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黎贡山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97
1
作者 王志恒 陈安平 +1 位作者 朴世龙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2-88,共7页
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为探讨中尺度区域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分布 ,本文以高黎贡山为研究对象 ,利用该地区的地方植物志资料 ,结合通过GIS生成的区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分析了该区域全部种... 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为探讨中尺度区域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分布 ,本文以高黎贡山为研究对象 ,利用该地区的地方植物志资料 ,结合通过GIS生成的区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分析了该区域全部种子植物和乔木、灌木、草本三种生活型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以及物种密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全部种子植物和不同生活型植物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最大值出现在海拔 15 0 0 - 2 0 0 0m的范围 ;(2 )物种密度与海拔也呈现单峰曲线关系 ;(3)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密度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受海拔所反映的水、热状况组合以及物种分布的边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丰富度 物种密度 生活型 垂直格局 海拔梯度 地形 植物
下载PDF
密度梯度蜂窝材料动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新春 刘颖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72-377,共6页
利用显式动力有限元方法数值研究了具有密度梯度六边形蜂窝材料的面内冲击动力学性能。根据功能梯度材料的概念,首先建立了具有密度梯度的蜂窝材料模型。基于此模型,具体讨论了密度梯度和冲击速度对六边形蜂窝材料变形模式和能量吸收性... 利用显式动力有限元方法数值研究了具有密度梯度六边形蜂窝材料的面内冲击动力学性能。根据功能梯度材料的概念,首先建立了具有密度梯度的蜂窝材料模型。基于此模型,具体讨论了密度梯度和冲击速度对六边形蜂窝材料变形模式和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恰当地选择蜂窝材料的密度梯度,初始应力峰值明显减小,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能够有效地得到控制。此结论为实现多胞材料动力学性能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材料 密度梯度 变形模式 能量吸收 冲击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白羊草种群分布格局对水热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22
3
作者 程杰 呼天明 程积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71,共5页
为揭示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群地带性分布与水热梯度的关系,试验于2005年-2009年,采用野外调查与定位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区水热梯度对白羊草群落分布与生态幅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的... 为揭示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群地带性分布与水热梯度的关系,试验于2005年-2009年,采用野外调查与定位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区水热梯度对白羊草群落分布与生态幅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的影响,白羊草的垂直分布已由适宜生长的500 m-1700 m海拔范围扩展到海拔1950 m的上界,种群密度达3-4株/m2,生殖枝数为12株/丛,生物量为12 g/丛;受降水梯度等影响,白羊草的水平分布范围已由森林草原地带的建群种或优势种扩展到了典型草原地带,并从伴生种上升为优势种。在荒漠草原地带的沟谷阳坡也常呈偶见种出现,并从年降雨500 mm-800 mm的适宜区扩大到300 mm-900 mm范围的降雨区。因此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指示植物-白羊草种群受区域水热环境的影响,生态幅逐渐扩大,但其稳定性有待长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白羊草 分布密度 水热梯度 响应
下载PDF
海拔梯度对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曾立雄 雷蕾 +4 位作者 王晓荣 朱建华 肖文发 刘贤德 敬文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168-7177,共10页
