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规训到控制:算法社会的技术幽灵与底层战术 被引量:55
1
作者 张萌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6-176,共21页
本文将批判性和经验性的注意力集中于算法受众的抵抗战术上,并将其置于控制社会的技术背景中去分析。算法社会呈现出弱空间化、重预测性与分体性的特点,看似为个体打造了个性化的专属服务,但实质是用一套极其单一的标准代码征服着世界,... 本文将批判性和经验性的注意力集中于算法受众的抵抗战术上,并将其置于控制社会的技术背景中去分析。算法社会呈现出弱空间化、重预测性与分体性的特点,看似为个体打造了个性化的专属服务,但实质是用一套极其单一的标准代码征服着世界,将用户需求精准置入代码运算中,最大范围的取消偏离常规的民间实践。当算法性能无法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时,受众开始构建自己的战术实践空间,对算法文本进行逃离、重组、嵌入与反噬等一系列"底层运作"。受众抵抗战术作为一种底层政治迥异于上层技术政治规则的固有形式,以一种体制外的方式发生作用,处于技术活动认定的正规活动的可见光谱之外。然而,对于算法社会的受众来说,没有绝对的偏离,任何偏离都是新形式的参与,是另一种形式的链接。算法通过"技术包容"与"参与文化"将用户锁定在平台提供的服务与规则中,个体被技术进行征服、定义和重塑,并给参与者更加社交的幻觉,用户自以为聪明的抵抗实质变成了一种自我强化的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德勒兹 控制社会 抵抗战术 德·塞托
原文传递
“情动”理论的谱系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芊玥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3-211,共9页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情动"理论盛行于西方人文学术界,在批评理论中形成了"情动转向"的范式转型趋势。这种范式以情感为理论焦点,侧重于研究情绪历史的复杂叙述,从而超越了基于修辞学和符号学的研究范式。"...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情动"理论盛行于西方人文学术界,在批评理论中形成了"情动转向"的范式转型趋势。这种范式以情感为理论焦点,侧重于研究情绪历史的复杂叙述,从而超越了基于修辞学和符号学的研究范式。"情动"概念源于斯宾诺莎,经由德勒兹而发展成为有关主体性生成的重要理论。在这种哲学背景下,情动理论演化出两条理论路径,一条是由马苏米继承的斯宾诺莎到德勒兹的本体论路径,另一条是塞奇维克开启的情动理论的女性主义路径。在女性主义理论中,由于"情动"概念的引入,酷儿理论和相关的女性主义研究发生转型,尤其致力于探索欲望和感觉的变革潜能和乌托邦愿景。"情动"概念作为知识/话语,已经蔓延于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深刻地作用于文化政治领域的表意实践。在这种理论挪用中,它已成为揭示情感之政治性的有效理论工具,表达出将情感的本体论承诺加以理论化的强烈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情动 女性主义 情动转向
下载PDF
“情感转向”的理论资源 被引量:28
3
作者 陆扬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8,共9页
"情感转向"近年异军突起,从通俗的喜怒哀乐情感层面突入哲学层面情感和身体因果生成的考究,乃至有人提出"生物媒体"的身体概念。其理论资源可追溯到斯宾诺莎《伦理学》中的第三部分《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斯宾诺... "情感转向"近年异军突起,从通俗的喜怒哀乐情感层面突入哲学层面情感和身体因果生成的考究,乃至有人提出"生物媒体"的身体概念。其理论资源可追溯到斯宾诺莎《伦理学》中的第三部分《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斯宾诺莎定义情感为身体的感触,即情状,指出身体不能决定心灵使其思考,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使其或动或静,而一切终归于自然的法则。马苏米译德勒兹与伽塔里的《千高原》,以情感为施与和感受情感的能力,同样是着目于身体。《千高原》以19世纪初叶德国悲剧《潘特西莉亚》为例,阐述希腊文化中的情感特征。两位作者视情感为生成的一种形式,认为战争机器中情感的高度强化和激化,正是《潘特西莉亚》的成功秘诀所在。劳伦斯·格罗斯伯格认为,"情感转向"可能是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的,甚至矫枉过正机械主义的,但是它终将彰显出异于欧洲主流传统的另一种现代性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转向 哈特 克劳馥 斯宾诺莎 德勒兹
下载PDF
从规训社会,到控制社会,再到算法社会--数字时代对德勒兹的《控制社会后记》的超-解读 被引量:26
4
作者 蓝江 《文化艺术研究》 2021年第4期1-11,111,共12页
1990年德勒兹创作的《控制社会后记》在当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是他在其中的预言却直接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成为现实。如果我们将福柯的规训社会、德勒兹的控制社会,和我们正在经历的算法社会从空间、主体、技术、未来四个向度进行比... 1990年德勒兹创作的《控制社会后记》在当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是他在其中的预言却直接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成为现实。如果我们将福柯的规训社会、德勒兹的控制社会,和我们正在经历的算法社会从空间、主体、技术、未来四个向度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我们经历了从工厂—公司—平台的空间变化,个体—分体—虚体的主体变化,规训—调节—精准图绘的技术变化,以及规训社会—控制社会—算法社会的未来向度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厘清福柯的规训社会与德勒兹的控制社会的区别,以及我们如何在《控制社会后记》的文本基础上,结合我们今天的社会状态,来超—解读这个文本,理解今天的算法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福柯 规训社会 控制社会 算法社会 超—解读
