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种方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57
1
作者 郑飞娜 初金鹏 +3 位作者 张秀 费立伟 代兴龙 贺明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3-431,共9页
为探明实现冬小麦进一步增产增效的调控途径,于2015—2016年和2016—2017年连续两个生长季,选用大穗型品种泰农18,设置2种播种方式(宽幅播种和常规条播)和7个种植密度(130×104、200×104、270×104、340×104、410... 为探明实现冬小麦进一步增产增效的调控途径,于2015—2016年和2016—2017年连续两个生长季,选用大穗型品种泰农18,设置2种播种方式(宽幅播种和常规条播)和7个种植密度(130×104、200×104、270×104、340×104、410×104、480×104和550×104株hm–2),研究了播种方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相比,宽幅播种配合增密能够有效缓解单位面积穗数增加与单穗粒重降低、氮素吸收效率提高与氮素内在利用效率下降之间的矛盾,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氮素吸收效率协同提高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宽幅播种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密度为410×104株hm–2,显著高于常规条播条件下的最优密度(340×104株hm–2),且其增产增效幅度亦显著高于常规条播。综上所述,宽幅播种配合合理密植具有进一步协同提高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潜力。在本试验条件下,宽幅播种(苗带宽8~10 cm)与410×104株hm–2密度相匹配是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获得更高产高效的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幅播种 种植密度 互作效应 产量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烤烟圆顶期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9
2
作者 张喜峰 张立新 +6 位作者 高梅 翟优雅 李云飞 韦成才 马英明 陈明山 黄经辉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2年第5期36-41,共6页
寻求适合烤烟生长的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组合,为烤烟的优质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以秦烟96为材料,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计,种植密度(A)为主区,施氮量(B)为副区,分别设置3个水平,研究氮密互作对烤烟圆顶期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寻求适合烤烟生长的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组合,为烤烟的优质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以秦烟96为材料,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计,种植密度(A)为主区,施氮量(B)为副区,分别设置3个水平,研究氮密互作对烤烟圆顶期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密度和施氮量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产值,一定密度下,均以中、高氮为宜;一定施氮下,低、高氮以中、高密度而中氮以低、中密度为宜。二者互作效应显著,氮肥效应大于密度。系统聚类分析可将9个处理组合分为5类,表现较好的为中密中氮(A2B2)和中密高氮(A2B3),高密中氮(A1B2)和低密中氮(A3B2)次之。综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秦烟96适宜密度和氮肥量分别为16 698株/hm2和89.87 kg/hm2。可通过调节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充分利用氮密互作效应,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时获得较好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密度 氮肥 互作 生长 产值
下载PDF
种植密度氮肥互作对棉花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5
3
作者 李鹏程 董合林 +6 位作者 刘爱忠 刘敬然 孙淼 王国平 刘绍东 赵新华 李亚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22-130,共9页
种植密度和氮肥投入是棉花生产中重要的管理措施,为提高棉花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于2013-2014年以转Bt+Cp TI品种中棉所79为材料,在河南省安阳市中棉所试验农场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3.00,5.25,7.50株/m^2),4个氮肥用量(分别为0,112.5... 种植密度和氮肥投入是棉花生产中重要的管理措施,为提高棉花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于2013-2014年以转Bt+Cp TI品种中棉所79为材料,在河南省安阳市中棉所试验农场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3.00,5.25,7.50株/m^2),4个氮肥用量(分别为0,112.5、225.0、337.5 kg/hm^2,以N计),探讨种植密度与氮肥对棉花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与氮吸收量随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收获指数随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中密中氮处理(种植密度5.25株/m^2、施氮量225.0 kg/hm^2)单位面积成铃数较多,籽棉和皮棉产量、氮肥回收利用率优于其他处理,高密低氮处理(种植密度7.50株/m^2、施氮量112.5 kg/hm^2)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生理利用率高于其他处理,而籽棉、皮棉产量与中密中氮处理较接近,研究表明增密减氮可实现棉花的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栽培 密度 互作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互作效应 被引量:36
4
作者 张冬梅 李维江 +4 位作者 唐薇 董合忠 李振怀 罗振 卢合全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4-230,共7页
为实现合理密植与叶枝利用的有机结合,研究了种植密度与整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棉花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况下,以低密度(3.00株.m-2)的产量最低,中高密度(5.25~7.50株.m-2)的产量较高;留叶... 为实现合理密植与叶枝利用的有机结合,研究了种植密度与整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棉花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况下,以低密度(3.00株.m-2)的产量最低,中高密度(5.25~7.50株.m-2)的产量较高;留叶枝条件下,以中低密度(3.00~5.25株.m-2)的产量较高,高密度(7.50~9.75株.m-2)的产量较低。去叶枝条件下,中密度(5.25株.m-2)比低密度皮棉增产9.7%,而留叶枝条件下,低密度与中密度的产量相当,比高密度(9.75株.m-2)增产15.3%。密度与留叶枝可以单独或协同影响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产量结构,对皮棉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低密度条件下保留叶枝似可弥补密度不足引起的产量损失,而中、高密度条件下,去叶枝仍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密度 叶枝 互作效应 产量 早熟性
