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toredox/Ti dual-catalyzed dehydroxylative ring-opening Giese reaction of cyclobutanone oximes
1
作者 Huaigui Li Yan Li +3 位作者 Weidong Yuan Anling Qu Kang Chen Yingguang Zhu 《Green Synthesis and Catalysis》 2024年第3期159-164,共6页
A dehydroxylative ring-opening Giese reaction of cyclobutanone oximes enabled by photoredox/Ti dual catalysis has been reported in this work.This protocol avoids the prefunctionalization of oximes and the use of stoic... A dehydroxylative ring-opening Giese reaction of cyclobutanone oximes enabled by photoredox/Ti dual catalysis has been reported in this work.This protocol avoids the prefunctionalization of oximes and the use of stoichiometric triarylphosphine reagents.It also features mild conditions,broad substrate scope and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The gram-scale reaction,product derivatization,late-stage functionalization of complex pharmaceutical and natural product derivatives,and oligopeptide modification exhibit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ology in synthetic chemi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redox/Ti dual catalysis dehydroxylative ring-opening Giese reaction Cyclobutanone oximes γ-Cyanoalkyl radical Distally cyano-substituted amides
原文传递
高岭石脱(OH)过程及其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智强 袁润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7-41,共5页
本文通过大量实验,表明高岭石矿物中(OH)的脱出是不一致的,即外层(OH)易于在470~520℃脱去,内层(OH)在540℃以后脱去,并伴有中间介稳相形成。
关键词 高岭石 脱水 中间介隐相 结构
下载PDF
Pt/WO_3/ZrO_2催化甘油选择性脱羟基制1,3-丙二醇反应的溶剂效应 被引量:20
3
作者 龚磊峰 吕元 +5 位作者 丁云杰 林荣和 李经伟 董文达 王涛 陈维苗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89-1191,共3页
考察了不同溶剂中Pt/WO3/ZrO2催化剂催化甘油加氢制1,3-丙二醇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质子溶剂乙醇和水有利于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含有乙醇或水的二元混合溶剂表现出明显的溶剂组分协同效应,使用混合溶剂时1,3-丙二醇选择性超过使用单... 考察了不同溶剂中Pt/WO3/ZrO2催化剂催化甘油加氢制1,3-丙二醇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质子溶剂乙醇和水有利于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含有乙醇或水的二元混合溶剂表现出明显的溶剂组分协同效应,使用混合溶剂时1,3-丙二醇选择性超过使用单一溶剂,而且混合溶剂的组成对反应性能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氧化锆 甘油 脱羟基 1 3-丙二醇 溶剂效应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分解和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罗民华 徐琼琼 朱庆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17,30,共4页
以羟基磷灰石(H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加热过程中相的分解以及冷却过程和不同气氛的后期热处理对HA相恢复的作用。结果显示:当温度从800℃升高至1200℃,伴随着结晶程度的升高,HA逐渐脱去羟基并转变成缺氧羟基磷灰石(OHA),大约在1200... 以羟基磷灰石(H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加热过程中相的分解以及冷却过程和不同气氛的后期热处理对HA相恢复的作用。结果显示:当温度从800℃升高至1200℃,伴随着结晶程度的升高,HA逐渐脱去羟基并转变成缺氧羟基磷灰石(OHA),大约在1200℃左右,缺氧羟基磷灰石发生分解,分解相为磷酸四钙(TTCP)和磷酸三钙(TCP)。慢冷和后期湿气热处理有利于分解相的恢复。在二氧化碳气氛中进行后期热处理时,碳酸根能进入到HA的晶格中,形成以A型替代为主的碳酸羟基磷灰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脱羟 分解
下载PDF
