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影像学特征及颈椎矢状位参数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柴子豪 杨晓露 +5 位作者 张伟 张旭 胡晓明 管俞君 张浩然 于海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13-1419,共7页
目的探究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degenerative cervical kyphosis,DCK)的影像学特征及颈椎矢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9例DCK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47例,女42例;年龄25-81岁,平均48.... 目的探究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degenerative cervical kyphosis,DCK)的影像学特征及颈椎矢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9例DCK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47例,女42例;年龄25-81岁,平均48.4岁。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影像学资料包括C_(0)-C_(2)角、C_(2)-C_(7)角、C_(3)-C_(7)各节段颈椎关节突关节角、C_(7)倾斜角(C_(7) slope,C_(7)S)、C_(2)-C_(7)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后凸范围、后凸顶点。将纳入患者按性别分组并比较两组各参数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年龄、生活质量评分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关系,以及颈椎矢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VAS评分为0-9分,平均4.3分;NDI为16%-44%,平均30.0%;男女患者间VAS评分和N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后凸范围分别为C_(3-5)3例,C_(3-6)41例,C_(3-7)30例,C_(4-6)4例,C_(4-7)10例,C_(5-7)1例;后凸顶点多位于C_(4)-C_(5)之间(78/89,87.64%)。C_(3)-C_(7)各节段颈椎关节突关节角分别为(60.25±5.56)°、(55.42±5.77)°、(53.03±6.33)°、(58.39±7.27)°、(64.70±6.40)°。C_(0)-C_(2)角、C_(2)-C_(7)角、C_(7)S、cSVA分别为(−23.81±6.74)°、(10.15±2.94)°、(15.31±4.59)°、(2.37±1.19)mm;其中男性C_(7)S和cSVA明显大于女性(P<0.05)。其余参数男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和NDI与C_(0)-C_(2)角成负相关(P<0.05),与C_(2)-C_(7)角、cSVA均成正相关(P<0.05),VAS评分与C_(7)S成负相关(P<0.05);除VAS评分外,NDI和各颈椎矢状位参数均受年龄变化影响,其中年龄与NDI、C_(7)S、cSVA成正相关(P<0.05),与C_(0)-C_(2)角、C_(2)-C_(7)角成负相关(P<0.05)。各颈椎矢状位参数间相关性分析显示,C_(0)-C_(2)角与C_(2)-C_(7)角、cSVA成负相关(P<0.05);C_(7)S与C_(2)-C_(7)角成负相关(P<0.05),与cSVA成正相关(P<0.05)。其余指标间均无相关性(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 关节突关节角 矢状位参数 后凸范围 后凸顶点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大角度(12°)3D打印融合器在治疗颈椎退变性后凸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子豪 段显亮 +2 位作者 李凡 贺佐强 程维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795-799,共5页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钢板联合颈椎前路大角度(12°)3D打印融合器与颈椎前路钢板联合Cage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Cervical kyphotic deformity,CKD)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颈椎畸形矫形的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将31例退变性CK...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钢板联合颈椎前路大角度(12°)3D打印融合器与颈椎前路钢板联合Cage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Cervical kyphotic deformity,CKD)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颈椎畸形矫形的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将31例退变性CKD患者分为A组、B组,其中A组15例,行颈椎前路钢板联合颈椎前路大角度(12°)3D打印融合器;B组16例,行颈椎前路钢板联合Cage.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期间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2~C7 Cobb角、手术节段局部后凸角(RK)、C2~C7矢状面垂直轴(SVA),比较其临床效果、矫正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JOA评分、NDI和VAS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C2~C7 Cobb角、RK和病变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明显增加,SVA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结论 对于颈椎病伴有退变性后凸畸形的患者,大角度3D打印融合器能以最少的治疗节段数达到更大的矫正度数,颈椎曲度恢复、颈痛治疗效果更佳,使颈椎最大程度保有活动度,融合器贴服性更好,融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颈椎后凸 3D打印 大角度融合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颈前路经椎间隙行钩椎关节松解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洋 孙柏峰 +4 位作者 徐辰 祁敏 沈晓龙 张科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5-1071,共7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行钩椎关节松解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且在术中经椎间隙行钩椎关节松解治疗的41例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其中...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行钩椎关节松解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且在术中经椎间隙行钩椎关节松解治疗的41例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17例,女24例;年龄64.8±9.7岁。僵硬性后凸24例,非僵硬性后凸17例,对僵硬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行双侧钩椎关节切除松解。