下载PDF
论德勒兹“情动”理论与费穆“空气”说之对话关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书端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32,共7页
德勒兹"情动"理论与费穆"空气"说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对话关系。一方面,"情动"与"空气"生成机制类似,都依赖于身体与身体间的遭遇。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艺术作品层面,费穆提出"空气"的营... 德勒兹"情动"理论与费穆"空气"说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对话关系。一方面,"情动"与"空气"生成机制类似,都依赖于身体与身体间的遭遇。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艺术作品层面,费穆提出"空气"的营造需借助"摄影机本身的性能"和"摄影的目的物",而德勒兹所强调的景别、景深、光影、色彩以及"抒情性抽象"等"情动"营造方式亦可归入以上范畴。两种理论间的内在贯通,充分显现出东西方电影美学间广阔而深入的对话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费穆 “情动”理论 “空气”说
原文传递
解读格雷戈·林恩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立明 龚恺 《建筑师》 2006年第4期13-19,共7页
格雷戈·林恩是近些年涌现出的一位年轻有为的数字建筑师。通过对于他本人及他的数字设计内容的研究,本文探讨了其在构建数字技术的哲学和文化内涵上所做出的努力,及其在设计方法上的突破。
关键词 格雷戈·林恩 数字技术 德勒兹 建筑与文脉 动画形式 虚拟的 参数/自动生成 胚胎住宅
下载PDF
翻译“动态转换”属性:一个德勒兹哲学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琼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8,共8页
"动态转换"属性是翻译学本体研究的核心焦点之一。自翻译学成为独立学科以来,对译学本体研究的实质性探索未曾间断。语言学途径的研究展现了语际层面的动态转换本质,译者主体途径的研究强调了译者身心层面的动态展演性和美学... "动态转换"属性是翻译学本体研究的核心焦点之一。自翻译学成为独立学科以来,对译学本体研究的实质性探索未曾间断。语言学途径的研究展现了语际层面的动态转换本质,译者主体途径的研究强调了译者身心层面的动态展演性和美学重构意义,文艺学和社会学途径的研究揭示了造成翻译动态转换的各种目的和条件。本研究基于德勒兹和伽塔里的后现代哲学思想,在跨语境理论意义层面上突破了前期译论,从文本内部和文本外部存在的差异性、异质因素的多元性、文本聚合的再创造性等方面对翻译"动态转换"属性展开探讨,并在翻译文本层面、语境层面、译者层面和受众层面阐释翻译文本疆域的动态形成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转换属性 后现代哲学 德勒兹 伽塔里
原文传递
意义—事件与析取性综合——德勒兹《意义的逻辑》的事件哲学 被引量:7
8
作者 蓝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47,73,共7页
德勒兹的早期作品《意义的逻辑》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尚处在语言哲学和结构主义影响之下的德勒兹,但是这个德勒兹已经试图通过意义—事件概念来实现向后期的生命论哲学的过渡。首先,事件不是一个断裂,而是在连续过程中的某个单点上微分变化... 德勒兹的早期作品《意义的逻辑》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尚处在语言哲学和结构主义影响之下的德勒兹,但是这个德勒兹已经试图通过意义—事件概念来实现向后期的生命论哲学的过渡。首先,事件不是一个断裂,而是在连续过程中的某个单点上微分变化,这样,德勒兹确立了事件优先于事实存在的本体论秩序。其次,德勒兹将意义作为对事件的言说,即意义成为在命题的指称、表示、意指关系之外的第四个维度,在言说中,事件被意义建构为意义—事件。最后,意义—事件是在一个不可共存的世界中的悖论性关系,为了解决整个悖论性关系,主体或生命需要进行析取性综合,将自己的生命把握为一个事件,从而超越既定的物理性事实,以及它与世界的句法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意义的逻辑》 意义—事件 析取性综合
原文传递
巴洛克:弯曲的世界 被引量:7
9
作者 汪民安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26,共7页
自从沃尔夫林的经典研究以来,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的价值被越来越广泛地承认。随着德勒兹的《褶子:莱布尼茨与巴洛克风格》的出版,以及德勒兹思想在今天的持续影响,人们对巴洛克艺术在今天的意义越来越重视。本文正是在德勒兹研究的基础... 自从沃尔夫林的经典研究以来,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的价值被越来越广泛地承认。随着德勒兹的《褶子:莱布尼茨与巴洛克风格》的出版,以及德勒兹思想在今天的持续影响,人们对巴洛克艺术在今天的意义越来越重视。本文正是在德勒兹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巴洛克艺术的几个重要特征:运动,褶子和戏剧性。就运动而言,巴洛克的动荡风格同17世纪哲学对运动的强调有一种知识型的契合关系。就褶子而言,巴洛克风格展示了德勒兹意义上的"事件"概念。在这个基础上,本文强调了褶子的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就戏剧性而言,本文分析了光在巴洛克艺术中的效果,光让巴洛克艺术有舞台剧的效果,并有强烈的叙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洛克 褶子 事件 德勒兹
