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自体骨结构性植骨加带延长杆胫骨假体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 被引量:8
1
作者 徐立军 段军 +4 位作者 陈又年 张远金 王勤志 秦练 李大明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6期481-485,共5页
目的 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采用自体骨结构性植骨结合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修复中、重度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骨科初次采用TKA治疗的15例中、重度内翻膝合并... 目的 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采用自体骨结构性植骨结合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修复中、重度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骨科初次采用TKA治疗的15例中、重度内翻膝合并胫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52~75岁,平均58岁.膝关节内翻角17°~29°,平均(26.2°±2.4).术前按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临床评分(20.4±7.2)分,功能评分(21.3±8.5)分.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按照Anderson骨科研究所骨缺损分型,Ⅱ型13例,Ⅲ型2例.均采用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自体骨结构性植骨结合延长杆胫骨假体修复胫骨骨缺损.术后观察膝内翻角、骨愈合情况,植骨块是否移位,及假体松动、下沉等情况,末次随访时再次采用膝关节KSS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80 min,平均(72±6.3)min;术中出血20~55 mL,平均(43±8.5)mL.患者均获随访10~32个月,平均(18.7±5.4)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KSS评定膝关节功能:临床评分(92.2±5.0)分,功能评分(90.6±7.5)分,均明显高于术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临床=42.138、t功能=35.254,P值均〈0.01).术后X线片显示:膝内翻角5°~9°,平均(7.6°±1.3),结构植骨块与平台骨组织一期愈合,植骨块无移位、骨吸收,无假体松动、下沉,无关节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 对初次TKA患者,术中采用自体骨结构性植骨结合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修复胫骨平台中、重度骨缺损,可重建关节稳定性,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缺损 膝内翻 骨移植 延长杆胫骨假体
原文传递
C++代码缺陷自动检测工具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5
2
作者 古可 刘超 金茂忠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28-1631,共4页
通过编译的C++程序代码并不一定保证代码中不存在缺陷。代码中可能依然隐含了安全、设计或是风格上的缺陷,从而导致程序运行时出现内存泄露、指针误用等现象,或导致程序代码不清晰、可读性差。为了有效查找这些缺陷,探讨了可定制缺陷规... 通过编译的C++程序代码并不一定保证代码中不存在缺陷。代码中可能依然隐含了安全、设计或是风格上的缺陷,从而导致程序运行时出现内存泄露、指针误用等现象,或导致程序代码不清晰、可读性差。为了有效查找这些缺陷,探讨了可定制缺陷规则的C++代码缺陷自动检测技术,介绍了两种缺陷定位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XPath技术的缺陷规则定制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代码缺陷自动检测工具CDD(C++defect detec-tor),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缺陷定位方法的有效性以及CDD的易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分析 抽象语法树 缺陷检测 规则扩展
下载PDF
大数据在管道本体缺陷扩展及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孙鹏 孙宇 +2 位作者 吴昊 张雄 成海军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1年第3期11-14,共4页
文中以内检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内外腐蚀大数据分析模型。介绍了大数据在管道本体缺陷扩展分析中的应用、基于大数据的管道缺陷修复,为管道本体缺陷扩展趋势预测、缺陷修复计划制订提供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保障管道安全,... 文中以内检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内外腐蚀大数据分析模型。介绍了大数据在管道本体缺陷扩展分析中的应用、基于大数据的管道缺陷修复,为管道本体缺陷扩展趋势预测、缺陷修复计划制订提供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保障管道安全,节约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内检测 分析模型 缺陷扩展 缺陷修复
下载PDF
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下颌牙列缺损游离端黏膜形态差异分析
4