下载PDF
不同食细菌线虫取食密度下线虫对细菌数量、活性及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毛小芳 李辉信 +1 位作者 龙梅 胡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2-1116,共5页
采用悉生培养微缩体系,探讨了不同食细菌线虫取食密度下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对细菌(Bacillussubtilis)数量和活性及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线虫对细菌的取食,促进了细菌的增殖,并在不同线虫取食密度下对细菌的增殖促进作... 采用悉生培养微缩体系,探讨了不同食细菌线虫取食密度下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对细菌(Bacillussubtilis)数量和活性及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线虫对细菌的取食,促进了细菌的增殖,并在不同线虫取食密度下对细菌的增殖促进作用总体表现为:接种20条·g-1>10条·g-1>40条线虫·g-1处理.线虫在促进细菌增殖的同时,明显提高了土壤呼吸强度和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但不同取食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线虫与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矿质态氮含量,促进了土壤氮的矿化.不同取食密度处理间,线虫对土壤氮素矿化的促进作用与对细菌的增殖促进作用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密度 食细菌线虫 相互作用 土壤氮素矿化
下载PDF
增密和减氮对稻茬烤烟物理性状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邓小华 蔡兴 +5 位作者 于庆涛 邹凯 张光利 雷天义 肖志翔 齐永杰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30,共8页
为明确邵阳烟区稻茬烤烟增密和减氮的可行性,采用双因素试验以及构建物理特性指数、运用偏Eta^2值等手段分析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交互作用(互作)对烤烟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不同烤烟物理特性的影响不同,... 为明确邵阳烟区稻茬烤烟增密和减氮的可行性,采用双因素试验以及构建物理特性指数、运用偏Eta^2值等手段分析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交互作用(互作)对烤烟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不同烤烟物理特性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主要影响烟叶开片度和单叶质量,施氮量主要影响烟叶开片度、单叶质量、叶片厚度和叶面密度。(2)邵阳稻作烟区以种植密度18 182株/hm^2、施氮量120 kg/hm^2处理的烟叶物理特性指数最高。(3)对烤烟物理特性影响最大的是施氮量,占总效应的48%;其次是种植密度,占40%;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影响最小,占12%。因此,在邵阳烟区稻茬烤烟生产中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减少氮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烤烟 物理特性 种植密度 施氮量 效应分析 互作
下载PDF
外源性氮磷添加及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冯慧芳 余明 薛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894-4902,共9页
研究了林分密度和外源性氮(N)磷(P)添加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可以为当前不同密度的亚热带林在氮沉降和施磷肥条件下,影响我国亚热带人工林土壤养分转化的酶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人工... 研究了林分密度和外源性氮(N)磷(P)添加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可以为当前不同密度的亚热带林在氮沉降和施磷肥条件下,影响我国亚热带人工林土壤养分转化的酶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人工林为试验材料,选择氯化铵(NH_4Cl)和二水合磷酸二氢钠(NaH_2PO_4·2H_2O)作为N肥和P肥,氮磷添加设置4个处理,即对照、施N、施P和施N+P;种植密度设置低密度(1667株/hm^2)、中密度(2500株/hm^2)、较高密度(4444株/hm^2)和高密度(10000株/hm^2)4个水平。在4种密度的大叶相思人工林下各设置一个样地(即4个样地),每个样地内5个样方,每个样方内设置4种处理,合计共16个处理,5个重复,80个小区,测定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析林分密度和NP添加对大叶相思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添加对各林分密度下的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P添加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和高密度林分大叶相思林地的土壤脲酶活性,却降低了低密度林分的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在P和N+P添加两种处理下显著小于对照和施N处理;土壤脲酶、磷酸酶以及对照和P添加处理下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着林分密度的升高呈现上升趋势,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N和N+P添加后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而升高。林分密度和外源性NP添加的交互作用对三种土壤酶的活性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添加 林分密度 土壤酶活性 大叶相思 交互作用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建华 高凤菊 《杂粮作物》 CAS 2009年第6期407-409,共3页
为了探索夏玉米在德州地区的最优栽培模式,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的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及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且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显著。产量达629.58 kg/66... 为了探索夏玉米在德州地区的最优栽培模式,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的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及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且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显著。产量达629.58 kg/667m2且效益最大的栽培措施是:追施氮肥30.4 kg/667m2,种植密度4 000株/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施肥 密度 裂区 互作效应