原文传递
少数电影:理论概念和批评实践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3期14-21,共8页
尽管德勒兹的电影著作未及处理1980年代以来、欧美经典脉络之外的丰富而多样的电影形态,但是他所贡献的一些概念和思考仍具有进一步拓展"时间—影像"之后的电影研究的理论潜力。本文围绕"少数电影"的论题,梳理了从... 尽管德勒兹的电影著作未及处理1980年代以来、欧美经典脉络之外的丰富而多样的电影形态,但是他所贡献的一些概念和思考仍具有进一步拓展"时间—影像"之后的电影研究的理论潜力。本文围绕"少数电影"的论题,梳理了从德勒兹的理论原点到后来不同学者的批评应用。这些批评应用包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对好莱坞美学体系下"对抗性的现实主义"的讨论,达德利.安德鲁挪用"游牧"这一德勒兹术语对西非电影的考察,以及张英进为理解新时期中国电影而从不同的理论来源引入的"少数"话语,它们与德勒兹的问题意识之间建立起一种富于启发性的对话关系。这些批评实践反过来对德勒兹的理论术语和思想框架也构成了某种协商或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少数电影 对抗性的现实主义 游牧 第五代
下载PDF
“非人”的三个银幕形象——后人类主义遭遇电影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冠军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7,共11页
作为当代最有影响思潮之一的后人类主义,具有一个操演性矛盾,而电影则在应对该矛盾上具有哲学性的拯救力量。这项研究通过分析三部电影作品,讨论了银幕中三种经典的"非人":机器人、猩人、疯人。通过这组分析,这项研究一方面... 作为当代最有影响思潮之一的后人类主义,具有一个操演性矛盾,而电影则在应对该矛盾上具有哲学性的拯救力量。这项研究通过分析三部电影作品,讨论了银幕中三种经典的"非人":机器人、猩人、疯人。通过这组分析,这项研究一方面揭示电影对反思"人"(人类文明)之局限上的独特力量,另一方面也揭示出电影作为这种反思性力量自身的局限。而这种局限,恰恰可以通过两种后人类主义进路重铸电影的哲学基础而得到拯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后人类主义 麦茨 阿尔托 拉康 德勒兹
原文传递
“生成之在”的建构——以德勒兹的重复哲学为视角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艳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19,128,160,共8页
德勒兹的重复哲学以差异性逻辑颠覆同一性逻辑,体现了“重复”作为“生成之在”的生成性意义。作为一种以“重复”为基础,表达事物在保留核心元素之上反复缠卷的演化方式,中国文学的回旋诗学运用重复修辞呈现差异,在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核... 德勒兹的重复哲学以差异性逻辑颠覆同一性逻辑,体现了“重复”作为“生成之在”的生成性意义。作为一种以“重复”为基础,表达事物在保留核心元素之上反复缠卷的演化方式,中国文学的回旋诗学运用重复修辞呈现差异,在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核上同样体现了生成论意义。以德勒兹的重复哲学为视角,“回旋”的反线性时间特质与德勒兹的时间理论相契合,视时间为差异瞬间的共存和循环,揭示了差异性世界的生成方式和生命的创造性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 重复 回旋 差异 德勒兹
下载PDF
The Masquerade of Male Masochists: Two Tales of Translation of the Zhou Brothers (Lu Xun and Zhou Zuoren) in the 1910s 被引量:4
13
作者 Ping Zhu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4年第1期31-51,共21页
Through reading two creatively translated stories by the Zhou brothers, Lu Xun's (Zhou Shuren) "The Soul of Sparta" (Sibada zhi hun, 1903) and Zhou Zuoren's "The Chivalrous Slave Girl" (Xia niinu, 1904), t... Through reading two creatively translated stories by the Zhou brothers, Lu Xun's (Zhou Shuren) "The Soul of Sparta" (Sibada zhi hun, 1903) and Zhou Zuoren's "The Chivalrous Slave Girl" (Xia niinu, 1904), this paper takes a close look at the intellectual trend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China of constructing strong and heroic women as the emblem of national power while rendering men as powerless. By focusing on a foreign heroin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both translations creatively Sinicized and feminized the foreign power in the original