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prini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0
1
作者 徐亮 刘凤英 丁倩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Caprini评分、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病人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骨折后DVT病人60例(DVT组),骨折后未发生DVT的病人12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Caprini评分、血浆D-二聚体(D... 目的探讨Caprini评分、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病人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骨折后DVT病人60例(DVT组),骨折后未发生DVT的病人12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Caprini评分、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析Caprini评分与DVT组病人的血浆D-D、FIB的关系。结果 DVT组病人的Caprini评分(7.26±1.88)分、D-D(3.31±1.52)mg/L、FIB(4.48±0.72)g/L,对照组分别为(3.39±0.80)分、(0.46±0.11)mg/L、(3.60±0.68)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病人的Caprini评分与D-D、FIB水平均呈正相关(r=0.748、r=0.662,P<0.05);Wells评分与D-D、FIB水平三者联合应用鉴别诊断骨折病人发生DVT的灵敏度为97.83%、特异度为92.00%、漏诊率为2.17%、误诊率为8.00,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7(P<0.05)。结论下肢骨折病人的Caprini评分、D-D、FIB水平对于诊断DVT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评分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张建方 金国强 +1 位作者 姚航军 朱保金 《中医正骨》 2013年第2期19-21,24,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77例病人(病例来源为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住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为同一组医生操作,均采用全麻。术后治疗...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77例病人(病例来源为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住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为同一组医生操作,均采用全麻。术后治疗组给补阳还五汤加减,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对照组给拜瑞妥10 mg,每天1次口服。给药2周。观察治疗前后肢体周径变化、凝血谱变化情况,并做血管彩超检查观察血流通畅情况及有无血栓形成。结果:两组患者肢体周径变化(大腿周径增加值),术后24 h、3 d、1周、2周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变化术后3 d、1周、2周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血流速度变化,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能很好地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临床效果与拜瑞妥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补阳还五汤加减
下载PDF
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一站式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和流程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文导 李锦伟 +3 位作者 梁晓聪 黄准 孟凡喆 常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一站式经皮机械清除血栓(PMT)和髂静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伴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安全性、有效性及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接受一站式PMT、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目的探讨一站式经皮机械清除血栓(PMT)和髂静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伴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安全性、有效性及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接受一站式PMT、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41例急性左下肢DVT伴IVCS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PMT、PTA和支架植入术同期完成,术后达到Ⅲ级静脉开通患者同期取出滤器,其余经足背留置针小剂量溶栓。术后第1、3、6个月门诊随访,下肢静脉彩色超声评估下肢深静脉和髂静脉血流通畅情况。结果 41例患者一站式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显效率87.8%(n=36),总有效率100%。AngioJet导管抽吸时间为110~480 s,平均(317.25±83.58) s。静脉Ⅲ级开通38例(92.7%),均一期取出下腔静脉滤器;Ⅱ级开通3例(7.3%),尿激酶溶栓时间为(32.00±16.67) h。41例同期植入髂静脉支架52枚。前13例患者手术时间为平均(134.78±38.94) min,随后28例手术时间缩短为(97.47±24.38) min。平均住院时间(5.21±0.63) d。术后发生1例腘静脉穿刺假性动脉瘤,1例溶栓中一过性症状性肺栓塞。所有患者入院与出院时患肢周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随访中41例患者左下肢深静脉和髂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未见血栓复发。结论一站式PMT和髂静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左下肢DVT伴IVCS患者安全有效。建立一站式介入治疗流程,有助于规范手术操作,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机械清除血栓 一站式腔内治疗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护理模式预防ICU危重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唐景洁 王密芳 +1 位作者 何小玲 汤鲁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PDCA循环护理模式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效果,为护理干预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危重症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分析基于PDCA循环护理模式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效果,为护理干预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危重症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PDCA循环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DVT认知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医嘱依从性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血栓概念、发病原因、疾病危害、健康信念、预防措施的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栓概念(分):18.22±1.64比11.19±1.58,发病原因(分):17.25±1.78比12.07±1.43,疾病危害(分):18.25±1.72比10.65±1.44,健康信念(分):17.98±1.68比12.37±1.56,预防措施(分):18.55±1.24比10.77±1.47,均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35.42±3.89比28.53±3.41,P<0.05)。观察组医嘱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37%(74/76)比77.63%(59/76),P<0.05〕,患者对ICU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8.68%(75/76)比80.26%(61/76),P<0.05〕,而且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5.26%(4/76)比23.68%(18/76),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护理方法能够显著降低ICU危重患者并发下肢DVT风险,提高ICU患者对下肢DVT的认知度与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其对ICU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 自我效能 满意度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进宇 武雪亮 +5 位作者 郭圣超 韩磊 薛军 屈明 郭飞 孙光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273-2278,共6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对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诊的术前确诊为进展期直肠癌拟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治疗的...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对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诊的术前确诊为进展期直肠癌拟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纳入标准入组76例,其中腹腔镜组(LS)40例,传统开腹组(OS)36例,观察术中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术后相关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其血栓弹力图(TEG)及DVT发生情况,分析直肠癌术后DVT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分期、术前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OS组,LS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组DVT发生率(37.5%)明显高于OS组(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症状DVT发生率LS组(12.5%)与OS组(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DVT发生率LS组(25.0%)明显高于OS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组PT、APTT术后第1天与术前及OS组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组术后第1、3、5、7天D-D水平均高于术前,且与OS组同一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弹力图显示:两组α角和MA值,术后第1、3、5、7天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组与OS组术后同一时间点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及OR值统计结果显示:年龄(4.00)、ASA分级(3.48)、吸烟史(3.67)、肿瘤分期(3.34)、手术方式(3.72)、高血压(3.00)是直肠癌根治术术后DVT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DVT的发生率较传统开腹手术要高,但两组在有症状的DVT的发生率方面,则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开腹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血浆D-二聚体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活血消栓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8
6