生物质甘油制备1,3-丙二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洵 许张乔 曹发海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随着生物柴油成为替代石油能源研究的兴起,如何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甘油,以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考虑因素。另一方面,由1.3-丙二醇制备的PTT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可以用来生产性质优良的纤维和薄膜等,其生产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 随着生物柴油成为替代石油能源研究的兴起,如何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甘油,以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考虑因素。另一方面,由1.3-丙二醇制备的PTT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可以用来生产性质优良的纤维和薄膜等,其生产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阐述了目前制备1,3-丙二醇的各种方法,并对其优劣性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通过甘油制备1,3-丙二醇的工艺路线是一个比较有开发前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甘油 1 3-丙二醇 脱羟基 加氢
下载PDF
煤矸石中高岭石的脱羟基特点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圆圆 杨凤玲 程芳琴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81,共4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煤矸石中高岭石的脱羟基特点进行研究,结合X射线衍射对煤矸石煅烧后的晶相组成进行分析,运用Coats and Redfern方法研究煤矸石中高岭石的脱羟基动力学.结果表明,煤矸石中高岭石脱羟基反应发生的温度区间为400℃~800℃,...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煤矸石中高岭石的脱羟基特点进行研究,结合X射线衍射对煤矸石煅烧后的晶相组成进行分析,运用Coats and Redfern方法研究煤矸石中高岭石的脱羟基动力学.结果表明,煤矸石中高岭石脱羟基反应发生的温度区间为400℃~800℃,在650℃左右达到脱羟基的最大失重率,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最大失重率所对应的温度向高温偏移;650℃,1h煤矸石煅烧样中,高岭石的衍射峰全部消失,完成了高岭石向偏高岭石的相转变;[(1-y)-1/3-1]2机理函数与实验数据吻合较高,且表观活化能EA为231.55kJ/mol,指前因子A为3×101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高岭石 脱羟基 动力学
下载PDF
石英玻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玉 金勇 《科技视界》 2018年第33期160-162,173,共4页
本文简单的综述了我国石英玻璃的发展历程,简要分析了石英玻璃的存在的缺陷及制备工艺改进方法,并讨论石英玻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石英玻璃 生产工艺 缺陷 退火 脱羟
下载PDF
高岭石脱水反应的非等温热重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姜涛 李光辉 +3 位作者 陈许玲 范晓慧 黄柱成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8-965,共8页
在系统分析非等温固相反应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等温脱水反应速率方程。采用非等温热重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计算,对高岭石脱水反应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高岭石晶体结构中内、外羟基脱除的顺序不同,其脱水反应机制在反应... 在系统分析非等温固相反应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等温脱水反应速率方程。采用非等温热重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计算,对高岭石脱水反应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高岭石晶体结构中内、外羟基脱除的顺序不同,其脱水反应机制在反应分数(α)为0.7左右时发生改变。在反应前期(0<α<0.7)时,脱水反应遵循二维扩散控制规律,脱水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59.682kJ/mol、表观频率因子为1.007×10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非等温热重法 动力学 脱水反应
下载PDF
铼催化的醇脱羟基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毛国梁 贾冰 王从洋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4-293,共10页
近年来,发展将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转化成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新型高效方法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多元醇和碳水化合物的选择性化学转换.多元醇及碳水化合物富含氧元素,其很大部分是以羟基官能团的形式存在,因此发展... 近年来,发展将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转化成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新型高效方法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多元醇和碳水化合物的选择性化学转换.多元醇及碳水化合物富含氧元素,其很大部分是以羟基官能团的形式存在,因此发展选择性的脱羟基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近年来铼催化的醇脱羟基反应的研究进展,主要分为两部分:(1)单醇的脱羟基反应构建新的化学键;(2)二(多元)醇的脱羟基反应生成烯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铼催化 脱羟基 还原剂 烯烃
原文传递
硅镁型红土镍矿脱羟基相变过程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樊庆龙 袁帅 +2 位作者 高鹏 李艳军 温婧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5期118-126,共9页