下载PDF
氮磷添加及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冯慧芳 刘落鱼 薛立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0-1020,共11页
大气氮(N)沉降随着人类的活动而日趋严重,加上中国热带亚热带红壤普遍缺磷(P),许多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广泛使用磷肥而产生P富集,直接影响了森林土壤化学特性。林分密度改变林地的光照、温度、湿度和凋落物持水量,从而影响土壤特性。为了... 大气氮(N)沉降随着人类的活动而日趋严重,加上中国热带亚热带红壤普遍缺磷(P),许多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广泛使用磷肥而产生P富集,直接影响了森林土壤化学特性。林分密度改变林地的光照、温度、湿度和凋落物持水量,从而影响土壤特性。为了解外源性N和P添加与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为大叶相思人工林的种植密度和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于2013到2015年,以4种不同密度(1667、2500、4444和10000 trees·hm-2)的10年生大叶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添加N、P和N+P处理,在试验结束时采集0–10cm土壤,对其pH、有机质含量、N含量、P含量和钾(K)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施N和N+P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的pH和速效K含量,显著提高了林地土壤的碱解N含量。施N还显著提高了林分土壤的全N含量,施P显著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林分土壤的全N含量。施P和N+P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P和有效P含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全P、有效P和速效K含量显著提高。N、P添加处理和密度处理对大叶相思林的土壤pH、有机质和N、P、K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总体来看,N添加、P添加、林分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大叶相思的土壤化学性质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相思 林分密度 氮添加 磷添加 土壤化学性质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杂交棉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互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卢合全 李振怀 +4 位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唐薇 张冬梅 罗振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1期11-15,共5页
以杂交棉鲁棉研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于2008年在山东临清、嘉祥和金乡三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杂交棉产量、产量构成以及熟相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 以杂交棉鲁棉研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于2008年在山东临清、嘉祥和金乡三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杂交棉产量、产量构成以及熟相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况下,低密度(3.00株/m2)和高密度(7.50株/m2)处理的产量低,中高密度(4.50-6.00株/m2)的产量较高;留叶枝条件下,低密度(3.00株/m2)产量最高,中高密度(4.50-6.00株/m2)的产量居中,而高密度(7.50株/m2)处理的产量还是最低;整枝条件下4.50株/m2密度处理的籽棉和皮棉产量比3.00株/m2分别增产4.93%和5.51%,而留叶枝条件下3.00株/m2的籽棉产量比4.50株/m2高4.03%。低密度(3.00株/m2)下留叶枝的铃数多于去叶枝的铃数,但随密度增加(4.50株/m2及以上),留叶枝的铃数显著少于去叶枝的铃数;留叶枝和增加密度都会降低铃重。密度与整枝对棉柴比没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但都可显著影响生物产量。密度与整枝对棉花早熟性也有互作效应,去叶枝的早熟性好于留叶枝的处理,随密度增加,早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种植密度 叶枝 互作效应 产量 早熟性
下载PDF
根间作用与密度协同作用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一帆 秦亚洲 +4 位作者 冯福学 赵财 于爱忠 刘畅 柴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4-762,共9页
密植是间作模式下重要的增产增效技术措施,本研究旨在探讨间作适应密植的产量构成响应机制。2014—2015年连续两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田间试验,设计不隔根、尼龙网隔根(阻断根系交叉,仅有水分养分的交流)和塑料布隔根(完全阻断)3种根间... 密植是间作模式下重要的增产增效技术措施,本研究旨在探讨间作适应密植的产量构成响应机制。2014—2015年连续两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田间试验,设计不隔根、尼龙网隔根(阻断根系交叉,仅有水分养分的交流)和塑料布隔根(完全阻断)3种根间作用方式,及2个玉米种植密度(9.0万株hm^(-2)和10.5万株hm^(-2)),测定地上、地下部互作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与单作相比,地上、地下部完全作用时间作优势提高48.3%,密度增加使其间作优势增加9.7%,地下部互作对间作优势的贡献率为21.0%,增加密度使其贡献率提高5.0%,根系交叉叠加对间作优势产生的补偿效应为9.0%,地下部水养分交流互补效应为11.1%。地上、地下部完全互作下混合籽粒产量相对于单作增幅最大,高、低密度下增幅分别达58.8%~62.2%和36.1%~36.8%;间作中地下部分对小麦组分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为26.5%~31.5%,其中根系穿叉产生的补偿效应为12.9%~13.2%,地下部水分养分交流互补效应为12.2%~16.0%;地下互作对玉米组分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为9.7%~22.6%,增加密度使地下互作贡献率提高7.0%~11.0%;密度提高对不隔根和尼龙网隔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18.1%~23.3%和12.5%~21.5%,说明根间完全作用有利于密度正效应的发挥。地下互作对小麦穗数贡献率为5.5%~11.4%,密度对小麦地下部贡献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地下互作对玉米穗数的贡献率为12.5%~16.3%,增加密度使地下互作贡献率增加3.6%~14.1%。