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被引量:40
1
作者 陈家刚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17,共9页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例如民主法治建设、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公民社会培育、民主意识与文化的形成,以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等。但是,中国的政治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协...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例如民主法治建设、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公民社会培育、民主意识与文化的形成,以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等。但是,中国的政治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协商民主理论,作为现代政治理论的最新发展,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政治发展 中国模式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衡量标准与科学内涵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占斌 高立菲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18期6-16,共11页
小康社会的内涵具有动态性,经过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接力推进,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总体小康的实现,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 小康社会的内涵具有动态性,经过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接力推进,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总体小康的实现,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体系,不仅要强调经济因素,也包括社会转型、民主进程、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一个综合、广泛、系统的范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只有全面体现了这种系统性和综合性,才能科学地评价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小康指标体系 经济因素 社会转型 民主进程 文化建设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关于民主党派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思考 被引量:17
3
作者 袁廷华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9,共5页
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成长壮大,必然会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应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把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纳入到多党合作的制度框架中来。民主党派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代表性人士,有利于扩大我国政党制度的开放... 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成长壮大,必然会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应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把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纳入到多党合作的制度框架中来。民主党派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代表性人士,有利于扩大我国政党制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开发我国政党制度的政治功能。应研究和完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有关政策,使民主党派在开展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性人士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党派 组织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与民主价值观——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韩冬临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4,共9页
民主的现代化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会导致民主价值观的产生,从而促进民主制度的产生和巩固。目前对于中国民主价值观与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还比较简单。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年的数据,对公众的民主价值观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收... 民主的现代化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会导致民主价值观的产生,从而促进民主制度的产生和巩固。目前对于中国民主价值观与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还比较简单。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年的数据,对公众的民主价值观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收入增加并不是民主价值观的来源,但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职业转变和政治成熟却是民主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价值 现代化理论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农村民主治理:困境与出路——20个省级行政区的68个村庄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季丽新 王培杰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3,共4页
在农村政治发展中,如果采取抽象化和概括化的视角,我们可以认为农村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村民主治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状况有所改善,但中国农村正处于从传统政治走向现代政治的起点,农村民主治理总体水平较低。部分农... 在农村政治发展中,如果采取抽象化和概括化的视角,我们可以认为农村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村民主治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状况有所改善,但中国农村正处于从传统政治走向现代政治的起点,农村民主治理总体水平较低。部分农民依然表现出政治参与意识淡薄,政治参与理性欠缺,农民政治参与处于动员型参与为主的状态。因此,中国农村发展应该更加关注公平目标的实现,注重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提高农民政治判断能力和政治理性,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同时,加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设,不强求直接民主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主治理 农村政治发展 农民政治参与
原文传递
当代西方政府问责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军鹏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46-53,共8页
当代西方政府问责制度建设的主题是确保政府的民主责任。为此,西方国家形成了多元复合的民主责任机制。我国要在坚持责任政府基本特点的前提下,加强政府的民主责任机制建设。
关键词 民主责任 政府问责制度 新发展 启示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何种民主?何以民主?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伟 刘瑾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第1期34-45,共12页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在人民公社体制废除后,国家为了实现乡村地区的有效治理而推进的一项制度。村民自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治制度,是对传统乡村治理方式的突破,是中国民主化实践的创新之处。国内学术界对村...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在人民公社体制废除后,国家为了实现乡村地区的有效治理而推进的一项制度。村民自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治制度,是对传统乡村治理方式的突破,是中国民主化实践的创新之处。国内学术界对村民自治的热切关注始于上世纪90年代,针对村民自治实践中的成效与困境、性质与定位、未来发展与走向等问题也形成了诸多学术思考和学术作品。通过梳理既有文献特别是近年来的学术讨论,可以全面回顾村民自治三十余年的发展轨迹,深入剖析村民自治的实质,合理界定村民自治的民主属性,进而总结在扩展中国式民主的进程中,村民自治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其变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基层治理 民主属性 民主定位 拓展路径