以祁连山西水林区青海云杉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按照青海云杉分布界限海拔2500—3300 m,采用梯度格局法,研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沿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准确估算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碳储量变化影响因素提供科学... 以祁连山西水林区青海云杉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按照青海云杉分布界限海拔2500—3300 m,采用梯度格局法,研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沿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准确估算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碳储量变化影响因素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平均值为115.83 t/hm^2,碳密度平均值为60.23 t/hm^2。生物量整体随海拔梯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波动降低的趋势,在海拔2800 m处达到最高值(197.10 t/hm^2),海拔3300 m处达到最低值(7.66t/hm^2),且不同海拔梯度间差异显著。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在各海拔处均表现为干>根>枝>叶。(2)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54.80 g/kg,变化范围为31.49—76.96 g/kg。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除海拔3200 m和3300 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未表现出规律变化外,其他海拔梯度则均呈现出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碳密度在海拔2900 m最高,为245.40 t/hm^2,在海拔2700 m处最低,为130.24 t/hm^2;海拔2500—2700 m表现为平缓降低趋势,在2800 m处急剧上升,且海拔2800—3200 m呈现无显著性轻度波动变化,在海拔3300 m又急剧降低。(3)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平均总碳密度为255.15 t/hm^2,乔木层和土壤层占总碳密度的比例分别为23.61%和76.39%,且不同海拔梯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海拔、年均降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夏季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乔木层碳密度与年夏季气温、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和土壤全氮呈显著负相关。(4)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均随海拔梯度变化受水热条件组合的改变而呈现规律变化,以中部海拔区段2800—3200 m碳密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 碳密度 海拔梯度 祁连山
下载PDF
基于概率密度梯度的边缘检测 被引量:19
5
作者 孙达 刘家锋 唐降龙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9-307,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概率密度梯度的边缘检测算法.新算法通过估计图像中各像素点的概率密度梯度得到图像的概率密度梯度场,然后根据图像的边缘点在概率密度梯度场中具有两侧梯度方向相反的特性实现边缘检测.与现有的算法相比,新算法检...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概率密度梯度的边缘检测算法.新算法通过估计图像中各像素点的概率密度梯度得到图像的概率密度梯度场,然后根据图像的边缘点在概率密度梯度场中具有两侧梯度方向相反的特性实现边缘检测.与现有的算法相比,新算法检测得到的边缘点具有尺度不变性,并可以直接从图像中检测出具特定尺寸区域的轮廓,完好地保持物体的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概率密度梯度 图像处理
下载PDF
梯度变化对密度梯度蜂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吴鹤翔 刘颖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为确定一定质量蜂窝材料的密度梯度大小对材料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基于二维圆环系,通过改变圆环的壁厚,建立了具有不同密度梯度的二维密度梯度圆环蜂窝材料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冲击速度下,密度梯度大小对蜂窝材料能量吸收特性的... 为确定一定质量蜂窝材料的密度梯度大小对材料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基于二维圆环系,通过改变圆环的壁厚,建立了具有不同密度梯度的二维密度梯度圆环蜂窝材料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冲击速度下,密度梯度大小对蜂窝材料能量吸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相对密度从冲击端到固定端递减的情况,在高速冲击条件下,梯度系数越大,材料单位质量的能量吸收率越高。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密度梯度蜂窝材料动力学性能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梯度系数 LS-DYNA 密度梯度圆环蜂窝材料 能量吸收 面内冲击
下载PDF
Percoll法分离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晓玲 邢淑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建立良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选用SD幼鼠的肾组织进行细胞培养,采用Percoi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肾小管后,选择含10%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5%CO2、37℃孵箱进行细胞培养。利用传1代的细胞,制作细胞爬片... 目的建立良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选用SD幼鼠的肾组织进行细胞培养,采用Percoi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肾小管后,选择含10%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5%CO2、37℃孵箱进行细胞培养。利用传1代的细胞,制作细胞爬片,用免疫组化、透射电镜进行鉴定。结果细胞生长4—5天后基本达到融合,细胞呈多边鹅卵石铺路样。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鉴定,细胞培养传1代后98%的细胞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论用Pereoll法分离培养的细胞数量多,均一性生长较好,可重复性操作较好。为体外研究接近组织原位RTECs细胞功能和特征及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可行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离心法 密度梯度