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不同根间作用及密植效应下间作小麦、玉米主要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来提高籽粒产量。本研究表明,增加密度可显著增加间作优势和地下部贡献率,地上地下完全互作有利于密植效应充分发挥,可为进一步发掘密植条件下的间作优势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密度 根间作用 产量 产量构成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楠楠 孙敬钊 +7 位作者 皮本阳 孙智勇 李强 白玉超 李雪玲 黄敏升 郭婷 崔国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9期124-127,132,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常德烟区烟草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平种植密度,3个水平氮肥用量,共9个组合处理,研究不...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常德烟区烟草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平种植密度,3个水平氮肥用量,共9个组合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生育期主要受氮肥用量的影响,而种植密度对生育期基本没有影响。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烤烟单株叶面积、株高、茎围、单叶重和节距的影响显著,对叶片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影响显著,对上部叶和下部叶烟碱含量影响显著,对烤烟上等烟比例、产量和均价的影响显著。其交互作用对上部叶烟碱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影响显著,对中部叶和下部叶还原糖含量和总钾含量影响显著。氮肥用量是单株叶面积、株高、单叶重、节距、烟叶总氯含量、烟叶总钾含量、烟叶总氮含量、烤烟产量、烟叶均价和产值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种植密度是茎围、烟叶烟碱含量、烟叶总糖含量、烟叶还原糖含量和上等烟比例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结论]烟叶产量以D3N3(种植密度1.80万株/hm^2,施氮量135 kg/hm^2)处理最高,为2 104.6 kg/hm^2;烟叶产值以D_2N_2(种植密度1.65万株/hm^2,施氮量120 kg/hm^2)处理最高,为52 729.7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种植密度 氮肥用量 交互作用 产量 品质 产值
下载PDF
密度与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互作效应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佳 戴林建 +1 位作者 王勇 穰中文 《作物研究》 2017年第2期152-159,共8页
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主处理)与3个施氮水平(副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互作效应。研究表明,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烤烟的株高及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存在... 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主处理)与3个施氮水平(副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互作效应。研究表明,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烤烟的株高及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对烤烟农艺性状的调控作用表现出阶段性差异和"剂量效应";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调控因部位、化学成分指标不同存在差异。以移栽密度18 525株/hm2与施氮量120 kg/hm2对促进烤烟生长与改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效应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种植密度 施氮量 互作效应
下载PDF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n asymmetric systems 被引量:13
14
作者 WANG RuiWu1 & SHI Lei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netic Resources and Evolution,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Kunming 650223,China 2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s College,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Kunming 650221,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0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Explain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of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remains one of the greatest problems for both biology and social science.Asymmetrical interaction,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 Explain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of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remains one of the greatest problems for both biology and social science.Asymmetrical interaction,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cooperative systems,has not been sufficiently considered in the existing models of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Considering the inequality in the number and payoff between the cooperative actors and recipients in cooperation systems,discriminative density-dependent 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will occur in limited dispersal systems.Our model and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local but not the global stability of a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can be maintained if the utilization of common resource remains unsaturated,which can be achieved by density-dependent restraint or competition among the cooperative actors.More intense density dependent 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among the cooperative actors and the ready availability of the common resource,with a higher intrinsic contribution ratio of a cooperative actor to the recipient,will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cooperation.