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氧反硝化菌的异养硝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欢 汪苹 刘晶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5-47,119,共4页
对五株不同菌属的好氧反硝化菌进行了异养硝化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五株菌均能以柠檬酸三钠为碳源、硝酸盐为氮源进行好氧反硝化,以柠檬酸三钠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进行异养硝化。五株菌在pH为7.0的硝化能力测定培养基中培养五天后,... 对五株不同菌属的好氧反硝化菌进行了异养硝化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五株菌均能以柠檬酸三钠为碳源、硝酸盐为氮源进行好氧反硝化,以柠檬酸三钠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进行异养硝化。五株菌在pH为7.0的硝化能力测定培养基中培养五天后,有三株菌(戴尔福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的NH4+-N,COD去除率均>50%。培养期间,五株菌的NO2--N累积量较少,有必要从氮平衡的角度来衡量其硝化性能。其中,一株戴尔福特菌能利用有机氮源乙酰胺进行氨化作用,利用无机氮源硫酸铵进行硝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菌 异养硝化 戴尔福特菌
下载PDF
一株戴尔福特菌的异养硝化与好氧反硝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欢 汪苹 张海波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在好氧反硝化培养基中添加氨氮和在异养硝化培养基中添加硝基氮,研究了从实验室SBR反应器中新分离的一株戴尔福特菌的异养硝化作用与好氧反硝化作用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加入氨氮后,24 h后的硝基氮去除率最大可提高1.47%,48 h后菌... 通过在好氧反硝化培养基中添加氨氮和在异养硝化培养基中添加硝基氮,研究了从实验室SBR反应器中新分离的一株戴尔福特菌的异养硝化作用与好氧反硝化作用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加入氨氮后,24 h后的硝基氮去除率最大可提高1.47%,48 h后菌体生长较为旺盛,氨氮去除率则均在90%以上;同时发现加入硝基氮后,菌体生长推迟,但氨氮去除率最大可提高4.16%.异养硝化与好氧反硝化作用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此株戴尔福特菌可在同一条件下自身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 异养硝化 促进作用 戴尔福特菌 同步硝化反硝化
下载PDF
一株产生低水平量N_2O的好氧反硝化菌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晶晶 汪苹 马洁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29,共4页
在装液量为2.5L发酵罐中对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菌Delftia tsuruhatensis设计三因素二水平L(423)的正交实验,对其进行N2O控逸最优条件的研究,三个因素分别为碳氮比(COD/N)、溶解氧和pH。结果发现,对该菌株N2O气体影响最大的因素为COD/N,... 在装液量为2.5L发酵罐中对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菌Delftia tsuruhatensis设计三因素二水平L(423)的正交实验,对其进行N2O控逸最优条件的研究,三个因素分别为碳氮比(COD/N)、溶解氧和pH。结果发现,对该菌株N2O气体影响最大的因素为COD/N,其次为DO和pH值。在最优条件(碳源为柠檬酸三钠、COD/N=15、DO=30%饱和溶解氧、pH=7.5)下,该菌产N2O气体总量为0.20mg,N2O-N产量占TIN去除量的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尔福特菌 好氧反硝化菌 正交试验 发酵罐 N2O GC-ECD
下载PDF
1株氯苯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9
4
作者 叶杰旭 林彤晖 +2 位作者 骆煜昊 陈东之 陈建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2-808,共7页
分离筛选到1株能以氯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菌株LW26,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序列分析以及Biolog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其为新发现的具有氯苯降解能力的菌株,并且该菌株能降解BETX、正己... 分离筛选到1株能以氯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菌株LW26,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序列分析以及Biolog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其为新发现的具有氯苯降解能力的菌株,并且该菌株能降解BETX、正己烷和环己烷等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实验考察了温度、pH、氯苯初始浓度、Cl-浓度等因素对菌株生长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较为适宜的生长和降解条件为:温度25℃、pH 7.0;底物耐受浓度高达500 mg·L^(-1);当Cl-浓度超过0.14 mol·L^(-1)时,菌株生长会受到抑制.利用Haldane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得到菌株LW26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最大比降解速率γmax分别为0.42 h^(-1)和2.53 h^(-1).利用GC-MS进行中间产物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W26降解氯苯的过程中产生邻氯苯酚,结合邻苯二酚双加氧酶活性分析,推测氯苯经历邻位开环、脱氯、氧化等过程,最终矿化为CO2或转化为生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 戴尔福特菌 生物降解 动力学 产物分析
原文传递
联苯菊酯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景岳龙 朱凤晓 +3 位作者 王军玲 呼世斌 秦宝福 张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102,共5页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联苯菊酯菌株,为环境中联苯菊酯的生物修复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法,从湖南某农药厂下水道污泥中,以联苯菊酯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筛选,以降解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高效菌株,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联苯菊酯菌株,为环境中联苯菊酯的生物修复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法,从湖南某农药厂下水道污泥中,以联苯菊酯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筛选,以降解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高效菌株,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降解的最佳温度、pH、接种量和联苯菊酯质量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获得1株革兰氏阴性好氧杆状菌,经鉴定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tsuruhatensis),命名为HLB-1。在pH7.0、30℃、接种量100mL/L、120r/min的条件下培养5d,菌株HLB-1对200mg/L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可达74.5%。获得的高效降解联苯菊酯菌株,其最佳降解条件为pH7.0,30℃,接种量100mL/L,联苯菊酯质量浓度为250mg/L。【结论】获得了1株联苯菊酯降解菌HLB-1,其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潜力,可作为环境中联苯菊酯农药生物修复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菊酯 生物降解 生物修复 戴尔福特菌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降解菌的筛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敏 贾昊 +1 位作者 翁云宣 李成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0-430,共11页
