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 被引量:161
1
作者 牛文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4,共6页
2012年是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周年,回顾20年来世界各国发展所走过的路程,总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与不足,是制定未来世界健康发展路线图的历史要求。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经过了从生存到发展,再从发展到可持续... 2012年是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周年,回顾20年来世界各国发展所走过的路程,总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与不足,是制定未来世界健康发展路线图的历史要求。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经过了从生存到发展,再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漫长过程。可持续发展被视作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中的行为矢量,该矢量将导致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朝向日趋合理、更为和谐的方向进化。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整体的"、"内生的"和"综合的"内涵认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外部响应",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是可持续能力的"硬支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部响应",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可持续能力的"软支撑"。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被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只有"当人类对于当代的努力能够同对后代的贡献相平衡",只有"当人类为本区域发展的思考能够同时考虑到其它区域乃至全球利益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才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揭示了"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本质;可持续发展反映了"动力、质量、公平"的有机统一;可持续发展创建了"和谐、稳定、安全"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速度、数量、质量"的绿色运行。中国在未来不到10年的时间内,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社会更加进步、精神更加富足,全民的生活质量更加提升,这就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身完善,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论文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七大主题: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理论 内涵 发展度 协调度 持续度
下载PDF
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92
2
作者 孟庆松 韩文秀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77-179,187,共4页
分析了复合系统协调的协同学特征,研究了复合系统复合因子、协调度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类可以实际计算的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模型.
关键词 复合系统 协同学 复合因子 协调度
下载PDF
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100
3
作者 王琦 汤放华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1-167,202,共8页
构建了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洞庭湖区的耦合度、协调度和综合发展值,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序的动态演变上看,2000—2004年洞... 构建了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洞庭湖区的耦合度、协调度和综合发展值,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序的动态演变上看,2000—2004年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为中度失调,2005年开始转入基本协调,2009年实现中度协调。2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岳阳于2008年最早实现中度协调状态,常德和益阳则分别于2009年、2010年达到中度协调。虽然近14年来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离高度协调状态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经济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耦合度 协调度
原文传递
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被引量:77
4
作者 魏金义 祁春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
要素禀赋条件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制约,技术进步是实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巨大动力,两者间的高度耦合协调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要素禀赋和技术条件都有所变化。本文从耦合关系的视角,利用耦合协调模型,... 要素禀赋条件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制约,技术进步是实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巨大动力,两者间的高度耦合协调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要素禀赋和技术条件都有所变化。本文从耦合关系的视角,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性,并对各地区间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化速度滞后于技术进步的步伐;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性没有发生明显波动,一直处于颉颃阶段,且呈现出"U"型的变化趋势;1981—2011年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已由改革开放初的低度耦合协调发展成为高度耦合协调;各地区间农业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的耦合性存在一定差异,多数地区两者间耦合协调关系属于中度耦合协调型,北京和西藏两地仍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仅江苏、山东、河南、广东四省为高度耦合协调型。在农业改革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发挥市场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实现两者的高度耦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应充分考虑我国各地区农业要素禀赋条件的差异性,选择与当地要素禀赋相适应的技术类型,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和技术本身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要素禀赋 耦合度 耦合协调
下载PDF
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74
5
作者 陈端吕 彭保发 熊建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38-1346,共9页
以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度、协调度模型,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系统达到最佳耦合协调状态的因子贡献度,探讨系统因子对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调控适应机制。研究表明:①从耦合程... 以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度、协调度模型,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系统达到最佳耦合协调状态的因子贡献度,探讨系统因子对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调控适应机制。研究表明:①从耦合程度的时序看,10a间耦合度变动趋势较平稳,2003-2011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基本为拈抗状态,2012年正在向磨合时期过渡。对于序参量年度变化率比较,年度变化都比较平稳,序参量之间协同作用的强弱程度体现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并不十分理想。②2003-2012年环洞庭湖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程度基本还处于中低水平。2003~2011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关系处于低度协调,2012年开始转入中度协调,洞庭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③2003~2005年耦合度处于较高状态,但协调度却不处于高位。2006-2012年系统耦合度与协调度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④生态经济系统评价因子的贡献度,是系统耦合协调达到理想等级的评价因子重要性,反映某项评价指标对耦合或协调最佳状态的贡献程度。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评价因子贡献度大下社会经济子系统,说明了对于系统理想状态的调控,生态环境子系统各项指标具有主导作用。⑤在系统调控中,囚子贡献度与系统目标调控程度呈正相关。因子贡献度越大,对系统耦合或协调目标调控力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度 协调度 生态经济系统 因子贡献度 神经网络
下载PDF
1993-2008年中国土地与人口城市化协调度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65
6