下载PDF
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林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被引量:21
8
作者 侯贵荣 毕华兴 +3 位作者 魏曦 孔凌霄 周巧稚 张渲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1-257,共7页
为了对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林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并提供以功能导向型的林分改造理论依据。于2017年7—8月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选取475,900,1 575,1 850,2 525株/hm^2不同密度的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不同密... 为了对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林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并提供以功能导向型的林分改造理论依据。于2017年7—8月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选取475,900,1 575,1 850,2 525株/hm^2不同密度的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不同密度刺槐林分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林分密度梯度中,当林分密度为1 575株/hm^2时,刺槐林枯落物层能充分发挥其水源涵养功能,而林分密度过高(2 525株/hm^2)或者过低(475株/hm^2)枯落物发挥水源涵养功能的能力均急剧减弱。为了使刺槐林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正常发挥,其林分密度应控制为1 500株/hm^2。建议现有林分改造中,宜将刺槐林向该密度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梯度 水源涵养功能 综合评价 坐标综合评定法
下载PDF
中国1950s到2000s玉米产量-密度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锦忠 陈明利 张洪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562-3570,共9页
【目的】明确中国玉米产量-密度试验结果的共性规律,评价Meta分析方法在产量-密度关系研究中的作用。【方法】按照Meta分析原理,汇集中国1950s到2000s玉米产量-密度的文献结果,利用约1 500个产量-密度数据对,进行梯度、边界线和核密度... 【目的】明确中国玉米产量-密度试验结果的共性规律,评价Meta分析方法在产量-密度关系研究中的作用。【方法】按照Meta分析原理,汇集中国1950s到2000s玉米产量-密度的文献结果,利用约1 500个产量-密度数据对,进行梯度、边界线和核密度等统计分析。【结果】最适密度的变异系数高达20.4%,相应产量的变异为33.65%,单株产量的变异为30.8%。密度和单株产量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因二者组合所处的区域而异,产量上界与密度关系符合Y=-0.0134x3+3.15x,对应密度区间为[0.99,15.0]plant/m2。产量上界与单株产量关系为两段直线,先沿Y1=113.1x上升,然后沿Y2=-69.84x+33.87下降。以90%为累积频率,偏离最适密度15%的最大减产幅度为6.18%,偏离1 plant/m2的最大减产幅度为0.88 t·hm2。【结论】容易实现15 t·hm-2高产目标的单株产量在0.185 kg左右,密度区间为[7.0,9.7]plant/m2,最适密度的变异远小于对应产量和单株产量的变异。Meta分析能够从多方面剖析玉米产量-密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最适密度 META分析 梯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 边界线分析
下载PDF
考虑密度梯度的敏度过滤方法 被引量:19
10
作者 龙凯 傅晓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9-674,共6页
敏度过滤是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中消除数值不稳定性问题最普遍的方法之一,但易引起模糊边界的优化结果.为了抑制灰度单元,提出一种简易的考虑密度梯度的敏度过滤方法.在原有敏度过滤中增加密度梯度权函数项,使得当密度梯度大于设定阈值... 敏度过滤是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中消除数值不稳定性问题最普遍的方法之一,但易引起模糊边界的优化结果.为了抑制灰度单元,提出一种简易的考虑密度梯度的敏度过滤方法.在原有敏度过滤中增加密度梯度权函数项,使得当密度梯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权函数取值较小,修正了敏度过滤中的距离权函数值,可自动判别并弱化了优化边界的过滤平均效果;将该方法与固体各向同性惩罚微结构模型结合,根据不同拓扑优化问题类型,基于优化准则或移动近似算法优化求解.采用经典算例对文中方法的优化效果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拓扑优化结果无棋盘格现象和网格依赖性,具有清晰的优化边界,优化效率高且易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连续体结构 敏度过滤 密度梯度 优化准则 移动近似法
下载PDF
