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北秭归庙河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组界线层内微球粒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剑
丁莲芳
李勇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在湖北秭归庙河震旦系剖面陡山沱组-灯影组界线层内首次发现了微球粒。这些微球粒多为黑色、浅褐色,呈圆球形、椭球形,直径50~100μm。通过波谱分析,微球粒主要为石质球,即磷灰石球和硅质球。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出微球粒复杂的显...
在湖北秭归庙河震旦系剖面陡山沱组-灯影组界线层内首次发现了微球粒。这些微球粒多为黑色、浅褐色,呈圆球形、椭球形,直径50~100μm。通过波谱分析,微球粒主要为石质球,即磷灰石球和硅质球。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出微球粒复杂的显微构造特征。一般认为微球粒有地外和地内两种成因。庙河地区微球粒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粒
陡山沱组
灯影组
灾变事件
震旦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秭归庙河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组界线层内微球粒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剑
丁莲芳
李勇
机构
西南工学院资源工程系
西安工程学院
出处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93 72 0 77)
文摘
在湖北秭归庙河震旦系剖面陡山沱组-灯影组界线层内首次发现了微球粒。这些微球粒多为黑色、浅褐色,呈圆球形、椭球形,直径50~100μm。通过波谱分析,微球粒主要为石质球,即磷灰石球和硅质球。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出微球粒复杂的显微构造特征。一般认为微球粒有地外和地内两种成因。庙河地区微球粒的发现。
关键词
微球粒
陡山沱组
灯影组
灾变事件
震旦系
Keywords
microspherulits
Doushantuo
formation
dengying
formation
boundary layer
catastrophic
event
Miaohe
分类号
P534.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北秭归庙河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组界线层内微球粒的发现及意义
杨剑
丁莲芳
李勇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