下载PDF
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状况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2002~2011年全国村社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肖唐镖 孔卫拿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4-172,共9页
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近10年来它有了怎样的变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文章利用2002~2011年三波全国农村调查数据资料来进行分析,将村级民主治理细分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监督和民主自治三个层面,并以村级基本公共品... 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近10年来它有了怎样的变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文章利用2002~2011年三波全国农村调查数据资料来进行分析,将村级民主治理细分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监督和民主自治三个层面,并以村级基本公共品供给绩效来观测民主治理的实际效果。研究表明,以村民代表会议议决的决策实践已渐趋常规化,以民主理财为核心的民主管理组织建构已逐步健全,但村庄"一事一议"的开展力度仍需加强;民主监督的功能发挥取得了较大发展;民主自治仍受到上级政府的干预,但在日常治理的过程中乡村关系日益松散;村级基本公共品供给绩效已稳步提升,但同时也面临较大压力。影响基层民主治理及其绩效的因素是多元的,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结构、政治基础和区域地理是四类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治理 治理绩效 公共品供给 政治发展
原文传递
民主治理与民主巩固——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发展困境 被引量:4
9
作者 杜继锋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15-20,76,共7页
东南亚国家独立初期"民主试验"的失败及现阶段民主制度的"危机"和民主制度本身并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民主制的发展困境是由于与民主制度相适应的民主治理方式未能有效建立,治理方式不能与民主体制相适应造成的... 东南亚国家独立初期"民主试验"的失败及现阶段民主制度的"危机"和民主制度本身并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民主制的发展困境是由于与民主制度相适应的民主治理方式未能有效建立,治理方式不能与民主体制相适应造成的。从"统治"到"治理"不仅是一种范式的变迁,也是国家治理方式的转换。未来东南亚国家的民主巩固进程将是一个艰巨的"双重民主化"进程即实现政治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双重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治理 民主巩固 政治发展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由来、变化及发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启民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1-355,共5页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最早提出者是党的理论家张闻天。其后,毛泽东给以科学的定位,从而使党的文化纲领正式确立。党的文化纲领经历了一个从四维性到三维性再到四维性的历史变化。
关键词 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 历史发展
下载PDF
印尼政党体制制度化与民主发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池步云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35-47,共13页
有关政党体制与民主发展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类型学到制度化的视角转移。对处于民主转型和巩固过程中的国家而言,政党体制的制度化程度至关重要。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政党与国家关系、政党的社会基础、政党间竞争模式、政党... 有关政党体制与民主发展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类型学到制度化的视角转移。对处于民主转型和巩固过程中的国家而言,政党体制的制度化程度至关重要。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政党与国家关系、政党的社会基础、政党间竞争模式、政党的组织水平四项政党体制制度化的衡量标准。按照上述标准,当前印尼政党体制的制度化仍处于较低水平,低制度化的政党体制在合法性与有效性两个方面阻碍了印尼民主政治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政治 民主发展 政党体制 制度化
下载PDF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民主价值与功能开发 被引量:5
12
作者 曲宏明 沈艳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0,共6页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为追求民主政治的目标而建立的,寓有丰富的民主价值内涵。从构建和谐互动的党际关系出发,正确处理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与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之间的关系、制度建设与民主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与促进多党派团结...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为追求民主政治的目标而建立的,寓有丰富的民主价值内涵。从构建和谐互动的党际关系出发,正确处理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与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之间的关系、制度建设与民主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与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的关系、执政党的发展与参政党的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执政党和参政党相互监督的关系,是目前开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主价值与功能的重要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民主价值 民主功能 开发
下载PDF
促进村级民主选举科学发展的思考——基于山西榆次第八届村委会选举的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鹏 王秦俊 +1 位作者 李德芝 李靖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界定了"村级民主选举科学发展"的含义,并以2008年12月山西省榆次区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为例,对当前村级民主选举中存在的诸如村民民主意识淡薄、乡镇政府行为失范、宗族家族影响深远、拉票贿选现象严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 界定了"村级民主选举科学发展"的含义,并以2008年12月山西省榆次区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为例,对当前村级民主选举中存在的诸如村民民主意识淡薄、乡镇政府行为失范、宗族家族影响深远、拉票贿选现象严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强化文化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来破解这些难题,以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提高村委会选举的实效,促进村级民主选举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选举 科学发展 村委会 榆次区
下载PDF
论政治妥协与协商民主 被引量:5
14
作者 桑玉成 熊觉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90,共7页
当代协商民主的提出,凸显了妥协理念在政治运行中的重要意义。作为理念性存在,政治妥协是一种避免两败俱伤,谋求共识和发展的自觉性和相对持续的行为意识与价值信仰。它以相互尊重和公共理性为基础,具有愿意改变的开放性和灵活的协调性... 当代协商民主的提出,凸显了妥协理念在政治运行中的重要意义。作为理念性存在,政治妥协是一种避免两败俱伤,谋求共识和发展的自觉性和相对持续的行为意识与价值信仰。它以相互尊重和公共理性为基础,具有愿意改变的开放性和灵活的协调性特征,是协商民主顺利运行并最终实现其价值与功能的基本理念和思想资源,有助于塑造协商民主的主体意识,保障协商主体的充分表达,提高协商民主的有效性。然而,协商民主并非完美的民主制度,需要在政治妥协的理念倡导下,通过设置多种议题和建立多样化协商制度形式,注重引导有差异性的公民和执政者参与协商,尽量维持协商过程中持续的合作与妥协,以促进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妥协 协商民主 理念性资源 民主发展
原文传递
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可荣 刘奕汝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75-83,共9页