tales. At the same time, male characters, prospective readers of the stories, and even authors themselves were marginalized, diminished, and ridiculed vis-a-vis the newly constructed feminine authority. Comparing this form of cultural masochism to other literary masochisms in modem China analyzed by Rey Chow and Jing Tsu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endeavors to excavate a hybrid model of nationalist agency grounded in the intertwined relationship of race, gender and nation. In my analysis, Gilles Deleuze's discussion on masochism is utilized as a heuristic tool to shed light on the revolutionary potential embedded in the "strong women, weak men" complex in the 1910s. I argue that the cultural masochism in late Qing represents one of the earliest attempts of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to creatively use Chinese traditional gender cosmology to absorb the threat of Western imperialism and put forward a hybrid model of nationalist ag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 Xun Zhou Zuoren gender race radical feminism MASOCHISM deleuze INTERSUBJECTIVE
原文传递
“图形表”:德勒兹绘画现象学的核心概念
14
作者 诸葛沂 王海悦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1期108-120,共13页
文字与图像、话语与图形、文本与视觉之间的关系问题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备受艺术理论界关注,德勒兹以联结理论和艺术实践的路径来关注这一重要问题。德勒兹哲学关注运动和差异,强调艺术的感觉保存能力,批判“语音中心主义”和“逻各斯... 文字与图像、话语与图形、文本与视觉之间的关系问题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备受艺术理论界关注,德勒兹以联结理论和艺术实践的路径来关注这一重要问题。德勒兹哲学关注运动和差异,强调艺术的感觉保存能力,批判“语音中心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其中,“图形表”(diagram)是贯穿其一生哲学和艺术写作的核心概念。本文认为,德勒兹的“图形表”的重要功能是解辖域化(deterritorialisation)。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图形表”的概念、内涵与功能,结合德勒兹对弗朗西斯·培根绘画的批评写作,深入剖析德勒兹的绘画现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图形表” 培根 现象学
下载PDF
效果、意义与生命——论德勒兹《意义的逻辑》中的事件理论
15
作者 闫浩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8,共12页
“事件”是德勒兹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意义的逻辑》中,德勒兹曾借助斯多亚主义的物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系统论述事件概念。首先,事件绝不是事实或事故,而是无形的效果和尚未现实化的事态;其次,事件是动词,是充满悖论的意义;最... “事件”是德勒兹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意义的逻辑》中,德勒兹曾借助斯多亚主义的物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系统论述事件概念。首先,事件绝不是事实或事故,而是无形的效果和尚未现实化的事态;其次,事件是动词,是充满悖论的意义;最后,德勒兹认为要将生命把握为事件,人不应该是一个静态的物理实体,而是一系列变化与行动。更重要的是,事件不仅是一个理论对象,还是一种思想范式。在阿特里奇、罗纳、伊格尔顿等人的文学原理构建和文学批评操演中,事件理论不断与其他理论话语遭遇,已然成为一股极具启发性的文学批评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斯多亚主义 事件 效果 意义 生命
原文传递
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拓扑转向 被引量:6
16
作者 万玉琛 《社会科学论坛》 2021年第1期156-164,共9页
拓扑学的引入是哲学社会科学当代进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拓扑学的"同胚性""连续性"和"关系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一方面,拓扑学思维洞察了哲学思想在差异性生成的过程中存有某种连续性;... 拓扑学的引入是哲学社会科学当代进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拓扑学的"同胚性""连续性"和"关系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一方面,拓扑学思维洞察了哲学思想在差异性生成的过程中存有某种连续性;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运用拓扑想象力理解日益复杂和变幻无方的社会世界。拓扑转向的过程本体论、非线性认识论和关系主义方法论,为未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学 德勒兹 哲学拓扑学 权力拓扑 连续体