作者 龚志成 彭艳 +2 位作者 钟群 邬雪颖 房硕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目的:比较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技术制取的下颌牙列缺损模型游离端黏膜组织形态的差异。方法:纳入下颌Kennedy第一、二类牙列缺损患者17例,共23个游离端,分别使用口内数字印模和选择性压力印模为同一患者制取2个下颌模型。使用... 目的:比较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技术制取的下颌牙列缺损模型游离端黏膜组织形态的差异。方法:纳入下颌Kennedy第一、二类牙列缺损患者17例,共23个游离端,分别使用口内数字印模和选择性压力印模为同一患者制取2个下颌模型。使用模型扫描仪获取选择性压力印模石膏模型的三维图像,作为参照模型。在Geomagic Control 2014软件中将同一患者的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进行三维偏差分析,得到均方根误差,测量游离端牙槽嵴顶距末端基牙5、10、15 mm处的2.5 mm半径圆形区域形态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偏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技术制取的游离端黏膜平均形态差异为(0.37±0.12)mm,最小形态差异为0.26 mm,最大形态差异为0.55 mm。区域形态差异与末端基牙距离呈正相关(P<0.05),其中,距末端基牙5 mm处区域形态差异为(0.14±0.11)mm,距末端基牙10 mm处区域形态差异为(0.22±0.13)mm,距末端基牙15 mm处区域形态差异为(0.39±0.16)mm。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对下颌游离端缺牙区黏膜组织形态差异整体为0.26~0.55 mm,形态差异大小与距离末端基牙的距离呈正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数字印模 选择性压力印模 牙列缺损 末端游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含缺陷锁斗设备疲劳分析
5
作者 徐娟娟 梁斌 +2 位作者 李敏 卢艳玲 邵世飞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
锁斗是典型煤化工装置中关键设备,在长期循环载荷作用下易发生疲劳断裂。运用结构和热应力瞬态分析方法,计算含缺陷锁斗承受的应力幅值。同时基于试验所得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参数,计算预期循环次数下缺陷的扩展量并对最终缺陷尺寸进行安... 锁斗是典型煤化工装置中关键设备,在长期循环载荷作用下易发生疲劳断裂。运用结构和热应力瞬态分析方法,计算含缺陷锁斗承受的应力幅值。同时基于试验所得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参数,计算预期循环次数下缺陷的扩展量并对最终缺陷尺寸进行安全性评价。评定结果表明含缺陷锁斗可在预期循环次数内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斗 瞬态分析 缺陷扩展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风机齿轮箱轴承应力及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白浩宇 穆塔里夫·阿赫迈德 +1 位作者 白云松 鞠增鑫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6,共6页
针对风机齿轮箱轴承在运转中出现的外圈局部剥落缺陷及其造成的疲劳寿命问题,以5 MW风机齿轮箱输出轴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无缺陷轴承和不同宽度尺寸局部剥落缺陷轴承的数值模型。对模型进行显式动力学分析,分析转速及缺陷尺寸扩展对轴... 针对风机齿轮箱轴承在运转中出现的外圈局部剥落缺陷及其造成的疲劳寿命问题,以5 MW风机齿轮箱输出轴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无缺陷轴承和不同宽度尺寸局部剥落缺陷轴承的数值模型。对模型进行显式动力学分析,分析转速及缺陷尺寸扩展对轴承各部件的应力变化;以名义应力法和损伤理论为准则,对无缺陷轴承和有缺陷轴承进行疲劳分析,得出轴承的损伤和疲劳寿命。结果表明:随着局部剥落缺陷的扩展和转速的增大,这两轴承各部件应力均上升,但寿命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齿轮箱轴承 局部剥落缺陷 缺陷扩展 疲劳寿命
下载PDF
透明硬脆材料激光剥离关键问题研究(特邀)
7
作者 赵树森 何宏智 +5 位作者 韩世飞 姜璐 杜家宝 于海娟 林学春 张谷令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0,共14页
透明硬脆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腐蚀性以及光电性能,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与电子领域。传统透明硬脆材料切片方法效率低、材料损耗大,制约了硬脆材料的推广应用。激光剥离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透明硬脆材料切片新方法,... 透明硬脆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腐蚀性以及光电性能,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与电子领域。传统透明硬脆材料切片方法效率低、材料损耗大,制约了硬脆材料的推广应用。激光剥离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透明硬脆材料切片新方法,较传统金刚线切割方法大幅提升硬脆材料的切片效率和材料利用率,目前已发展成为硬脆材料激光加工领域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焦点。文中深入分析透明硬脆材料激光剥离物理过程,归纳激光剥离过程关键科学问题:透明硬脆材料对激光的非线性吸收、激光作用下材料内部微观结构演化与缺陷扩展规律,以及激光光场调控对材料改质影响机制等。基于这些科学问题,综述了近年来激光剥离不同类型透明硬脆材料的研究进展,目前用于激光剥离的材料已涵盖了SiC、Si、GaN、金刚石等半导体材料,蓝宝石、多晶Al_(2)O_(3)、氧化锆等陶瓷材料,激光剥离技术已发展出超快激光双脉冲诱导剥离、超快激光-化学辅助剥离、多激光复合剥离等。激光剥离物理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激光-材料-热学-力学多学科交叉问题,尽管在实验结果方面获得了显著突破和迅猛发展,但目前对于工艺机理仍缺乏深入的理论与数值建模研究。未来透明硬脆材料激光剥离技术将会朝着百微米以下超薄厚度剥离、改质层低损伤、工艺自适应等方向发展,将为半导体与电子等领域快速发展提供更大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激光 硬脆材料 剥离 非线性吸收 缺陷扩展 光场调控
下载PDF
2种不同印模方法致上颌游离缺失端黏膜组织形变量差异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彭艳 邬雪颖 +2 位作者 钟群 房硕博 叶页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目的:比较光学印模与功能性印模技术制取的牙列缺损上颌模型致游离端黏膜组织形变量的差异。方法:选取Kennedy第一类和第二类上颌牙列缺损患者各10例,分别使用光学印模和功能性印模技术为同一患者制取2个上颌模型。将功能性印模所翻制... 目的:比较光学印模与功能性印模技术制取的牙列缺损上颌模型致游离端黏膜组织形变量的差异。方法:选取Kennedy第一类和第二类上颌牙列缺损患者各10例,分别使用光学印模和功能性印模技术为同一患者制取2个上颌模型。将功能性印模所翻制的石膏模型使用口外台式扫描仪获得的三维图像作为参照模型,在Geomagic Qualify12软件中,将同一患者的光学印模与功能性印模进行比对,得到偏差色谱图。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Kennedy第一类和Kennedy第二类缺牙组间的平均偏倚均方根差(Root Mean Square,RMS)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均呈现随着与末端基牙距离的增加,平均RMS随之上升的趋势。结论:光学印模与功能性印模对上颌游离端缺牙区黏膜组织形变量的差异与缺牙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与游离缺牙区的长度呈现正相关趋势,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印模 功能性印模 牙列缺损 末端游离
