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光策 张翥 +1 位作者 闫天中 陈铸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8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76例DGF的原因、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发生DGF的肾前性因素占2.6%,肾性因素占91.9%(其中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占60.5%,主要由术中术后的低血压及供肾缺血时... 目的探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76例DGF的原因、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发生DGF的肾前性因素占2.6%,肾性因素占91.9%(其中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占60.5%,主要由术中术后的低血压及供肾缺血时间延长引起),肾后性因素占5.3%。经血液透析和综合治疗,91%的患者(69例)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肾移植术后ATN是导致DGF的主要原因,合理调整患者术中术后的血压,控制热冷缺血时间是降低DGF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功能延迟 急性肾小管坏死 防治
下载PDF
供肾移植前病理结果与移植后短期肾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夏秋翔 王淼 +9 位作者 李恒 刘静 郭琛 李博 张晖 谢飞 范磊 朱红艳 苏华 王振迪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1-236,共6页
目的分析及讨论供肾移植前穿刺病检结果与移植术后短期肾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间240个供肾移植前穿刺病理检査及受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根据2016年供肾Banff评分对供肾进行病理学评估。分析病理... 目的分析及讨论供肾移植前穿刺病检结果与移植术后短期肾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间240个供肾移植前穿刺病理检査及受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根据2016年供肾Banff评分对供肾进行病理学评估。分析病理结果与移植术后短期肾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结果肾小球硬化率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 =0. 815),与1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出院eGFR显著性相关(P<0. 05),但肾小球硬化率V20%(220例)与豪20%(20例)组,两组间DGF、1周eGFR、出院eGF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内膜纤维化与DGF情况显著正相关,与1周eGFR和出院eGFR显著负相关(P<0.05),动脉内膜纤维化评分<2(199例)与≥2(41例)组,两组间1周eGFR、出院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动脉玻璃样变程度与1周eGFR和出院eGFR显著负相关(P<0. 05),小动脉玻璃样变评分<2(193例)与≥2(47例)组,两组间DGF情况、1周eGFR和出院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05);Remuzzi评分与1周eGFR和出院eGFR显著负相关(P<0. 05)。Remuzzi评分<4(183例)与≥4(57例)组,两组间DGF情况、1周eGFR、出院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纤维化程度与DGF情况显著正相关(P<0. 05),与1周eGFR和出院eGFR显著负相关(P<0.05),间质纤维化评分0分组(215例)和1-3分组(25例)两组间DGF、1周eGFR和出院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者肾小球硬化率影响受者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但20%作为阈值判断早期功能的意义有限。动脉内膜纤维化和小动脉玻璃样变是影响术后早期GFR的重要因素。Remuzzi评分4分以上者移植后短期移植肾功能较差。间质纤维化评分是否可作为术后DGF和短期肾功能恢复的预测因素,希望能有更多文献研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肾穿刺活检 移植肾功能延迟
原文传递
扩大标准供者和标准供者供肾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3
作者 雷中杰 李茂 +1 位作者 吴凯军 梁思敏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17期2621-2628,共8页
目的分析扩大标准供者(ECD)和标准供者(SCD)供肾移植后受者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为临床ECD供肾移植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泌尿外科接受肾移植手术的110例受者,其中接受ECD供肾的受者30... 目的分析扩大标准供者(ECD)和标准供者(SCD)供肾移植后受者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为临床ECD供肾移植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泌尿外科接受肾移植手术的110例受者,其中接受ECD供肾的受者30例(ECD组),接受SCD供肾的受者80例(SCD组)。比较两组术前基线资料、术后早期血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初次肾移植受者术后第6个月出现移植肾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对于初次肾移植者:ECD组、SCD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2.0%vs.7.8%)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28.0%vs.19.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D组、SCD组术后第6个月的移植肾失功发生率分别为4.0%和6.5%,受者移植肾带功死亡率分别为4.0%和1.3%。术后第1个月,两组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3、6个月,ECD组血肌酐水平均高于SCD组,eGFR均低于S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berg评分是初次肾移植受者术后第6个月出现移植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0,95%CI=1.012~1.544,P=0.039)。