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8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 被引量:142
1
作者 何包钢 陈承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3期13-21,共9页
对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研究相当有限,目前研究注重中国地方选举的产生、发展及意义,它们将视角限于选举阻碍了对地方民主协商方面的进一步探寻。20世纪80年代尤其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社会已经发展了许多新的协商制度形式———民情恳谈... 对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研究相当有限,目前研究注重中国地方选举的产生、发展及意义,它们将视角限于选举阻碍了对地方民主协商方面的进一步探寻。20世纪80年代尤其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社会已经发展了许多新的协商制度形式———民情恳谈会、民主恳谈会、民主理财会、民情直通车、便民服务窗、居民论坛、乡村论坛和民主听(议)证会。中国的协商制度综合了物质和规范两方面考虑,是官方意识形态和民主的一种混合产物,也常带有感情宣泄的特点。通过讨论民主商谈会、公民评议会、居民或村民代表会几种主要的协商制度形式、概括它们的主要特征并比较它们对协商的影响,考察了协商制度相关问题及地方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协商制度 民主商谈会 公民评议会 居民或村民代表会
下载PDF
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 被引量:105
2
作者 John S.Dryzek 王大林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3期32-40,共9页
代议制民主一般采用选举的方法来聚合民众的偏好,它强调公民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强调聚合之后所达成的最终结果,但很少去关注聚合的具体过程。相反,协商民主理论关注的正是聚合的具体过程,强调公民在作出选择过程中的深思熟虑与审慎。... 代议制民主一般采用选举的方法来聚合民众的偏好,它强调公民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强调聚合之后所达成的最终结果,但很少去关注聚合的具体过程。相反,协商民主理论关注的正是聚合的具体过程,强调公民在作出选择过程中的深思熟虑与审慎。协商民主可能发生在三个层面的不同领域:国家制度、特设论坛、公共领域。这三个领域内的协商民主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与运作方式。而且,对协商民主的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协商的过程,并不存在一个普遍模式。因此,各个国家与地区应当因地制宜地创建协商民主,中国的民主实践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国家制度 特设论坛 公共领域
下载PDF
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 被引量:70
3
作者 陈剩勇 杜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3期5-12,共8页
协商民主是20世纪晚期在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立基于新传播技术之上的参与方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全面的参与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沟通的可能性。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中国公民越来... 协商民主是20世纪晚期在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立基于新传播技术之上的参与方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全面的参与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沟通的可能性。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中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来获取政治信息,通过互联网的公共论坛及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并且与政府发生互动。互联网公共论坛中的政治参与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体现了民主的价值和精神。虽然互联网公共论坛还有待于规范,但这种政治参与方式在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府决策的优化等方面,无疑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论坛 政治参与 协商民主
下载PDF
论协商民主的实质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62
4
作者 李火林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99,共6页
协商民主把协商从政治手段上升为制度安排,把协商主体从精英扩展为广大公民,促使现代民主从注重偏好的聚集转向注重偏好的具体形成过程,是一种更具有实质民主意义的新型民主形态。协商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我们应该积极探... 协商民主把协商从政治手段上升为制度安排,把协商主体从精英扩展为广大公民,促使现代民主从注重偏好的聚集转向注重偏好的具体形成过程,是一种更具有实质民主意义的新型民主形态。协商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协商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和谐社会 路径选择
原文传递
合作治理:现状和前景 被引量:66
5
作者 蔡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6,128,共6页
合作治理作为近年西方国家出现的旨在解决跨域跨部门公共问题的一种新治理形式,逐渐成为公共行政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合作治理的理解都强调了其集体的平等的决策过程、协商的决策方法和共识的导向。制度分析与发展... 合作治理作为近年西方国家出现的旨在解决跨域跨部门公共问题的一种新治理形式,逐渐成为公共行政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合作治理的理解都强调了其集体的平等的决策过程、协商的决策方法和共识的导向。制度分析与发展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结构选择理论能有助于理解合作治理的不同方面。目前,学者们对合作治理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合作治理的协商过程、有效参与、联合行动的能力及其互益的互动。合作治理的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参与者的协商行为、参与代表性和共识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治理 集体决策 协商民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形态:结构要素与生成机制 被引量:61
