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一制下中央地方关系体制应作两类划分——我国中央集权式中央地方关系的动态平衡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海廷 《河北法学》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虽然我国宪法规范了民主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 ,但由于政党因素、历史积淀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 ,实践中 ,我国的中央地方关系更多具有中央集权的特点 ,从而应属于中央集权的体制模式。从规范上来讲 ,单一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虽然我国宪法规范了民主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 ,但由于政党因素、历史积淀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 ,实践中 ,我国的中央地方关系更多具有中央集权的特点 ,从而应属于中央集权的体制模式。从规范上来讲 ,单一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多作三类划分 ,即中央集权制、地方自治制和民主集中制 ,但从实践的角度看 ,应作两类划分 :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集权 中央与地方关系 地方自治 单一制 宪法规范 政党 民主集中 中国 计划经济体制 体制模式
下载PDF
中共民主集中制运行过程辨析:选择、优化及转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颖 陈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30,共7页
民主和集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中共对两者的认识和理解,有着自己独到的视角:民主的阶段和集中的时机有机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二者的关系。中国的民主集中制与西方选举民主及议会民主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决策执行力方面,是一种兼顾过... 民主和集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中共对两者的认识和理解,有着自己独到的视角:民主的阶段和集中的时机有机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二者的关系。中国的民主集中制与西方选举民主及议会民主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决策执行力方面,是一种兼顾过程民主和结果集中的民主集中制。中国的民主集中制结合自身实际也借鉴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做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党的代表大会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集中制 过程 结果 转化
下载PDF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产生与夭折——从民主(的)集中制到极端集中制的转变
3
作者 黄蓉芳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5-37,48,共4页
文章阐述了列宁所主张的民主 (的 )集中制的内涵 ;从决策角度分析了新经济政策的确立与民主集中制决策机制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分析这一政策的过早终结 ,固然与新经济政策本身产生的问题有关 。
关键词 苏联新经济政策 民主集中制 极端集中制
下载PDF
列宁和罗莎·卢森堡关于建党组织原则分歧原因及启示
4
作者 贾淑品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15,共11页
列宁和罗莎·卢森堡在建党组织原则上存在着分歧。究其分歧的原因,一是彼此所处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不同,列宁所处的沙皇俄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比较落后,民主意识比较薄弱,而卢森堡则处在德国长期的宽松的政治环境下;二是面临的组... 列宁和罗莎·卢森堡在建党组织原则上存在着分歧。究其分歧的原因,一是彼此所处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不同,列宁所处的沙皇俄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比较落后,民主意识比较薄弱,而卢森堡则处在德国长期的宽松的政治环境下;二是面临的组织状况不同,列宁所处的俄国派别林立、各自为政、组织涣散,而卢森堡所处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则是组织严密、有官僚主义的倾向。研究列宁和罗莎·卢森堡关于建党组织原则的分歧原因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罗莎·卢森堡 民主 集中 民主集中制 建党组织原则
原文传递
民主集中制研究中的若干思考
5
作者 胡和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2-144,共3页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提出,是革命导师在长期的建党实践中逐步完成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提出,是革命导师在长期的建党实践中逐步完成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原理原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增添了崭新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民主集中制 制度建设
下载PDF
人的现代化:民主集中制运作的最高命题
6
作者 李曼琳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0期22-24,共3页
民主集中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怎样把民主集中制规范的制度功能转化为良好的现实结果 ,从终极意义上讲 ,关键不在于对它作理念判断 ,而在于在实践中如何真正能够使民主和集中达到有机地协调和统一。但就人是民主集中... 民主集中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怎样把民主集中制规范的制度功能转化为良好的现实结果 ,从终极意义上讲 ,关键不在于对它作理念判断 ,而在于在实践中如何真正能够使民主和集中达到有机地协调和统一。但就人是民主集中制实施和执行的能动主体、民主集中制的法制化建设最终需要通过人来实现而言 ,人的现代化问题在民主集中制的运作中更具突出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民主集中制 运作规范
下载PDF
民主集中制基本理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亚丁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6-90,共5页
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在形式上是结合,在内容上表现少数与多数关系;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关系,两者互为条件;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的运行具有特定程序,必须有科学制度保障... 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在形式上是结合,在内容上表现少数与多数关系;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关系,两者互为条件;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的运行具有特定程序,必须有科学制度保障;民主集中制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和艺术,体现了领导者的不同素质和能力;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否则即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集中制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民主集中制的运行
下载PDF
毛泽东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研究
8
作者 向洪 刘建萍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9-13,共5页
本文作者对毛泽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作了分析和研究,重点阐述了毛泽东的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制度保障、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从实际出发制订和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是提高党的... 本文作者对毛泽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作了分析和研究,重点阐述了毛泽东的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制度保障、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从实际出发制订和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等丰富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执政能力 毛泽东思想 民主集中制 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下载PDF
