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扬子西北缘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显微图像数据集 被引量:2
1
作者 齐哲 侯明才 +3 位作者 徐胜林 何亮 汤智江 张明轩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本文报道的上扬子西北缘震旦系灯影组为南华纪冰期结束以后在上扬子地区沉积的首套大规模碳酸盐岩地层。其不仅记录了震旦纪对全球气候回暖的响应,而且还记录了早寒武世骨骼动物大爆发前夕的海洋微生物的演化与碳酸盐岩生长的信息,同时... 本文报道的上扬子西北缘震旦系灯影组为南华纪冰期结束以后在上扬子地区沉积的首套大规模碳酸盐岩地层。其不仅记录了震旦纪对全球气候回暖的响应,而且还记录了早寒武世骨骼动物大爆发前夕的海洋微生物的演化与碳酸盐岩生长的信息,同时这些微生物生长形成的丘滩体白云岩正成为目前四川盆地深层古老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目标。因此,采集自扬子地台西北缘绵竹清平及镇巴鹿池剖面的119个岩石薄片的显微图像,其揭示的岩石的组分、结构特征随时间变化,在剖面上总体表现为硅质岩、泥微晶白云岩、藻纹层云岩及颗粒白云岩的序列,反映了扬子台地西北边缘陆缘海背景下,在一个缓慢海平面上升过程中,受次级海平面波动影响的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的生长发育过程。数据集详细记录了样品的采集位置、大致的地层时代、岩石组分和结构特征等信息,可应用于扬子地台西北缘震旦纪灯影组的岩石微相研究,也可应用于图像智能识别等交叉学科研究中,同时可为油气储层描述和成因机理分析、教学科普等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提供基础资料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扬子西北缘 震旦纪灯影期 碳酸岩盐 岩石偏光显微图集
下载PDF
黔北桑木场背斜灯影组热液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珏 刘金海 陈云明 《贵州地质》 2013年第2期132-135,146,共5页
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了习水桑木场背斜核部铅锌矿赋矿热液蚀变白云岩的稀土元素组成,并初步探讨了白云岩化与铅锌矿化间的关系。铅锌矿体旁侧工程中白云岩样品的测试显示:有部分样品Zn含量超过200×10-6,具有矿化显... 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了习水桑木场背斜核部铅锌矿赋矿热液蚀变白云岩的稀土元素组成,并初步探讨了白云岩化与铅锌矿化间的关系。铅锌矿体旁侧工程中白云岩样品的测试显示:有部分样品Zn含量超过200×10-6,具有矿化显示;全部样品∑REE很低(∑REE=0.82~5.96×10-6),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δCe=0.37~0.68),除个别有矿化显示的白云岩样品具有正Eu异常(δEu=1.15~2.40)外,其余样品均具有负Eu异常(δEu=0.56~0.80)。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上,全部样品均呈现轻稀土富集特征。综合研究,认为白云岩化热液流体具有轻稀土富集及Eu和Ce负异常特征,而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可能是导致本区铅锌矿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E 热液白云岩 震旦系灯影组 桑木场铅锌成矿带
下载PDF
川东南丁山-林滩场构造灯影组热液白云岩特征 被引量:42
3
作者 宋光永 刘树根 +4 位作者 黄文明 王国芝 陈翠华 马文辛 张长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6-715,共10页
通过地表地质与地下地质相结合,对川东南丁山-林滩场构造的上震旦统灯影组热液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热液白云岩在岩相学上表现为充填或交代状马鞍状白云石,发育条带状、角砾状构造。同时出现... 通过地表地质与地下地质相结合,对川东南丁山-林滩场构造的上震旦统灯影组热液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热液白云岩在岩相学上表现为充填或交代状马鞍状白云石,发育条带状、角砾状构造。同时出现MVT型铅锌矿、马鞍状白云石-石英、马鞍状白云石-沥青、马鞍状白云石-天青石等热液矿物组合。马鞍状白云石的碳、氧、锶同位素值较灯影组围岩表现出明显的低碳、低氧,而富锶同位素:Δδ13CPDB(脉-围岩)在-1.312‰^-0.501‰之间,Δ1δ8OPDB(脉-围岩)在-4.257‰^-1.974‰之间,Δ(87Sr/86Sr)(脉-围岩)在0.002 3~0.004 1之间,显示出热液活动的特征。热液活动使灯影组白云岩产生重结晶及热液溶蚀作用,使储层晶间孔、次生溶蚀孔在原岩基础上增加3%~10%。热液白云岩比未受热液影响的白云岩基质孔隙度平均值增加1.1%,渗透率平均值增加1.415×10-3μm2。热液白云岩的分布受桑木场断裂、现今构造高点及桐湾期不整合面控制。平面上,以现今桑木场背斜核部、桑木场断层及与之较近的林滩场构造较为发育,而较远的丁山构造则相对少见。纵向上,主要分布在距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以下300 m之内,分布呈断续状。结合该区构造演化、油气热演化史,认为热液白云岩可能形成于早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白云岩 震旦系 储层特征 丁山-林滩场构造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滇东北地区层控Pb-Zn-(F-Ba)矿床的热液喀斯特成因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立生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52,共12页
滇东北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梅树村组中以白云岩为主岩的层控PbZn(FBa)矿床一直被认为是沉积或沉积改造矿床。但是,野外观察表明,它们是典型的、由成矿流体充填开放空间形成的后生矿床。被认为是同生成矿作用... 滇东北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梅树村组中以白云岩为主岩的层控PbZn(FBa)矿床一直被认为是沉积或沉积改造矿床。但是,野外观察表明,它们是典型的、由成矿流体充填开放空间形成的后生矿床。被认为是同生成矿作用证据的条带状构造或“层状”构造却是成矿流体充填席状喀斯特洞穴的产物,以切割层理为特征。矿体具有典型喀斯特洞穴的形状。一些矿体呈球形———热液喀斯特洞穴所特有的形态。闪锌矿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90-140℃,共生萤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和矿石的铅同位素数据表明,成矿金属来自上地壳而非玄武岩。成矿流体中水的δD和δ18O值表明,成矿流体的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PbZn(FBa)矿床有清楚的垂直分带:下部矿体形态不规则,有喀斯特洞穴的形态,Pb>Zn,上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席状喀斯特洞穴形态),Zn>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层控矿床 热液成矿 矿床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