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recipient and the cooperative actor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conflict and,it oscillates chaotically with variations of the affecting factors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or ecological conditions.The higher initial relatedness(i.e.similar to kin or reciprocity relatedness),which is equivalent to intrinsic contribution ratio of a cooperative actor to the recipient,can be selected for by penalizing less cooperative or cheating actors but rewarding cooperative individuals in asymmetric systems.The initial relatedness is a pivot but not the aim of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This explains well the direct conflict observed in almost all cooperative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on ALTRUISM density dependent TRAGEDY of the COMMONS OSCILLATION CHAOS asymmetric interaction 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原文传递
青贮密度和青贮时间对紫花苜蓿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郝俊峰 于浩然 +4 位作者 贾玉山 王志军 格根图 李宇宇 孙林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92-2496,共5页
为研究不同青贮密度和青贮时间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本试验以第二茬初花期(10%植株开花)刈割的紫花苜蓿为原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计青贮密度550,600和650 kg·m^(-3)以及时间30,60和12... 为研究不同青贮密度和青贮时间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本试验以第二茬初花期(10%植株开花)刈割的紫花苜蓿为原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计青贮密度550,600和650 kg·m^(-3)以及时间30,60和120d,对不同处理青贮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乙酸和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外,青贮密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苜蓿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P<0.05);与密度为650kg·m^(-3)的处理组相比,密度为600kg·m^(-3)的处理组青贮30和60d后,乳酸和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增加,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含量减少;在密度为600kg·m^(-3)下,与青贮30d相比,青贮60d的样品中乳酸、乙酸、DM,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EE)含量增加。综上,苜蓿在青贮密度600kg·m^(-3)、时间60d条件下,青贮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青贮密度 时间 交互作用 青贮品质
下载PDF
混合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及分子间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石磊 张小岗 +3 位作者 张喜丰 杨冠英 韩布兴 闫海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308.15K、6-12MPa范围内,测定了CO2及CO2-正戊烷、CO2-正庚烷二元混合流体的密度,并计算了溶质的偏摩尔体积.在此基础上,将偏摩尔体积与MonteCarlo分子模拟研究相结合,研究了CO2-正戊烷... 在308.15K、6-12MPa范围内,测定了CO2及CO2-正戊烷、CO2-正庚烷二元混合流体的密度,并计算了溶质的偏摩尔体积.在此基础上,将偏摩尔体积与MonteCarlo分子模拟研究相结合,研究了CO2-正戊烷、CO2-正庚烷二元系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溶液的结构随压力和密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密度 分子相互作用 溶液结构
下载PDF
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小麦间作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杜进勇 柴强 +4 位作者 王一帆 范虹 胡发龙 殷文 李登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98-1406,共9页
针对地上、地下互作对间作群体光合特性影响研究相对薄弱,生产实践中缺乏间作系统精确调控的相关理论依据等问题,本研究于2015—2017年,以小麦间作玉米为对象,通过设塑料布隔根(P,无根间作用)、尼龙网隔根(N,部分根间作用)和不隔根(完... 针对地上、地下互作对间作群体光合特性影响研究相对薄弱,生产实践中缺乏间作系统精确调控的相关理论依据等问题,本研究于2015—2017年,以小麦间作玉米为对象,通过设塑料布隔根(P,无根间作用)、尼龙网隔根(N,部分根间作用)和不隔根(完全根间作用)3种根系分隔方式,以及低(M1,45,000株hm^–2)、高(M2,52,500株hm^–2)2个玉米密度,系统分析了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间作作物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地下完全互作可显著增加间作群体的光合势,提高间作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增大间作群体全生育时期的净同化率。与低密度相比,增大玉米密度使间作群体全生育期光合势平均提高12.4%;与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相比,不隔根处理光合势提高了10.3%和29.0%。增大密度使间作玉米净光合速率比低密度平均提高11.2%;不隔根间作玉米生育期净光合速率较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平均提高4.7%和7.7%。玉米密度对间作系统净同化率影响不显著;不隔根处理全生育时期净同化率比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平均提高11.5%和14.8%,生育后期,间作群体的光合势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地上地下协同影响作物群体光合势及间作组分作物的净光合速率,从而影响间作群体的净同化率,可通过增加密度和根间互作来促进协同作用,增加间作系统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间作 密度 根间作用 互作强度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学习者社会网络交互、情绪表征与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智 康令云 +2 位作者 刘三女牙 粟柱 孙建文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39,59,77,共11页
