜度的最大、最小测量值导致的咬合误差稍大。当切导斜度为80°、前伸髁导斜度达到45°时,测量平均值也会导致较大的前伸误差。结论:采用ARCUSdigma系统获取牙合架参数误差所导致的前伸误差较小。如前伸髁导斜度小于30°,不需多次测量;而前伸切导斜度应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对于大于30°前伸髁导斜度、大于70°切导斜度的测量值的采用,则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架 髁导斜度 切导斜度 咬合误差
下载PDF
结合面弓[牙合]架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在全口义齿规培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冰 李颖 +2 位作者 蔡成雄 刘双燕 马楚凡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分析评估对规培化培训的住院医生进行全口义齿教学,在运用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加入面弓[牙合]架技术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2-2021.9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进行口腔修复规培的住院医生。2019.2-2020.5的20人... 目的:分析评估对规培化培训的住院医生进行全口义齿教学,在运用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加入面弓[牙合]架技术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2-2021.9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进行口腔修复规培的住院医生。2019.2-2020.5的20人为对照组,采用LBL+PBL+CBL多元化教育模式进行全口义齿教学,2020.6-2021.9的20人为实验组,在LBL+PBL+CBL多元化教育模式上增加面弓[牙合]架技术。采用统计软件SPSS 25.0对两组教学活动的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其理论与实践技能考试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均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本教学研究在LBL+PBL+CBL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上,辅以面弓[牙合]架教学方式,两者有机结合地应用于规培生的全口义齿教学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提高临床操作能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授课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病例的学习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全口义齿 面弓 [牙合]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