镍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应用领域广泛,镍资源主要存在于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中,目前红土镍矿正逐渐成为主要的镍提取原料,由于红土镍矿含水量大,在冶炼过程中通常要对矿石进行高温预处理,目的是去除矿石晶格里的羟基水以及预先还原部... 镍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应用领域广泛,镍资源主要存在于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中,目前红土镍矿正逐渐成为主要的镍提取原料,由于红土镍矿含水量大,在冶炼过程中通常要对矿石进行高温预处理,目的是去除矿石晶格里的羟基水以及预先还原部分金属,但这部分羟基水的脱除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并且产生物相变化,对预还原及浸出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探究红土镍矿脱羟基过程的物相变化及动力学条件,对后续加工作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利用热力学分析软件模拟计算了红土镍矿加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并采用热重-差热分析及XRD分析研究了硅镁型红土镍矿加热过程的物相变化,从室温到1400℃范围内进行了5种升温速率的非等温动力学实验,在256.8、582.8和823.0℃处有三个特征峰,分别对应褐铁矿脱羟基、蛇纹石脱羟基以及硅酸盐矿物的相变。采用非等温动力学模型求解来确定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及指前因子,使用Flynn-Wall-Ozawa法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计算了蛇纹石脱羟基过程的活化能,并利用Satava-Sestak法对常用的30种机理函数进行拟合,保留符合条件的机理函数,确定Avrami-Erofeev方程的A1/3函数符合脱羟基过程,其积分形式为G(α)=[-ln(1-α)]3,求得蛇纹石脱羟基反应的活化能为258.71kJ/mol,lnA为28.94,平均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1,蛇纹石脱羟基过程符合随机成核及随后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蛇纹石 脱羟基 非等温动力学 机理函数
下载PDF
低品位煤系高岭土焙烧脱除碳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姬梦姣 雷绍民 +3 位作者 黄腾 刘莫愁 刘园圆 尹旭东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3-56,共4页
煤系高岭土中含碳有机质(碳质物)影响其在玻璃纤维制造中的应用.对湖北某低品位煤系高岭土矿进行低温焙烧脱除碳质物(以化学需氧量“COD”计)实验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热重分析(TG—DSC)... 煤系高岭土中含碳有机质(碳质物)影响其在玻璃纤维制造中的应用.对湖北某低品位煤系高岭土矿进行低温焙烧脱除碳质物(以化学需氧量“COD”计)实验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热重分析(TG—DSC)和红外光谱分析(IR)对原矿与焙烧后产物做了表征。探讨了粒径、温度、升温时间对COD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为0.043~0.074mm、升温时间为3h、温度在450oC下保温1.5h时COD值从27641.1μg/g降至1049.7μg/g。采用低温焙烧脱除表面和层间羟基而不会破坏高岭石结构,同时使含碳有机质有效分解.COD值满足玻璃纤维原料的要求。对节能降耗、高效开发利用低品位煤系高岭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高岭土 低温焙烧 脱羟基 脱碳质物
下载PDF
Activating Process of Geopolymer Source Material: Kaolinite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祖华 姚晓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132-136,共5页
The calcining process was record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y (DSC-TG). The dehydroxylation (activating process) was partitioned into two steps by calculating and comparing the O-H ... The calcining process was record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y (DSC-TG). The dehydroxylation (activating process) was partitioned into two steps by calculating and comparing the O-H bond lengths between inner hydroxyl group and surface hydroxyl group, as well as the ionic bond of Al-OH and position of -OH.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measurement show that the activity of calcined material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 in dehydroxylation region but decreases abruptly in the "spinel" region. The suggested temperature for activating kaolinite is 90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POLYMER KAOLINITE ACTIVATING dehydroxylATION bond length
下载PDF