作者 林基 林尤炳 曾玉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应用中药活血消栓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104例老年住院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软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应用中药活血消栓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104例老年住院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软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抬高患肢、预防感染和康复锻炼等常规处理,对照组术后6~12 h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5000 IU,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拟中药活血消栓汤剂口服治疗,1剂/d,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术后1 d、7 d、14 d与术前患肢的小腿周径差值,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术后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4 d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水平,并记录两组术后7 d、14 d 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 d、14 d患肢周径差明显高于术后1 d,术后7 d 周径差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7 d、14 d NR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与对照组术后7 d、14 d NRS评分比较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4 d PT、APTT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延长,FIB、DDi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4 d PT、APTT明显长于对照组,FIB、DD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7 d 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4 d 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活血消栓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肢术后肿胀疼痛,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有效预防术后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术 老年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活血消栓汤 预防效果
原文传递
综合康复护理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玲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8期210-21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9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本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本次79...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9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本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本次79例患者中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5%,护理满意度为93.67%。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综合康复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效果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任巧靖 王银雪 孙香玲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永康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患者192例,排除相关禁忌后,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96)和研究组(n=96),2组患...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永康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患者192例,排除相关禁忌后,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96)和研究组(n=96),2组患者剖宫产术后24 h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皮下注射,1次/天,均连续治疗5 d;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剖宫产术后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心理指导、术前指导、术后护理、饮食指导、锻炼指导、环境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9.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8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提高对护理满意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针对性护理 低分子肝素钙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覃利亚 黄耀凯 张昌碧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9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8例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入院至术后3个月)DVT...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9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8例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入院至术后3个月)DVT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DVT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结果构建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法分析模型预测DVT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268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中,发生DVT者88例,占32.8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365,95%CI:1.653~5.394,P=0.005)、ISS评分≥25分(OR=4.236,95%CI:1.937~6.002,P=0.002)、GCS评分<9分(OR=1.968,95%CI:1.125~3.627,P=0.018)、术后未使用抗凝药(OR=4.369,95%Cl:1.699~6.374,P<0.001)、术后卧床时间≥7 d(OR=5.136,95%CI:1.937~7.815,P<0.001)是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了DVT预测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01。该模型预测DVT的灵敏度为81.82%(72/88)、特异度为87.09%(108/124),准确率为67.16%(180/268)。结论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围手术期DVT的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ISS评分≥25分、GCS评分<9分、术后未使用抗凝药、术后卧床时间≥7 d是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敏 张佩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58例外科手术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静脉通畅...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58例外科手术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静脉通畅评分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静脉通畅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较干预前加快,且研究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促进下肢静脉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外科手术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沈居丽 贾惠芳 +4 位作者 郜玫 段金梅 刘萍 孙祖燕 林惠仙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探讨预防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妇科病房收治的90例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病例组,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的88例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 目的探讨预防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妇科病房收治的90例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病例组,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的88例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妇科常规护理,病例组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将基于循证、相互关联、能提高患者结局的护理措施集合实施,将分散的护理过程系统化,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患者和医护人员对护理方案的满意率等。结果病例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1%(1/90),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7.95%(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护理实施后,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率均在97%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有助于预防妇科良性疾病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集束化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全子宫切除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超声心动图及下肢血管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2
作者 耿燕来 倪磊 时国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血浆D-二聚体联合超声心动图和下肢血管超声对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目的·分析和评价血浆D-二聚体联合超声心动图和下肢血管超声对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0例临床疑诊PTE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肺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结果分为CTPA阴性组(非PTE组)和CTPA阳性组(PTE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比较和评价血浆D-二聚体联合超声心动图和下肢血管超声针对PTE的诊断和预测效能。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基础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脂异常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30 d内手术史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2组患者D-二聚体(P=0.003)、肺动脉压力(P=0.000)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0.000)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高压和D-二聚体升高与PTE发生显著相关。进一步ROC曲线分析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曲线下面积(AUC)为0.624,肺动脉高压AUC为0.673,D-二聚体升高AUC为0.624,三者联合诊断AUC为0.837。而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达到86.8%、88.4%、87.5%和84.6%。结论·D-二聚体联合超声心动图及下肢血管超声对PTE具有良好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D-二聚体 肺动脉高压 下肢深静脉血栓 联合诊断价值
下载PDF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基本预防依从性护理专案管理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铮 井坤娟 +8 位作者 马晨霞 甄莉莉 尚琳 陆芳 崔敬 王琪 甄玉婷 刘倩 曹永靖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282-4285,共4页