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底蕴深厚、意涵丰富、特色鲜明,应当受到今人礼敬。为了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于先秦时代的文化经典,通过文献解读、比较论证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多角度剖析了... 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底蕴深厚、意涵丰富、特色鲜明,应当受到今人礼敬。为了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于先秦时代的文化经典,通过文献解读、比较论证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多角度剖析了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研究认为,中华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得民心顺民意,协商举贤以及“谋及庶人”等重要理念和观点,是中华文化的优质基因;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彰显了人类民主理想和实践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特色,富含现代民主的养分,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可以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出一条现代民主的道路;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实际上已成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丰厚滋养。研究还认为,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在人类文明史册中独树一帜,当代中国具有民本特色的民主政治实践,包括党的群众路线的不断拓展、协商民主的日益完善等,正在发展成为另外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就是人民民主,即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 民主政治 传承发展 民本思想 人民民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16
作者 王衡 黄诗竣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128,共12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中国式政治现代化开创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范畴,科学审视“全过程”的概念内涵,既是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走向深化的逻辑前提,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空间的认知基础。基于“微观—中观...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中国式政治现代化开创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范畴,科学审视“全过程”的概念内涵,既是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走向深化的逻辑前提,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空间的认知基础。基于“微观—中观—宏观”的单元层次维度和“规范性—经验性”的内容结构维度构成的立体式分析框架的考察表明,微观层面公民基本权利的程序规定与实质保障过程、中观层面政治制度体系的科学构建与有效运行过程、宏观层面新型政治文明的价值整合与道路拓展过程,共同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概念的丰富内涵,充分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参与 制度体系 治理能力 政治发展
原文传递
1951—1965年西藏城镇人口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关浩淳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79-89,158,共12页
西藏和平解放近70年来,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51—1965年,在政治制度变革、经济发展、医疗条件改善、人口迁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西藏城镇人口规模突破过去长期近乎停滞的态势而有所增长,人口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其中,“一江两... 西藏和平解放近70年来,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51—1965年,在政治制度变革、经济发展、医疗条件改善、人口迁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西藏城镇人口规模突破过去长期近乎停滞的态势而有所增长,人口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其中,“一江两河”中部流域、藏东、藏北等地城镇人口呈现不同的地域和阶段性变化特征。西藏城镇人口的增长,不仅为社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也增加了社会生活需求,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推动了公共机构的设立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强了民族团结,使得边防更加巩固、城镇更具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城镇人口 和平解放 民主改革 城镇发展
原文传递
西南地区民主改革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聚发展
18
作者 薛昊 李佳婧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3-68,共6页
民主改革是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展的一项全面化的社会变革,是当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逻辑起点。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看,民主改革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聚发展。西南地区的历史经验表明,民主改革是各民族间旧... 民主改革是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展的一项全面化的社会变革,是当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逻辑起点。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看,民主改革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聚发展。西南地区的历史经验表明,民主改革是各民族间旧有空间分野和族际区隔消融的过程,不仅调适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结构,增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还为现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民主改革 中华民族共同体 内聚发展
下载PDF
民主发展的逻辑:身份解放与机制建设——基于对英、法、中三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仲启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8-159,共12页
文章认为,身份解放和机制建设的具体形式和先后顺序,决定了一个政治体民主发展的基本样式。身份解放指政治体成员在政治和法律层面不断走向身份平等的过程;机制建设指政治体成员逐渐拥有合法的制度化政治参与途径的过程,二者共同构成民... 文章认为,身份解放和机制建设的具体形式和先后顺序,决定了一个政治体民主发展的基本样式。身份解放指政治体成员在政治和法律层面不断走向身份平等的过程;机制建设指政治体成员逐渐拥有合法的制度化政治参与途径的过程,二者共同构成民主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理想型的民主发展,应当实现身份解放和机制建设的结合与匹配。优先完成核心民主机制建设的政治体,有机会通过相对和缓的改革逐步实现身份平等,从而构成“机制建设引领型的民主发展”;缺乏核心民主机制的政治体,则需要经过相对迅速的革命过程以完成身份解放,而后才有机会逐步进行机制建设,从而构成“身份解放引领型的民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转型 民主发展 身份解放 机制建设
原文传递
当前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评的深层困境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昕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7期80-89,共10页
当前,我国在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以及考核等方面普遍运用了民主测评手段。然而,在总体思路以及具体的操作实施层面,民主测评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重形式,轻科学;重模式,轻实用;重评价,轻开发。优化和改进领导干部民主测... 当前,我国在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以及考核等方面普遍运用了民主测评手段。然而,在总体思路以及具体的操作实施层面,民主测评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重形式,轻科学;重模式,轻实用;重评价,轻开发。优化和改进领导干部民主测评的主要建议包括:正确理解民主测评基本原理,科学运用民主测评,不简单地搞以票取人;不过分追求民主测评模式上的统一和形式上的完美,提高民主测评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强化民主测评的开发功能,弱化其评价功能;从技术层面优化民主测评工具的设计和使用,提高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测评评价目的 开发目的 反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