结论ECD供肾用于异体肾移植时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移植肾的有效来源,且受者Nyberg评分有助于预测肾移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扩大标准供者 标准供者 肾功能 移植肾功能延迟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3例临床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国君 何小舟 +2 位作者 许贤林 徐海燕 巢志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防治。方法:对13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即无尿者2例,11例在术后1周内无尿。急性肾小管坏死者11例,其中发生左心衰1例,发生左心衰及肺部感染1例,急性排斥反应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防治。方法:对13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即无尿者2例,11例在术后1周内无尿。急性肾小管坏死者11例,其中发生左心衰1例,发生左心衰及肺部感染1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13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12例肾功能于47 d内恢复到正常,1例略高于正常值。结论: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下载PDF
供肾灌洗液生物标志物预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杨青彦 索敬钧 刘君毅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研究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灌洗液生物标志物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相关性,探讨其预测DGF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142例肾移植受者,根据其在移植术后是否出现DGF分为DGF组(n=18)和移... 目的:研究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灌洗液生物标志物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相关性,探讨其预测DGF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142例肾移植受者,根据其在移植术后是否出现DGF分为DGF组(n=18)和移植肾功能即刻恢复(IGF)组(n=124)。比较两组供肾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白细胞介素18(IL-18)、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肾损伤分子1(KIM-1)等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并分析其与DGF发生的相关性。结果:DGF组供肾灌洗液NGAL浓度明显高于IGF组(P<0.05),其他标志物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DGF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肌酐(SCr)值均高于IGF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供肾灌洗液联合NGAL和KIM-1预测DGF时,诊断价值最高(AUC=0.931,P<0.001,敏感度100%,特异度73.8%)。进一步联合供肾灌洗液NGAL+KIM-1+术后第3天SCr值时,准确性更高(AUC=0.974,P<0.001,敏感度100%,特异度为86.3%)。结论:供肾灌洗液NGAL与肾移植受者发生DGF呈正相关。采用NGAL+KIM-1+术后第3天SCr值预测DGF的发生诊断价值高,可为供肾质量的评估和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供肾灌洗液生物标志物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下载PDF
伴急性肾损伤的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者供肾移植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红宇 焦宪法 +3 位作者 牛杏果 董慧君 梁韶峰 曲青山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24-429,共6页
目的总结伴急性肾损伤(AKI)的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供肾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成功完成DBD供肾移植的59例供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入重症监护室(ICU)时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将DBD供者分为AKI组(14例)与正常组(45例),相应的101例受者... 目的总结伴急性肾损伤(AKI)的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供肾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成功完成DBD供肾移植的59例供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入重症监护室(ICU)时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将DBD供者分为AKI组(14例)与正常组(45例),相应的101例受者根据供者情况分为AKI组(23例)与正常组(78例)。总结59例供者器官捐献情况,比较两组供者获取前的主要指标。比较两组受者术后肾功能、住院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 59例供者中,14例发生AKI(24%),其中2例在其维护期间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正常组供者相比,AKI组供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P<0.05),中枢性尿崩症的发生率更高(P<0.01),入ICU时和获取前的Scr水平更高(均为P<0.01),获取前24 h尿量更少(P<0.01)。与正常组受者相比,AKI组受者术后2、3 d的Scr水平更高(均为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亦明显升高(P<0.01,P<0.05)。两组受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感染、恢复透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两组受者均好转出院,移植肾存活率为100%。结论伴AKI的DBD供者供肾移植,经过积极的器官维护可纠正AKI,达到与非AKI供肾同样的效果,可以作为扩大供肾来源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脑死亡器官捐献 肾移植 边缘供体 器官维护 急性排斥反应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