6
作者 王江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30,109,110,共16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人民民主的崭新诠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提供了新的概念与命题。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实践属性的民主形态,已有研究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缺乏实证分析。以南昌市西湖区"幸福微实事"为分析...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人民民主的崭新诠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提供了新的概念与命题。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实践属性的民主形态,已有研究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缺乏实证分析。以南昌市西湖区"幸福微实事"为分析样本,全过程人民民主呈现出民意征集、民主协商、民主表决、民主监督等关键的结构性要素,政党推动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力保障,民生议题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目标导引,治理型参与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生动力。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超越西方民主理论、丰富党治国理政的基层实践、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及构建中国特色民主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 协商民主 民主理论 政党推动 民生议题 治理型参与
下载PDF
邻避设施与邻避运动 被引量:58
7
作者 黄岩 文锦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6-101,共6页
邻避设施的兴建带来了一场以社区居民为主导力量的"不要在我家后院"的环境保护运动。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及政治开放性的增强,公众基于环境利益进行的抗争将会持续地出现。解决邻避冲突可以从建立起一种... 邻避设施的兴建带来了一场以社区居民为主导力量的"不要在我家后院"的环境保护运动。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及政治开放性的增强,公众基于环境利益进行的抗争将会持续地出现。解决邻避冲突可以从建立起一种协商性的公共事务审议机制、一个合理而有效的邻避受害者补偿机制以及缩减冲突的范围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运动 不要在我家后院 审议民主
原文传递
“激活”与“吸纳”的互动——走向协商民主的中国社会治理模式 被引量:58
8
作者 姚远 任羽中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中国的社会治理存在一种双向互动:公共社会的新力量通过国家提供的政治参与的法理基础和制度空间,不断"激活"既有制度设计,从而有效参与治理;同时,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对新社会力量进行"吸纳",达成有序治理。"激... 中国的社会治理存在一种双向互动:公共社会的新力量通过国家提供的政治参与的法理基础和制度空间,不断"激活"既有制度设计,从而有效参与治理;同时,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对新社会力量进行"吸纳",达成有序治理。"激活"与"吸纳"的互动,本质是通过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通过日常的协商实现良善的社会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协商民主 公共社会 激活 吸纳
原文传递
社会治理的“协商”领域与“民主”机制——当下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特征、实践结构和理论批判 被引量:56
9
作者 韩福国 张开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8-61,156,共14页
中国协商民主经过长期的制度实践,已经构成了地方政府创新的一个主要领域,本文在协商民主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尤其是集中于基层协商民主的具体制度实践上,对当下协商民主开展的理论特征和实践结构进行了分析。中国协商民主的... 中国协商民主经过长期的制度实践,已经构成了地方政府创新的一个主要领域,本文在协商民主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尤其是集中于基层协商民主的具体制度实践上,对当下协商民主开展的理论特征和实践结构进行了分析。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引入具有历史的基础,呈现出国家治理需求的上层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促生了多个领域的协商民主的实践,基层协商民主在行动主体上呈现出从社会组织到党组织等多样性,在开展领域上呈现出从乡村治理到城市治理的宽范围,在实践议题上呈现出从环境治理到政治文化的多元性,在参与形式和程序上呈现出多层次性。但中国协商民主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对协商结果追求超越了民主诉求,追求意见征集的形式结果重于实践程序的合理性和透明性的制度要求。最后我们提出了未来中国协商民主在七个层面开展的路径结构及其存在的挑战、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协商民主 理论特征 实践结构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协商民主:制度设计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53
10
作者 陈家刚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5,共6页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协商民主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协商民主意味着不同的政治行为者能够制度化对话和讨论,达成共识,做出合法决策。协商民主是我国政治结构内的一种具体的民主形式,它对于巩固和完善党的领...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协商民主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协商民主意味着不同的政治行为者能够制度化对话和讨论,达成共识,做出合法决策。协商民主是我国政治结构内的一种具体的民主形式,它对于巩固和完善党的领导、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动广泛的政治参与、锻炼和培养公民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多样,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推动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制度存量,主动创新制度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制度实践 程序设计