天山森林植物功能性状与碳库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17
11
作者 孙雪娇 常顺利 +1 位作者 张毓涛 李吉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4994-5005,共12页
植物功能性状是能够将植物个体特征、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结合起来的良好载体,但关于在环境梯度上如何通过植物功能性状的连续变化来构建群落、以及植物功能性状如何反映生态系统功能等问题尚有较多疑问。为探讨天山森林植物功能性... 植物功能性状是能够将植物个体特征、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结合起来的良好载体,但关于在环境梯度上如何通过植物功能性状的连续变化来构建群落、以及植物功能性状如何反映生态系统功能等问题尚有较多疑问。为探讨天山森林植物功能性状与其碳库在海拔梯度上的联系,分析了14个群落尺度上的植物功能性状指标和各组分碳密度沿海拔的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受海拔梯度上环境因子的影响,群落尺度上植物功能性状和碳密度的垂直分布并不一致:随海拔升高,叶片碳氮比(C/N)逐渐上升,叶片碳含量(C_(leaf))、比根长(SRL)和植株高度(H)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Chl)、细根磷含量(P_(root))、叶片氮磷比(N/P)逐渐下降,细根碳含量(C_(root))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细根氮含量(N_(root))先下降后又有所回升,叶片氮含量(N_(leaf))、木质素含量(LLC)、叶干物质含量(LDMC)、细根干物质含量(RDMC)在各海拔段间无显著差异;(2)比根长(SRL)和植株高度(H)通过影响资源的获取和利用,C与P通过对养分的限制和在器官中的分配,从而影响植被光合作用,与天山森林碳密度显著相关;高木质素含量(LLC)导致植物残体分解速率变慢而与土壤碳密度(SCD)和群落总碳密度(TCD)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海拔升高,植被碳密度(VCD)先升后降,土壤碳密度(SCD)和总碳密度(TCD)逐渐升高。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和森林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三者之间的关系还需在大尺度上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碳密度 海拔梯度 天山 云杉森林
下载PDF
2种纯化流感病毒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曹康 张卫东 +3 位作者 施桥发 李虹 蒋中华 李明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比较2种纯化浓缩鸡胚尿囊液中流感病毒方法。方法将流感病毒鸡胚尿囊液分别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sucrose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SDGC)和红细胞吸附释放法(absorptionandrelease RBC,AR RBC)进行纯化,收集纯化病毒测... 目的比较2种纯化浓缩鸡胚尿囊液中流感病毒方法。方法将流感病毒鸡胚尿囊液分别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sucrose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SDGC)和红细胞吸附释放法(absorptionandrelease RBC,AR RBC)进行纯化,收集纯化病毒测定血凝效价,比较2种纯化方法。结果SDGC法纯化病毒可在30%和45%蔗糖层面交界处的区带中检测到流感病毒,血凝效价为1∶2560;用AR RBC法纯化病毒过程中用新鲜鸡红细胞出现了溶血现象,而用甲醛处理过的鸡红细胞则无此现象,血凝效价均为1∶2560。结论与SDGC法纯化病毒比较,AR RBC法是一种经济实用、操作简便并有较高纯化效率的方法,尤以甲醛处理过的鸡红细胞纯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离心法 梯密度 红细胞吸附释放法 鸡胚
下载PDF
多层泡沫铝夹芯板的抗爆性能 被引量:13
13
作者 顾文彬 徐景林 +2 位作者 刘建青 陈江海 胡亚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0-247,共8页
泡沫铝是一种具有优异吸能性能的多功能材料,多层泡沫铝和钢板组成的夹层具有良好的抗爆能力。为了研究不同密度泡沫铝排序对夹芯板抗爆能力的影响,选取相对密度分别为13%、16.7%、20.4%的三种泡沫铝组成九种不同结构的排列方式。利用LS... 泡沫铝是一种具有优异吸能性能的多功能材料,多层泡沫铝和钢板组成的夹层具有良好的抗爆能力。为了研究不同密度泡沫铝排序对夹芯板抗爆能力的影响,选取相对密度分别为13%、16.7%、20.4%的三种泡沫铝组成九种不同结构的排列方式。利用LS-DYNA软件进行了爆炸过程的数值模拟,并且对部分结构进行了爆炸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在爆炸载荷作用下,泡沫铝的变形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胞壁断裂的致密变形;泡沫铝密度递减结构的底板横向挠度比泡沫铝密度递增结构小;并且在同样的爆炸载荷作用下,泡沫铝密度递减结构的透射波强度只有密度递增结构的31.6%;这表明泡沫铝按照密度递减的顺序排列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抗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梯度 泡沫铝 爆炸载荷 横向挠度 应力波强度
下载PDF