手术节段为2个节段的患者3例(C3~C4,1例;C4~C6,2例),3个节段患者28例(C3~C6,11例;C4~C7,17例),4个节段患者10例(C3~C7,10例)。术前及末次随访通过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痛及根性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X线片,测量C2~C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及C2~C7矢状位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4~210min(162.5±28.6min),术中出血量70~200ml(121.1±34.2ml),随访时间35.5±7.7个月(24~4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10.7±2.4分,末次随访15.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75.5±27.4)%(0~100%);术前NDI为24.4±7.9分,末次随访8.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65.7±21.4)%(30%~100%);术前VAS评分4.3±1.9分,末次随访1.9±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颈椎矢状面参数明显改善,术前颈椎整体Cobb角(C2~C7)为-16.5°±5.3°,末次随访10.2°±5.1°(P<0.05);SVA由术前33.2±13.7mm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7.5±7.8mm(P<0.05);手术节段Cobb角术前为-19.8°±5.7°,末次随访为11.3°±2.2°(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4例,颈部血肿1例,声音嘶哑1例,轻度吞咽困难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 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 钩椎关节松解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与单纯前路术式对多节段颈椎病临床疗效比较
4
作者 相元岭 邱玉金 +1 位作者 盖利 吴磊磊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38-340,F0004,共4页
目的 比较分析前后路联合不使用钢板( CAPF)与单纯前路融合器加用钢板( AFA)两种术式对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手术治疗的60名患者. A组患者接受前路融合器加用钢板融合术(AFA),B组患者接受前路... 目的 比较分析前后路联合不使用钢板( CAPF)与单纯前路融合器加用钢板( AFA)两种术式对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手术治疗的60名患者. A组患者接受前路融合器加用钢板融合术(AFA),B组患者接受前路融合器联合后路钉棒系统融合术( CAPF). 角度矫正程度及维持情况、融合率以及邻近节段的退变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评估,临床效果通过颈椎VAS,NDI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 结果 平均矫正角度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在末次随访中A组病例在颈椎曲度矫正丢失度方面较B组病例高(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有更高的假关节发生率、融合器下沉发生率、植入物相关并发症以及吞咽困难发生率. 上肢疼痛的平均VAS分值以及平均NDI分值,B组要优于A组(P〈0.05),但是颈后痛的平均VAS分值,A组优于B组(P〈0.05). B组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A组长(P〈0.05). 结论 尽管前后路联合融合术比单纯前路融合术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前后联合融合术提供了更好的维持颈椎曲度、高融合率、低融合器下沉和低邻近节段退变率及更好的VAS和NDI评分,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凸畸形 前路融合术(AFA) 前后路联合融合术(CAPF)
下载PDF
改良式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祁敏 刘洋 +5 位作者 沈晓龙 孙柏峰 顾一飞 徐辰 陈华江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72-979,共8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经椎间隙扩大减压融合术(anterior trans-intervertebral space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TIDF)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科接受ATIDF手术治疗的65例退变性颈椎后凸... 目的:探讨颈前路经椎间隙扩大减压融合术(anterior trans-intervertebral space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TIDF)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科接受ATIDF手术治疗的65例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63.4±11.2岁(35~85岁),病程18.2±8.4个月(4~28个月)。接受两节段ATIDF患者16例(C3~C57例、C4~C69例),三节段ATIDF患者38例(C3~C618例、C4~C720例),四节段ATIDF(C3~C7)患者11例。纳入患者中僵硬型后凸患者35例(53.85%),柔韧性后凸患者30例(46.15%);僵硬型后凸患者在减压时均采用了部分钩椎关节切除。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拍摄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评价颈椎曲度(C2~C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C2~C7矢状位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并计算后凸的矫正率。采用颈椎MRI平扫和CT评估患者神经减压情况和植骨融合情况。记录纳入患者随访期间相关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纳入患者随访时间为33.5±5.4个月(24~50个月)。手术时间为158.2±31.4min(105~215min),术中出血量为117.6±36.3ml(65~200ml)。纳入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神经功能改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所有纳入患者术后颈椎后凸角度均取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后凸矫正率为147.43%。术后第2天和末次随访时C2~C7 Cobb角、手术节段局部Cobb角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SV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手术节段的平均椎间隙高度从术前的2.14±1.53mm增加至术后第2天的5.94±3.11m(P=0.001),末次随访时为5.36±2.47mm(P=0.001)。随访期间有8例(12.31%)患者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颈椎后凸 颈前路经椎间隙扩大减压融合术 畸形矫正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