作者 朱凤凯 张凤荣 +2 位作者 李灿 焦鹏飞 王静霞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7-656,共10页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重要转型,认识把握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协调性和区域差异,对统筹区域城市化的"人地配置"和实现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选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协调度指数、塞尔指数等模型,考...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重要转型,认识把握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协调性和区域差异,对统筹区域城市化的"人地配置"和实现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选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协调度指数、塞尔指数等模型,考察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及其协调性的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由此造成的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变化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土地财政主导下,城市扩张速度普遍加快,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协调现象由东部地区扩展到全国范围;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普遍下降,而直辖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区的大幅扩张导致非农人口密度区域差异缩小;③区域间建设用地指标与人口非农化相匹配的"人地挂钩",是未来实现健康、协调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协调度 区域差异 中国
原文传递
耦合度计算的常见错误分析 被引量:63
7
作者 刘春林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18-22,共5页
耦合度用来测度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的相互影响程度.在使用静态耦合模型的379篇论文中,约半数论文的耦合度计算错误.统计整理文献所用的公式,分析其中的错误.最后以两系统为例,运用surfer8软件模拟耦合度及协调度的数值分布,并给出合理... 耦合度用来测度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的相互影响程度.在使用静态耦合模型的379篇论文中,约半数论文的耦合度计算错误.统计整理文献所用的公式,分析其中的错误.最后以两系统为例,运用surfer8软件模拟耦合度及协调度的数值分布,并给出合理选用耦合度公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静态耦合模型 耦合度 协调度 公式
下载PDF
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7
8
作者 张国俊 王珏晗 +1 位作者 吴坤津 许志桦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2-288,共17页
采用熵值法、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2006—2016年中国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时空格局特征,并运用Tobit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 采用熵值法、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2006—2016年中国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时空格局特征,并运用Tobit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持续增长,珠三角协调度最高,长三角协调度增速最快;②三大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差异波动减小,珠三角城市群的减小幅度最小;③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等级演化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但随时间推移有向高一级状态转移趋势;④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及部分沿海沿江发达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持续处于较高水平;⑤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空间特征由分散走向集聚;⑥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与环境趋向于"同步发展";⑦能源消耗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外资依存度和所有制结构对三大城市群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具有影响,但各因素影响的显著程度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质量 协调度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三大城市群
原文传递
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方一平 陈国阶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5期21-23,共3页
从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方面分析了成都市 1 990 -1 997年间协调度的变化趋势 ,评估了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类型 ,得出了成都市属于总体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的结论。
关键词 协调发展度 协调发展类型 环境滞后型 城市环境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的比较 被引量:31
10
作者 高耀 刘志民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65,共8页
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采用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十五"期间,长三角城市群整体高等教育水... 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采用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十五"期间,长三角城市群整体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明显增强,从不均衡、差异发展跨入到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之中;协调的程度也由最初的低水平和中低水平协调逐步跨入中高水平甚至高水平协调行列。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一要实现分工与协作,打造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新的"双增长极";二要进行整合与联动,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新的"双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群 高等教育 经济水平 协调度
下载PDF
山东省“新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 被引量:27
11
作者 侯纯光 程钰 任建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68,共9页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及绿色化(以下简称"新五化")提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在解析"新五化"的理论内涵与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数理模型、定量分析和地...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及绿色化(以下简称"新五化")提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在解析"新五化"的理论内涵与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数理模型、定量分析和地理学空间分析的方法,结合"新五化"协调发展模型,研究2000—2013年山东省"新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新五化"综合发展水平上升速度较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增长较快,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发展水平较低;2山东省"新五化"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介于0.703~0.980之间,属于中高度耦合水平,山东省"新五化"协调发展测度介于0.301~0.823之间,协调发展等级不高;3从"新五化"协调发展空间格局来看,济南、淄博、青岛、威海等鲁中、鲁东地区"新五化"耦合度和协调度较高,菏泽、聊城、滨州、德州、临沂、日照等鲁西、鲁北、鲁南地区"新五化"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较低。研究从促进五化同步发展、加强五化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制定区域化的五化发展战略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五化” 耦合度 协调度 时空演变 山东省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穆怀中 闫琳琳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1980—2006年期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分析,并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协调状况对比后,得出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低,且处于产业结构剧烈变动之后的恢复... 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1980—2006年期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分析,并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协调状况对比后,得出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低,且处于产业结构剧烈变动之后的恢复阶段的结论。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度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供、需协调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高彦春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3-168,共6页
水资源的盈、亏状况取决于供、需及协调程度三个方面。而当前水资源评价体系却忽视了对供、需协调程度的评价。本文提出协调系数的概念,就在于客观反映区域水资源系统开发利用的供、需协调程度。协调系数的引入,完善了水资源评价体系... 水资源的盈、亏状况取决于供、需及协调程度三个方面。而当前水资源评价体系却忽视了对供、需协调程度的评价。本文提出协调系数的概念,就在于客观反映区域水资源系统开发利用的供、需协调程度。协调系数的引入,完善了水资源评价体系,推动了水资源研究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评价 协调分析 协调程度 汉中盆地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迟景明 李奇峰 何声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59,共6页