【背景】近年来,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lactide/polybutyleneadipateco-terephthalate,PLA/PBAT)可降解地膜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材料使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却鲜有报道。【目的】以新疆土壤为例,研究PLA/PBAT地膜的... 【背景】近年来,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lactide/polybutyleneadipateco-terephthalate,PLA/PBAT)可降解地膜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材料使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却鲜有报道。【目的】以新疆土壤为例,研究PLA/PBAT地膜的使用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从土壤中筛选可降解PLA/PBAT的菌株,为土壤环境的原位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比使用PLA/PBAT地膜前后土壤中细菌群落的结构变化;采用筛选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鉴定PLA/PBAT的降解菌,通过改变不同培养条件研究菌株降解效果。【结果】使用PLA/PBAT地膜后,土壤中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上升,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这可能是地膜降解过程中其中间产物对土壤pH及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所致;并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PLA/PBAT降解菌XJ11,初步鉴定为Delftiatsuruhatensis,在外加1.5%胰蛋白胨的PLA/PBAT(规格1×1×0.05 cm)筛选培养基中,接种菌液1 mL,在pH为7.2、37°C、130 r/min的条件下,7d内PLA/PBAT的降解率可达6.87%。【结论】PLA/PBAT地膜的使用可以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从环境中筛选出高效的PLA/PBAT降解菌成为解决地膜污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 PLA/PBAT 群落结构影响 delftia tsuruhatensis
原文传递
1株耐高温酸性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与其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月月 汪燕 +2 位作者 彭青春 羊秀美 马振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101,共6页
以菜籽油为唯一碳源,经过富集、驯化、平板分离初筛和复筛,从长期淤积油污的食堂下水道中筛选获得1株脂肪酶产生菌CQNU 3-3。利用16S r 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学与生理生化特征确定CQNU 3-3为代尔夫特菌,并将其命名为Delftia tsu... 以菜籽油为唯一碳源,经过富集、驯化、平板分离初筛和复筛,从长期淤积油污的食堂下水道中筛选获得1株脂肪酶产生菌CQNU 3-3。利用16S r 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学与生理生化特征确定CQNU 3-3为代尔夫特菌,并将其命名为Delftia tsuruhatensis strain CQNU 3-3。研究发酵条件对菌株产酶的影响发现,该菌株在初始pH为2的酸性条件下,发酵酶活力最高;发酵第1天酶活力即可达到最大,发酵温度为32~37℃较为适宜。对其产生脂肪酶的酶学特性进行分析,表明该酶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50℃,Cu^(2+)、尿素、Mg^(2+)和Na+对酶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Zn^(2+)和EDTA可以显著提高酶活力。油脂降解率实验表明该菌株对样品中油脂的降解率可高达7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产生菌 筛选鉴定 耐高温酸性脂肪酶 酶学性质 代尔夫特菌
下载PDF
Zinc and Lead Biosorption by Delftia tsuruhatensis: A Bacterial Strain Resistant to Metals Isolated from Mine Tailings
8
作者 Dorian A. Bautista-Hernández Landy I. Ramírez-Burgos +1 位作者 Enrique Duran-Páramo Luis Fernández-Linares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2年第4期207-216,共10页
A bacterial strain capable of Zinc and Lead biosorption was isolated from mine tailings. This strain showed the highest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 of metals among other isolates in metal-resistance tests.... A bacterial strain capable of Zinc and Lead biosorption was isolated from mine tailings. This strain showed the highest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 of metals among other isolates in metal-resistance tests. Sorp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placing 0.015 g of dry biomass in 10 ml of metallic solution at fixed pH. Contact was analyzed at different times (kinetics) and dif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s (isotherm). The biomass was separated by centrifugat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on-absorbed metal was determined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he strain was identified by 16S sequencing as Delftia tsuruhatensis. The order of toxicity of the metals to the bacterium was Zn > Pb > Se > Ni > Cu = Al. Zinc and Lead absorption kinetics were adjusted to the pseudo second order equation (r2 = 0.99), showing that equilibrium was reached at 40 and 20 min, respectively. Maximal absorption of Pb and Zn was 0.216 and 0.207 mmol?g–1, respectively;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 median magnitude capacity when compared to other biosorbent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ORPTION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s delftia tsuruhatensis PB(II) ZN(II)
下载PDF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反硝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晶晶 汪苹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5-8,共4页
选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表设计实验,研究碳源、CODCr/N、溶解氧以及pH值对菌株tsuruhatensis戴尔福特菌好氧反硝化性能的影响,并对该菌株利用发酵罐进行扩大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此菌株为一株高效的好氧反硝化菌.