草酸酯类化合物在自由基脱羟基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健强 朱钢国 吴劼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09-1623,共15页
羟基作为醇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药物、天然产物、农药以及精细化学品中.烷基自由基则是自由基化学领域最基础性的合成砌块.因此,将醇转化为烷基自由基,具有基础性的研究价值.通常醇类化合物可以通过Barton-McCombie反应,... 羟基作为醇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药物、天然产物、农药以及精细化学品中.烷基自由基则是自由基化学领域最基础性的合成砌块.因此,将醇转化为烷基自由基,具有基础性的研究价值.通常醇类化合物可以通过Barton-McCombie反应,实现自由基形式的脱羟基化反应,得到烷基自由基.然而传统脱羟基化反应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发展一种简洁高效的脱羟基化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近年来有机化学的发展,自由基脱羟基化反应取得突破性进展.本综述节选其中一部分,着重介绍了草酸酯类化合物在自由基脱羟基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和设计原理,对比不同活化策略的反应机理,系统性地总结了邻苯二甲酰亚胺类型草酸酯、草酸单酯和草酸酯类化合物在自由基脱羟基化反应中的共性和个性,展望了自由基脱羟基化反应的未来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自由基 脱羟基化 草酸酯
原文传递
基于等转化法及多元非线性拟合的高岭石非等温脱羟基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湘辉 钟玉馨 +4 位作者 汪灵 廖广志 王如燕 李忠权 李家燕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Netzsch STA409PC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苏州高岭石(KW125)在30℃~1 200℃间的热分解过程。采用"Netzsch Thermokinetics software"软件对其脱羟基机理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基于等转化法评价了反应活化能及反应进程的依... 采用Netzsch STA409PC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苏州高岭石(KW125)在30℃~1 200℃间的热分解过程。采用"Netzsch Thermokinetics software"软件对其脱羟基机理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基于等转化法评价了反应活化能及反应进程的依存关系。基于多元非线性拟合确定了最可能反应机理及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苏州高岭石在30℃~1200℃温度范围的热分解为脱羟基与相转变等两个阶段。其脱羟基(30℃~800℃)过程中活化能呈现三个变化:197.68 kJ/mol±12.95 kJ/mol→181.04kJ/mol±18.98kJ/mol→269.7kJ/mol±14.64kJ/mol。脱羟基反应遵循三步连续反应模型t:f,f;(D3-Fn-Fn),一个三维扩散(D3)反应,然后是两个n序列(Fn)反应。第一步,f(α)=3(1-α)^2/3/(2(1-(1-α)^1/3),E1=185.27 kJ/mol,logA=10.83s^-1;第二步,f(α)=(1-α)^n,n=1.75,E2=187.81 kJ/mol,logA=10.32s^-1;第三步,f(α)=(1-α)^n,n=4.4,E3=262.70 kJ/mol,logA=13.26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脱羟基 非等温动力学 等转化法 多元非线性拟合
原文传递
铝代换针铁矿及其加热形成的赤铁矿的矿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阮华达 吉波博 贺纪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62-570,共9页
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差热重量分析、表面积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合成的铝代换针铁矿加热脱水及形成赤铁矿过程中一系列矿物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针铁矿的脱水温度随铝代换量增加而升高,在270℃加热1h完全转化成赤铁... 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差热重量分析、表面积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合成的铝代换针铁矿加热脱水及形成赤铁矿过程中一系列矿物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针铁矿的脱水温度随铝代换量增加而升高,在270℃加热1h完全转化成赤铁矿后,仍有约5%的过量羟基保留在赤铁矿晶格中。铝代换使针铁矿晶胞变小,而过量羟基的存在使针铁矿晶胞增大,针铁矿晶胞的a-轴及与之相应的赤铁矿晶胞的c-轴对过量羟基/水分子的影响最为敏感。针铁矿和赤铁矿的晶粒大小约在7~10nm间,它们的比表面积随铝代换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加热过程中,表面积会因针铁矿的解体而增加,但当赤铁矿形成之后,表面积的减少则可归咎于赤铁矿晶粒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铁矿 赤铁矿 铝代换 加热脱水 矿物学特性
下载PDF
4-单取代-1,2,3-三氮唑的合成进展(Ⅱ)—通过去取代基反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玉波 赵粉 +2 位作者 韩春美 梁雪秋 杨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31-1838,共8页