精子形态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晓晔 白晓红 +2 位作者 宋学茹 吕睿 王艳霞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男性精液参数与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的相关性,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精子形态对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82个受精率100%的IVF-ET周期。以Diff-Quickstain方法染色,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精液,WHO精子形态... 目的:分析男性精液参数与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的相关性,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精子形态对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82个受精率100%的IVF-ET周期。以Diff-Quickstain方法染色,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精液,WHO精子形态学标准评估精子形态,精子正常形态率≥14%为正常组,<14%者为异常组。观察精液处理前后精子参数变化,比较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的年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和精液各参数的情况。比较精液处理前后精子正常形态率与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结果:①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后82例精液密度明显降低,活动力明显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②精液处理前精子正常形态率:正常组11例(13.41%),异常组71例(86.59%);处理后正常组34例(41.46%),异常组48例(58.53%)。异常组精液处理后正常精子形态的比例提高,中位数(P25,P75)分别为8.15%(6.38%,10.50%)vs.12.41%(9.98%,18.5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精液处理前精子正常形态率正常组和异常组的密度和活动力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精液处理前后精子正常形态率正常组和异常组的妊娠率和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正常形态率正常组的卵裂率高于异常组(P<0.05)。⑤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除男女双方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各精液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子形态对妊娠结局无预测,密度梯度离心法能提高正常精子形态百分数,需根据精液处理后的结果选择受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精子 精液 生殖技术 辅助 离心法 密度梯度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一种分离自体肿瘤细胞与TIL细胞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邹征云 刘宝瑞 +4 位作者 杜娟 钱晓萍 禹立霞 王立峰 殷海涛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 :寻求有效地从恶性胸腔积液和腹水中分离出较多的TIL细胞并保持其高度的增殖能力与抗瘤活性的方法。方法 :应用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法对恶性胸腹水中的TIL进行分离 ,而后进行诱导培养 ,比较 2种方法下TIL细胞的得率、增殖... 目的 :寻求有效地从恶性胸腔积液和腹水中分离出较多的TIL细胞并保持其高度的增殖能力与抗瘤活性的方法。方法 :应用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法对恶性胸腹水中的TIL进行分离 ,而后进行诱导培养 ,比较 2种方法下TIL细胞的得率、增殖速度、杀瘤活性及培养前后的表型变化。结果 :贴壁法能够获得更多的TIL细胞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 ,P <0 0 5 ;培养后 2种方法所得TIL细胞的增殖速率、杀瘤活性及表型是一致的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贴壁法具有操作简便、细胞得率高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离心法 梯密度 胸膜积液 恶性 腹水
下载PDF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发刚 夏长所 +1 位作者 张卫兵 夏仁云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优化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纯化、鉴定,同时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研究。方法取新生新西兰大耳白兔骨髓5.0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筛选法并结合传代对其进行纯化,观察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和表面标志物的表达,从而对其... 目的优化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纯化、鉴定,同时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研究。方法取新生新西兰大耳白兔骨髓5.0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筛选法并结合传代对其进行纯化,观察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和表面标志物的表达,从而对其进行鉴定。观察第1、3、5、8、10代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绘制出生长曲线。结果经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并结合传代所得到的间充质干细胞很纯,第3代和第5代细胞形态单一,细胞排列具有典型的漩涡状结构。第1、3、5代细胞增殖能力强,生长旺盛;而第8、10代细胞增殖明显减弱。所分离培养的细胞表达CD44、CD90,不表达CD34,电镜观察为低分化细胞。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且成分单一,具有干细胞特性,第3、5代细胞很纯且其增殖能力强,适用于做以后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离心法 梯密度 细胞培养技术