下载PDF
姿态与姿势的对话:德勒兹与阿甘本电影观念的交汇和碰撞
17
作者 张雨蒙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
姿态与姿势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关又独立的意义星丛。姿态观念在德勒兹理论体系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但却可以通过它连接柏格森的时间哲学与德勒兹的电影理论。姿势在阿甘本的思想中则超越了审美的范畴,被归为伦理政治的领域。两位哲学家在... 姿态与姿势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关又独立的意义星丛。姿态观念在德勒兹理论体系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但却可以通过它连接柏格森的时间哲学与德勒兹的电影理论。姿势在阿甘本的思想中则超越了审美的范畴,被归为伦理政治的领域。两位哲学家在不同的理论框架内讨论姿态/姿势,虽然他们的理解有相近之处,但由于二者潜在的哲学根基——时间观念——不甚相同,致使他们在对姿态/姿势的功能及价值判断上也产生了根本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 姿势 德勒兹 阿甘本 时间观念 表意功能
原文传递
论库尔塔格三部作品的“引用”现象——基于德勒兹“块茎”理论分析与阐释
18
作者 沈伟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2,共14页
当代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库尔塔格的音乐创作中存在一种独特的“引用”现象,可理解为库氏本人惯用的音乐创作手法。从形式上看,这种“引用”汇集了借用、拼贴、现成品挪用等一系列音乐创作手法,但其实质却隐含诸多与作曲家创作思维及理念... 当代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库尔塔格的音乐创作中存在一种独特的“引用”现象,可理解为库氏本人惯用的音乐创作手法。从形式上看,这种“引用”汇集了借用、拼贴、现成品挪用等一系列音乐创作手法,但其实质却隐含诸多与作曲家创作思维及理念休戚相关的复杂问题。库氏音乐创作中的“引用”现象在其室内乐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得到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块茎”理论对其分析与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塔格 引用 德勒兹 “块茎”理论 同一性 异质性
下载PDF
德勒兹“事件-文学”的理路及其内核
19
作者 王元泰 《国外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发展“事件哲学”的过程中,德勒兹引述了大量文学文本,形成了独特的“事件-文学”思想。德勒兹以颠转柏拉图主义为出发点,确立了“事件”的重要价值,展开了事件理论的三重维度,分别在空间、时间、意义中定位“事件”。以事件为视点重... 在发展“事件哲学”的过程中,德勒兹引述了大量文学文本,形成了独特的“事件-文学”思想。德勒兹以颠转柏拉图主义为出发点,确立了“事件”的重要价值,展开了事件理论的三重维度,分别在空间、时间、意义中定位“事件”。以事件为视点重新审视主体,德勒兹认为应该推崇“一种生命”而非“生命”,应该追求“纯人”而非“人”。事件要求解域主体,使之敞开自身。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的作用恰恰是帮助主体逃逸,突破既定的束缚,激发事件性力量。“少数文学”作为文学中的典型代表,具备摧毁母语的特质,是在语言中上演的单纯事件。德勒兹“事件-文学”的内核是内在差异,即文学的生成和流动的根本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德勒兹 少数文学 内在性
原文传递
符号与时间:考察德勒兹诗学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熙 《国外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专著《普鲁斯特与符号》从符号的角度来探讨《追忆似水年华》中时间、记忆和艺术的本质,提出《追忆》中存在着四个不同的符号世界:世俗符号、爱情符号、感觉符号和艺术符号。每种符号都有一条与其相对应的具有重要意...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专著《普鲁斯特与符号》从符号的角度来探讨《追忆似水年华》中时间、记忆和艺术的本质,提出《追忆》中存在着四个不同的符号世界:世俗符号、爱情符号、感觉符号和艺术符号。每种符号都有一条与其相对应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线:世俗符号蕴含着失去的时间,爱情符号包含着逝去的时间,感觉符号是一种重新发现的时间,艺术符号是一种重现的时间。同时,时间和真理之间存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关联。在世俗符号中存在着一种失去的时间的真理,在爱情符号中存在着一种逝去的时间的真理,在感觉符号中呈现一种重新发现的时间的真理,艺术符号代表着追寻真理的高峰,它能够转化其他种类的符号,进而揭示本质和纯粹的时间。德勒兹深入阐释了四种不同的符号世界与时间结构相互缠绕的特质,呈现了符号与时间的复杂互动,从符号与时间的角度揭示了时间的诗学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时间 真理 德勒兹 时间诗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