下载PDF
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郝光亮 张贵春 曹学成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5期370-373,共4页
背景: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发生率高,治疗困难,效果不理想。目前,骨缺损修复方法包括皮瓣覆盖+自体骨移植术、异体骨或异种骨移植、带血供腓骨移植、骨延长和骨搬移术。目的:探讨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 背景: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发生率高,治疗困难,效果不理想。目前,骨缺损修复方法包括皮瓣覆盖+自体骨移植术、异体骨或异种骨移植、带血供腓骨移植、骨延长和骨搬移术。目的:探讨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8~64岁,平均(42.8±12.1)岁。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一组采用Orthofix单臂外固定延长架截骨延长,另一组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延长架截骨延长,术后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HHS膝关节功能评分、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Orthofix单臂外固定延长架的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出血量较少,与Ilizarov环形外固定延长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HHS膝关节功能评分、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疗效佳,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其中Orthofix单臂外固定延长架能减少手术创伤,安全性较高,但骨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延长骨成角和偏移;Ilizarov环形外固定延长架的术中应用置入较多钢针,移动时可造成部分皮瓣坏死和血管损伤,应避免在皮瓣覆盖创面的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搬移术 胫骨骨折 感染 大段骨缺损 延长架
下载PDF
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体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19
10
作者 莫止源 高永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4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上前牙龈体缺损应用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5年6月~2018年10月口腔科诊治的150例上前牙龈体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上前牙龈体缺损应用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5年6月~2018年10月口腔科诊治的150例上前牙龈体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改良牙冠延长术,观察组行正畸牵引+牙冠延长术。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牙周健康等情况,主要包括牙齿松动度(TM)、牙周袋探诊深度(P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的修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PPD、SBI、PLI、GI、TM均较术前降低(P<0.01),而两组术后1个月的PPD、SBI、PLI、GI、T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12周的冠高度高于术后2周(P<0.01);两组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牙冠延长术、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均能有效修复上前牙龈体缺损,改善牙周健康状态,促进冠高度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均较少,二者疗效相当,可按个体实际状况、需求选取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龈体缺损 改良牙冠延长术 正畸牵引 牙周健康 并发症
下载PDF
指端缺损的显微外科塑形修复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涧 余云兰 +3 位作者 吴春 王正理 朱胜军 应振端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10-211,F0003,共3页
目的报道指端缺损的显微外科塑形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7年10月,我们根据解剖组织学基础依据,采用多种皮瓣+甲体延长塑形修复160例指端缺损,重塑指甲、指体美观的外形,进行术后随访、功能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38个月,皮... 目的报道指端缺损的显微外科塑形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7年10月,我们根据解剖组织学基础依据,采用多种皮瓣+甲体延长塑形修复160例指端缺损,重塑指甲、指体美观的外形,进行术后随访、功能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38个月,皮瓣完全成活,虽然指甲与健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但生长良好,未见甲根与甲床分离征象及明显畸形,指体外形得到极大改善,无指端疼痛感,基本不影响扣、拨、捏、抓等功能。结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手指外形与功能恢复患者较为满意,适合各级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皮瓣 甲体延长 塑形修复