情绪与社会化交互是构建学习者模型的两个重要特征,学习者的情绪特征计算与社会网络分析已获得了学习分析领域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某高校云平台上两门课程的论坛发帖纪录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了学习群体在情绪表征(积极、消极与困惑情... 情绪与社会化交互是构建学习者模型的两个重要特征,学习者的情绪特征计算与社会网络分析已获得了学习分析领域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某高校云平台上两门课程的论坛发帖纪录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了学习群体在情绪表征(积极、消极与困惑情绪密度值)以及社会网络交互(网络中心性与网络结构特征)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网络交互关系的学习者间情绪倾向趋于一致。整体网络中的"子团体"以分散型网络居多,不同社区组学习者在积极和消极情绪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困惑情绪上差异性并不显著。与中、低成效组相比,高成效组学习者在信息传递的中介性以及协作学习中的参与性方面的表现更为显著,但其积极情绪密度较低。论坛中情绪和交互特征的联合分析有助于对学业风险个体的准确干预和群体互动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社会网络分析 情绪密度 社区 交互模式 学习成效 差异性分析
原文传递
施肥和种植密度对桂糖31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谭芳 王伦旺 +5 位作者 经艳 黄海荣 吴凯朝 李廷化 余凤良 谭宏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4-570,共7页
【目的】探索桂糖31号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为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A)为施肥,设高肥A1(N 379.5 kg/ha、P_2O_5472.5 kg/ha、K_2O 300.0 kg/ha)、中肥A2(N 241.5 kg/ha、P_2O_5270.0 kg... 【目的】探索桂糖31号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为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A)为施肥,设高肥A1(N 379.5 kg/ha、P_2O_5472.5 kg/ha、K_2O 300.0 kg/ha)、中肥A2(N 241.5 kg/ha、P_2O_5270.0 kg/ha、K_2O 135.0 kg/ha)和低肥A3(N 103.5 kg/ha、P_2O_5135.0 kg/ha、K_2O 90.0 kg/ha)3个水平;副处理(B)为种植密度,设低密度B1(7.5万芽/ha)、中低密度B2(9.0万芽/ha)、中密度B3(10.5万芽/ha)、中高密度B4(12.0万芽/ha)和高密度B5(13.5万芽/ha)5个不同密度。测定不同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对桂糖31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肥对桂糖31号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施肥水平在中肥A2即可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种植密度对桂糖31号产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以中高密度B4的效果最佳;施肥和种植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在高肥A1和中高密度B4的栽培模式下桂糖31号最高产。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和单茎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均为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实际生产中桂糖31号最适宜的施肥量为N 241.5 kg/ha、P_2O_5270.0 kg/ha、K_2O 135.0 kg/ha,适宜种植密度为9.0万芽/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糖31号 施肥 种植密度 二因素裂区设计 互作效应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甘蔗蔗糖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谭芳 经艳 +2 位作者 王伦旺 邓宇驰 李廷化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5-1059,共5页
为了明确桂糖32号最优高产栽培模式,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探索不同施肥量、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的甘蔗蔗糖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对桂糖32号蔗糖分影响较小,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蔗糖分影响较大,中高密度处理下的蔗糖分最高。肥... 为了明确桂糖32号最优高产栽培模式,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探索不同施肥量、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的甘蔗蔗糖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对桂糖32号蔗糖分影响较小,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蔗糖分影响较大,中高密度处理下的蔗糖分最高。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对蔗糖分影响较大,中肥中高密度处理下的蔗糖分最高。不同施肥量处理对桂糖32号产量影响显著,不同密度处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桂糖32号产量影响显著,高肥中高密度处理下产量最高,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桂糖32号经济效益影响明显,中肥低密度处理下经济效益最高。桂糖32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是:中肥(N:241.5 kg/hm^2,P_2O_5:270.0kg/hm^2,K_2O:135.0 kg/hm^2)低密度(1 hm^275 000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施肥量 密度 互作效应 蔗糖分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