下载PDF
社区协商:让基层治理运转起来 被引量:52
11
作者 闵学勤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61,共6页
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社区发展进入了新一轮治理周期。面对新常态下的社区多元组织协同、社区弱参与、社区冲突和社区自治等问题,协商式治理能够最大范围地激起公众参与,对社会治理的公开性和回应性特征也能做最大程度的响应,目前最需要的... 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社区发展进入了新一轮治理周期。面对新常态下的社区多元组织协同、社区弱参与、社区冲突和社区自治等问题,协商式治理能够最大范围地激起公众参与,对社会治理的公开性和回应性特征也能做最大程度的响应,目前最需要的是规模化和常态化的社区协商试验。作为一场潜在的社会变革,且全球范围内并没有足够经验可寻之下,如何通过社区协商让基层治理积极高效地运转起来,推动中国协商民主的进程,还需应对社区协商的合法化、公平与效率、平台设计和多阶层参与等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协商 基层治理 协商民主
原文传递
“组织化嵌入”超越“结构化割裂”——现代城市基层开放式治理的结构性要素 被引量:52
12
作者 韩福国 蔡樱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7,共11页
作为一个结构性存在的"中国城市治理中的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必须超越简单的"党建研究"或者单纯的"城市治理"来看待。本文认为基层党建面临制度叠加的"创新内卷化"、多元人群参与的不均... 作为一个结构性存在的"中国城市治理中的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必须超越简单的"党建研究"或者单纯的"城市治理"来看待。本文认为基层党建面临制度叠加的"创新内卷化"、多元人群参与的不均衡、空间治理滞后、组织激励不足与治理"碎片化"等困境,造成了党建对社会的"结构性割裂"。在城市的国际化属性日益凸显的基础上,治理结构的开放性日愈突出,基层党建要实现"引领",需要将开放式党建"嵌入"到具体社会治理中,形成一个"党社双向开放"结构。其结构性要素营造的具体路径为组织形态要从封闭转向协商共治,形成多中心复合共治结构,提升基层协商民主参与的程序化,回应网络空间的民主治理诉求,以形成多元有序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城市治理 基层党建 开放式治理 组织化嵌入 结构化割裂 民主协商 复合共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进程中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50
13
作者 张等文 郭雨佳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15,M0006,共13页
协商民主作为重要的民主制度设计和治理形式,对于优化乡村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将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实现协商民主与乡村治理的有效融合,契合党和政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迫切需要。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 协商民主作为重要的民主制度设计和治理形式,对于优化乡村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将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实现协商民主与乡村治理的有效融合,契合党和政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迫切需要。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不是单纯的制度吸纳和整合,而是包括制度嵌入、行动嵌入和认知嵌入在内的多维嵌入结构和过程。从全国各地的治理实践来看,民主协商机制尚未真正嵌入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和治理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必须加快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进程,将协商民主理念嵌入到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认知之中,形成有事好商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健全与完善协商民主的各种体制机制,促进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协商民主 乡村治理 嵌入
原文传递
审议民主理论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流派 被引量:29
14
作者 谈火生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0-56,共7页
20世纪最后十年勃兴的审议民主理论被认为是西方政治哲学的最新发展,也引起了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注意。本文试图对审议民主理论的基本理念及其内部的分野进行梳理,以期更好地把握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 审议 聚合民主 审议民主 公共理性
原文传递
“三治一体”中的道德治理--作为道德协商主体的乡贤参事会 被引量:40
15
作者 郭夏娟 秦晓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5,155,共11页
近年,乡贤参事会在乡村"三治一体"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在学界引起争论,其中不乏质疑之声。本文运用道德治理、协商民主与理想观察者理论,以浙江省德清县的乡贤参事会为例,分析其在"三治一体"结构中处于何种... 近年,乡贤参事会在乡村"三治一体"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在学界引起争论,其中不乏质疑之声。本文运用道德治理、协商民主与理想观察者理论,以浙江省德清县的乡贤参事会为例,分析其在"三治一体"结构中处于何种地位。研究发现,民间自主产生的乡贤参事会具有"理想观察者"的中立与公正特征,因此可以发挥协商民主的道德谈商与调控功能;其运行机制依赖于道德主体的自主调控,在"三治一体"治理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因此,乡贤参事会作为道德协商主体,对化解基层社会治理失灵不仅必要,而且也是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道德治理 乡贤参事会 “三治一体” 理想观察者
下载PDF
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 被引量:29
16
作者 陈尧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21,共8页