下载PDF
数字化模型置换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闫慧鑫 呼海燕 +1 位作者 刘继华 孟文霞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3063-3066,共4页
目的比较数字化模型置换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用于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患者6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比较数字化模型置换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用于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患者6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实施数字化模型置换印模法进行印模制取,对照组实施选择性压力印模法进行印模制取,比较两组患者初戴义齿时的义齿黏膜压痛情况、使用3个月后的义齿基托边缘的伸展情况、咀嚼效率以及使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义齿基托边缘的伸展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义齿的黏膜压痛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84.85%、9.09%、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52%、36.36%、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义齿使用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义齿咀嚼效率为1.35±0.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制模方法均可以用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但是在黏膜压痛、义齿的咀嚼效率方面,数字化模型置换印模优于选择性压力印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模型置换印模 选择性压力印模 下颌末端游离缺失 伸展情况 黏膜压痛 咀嚼效率
下载PDF
分形维数与临界扩展力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连科 王晓伟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A145-A149,共5页
本文利用缺陷规范场理论给出有效临界扩展力,并且从理论上分析了有效临界扩展力的对数值是断口分形维数的线性函数的合理性,澄清了分形用于断裂韧性研究中存在的不定性问题。
关键词 分形维数 临界 扩展力 缺陷规范场
下载PDF
面-颏下动脉岛状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伟良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1期2-11,共10页
面⁃颏下动脉岛状皮瓣(facial⁃submentalarteryislandflap,FSAIF)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筋膜皮瓣,其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该瓣血供恒定且血运充分,制备较简单,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根据所携带的组织,FSAI... 面⁃颏下动脉岛状皮瓣(facial⁃submentalarteryislandflap,FSAIF)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筋膜皮瓣,其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该瓣血供恒定且血运充分,制备较简单,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根据所携带的组织,FSAIF可分为筋膜皮瓣、肌皮瓣、单纯皮瓣等,该瓣还可制备成带下颌骨的骨筋膜(肌)皮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由于其为带蒂瓣,能够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中型缺损修复。医师在使用FSAIF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未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者可安全使用;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但无淋巴结外扩展者,在颈淋巴清扫彻底的前提下可使用该皮瓣。FSAIF修复禁忌证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且有淋巴结外扩展,此时,应选择其他组织瓣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 面⁃颏下动脉岛状瓣 带蒂瓣 头颈部缺损 口腔颌面部缺损 修复重建 口腔癌 口咽癌 唇癌 颈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外扩展
下载PDF
基于物元可拓法的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费率厘定研究
15
作者 牟玲玲 吴少楠 刘琳珊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5期51-57,共7页
以住宅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IDI费率的因素,将其分为项目与保险自身特性、参与方综合能力和工程建设各阶段质量潜在缺陷风险三方面,并据此建立了三级5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G1-CVA-MIE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物元可拓法对指标划分等级... 以住宅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IDI费率的因素,将其分为项目与保险自身特性、参与方综合能力和工程建设各阶段质量潜在缺陷风险三方面,并据此建立了三级5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G1-CVA-MIE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物元可拓法对指标划分等级。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基本费率和调整系数,确定二者之积的值即为纯保险费率。通过案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对投保人、承保人和政府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IDI费率厘定提供新的思路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 物元可拓法 权重 纯保险费率