1,2,3-三氮唑衍生物是近些年研究热点化合物之一,随着4-单取代型衍生物在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近些年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并获得了可喜进展。本文阐述了4-单取代-1,2,3-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发展历... 1,2,3-三氮唑衍生物是近些年研究热点化合物之一,随着4-单取代型衍生物在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近些年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并获得了可喜进展。本文阐述了4-单取代-1,2,3-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发展历史,着重综述了近十年来该类唑衍生物的合成发展情况。内容主要涵盖二取代-1,2,3-三氮唑的去取代基反应,包括脱羧、脱苄基、脱羟(酰氧)基及脱取代乙基等反应。文章还包括一些合成方法及其产物的应用,并对一些重要的反应机理做了分析。文章最后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做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单取代 1 2 3-三氮唑 脱羧 脱苄基 脱羟基
下载PDF
含水矿物在真空下的释Ar机制:Ar-Ar热年代学面临的新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芳 穆治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505-510,共6页
地质体的实际情况、激光显微探针束研究、XRD和SEM观测以及真空加热下Ar的释放特征都表明体积扩散不是含水矿物在真空加热中释放Ar的唯一机制。在低温下 ,Ar的释放主要受由缺陷引起的短程扩散和体积扩散共同作用的多途径扩散机制制约 ;... 地质体的实际情况、激光显微探针束研究、XRD和SEM观测以及真空加热下Ar的释放特征都表明体积扩散不是含水矿物在真空加热中释放Ar的唯一机制。在低温下 ,Ar的释放主要受由缺陷引起的短程扩散和体积扩散共同作用的多途径扩散机制制约 ;而在高温下 ,由于含水矿物在真空中不够稳定 ,Ar的释放受到脱羟基、脱氢、氧化反应、分层作用等造成的晶体结构改变的强烈影响。含水矿物在高温下的氧化分解会导致矿物中原始Ar浓度梯度的均一化 ,因而无法得到真实的Ar分布剖面 ,也无法据此计算矿物的封闭温度 ,并进而可能影响到ArAr年龄坪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矿物 Ar释放机制 短程扩散 脱羟基作用 氩同位素 体积扩散机制
下载PDF
成形过程对浮法玻璃含水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代志祥 姜宏 +5 位作者 赵会峰 田瑞平 朱利方 贺建雄 段秋桐 沈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1-936,共6页
本文主要对全氧燃烧浮法玻璃在成形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对不同成形工艺条件下的玻璃样片上表层、中间层和锡面层的含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全氧燃烧浮法玻璃含水量高于普通浮法玻璃,成形过程中含水... 本文主要对全氧燃烧浮法玻璃在成形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对不同成形工艺条件下的玻璃样片上表层、中间层和锡面层的含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全氧燃烧浮法玻璃含水量高于普通浮法玻璃,成形过程中含水量变化更为明显;成形过程中主要发生脱羟基反应,上表层羟基损失量大于锡面层;锡槽成形工艺、成形厚度对上表层含水量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氧燃烧 玻璃成形 含水量 脱羟基
下载PDF
光诱导醇的直接脱羟基衍生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鄢伯钰 吴阶良 +3 位作者 邓金飞 陈丹 叶秀深 姚秋丽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55-3066,共12页
由于C_(sp3)—O键键能大的特点,传统还原裂解醇类的方法多涉及间接的活化过程,在温和条件下对醇C_(sp3)—O键直接裂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通过光诱导条件直接对其裂解进行脱羟基还原、脱羟基衍生化的策略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些策略... 由于C_(sp3)—O键键能大的特点,传统还原裂解醇类的方法多涉及间接的活化过程,在温和条件下对醇C_(sp3)—O键直接裂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通过光诱导条件直接对其裂解进行脱羟基还原、脱羟基衍生化的策略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些策略相较于传统方法不需要预活化步骤,也能避免传统当量氧化还原剂的使用,具有更好的原子经济性、步骤经济性以及氧化还原经济性.该主题综述文献较少,在此重点综述了光诱导下醇C_(sp3)—O键直接裂解还原及衍生化的进展,从而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烷基化 脱羟基 光化学
原文传递
3,5-脱氧-6-O-三苯甲基-1,2-O-异丙叉基-α-D-呋喃葡萄糖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宇华 安乔 +2 位作者 方志杰 郑保辉 丰巍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7-331,共5页
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35,-脱氧-6-O-三苯甲基-12,-O-异丙叉基-α-D-呋喃葡萄糖,总产率16%。该路线的关键步骤是脱羟基反应:葡萄糖衍生物首先在PPh3I、2和咪唑的作用下得到构型翻转的碘代产物,接着在LiAlH4或者Pd/C-H2条件下进行脱碘反应... 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35,-脱氧-6-O-三苯甲基-12,-O-异丙叉基-α-D-呋喃葡萄糖,总产率16%。该路线的关键步骤是脱羟基反应:葡萄糖衍生物首先在PPh3I、2和咪唑的作用下得到构型翻转的碘代产物,接着在LiAlH4或者Pd/C-H2条件下进行脱碘反应。研究了碘代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羟基反应 碘代反应 机理 空间位阻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