民主并不是政治生活的独特现象,而是人类公共生活的内在特征。参与型民主是人类公共生活中的一种自我实践,是公民角色得以形成的基本场所。民主的实质是实现人对自我的真正控制,而这需要在政治生活以外的广阔社会领域中实现全面的参与... 民主并不是政治生活的独特现象,而是人类公共生活的内在特征。参与型民主是人类公共生活中的一种自我实践,是公民角色得以形成的基本场所。民主的实质是实现人对自我的真正控制,而这需要在政治生活以外的广阔社会领域中实现全面的参与。人们直接参与公共生活的最重要领域是那些与他们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事务;通过对这些事务的参与和决策,才能最终实现对政治生活的参与。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民主并未充分实践民主的实质,相反却使得政治生活远离了个人而走向了精英垄断。参与型民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对于维系一个公共性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近年来新兴的协商民主,便利参与型民主从理想变为了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参与 自由主义民主 参与型民主 协商民主
原文传递
实现协商民主:虚拟和面对面的可能性 被引量:30
17
作者 James S.Fishkin 劳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3期22-31,共10页
如何在幅员辽阔的民族国家里同时实现两项基本民主价值———包容性和深思熟虑性———是一个难题。根据实现这两项价值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有各种公共磋商形式。当前在互联网上发生的公共磋商形式,既缺乏政治平等,又缺乏协商。而“协商... 如何在幅员辽阔的民族国家里同时实现两项基本民主价值———包容性和深思熟虑性———是一个难题。根据实现这两项价值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有各种公共磋商形式。当前在互联网上发生的公共磋商形式,既缺乏政治平等,又缺乏协商。而“协商民意测验”可以说是实现这两种基本价值的最佳方式。其中的政治平等通过随机抽样(给每人以成为起决定作用投票人的平等机会)和讨论平等来实现。协商通过适中而均衡的小组讨论、回答参与者提出的问题以及保持中立的专家小组三者来实现。政治平等和协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多种维度的标准。实施协商民意测验的办法包括面对面交流和网络交流两种,它们都有助于实现这两种基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包容性 深思熟虑性 协商民意测验
下载PDF
使协商民主运转起来:技术如何可能——对“开放空间会议技术”及其实践的理解 被引量:37
18
作者 袁方成 张翔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71,127,共17页
协商民主是当前政府、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学界总体上侧重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译述和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等高层制度化协商的探究,缺乏对协商过程具体技术运用的关注。在实践层面,原本鲜活热闹的基层协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 协商民主是当前政府、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学界总体上侧重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译述和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等高层制度化协商的探究,缺乏对协商过程具体技术运用的关注。在实践层面,原本鲜活热闹的基层协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而面临有热情而思路不清、有目标而路径不明、有想法而办法不多的窘境。本文引入"Open Space Technology"(开放空间会议技术)这一现代治理技术,全面分析该技术的基本流程和要素原则,并在北京市东城区菊儿胡同社区个案与浙江温岭市民主恳谈会、广东南塘试验的比较中,发掘其在促进公民的参与度、确保参与的平等性、实现需求的可诉性以及协商共识的可达性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从而思考和讨论当下现代治理技术推动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实践贡献和价值定位,以及未来发展的远景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开放空间会议 技术民主
下载PDF
从精英主政到协商治理:村民自治转型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37
19
作者 章荣君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77,共4页
长期以来精英主政的程序密闭、村务公开的虚化以及乡村精英的谋利化倾向造成了村民自治的困境,而和精英主政相比较,协商治理能够有效克服这种困境,因此村民自治要摆脱困境在于实现从精英主政向协商治理的转型。这要求一方面构建村民自... 长期以来精英主政的程序密闭、村务公开的虚化以及乡村精英的谋利化倾向造成了村民自治的困境,而和精英主政相比较,协商治理能够有效克服这种困境,因此村民自治要摆脱困境在于实现从精英主政向协商治理的转型。这要求一方面构建村民自治中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同机制,另一方面要在村民自治实体内容中推进协商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主政 协商治理 协商民主 村民自治
原文传递
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及其多元认知 被引量:31
20
作者 陈家刚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63-70,124-125,共10页
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兴起之后,如何界定协商民主的内涵就成了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在毕塞特看来,当初美国立宪者设计的以人民主权原则为基础、以权力分立与相互制约的体制为架构、以定期选举和政党竞争为动力的代议民主体制,就是"协商民... 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兴起之后,如何界定协商民主的内涵就成了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在毕塞特看来,当初美国立宪者设计的以人民主权原则为基础、以权力分立与相互制约的体制为架构、以定期选举和政党竞争为动力的代议民主体制,就是"协商民主",就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审慎的、尊重人民主权的民主政治。而曼宁、科恩等学者开始拓展其内涵,将合法性、追求理性自治与公民参与的政治理想赋予协商民主。吉登斯、扬、德雷泽克等学者分别从"对话民主""交往民主"和"话语民主"角度进行了新阐释。协商民主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总体上讲,协商民主就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和多数原则的现代民主体制,其中,自由平等的公民,以公共利益为共同的价值诉求,通过理性的公共协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对话民主 话语民主 交往民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