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一点体会
9
作者 谷志科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2002年第1期5-6,共2页
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在实践中完善民主集中制 ,把民主集中制坚持好、贯彻好、执行好。
关键词 民主集中制 组织制度 领导制度 中国共产党 十五届六中全会 群众路线
下载PDF
我国国家权力配置原则的功能主义解释 被引量:209
10
作者 张翔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1-303,共23页
对权力"分立"或"混合"的形式主义理解,无法解释和规范我国国家权力的配置。我国宪法对民主集中制规定方式从"一律"到"原则"的改变,为国家权力配置的宪法原则开放了新的解释可能性,邓小平、彭真... 对权力"分立"或"混合"的形式主义理解,无法解释和规范我国国家权力的配置。我国宪法对民主集中制规定方式从"一律"到"原则"的改变,为国家权力配置的宪法原则开放了新的解释可能性,邓小平、彭真等"宪法工程师"将权力配置的实质标准确定为"权力行使的正确性"。此种功能主义的权力配置原则,强调国家效能和治理能力,要求将各种国家任务的相应职权配置给在组织、结构、程序、人员上具有功能优势的机关,而不再僵化地拘泥于权力的"分""合"问题。我国现行宪法隐含此种功能主义的权力配置原理,其例证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和组织的加强、国家主席的恢复设置和外交权扩展等具体制度变迁。在"功能——机关"的维度,功能主义的权力配置原则可以概括为两项规范教义:第一,以机关结构决定职权归属;第二,因应职权需要调整机关结构。这一规范性原理可以实质性填充民主集中制的内涵,有助于解决有关我国国家机构的众多实践争议,我国国家机构的宪法释义学也可据此基础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机构 民主集中制 治理能力 功能适当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政法体制的形成及意义 被引量:68
11
作者 侯猛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6,共14页
政法体制是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当代中国的政法体制是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形成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条块关系中,以块块... 政法体制是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当代中国的政法体制是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形成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条块关系中,以块块管理为主的同级党委领导体制;在央地关系中,党内分级归口管理和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体制。研究中国的政法体制,仅用具有普适意义的现代西方概念来理解还不够,还需要运用本土概念深描中国的法律经验事实。这样才有可能反思和建构"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法体制 社会主义法治 条块关系 央地关系 民主集中制
原文传递
合宪性审查制度的中国道路与功能展开 被引量:38
12
作者 李忠夏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7,共15页
作为宪法上的重大制度,合宪性审查既是一项法律安排也是一项政治安排,既具有法律方面的功能又具有政治方面的功能。中国需立足自身的政治结构和国家权力运行体制,探索发展合宪性审查的中国道路。在“八二宪法”确立的国家权力运行结构中... 作为宪法上的重大制度,合宪性审查既是一项法律安排也是一项政治安排,既具有法律方面的功能又具有政治方面的功能。中国需立足自身的政治结构和国家权力运行体制,探索发展合宪性审查的中国道路。在“八二宪法”确立的国家权力运行结构中,民主集中制、议行关系、合宪性审查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环环相扣。合宪性审查制度应以维系议行关系的平衡为功能定向,围绕效率与约束的双重目标,在政治层面和法律层面发挥双重功能。政治性的合宪性审查主要从党政关系、权力结构和民主运行的角度进行,规范和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法律性的合宪性审查,主要涉及法院在审理个案遇到合宪性疑问时应如何处理的问题。合宪性审查的政治功能决定了,法律性的合宪性审查应改变当前多元多轨的立法审查现状,转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最高人民法院相衔接的二元双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行关系 议行合一 功能适当 民主集中制 合宪性审查
原文传递
使命型政党的治党逻辑——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理路 被引量:37
13
作者 李海青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共11页
要想深入把握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理路,首先需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类型与自身特质。从最核心的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 要想深入把握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理路,首先需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类型与自身特质。从最核心的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与把握为前提,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宗旨,以实现自身民族、国家的解放或发展为自觉使命,以推进世界大同、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使命,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情怀的一种政党类型。就社会基础而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构建与人民群众的道义性的“生死伦理”契约;就指导思想而言,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思想建党;就组织原则而言,中国共产党遵循民主集中制并按这个原则组织和开展活动;就党员个体而言,使命型政党要求不断强化党性修养。这四个方面在运行机制上的有机结合与内在协调就构成了使命型政党的治党逻辑。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实际就是按照这一治党逻辑展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 治党逻辑 生死伦理 思想建党 民主集中制
原文传递
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问题研究报告 被引量:26
14
作者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 周国庆 尹显耀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1-87,共7页
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是坚持从严治党、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途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使党风政风得到根本好转。目前,党内政治生活还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 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是坚持从严治党、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途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使党风政风得到根本好转。目前,党内政治生活还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力,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好,组织生活随意化,缺乏建立在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统一等。其原因在于思想认识偏差、组织功能缺失、制度建设失范、政治生态失衡等。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建立健全党内政治生活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巩固形成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的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生活 民主集中制 团结统一 党的纪律
下载PDF