下载PDF
FRACTAL DIMENSIONALITY AND CRITICAL EXTENSION FORCE
16
作者 DONG Lianke WANG Xiaowei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Material Physics,Academia Sinica,Shenyang,China Associate Professor,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Academia Sinica,Shenyang 110015,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0年第5期369-371,共3页
Using gauge field theory of defects,the effective critical extension force in elastic-plastic fracture mechanics was given.The rationality of logarithm of effective extension force as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fractal ... Using gauge field theory of defects,the effective critical extension force in elastic-plastic fracture mechanics was given.The rationality of logarithm of effective extension force as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fractal dimensionality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was analyzed in theory. The explanation in approach to studying material toughness using fractal has been cla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ect gauge field fractal dimensionality critical extension force
下载PDF
三个极限圆型Hamilton算子乘积的自伴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召文 刘宝圣 《应用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9-785,共17页
本文讨论了极限圆型Hamilton算子乘积的自伴性,利用Calkin理论及奇异Hamilton系统自伴扩张的一般构造理论,给出了在极限圆型时判定三个.Hamilton算子乘积自伴的—个充要条件.
关键词 奇异Hamilton算子 极限圆型 亏指数 积算子 自伴扩张
原文传递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5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喜清 郭振平 +4 位作者 王春江 李效功 巴图乌拉 马兰 李小芬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0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 :探讨常温体循环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的优点。方法 :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施行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结果 :5例房间隔缺损病人痊愈。结论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简化了手术程序 ,大大缩短... 目的 :探讨常温体循环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的优点。方法 :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施行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结果 :5例房间隔缺损病人痊愈。结论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简化了手术程序 ,大大缩短了非生理状态下的体外循环时间 ,无术后低心排等并发症。此术式可以作为一种固定术式予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 体外循环 房间隔缺损 心内直视术
下载PDF
注水管道腐蚀缺陷裂纹扩展速率的确定方法
19
作者 喻西崇 赵金洲 +2 位作者 邬亚玲 胡永全 纪禄军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9,共4页
在试验的基础上 ,研究了注水管道中以腐蚀为主、疲劳为辅的腐蚀缺陷裂纹扩展机理 ,认为腐蚀缺陷裂纹扩展主要是由钝化膜开裂引起的。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腐蚀缺陷裂纹扩展速率的数学模型 ,并提出了求解此数学模型的有效方法。以胜利油田... 在试验的基础上 ,研究了注水管道中以腐蚀为主、疲劳为辅的腐蚀缺陷裂纹扩展机理 ,认为腐蚀缺陷裂纹扩展主要是由钝化膜开裂引起的。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腐蚀缺陷裂纹扩展速率的数学模型 ,并提出了求解此数学模型的有效方法。以胜利油田营 11试验区某段加缓蚀剂的注水管道为例 ,利用腐蚀缺陷疲劳裂纹扩展数学模型预测注水管道腐蚀缺陷尺寸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预测结果和智能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管道 腐蚀缺陷 裂纹 扩展速率 油田开发 数学模型 研究
下载PDF
极限圆型Hamilton算子乘积的自伴性
20
作者 郑召文 刘宝圣 《数学学报(中文版)》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本文讨论了极限圆型Hamilton算子乘积的自伴性,利用Calkin方法及奇异Hamilton系统自伴扩张的一般构造理论,给出了在极限圆型时判定Hamilton算子乘积自伴的一个充要条件.
关键词 奇异Hamilton算子 极限圆型 亏指数 积算子 自伴扩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