目的:构建提高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基本预防依从性护理专案,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4月—7月(专案改善前)手术的166例病人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选择2020年1月—2020年7月(专案改善后)... 目的:构建提高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基本预防依从性护理专案,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4月—7月(专案改善前)手术的166例病人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选择2020年1月—2020年7月(专案改善后)手术病人为观察组,应用构建的DVT护理专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DVT基本预防执行率、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活动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病人DVT护理专案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手术病人预防DVT的依从性,为提高手术病人DVT基本预防依从性提供了可靠的健康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基本预防 护理专案 依从性 护理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凝血四项指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丽丽 刘洋 +1 位作者 屠海霞 徐佳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联合凝血四项指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治疗的1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下肢DVT的患者为DVT组(n=60),并根据DVT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联合凝血四项指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治疗的1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下肢DVT的患者为DVT组(n=60),并根据DVT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选取同期住院治疗未发生DVT的患者为NDVT组(n=60)。分析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清D-D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下肢DVT的诊断价值。结果DVT组患者的D-D、FIB水平均明显高于NDVT组患者,PT、APTT、TT均明显短于NDV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B、D-D水平升高均是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APTT、PT、TT延长均是下肢DVT形成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D、PT、TT、FIB对下肢DVT形成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其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更高,而APTT具有中等诊断价值。结论D-二聚体联合凝血四项指标对下肢DV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监测D-D及凝血四项指标有助于尽早发现下肢DVT,及时给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D-二聚体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蒋涛 冯家龙 +3 位作者 刘中洪 冉春雷 张杰智 谭春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42例,术后第3天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次/d,连续使用14 d,同时每日行间隙气压治...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42例,术后第3天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次/d,连续使用14 d,同时每日行间隙气压治疗。对照组40例,仅行间隙气压治疗,未行抗凝治疗。术前2组均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术后7、14、21 d行D-二聚体检测及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结果预防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2.38%),颅内出血1例(2.38%)。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22.50%),肺栓塞1例(2.50%),颅内出血1例(2.50%)。两组间的再出血及肺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浆D-二聚体对比,术前、术后2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使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应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脑出血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D-二聚体检测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钧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1期1541-1542,共2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D-二聚体检测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D-二聚体检测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比...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D-二聚体检测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D-二聚体检测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水平及血常规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D-二聚体、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降低产妇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D-二聚体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抗血栓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妇科盆腔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任蓉 刘明翠 +1 位作者 石峻 张婧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20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抗血栓压力袜及低分子肝素钠对妇科盆腔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79例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术前30min开始使用抗血栓压力袜,术后24h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至术后5d。对照组采用传统治... 目的观察抗血栓压力袜及低分子肝素钠对妇科盆腔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79例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术前30min开始使用抗血栓压力袜,术后24h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至术后5d。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术后3~10d两组患者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实验组DVT发生率为0.97%,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0.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30min开始应用抗血栓压力袜联合术后24h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可有效预防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盆腔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抗血栓压力袜 低分子肝素钠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在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18
作者 凌笑琼 梁秀梅 +3 位作者 钟海玉 贺丽秋 黄美容 吴秀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99-802,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住院并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3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住院并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3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术后不同时段疼痛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12 h、24 h、72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健康教育、防范措施、术后活动方式、药物预防及病情观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降低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同时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疼痛,提高对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认知行为干预 心理状态 满意度
原文传递
手术室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霞 李飞 王超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21期22-23,共2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术中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 目的分析手术室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术中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8%;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T、FDP、Fbg、D-D等凝血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预防性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导管溶栓与系统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坤 王小凯 +4 位作者 陈军 林斌 石鑫 赵东波 侍继东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近期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9例DVT患者,给予系统溶栓(system thrombolysis,ST)治疗125例(ST组)...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近期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9例DVT患者,给予系统溶栓(system thrombolysis,ST)治疗125例(ST组),给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placement,IVCF)+导管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164例(CDT组),比较ST组和CDT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患肢肿胀明显减轻。CDT组有73例患者发生髂静脉受压综合症(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其中43例患者同期行该侧髂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支架置入。CDT组有1例并发导管移位,10例发生穿刺部位瘀斑,3例发生血尿。ST组有1例发生肺动脉栓塞,14例发生牙龈出血,22例发生血尿,3例出现皮肤黏膜瘀点,2例出现黑便(无需输血治疗)。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S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ST组血栓复发18例,CDT组血栓复发15例,2组的血栓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6)。此外,ST组和CDT组患者的尿激酶剂量、溶栓时间、治疗后血管通畅评分、治疗后大腿围、治疗后小腿围及治疗后Villalt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ST组患者的尿激酶剂量、溶栓时间、治疗后大腿围、治疗后小腿围及治疗后Villalta评分均高于CDT组,治疗后血管通畅评分低于CDT组;而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结论 CDT治疗急性DVT的近期疗效可靠,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系统溶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