党的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红艳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72,共12页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人民的真正当家作主,更谈不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是根本性的。从更具体层面看,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人民的真正当家作主,更谈不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是根本性的。从更具体层面看,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出于政治自觉,同时根据党情国情需要和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在制定实施民主政治发展方案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大力发展协商民主、建立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创新民主实践平台渠道,从配置逻辑、制度安排、实践条件等各方面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证。在党的领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呈现出人民性、真实性、广泛性、有效性、可持续性五个相辅相成的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集中制 协商民主
下载PDF
红四军领导机构的演化与主力红军的组织形态 被引量:24
16
作者 应星 《苏区研究》 2016年第3期14-42,共29页
红四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重要的主力部队,其领导机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化,并在党内和军内引发过激烈的争议。本文对红四军逐渐确立起以中央指定的前敌委员会来统一领导部队及其割据地区党组织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梳... 红四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重要的主力部队,其领导机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化,并在党内和军内引发过激烈的争议。本文对红四军逐渐确立起以中央指定的前敌委员会来统一领导部队及其割据地区党组织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由此一方面探究了民主集中制在中共军队与地方党组织不同的体现形式和运作特点,另一方面又分析了主力红军与从省委到特委的各级地方党组织之间复杂的关系。本文对以红四军为代表的主力红军的组织形态的研究,旨在丰富和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支配方式的建立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四军 前敌委员会 组织形态 民主集中制
下载PDF
关于民主集中制实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0
17
作者 许耀桐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2,共9页
民主集中制作为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它的实质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引起争论、事关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必须进行深入地研究。本文指出,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考察,已经先后有了四种主要的解读,这就是列宁、《苏联大百科全书... 民主集中制作为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它的实质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引起争论、事关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必须进行深入地研究。本文指出,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考察,已经先后有了四种主要的解读,这就是列宁、《苏联大百科全书》和我国两位学者的不同解读。本文对四种解读作了扼要的介绍,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说分析,说明了列宁提出的民主集中制,是从民主制和集中制派生出来的,是民主制和集中制两部分的结合,在革命斗争时期,这其中的集中制起决定作用,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只能是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在其发展进程中,经历了新的变化,进入新的形态,即在革命胜利后,其中的民主制大于其中的集中制并将最终完全复归于民主制的形态,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必然归位于民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集中制 集中制 民主制 实质
原文传递
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的双轨链接--毛泽东群众路线与民主集中制的内在关联 被引量:19
18
作者 黄显中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共9页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定格式表达,包括政治原则与工作原则两个方面。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则,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原则。但其工作原则不能确保其政治原则的实现,相反它要求民主集中制来为其提供组织保障。党的政策过程包括民...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定格式表达,包括政治原则与工作原则两个方面。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则,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原则。但其工作原则不能确保其政治原则的实现,相反它要求民主集中制来为其提供组织保障。党的政策过程包括民主与集中两个阶段,群众路线将它们链接为完整的双轨模型。这个链接横轴的核心是其政治原则,而关键则是其工作原则。群众路线的工作原则具体为工作方法,并通过作为中间环节的先进单位和积极分子,实现民主与集中之双轨的有效链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民主集中制 群众路线 双轨链接 内在关联
下载PDF
民主集中制正误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贵秀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5-70,共6页
民主集中制作为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但究竟什么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概念起于何时?民主集中制到底属于哪个范畴?长期以来却存在许多误解和曲解。据有关文献记载,"民主集中制"一词最早由德... 民主集中制作为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但究竟什么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概念起于何时?民主集中制到底属于哪个范畴?长期以来却存在许多误解和曲解。据有关文献记载,"民主集中制"一词最早由德国工人总会施威伊泽使用。从俄文的原意看,民主集中制并不是"民主(制)+集中(制)",而是"民主的集中制"。分析"民主的集中制"的内涵,民主集中制是组织原则,而不是政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集中 民主集中制
下载PDF
政府部门党组制度与行政首长负责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宜春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8-245,共8页
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了行政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其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强行政工作的相对自主性。近年来,政府部门普遍设立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了健全政府部门党组制度与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首先要坚持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 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了行政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其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强行政工作的相对自主性。近年来,政府部门普遍设立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了健全政府部门党组制度与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首先要坚持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与政府"独立负责、协调一致"两者并重,其次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原则,处理好地方党委与政府部门党组的关系、政府部门党组与行政的关系、政府部门行政正职与副职的关系;党组主要负责人与行政首长合一是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 行政首长负责制 民主集中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