在经济新常态下,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失调问题日益显著。文章采用T0PSIS方法测度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水平,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水平区域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 在经济新常态下,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失调问题日益显著。文章采用T0PSIS方法测度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水平,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水平区域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表现出趋于平稳发展的特点,但是区域发展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普遍较低,失调情况比较严重,并且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的状况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0PSIS法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度
下载PDF
中国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城市化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蒋晓娟 王月菊 +1 位作者 陈兴鹏 张子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71,共9页
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经济增长、空间扩张和社会转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只有四者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城市化的目的。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1个省份的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度和... 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经济增长、空间扩张和社会转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只有四者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城市化的目的。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1个省份的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了测度,从全国、八大区域和省域三个尺度分析了耦合度和协调性的时间演变轨迹,并利用R/S分析方法对时间演变的趋势性进行了分析,文章还利用GIS手段,就耦合度和协调性的空间差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呈现出低强度耦合、低水平协调状态,且耦合强度在不断降低,但协调水平不断提高,耦合度和协调性的时间尺度演变具有很强的持续性;耦合度的空间差异有所扩大,而协调度的空间差异在逐渐缩小,耦合度和协调性的空间格局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低耦合强度、低协调水平或较低耦合强度、较低协调水平类型区,仅有少数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协调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空间—社会 城市化 耦合度 协调性 时空演变 中国
下载PDF
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度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马德君 王科涵 胡继亮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本文利用熵值综合评价法和耦合法,研究了2002—2011年西北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和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总体上,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水平不够高,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西北民族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城镇... 本文利用熵值综合评价法和耦合法,研究了2002—2011年西北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和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总体上,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水平不够高,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西北民族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城镇化超前,土地集约利用滞后的勉强协调发展特征;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度存在区域差距,但呈趋同趋势;就土地利用而言,发展大中型城市有助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政策建议:若要集约土地利用,则应大力发展大中型城市;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广泛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集约利用 熵值法 耦合度 协调度
原文传递
基于耦合模型的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磊 刘继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9,共6页
高新技术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之一,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的耦合强度和协调程度对于深入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1998-2010年两个复杂系统的耦合发... 高新技术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之一,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的耦合强度和协调程度对于深入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1998-2010年两个复杂系统的耦合发展关系。结果表明: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处于由颉颃走向磨合的时期,耦合协调度虽有提升但仍处于低度协调状态。针对目前的耦合关系特点,提出了实现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良性耦合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度 协调度 高新技术产业 新型工业化
下载PDF
基于网络协调程度评估的电网建设项目优化排序方法 被引量:19
18
作者 黎灿兵 傅美平 +1 位作者 梁锦照 杜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12-115,120,共5页
根据电网结构特点及各电压等级变电站的关联关系,提出网络协调程度评估模型,考查电网项目建设的紧迫性及技术标准的合理性,优化项目建设的顺序。进一步对电网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评估,衡量项目的效益并进行二次排序,通过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根据电网结构特点及各电压等级变电站的关联关系,提出网络协调程度评估模型,考查电网项目建设的紧迫性及技术标准的合理性,优化项目建设的顺序。进一步对电网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评估,衡量项目的效益并进行二次排序,通过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得出项目的最优建设顺序。评估模型和优化思路对电网项目建设投资决策和效益评估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结构 效益评估 关联度 网络协调 优化排序
下载PDF
河南省城市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梁留科 王伟 +3 位作者 李峰 王冠孝 蒋思远 宁立新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建立城市化与旅游产业两大系统交互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和河南省各省辖市城市化发展与旅游产业相关指标体系,计算出河南省各辖市城市化与旅游产业两大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而后进行系统耦合协调度层次划分,并对其时空变化进行分析.201... 通过建立城市化与旅游产业两大系统交互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和河南省各省辖市城市化发展与旅游产业相关指标体系,计算出河南省各辖市城市化与旅游产业两大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而后进行系统耦合协调度层次划分,并对其时空变化进行分析.2013年,河南省城市化与旅游产业两个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其中,豫西、豫北、豫西南以及郑州附近的豫中地区的系统耦合度与协调度相对较高,省内其他地区的系统耦合度和协调程度相对较低.2008-2013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城市化-旅游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度有所变化,但整体变动不大,耦合协调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城市化 耦合度 协调度 耦合协调度模型 河南省
原文传递
中国资源、经济和环境发展水平与协调度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永春 朱帅 雷砺颖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4,共10页
通过构建资源—经济—环境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系统协同论和离差原理,测算了中国资源—经济—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度。研究表明:中国资源—经济—环境发展水平在波动中大幅提升,可分为发展期、波动期和攀升期;资源、经济和环境两... 通过构建资源—经济—环境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系统协同论和离差原理,测算了中国资源—经济—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度。研究表明:中国资源—经济—环境发展水平在波动中大幅提升,可分为发展期、波动期和攀升期;资源、经济和环境两两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趋势总体较为相似,两两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接近趋势;中国资源—经济—环境的复合系统协调度在波动中不断提升,呈现良好协调水平;并且该复合系统以经济子系统为核心,其会影响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变化。鉴于此,中国应以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导向,在推进经济稳健增长的同时,调整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实施更严厉的节能减排政策,建立环境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实现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经济和环境 发展水平 协调度 系统协同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