关键词 戴尔福特菌 反硝化性能 正交试验 发酵罐
下载PDF
一株戴尔福特菌NF83-1的鉴定及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雪杰 郭殿豪 +3 位作者 刘邮洲 唐永清 乔俊卿 杜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8-254,共7页
为研究拮抗菌株NF83-1的分类与生物学特性以及评价其生防能力,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NF83-1进行种属鉴定,以选择性培养基检测其分泌的多种胞外酶,以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生物膜的形成,采用室内平板对峙生长法测定... 为研究拮抗菌株NF83-1的分类与生物学特性以及评价其生防能力,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NF83-1进行种属鉴定,以选择性培养基检测其分泌的多种胞外酶,以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生物膜的形成,采用室内平板对峙生长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室外盆栽法测定其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菌株NF83-1被鉴定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菌株NF83-1能产生纤维素酶和嗜铁素,且能在管壁形成较厚的生物膜。菌株NF83-1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甘蓝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梨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等病原真菌,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等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及革兰氏阳性细菌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NF83-1发酵液原液和100倍稀释液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分别为48.78%~57.69%和26.83%~36.54%。研究表明,菌株NF83-1是一株具有较好生防应用潜力的拮抗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尔福特菌 种属鉴定 拮抗能力 胞外酶 生物膜
原文传递
不同碳源对Delftia tsuruhatensis HT01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翠萍 向斯 +1 位作者 郭溪 程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78-1484,共7页
以一株异养氨氧化菌Delftia tsuruhatensis HT01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甘蔗糖蜜、丁二酸钠、乙酸钠、蔗糖、葡萄糖、果糖或柠檬酸钠等为唯一碳源时的生长情况及对TOC、NH_4^+-N、TN的去除率,并通过两轮中试测试了该... 以一株异养氨氧化菌Delftia tsuruhatensis HT01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甘蔗糖蜜、丁二酸钠、乙酸钠、蔗糖、葡萄糖、果糖或柠檬酸钠等为唯一碳源时的生长情况及对TOC、NH_4^+-N、TN的去除率,并通过两轮中试测试了该菌对皮革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HT01在异养条件下能够生成NO_2^--N,并可以在利用SDS(去除率为34%)的同时去除NH_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74%和14%);丁二酸钠和乙酸钠分别有利于实现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高的TOC去除率(71%),而果糖则有利于实现最高的NH_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8%和29%).HT01能够在皮革污水中生长,第2轮中试对COD,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8%,49%和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ftia tsuruhatensis HT01 十二烷基硫酸钠 异养氨氧化 皮革污水
下载PDF
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苯胺双加氧酶基因的过量表达及多功能降解工程菌的构建
12
作者 耿立召 梁泉峰 +4 位作者 张维 平淑珍 陆伟 林敏 陈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5-99,共5页
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PHEA-2分别能利用苯胺和苯酚作为唯一碳源生长,降解的第一个中间产物均为邻苯二酚,随后裂解为参与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通过PCR方法克隆到苯胺高效降解菌AD9的苯胺双加氧酶基... 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PHEA-2分别能利用苯胺和苯酚作为唯一碳源生长,降解的第一个中间产物均为邻苯二酚,随后裂解为参与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通过PCR方法克隆到苯胺高效降解菌AD9的苯胺双加氧酶基因,并构建表达苯胺双加氧酶的广宿主质粒载体pVD,通过三亲接合,导入到AD9和PHEA-2中。对两种重组菌中苯胺双氧酶基因的表达及苯胺降解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增加苯胺双加氧酶基因的拷贝数可以提高野生型AD9的苯胺降解速率,同时该基因的表达使PHEA-2菌获得苯胺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双加氧酶 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 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PHEA-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