下载PDF
浅水回流的混合有限分析解 被引量:10
17
作者 槐文信 沈毅一 小松利光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56-962,共7页
 混合有限分析法是一种在局部矩形单元上进行离散的数值格式,为了适应非规则边界,建立了Sigma坐标系的浅水回流数学模型· 采用1)风引起的回流,2)密度驱动的回流,3)假潮。
关键词 潮汐 风应力 回流 浅水 假潮 混合有限分析法 密度梯度
下载PDF
密度梯度复合滤料的结构与过滤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倪冰选 张鹏 +4 位作者 杨欣卉 朱锐钿 王向钦 漆东岳 郑锦维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8年第1期11-15,共5页
以聚丙烯(PP)纺粘布(简称纺粘布)为支撑层、PP熔喷布(简称熔喷布)为中间滤层、静电纺聚乳酸纳米纤维布(简称电纺布)为表面滤层,制备三级密度梯度结构复合滤料(简称三级梯度滤料),以纺黏布和熔喷布制得二级密度梯度结构复合滤料(简称二... 以聚丙烯(PP)纺粘布(简称纺粘布)为支撑层、PP熔喷布(简称熔喷布)为中间滤层、静电纺聚乳酸纳米纤维布(简称电纺布)为表面滤层,制备三级密度梯度结构复合滤料(简称三级梯度滤料),以纺黏布和熔喷布制得二级密度梯度结构复合滤料(简称二级梯度滤料),借助自动滤料测试仪等研究了滤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纺粘布、熔喷布和电纺布的纤维平均直径分别为19.58,2.89,0.71μm,平均孔径分别为76.80,12.02,2.52μm;在纤维层单位面积质量相近的情况下,随着纤维平均直径变小,滤料平均孔径变小,纤维直径和滤料平均孔径的变动幅度基本一致。三级梯度滤料的平均孔径为2.12μm,孔径分布为0.89~4.40μm;与二级梯度滤料相比,三级梯度滤料孔径范围变窄,平均孔径下降了80.5%,在气体流量为32L/min时,对空气动力学质量中值直径为0.26μm的NaCl气溶胶的过滤效率达到99.2%,过滤效率提高了66.7%,三级梯度滤料综合过滤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密度梯度滤料的阻力具有加和效应,约等于各纤维层阻力之和,密度梯度滤料的过滤效率不具有加和效应,主要取决于过滤效率最高的纤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聚乳酸纤维 非织造布 复合滤料 静电纺丝 密度梯度 孔径分布 过滤效率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碳储量多维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茂娟 李天奇 +1 位作者 朱文博 朱连奇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631-642,684,共13页
以1990-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国内外碳密度研究结果修正后运用InVEST模型Carbon模块估算太行山区的碳储量,划分碳密度在海拔、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和降水量上的变化梯度,并分析碳储量和碳密度在各梯度的变化规律和趋势,探... 以1990-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国内外碳密度研究结果修正后运用InVEST模型Carbon模块估算太行山区的碳储量,划分碳密度在海拔、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和降水量上的变化梯度,并分析碳储量和碳密度在各梯度的变化规律和趋势,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先增后减,25年间碳储量增加约3.73×10^(6) t,碳密度增加约0.27t·hm^(-2).(2)研究区碳密度随海拔升高呈“M”型波动式增加,随坡度变陡呈“√”型先减后增,在坡向上平均碳密度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随植被覆盖度增加呈“U”型先减后增,随降水量增多呈“√”型波动增加后趋于平缓.(3)耕地和建设用地对中低海拔、缓坡中坡、中低降水量区域的碳密度影响较大,林地和草地则相反;林地和草地的南北坡差异导致碳密度阴阳坡差异显著;水域和建设用地主要影响低覆盖区域碳密度,耕地和草地影响中、中高覆盖区域,林地则决定高覆盖区域碳密度的大小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密度 梯度分异 InVEST模型 太行山区
原文传递
泡沫铝防护钢筋混凝土板的抗爆性能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海莹 刘中宪 +2 位作者 杨烨凯 吴成清 耿佳莹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8,共12页
为研究多孔吸能材料泡沫铝板对工程结构的抗爆防护作用,开展室外爆炸破坏实验,分别对设置不同泡沫铝防护层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板在爆炸荷载下的动态响应及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并运用LS-DYNA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 为研究多孔吸能材料泡沫铝板对工程结构的抗爆防护作用,开展室外爆炸破坏实验,分别对设置不同泡沫铝防护层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板在爆炸荷载下的动态响应及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并运用LS-DYNA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验对照,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有、无泡沫铝防护层钢筋混凝土板的损伤破坏规律,并讨论了泡沫铝密度梯度分布和纵筋配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能够有效分析含泡沫铝防护层RC板的动态响应及其破坏形态;泡沫铝防护层能够有效减小钢筋混凝土板的挠度变形,降低试件的破坏程度;泡沫铝密度由下到上递增情况对RC板的减爆效果最好;增大配筋率可以提升泡沫铝防护RC板整体抗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钢筋混凝土板 爆炸荷载 抗爆性能 密度梯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