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扶贫时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果巩固中的韧性治理 被引量:53
1
作者 李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180,共9页
深度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中的重中之重,其脱贫成果巩固是实现稳定脱贫和高质量脱贫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底线工作。在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2020年后扶贫时代需要从理论层面对贫困治理进行科学的审视和有效的总结来更... 深度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中的重中之重,其脱贫成果巩固是实现稳定脱贫和高质量脱贫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底线工作。在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2020年后扶贫时代需要从理论层面对贫困治理进行科学的审视和有效的总结来更好地指导实践。韧性治理所抽象出来的核心思想对于后扶贫时代脱贫成果的巩固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与借鉴意义。本文基于韧性治理的基本逻辑,从脱贫成果巩固中的主体韧性、客体韧性、载体韧性三个方面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果的巩固进行了阐述。后扶贫时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果的巩固需要建立面向脱贫人口的返贫预警机制与防贫政策体系,通过乡村振兴、社会综合治理、文化惠民工程、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政策来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果的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脱贫成果 韧性治理 成果巩固
下载PDF
民族地区深度贫困治理:内涵、特征与策略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丽君 罗玲 吴本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3,共6页
破解深度贫困难题是当前脱贫攻坚最主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我国深度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主要表现为贫困发生率高、脆弱性程度高、返贫风险高,其根源是文化差异。民族地区存在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和边民三... 破解深度贫困难题是当前脱贫攻坚最主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我国深度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主要表现为贫困发生率高、脆弱性程度高、返贫风险高,其根源是文化差异。民族地区存在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和边民三种特殊贫困群体,扶贫面临要素和资源变现能力、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基层扶贫队伍服务能力的限制,且对基本公共服务关注不够。深度贫困民族地区高标准扶贫可能会产生"福利陷阱",容易导致"农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因此,要在现有扶贫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社会文明建设,准确评估建档立卡贫困户脆弱性,以控制返贫风险,针对特殊贫困群体采取差异化扶贫措施,开展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完善生态补偿体系,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强基层扶贫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扶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民族地区 精准扶贫 特性
下载PDF
深度贫困的再生产逻辑及综合性治理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明皓 豆书龙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50,共7页
深度贫困成为精准扶贫的坚中之坚是由深度贫困的性质定位与精准扶贫的政治和伦理功能所决定的。群体和个体双重转化所引致的"贫困再生产"的层次互移、时间和空间弱势累积所形塑的"生存性均衡"的自我维持、结构与行... 深度贫困成为精准扶贫的坚中之坚是由深度贫困的性质定位与精准扶贫的政治和伦理功能所决定的。群体和个体双重转化所引致的"贫困再生产"的层次互移、时间和空间弱势累积所形塑的"生存性均衡"的自我维持、结构与行动内向互构所产生的"经济性贫困陷阱"的持续卷入构成深度贫困的再生产逻辑和社会后果。深度贫困的破解需要精准扶贫超常规功能的发挥,精准扶贫超常规功能是以"超时空强制"和"超市场强制"为表现形式,而精准扶贫超常规功能的合法性则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的体制优势。回归精准扶贫超常规功能的治理本源,深度贫困的消除为贫困治理形态向综合性转变提供了契机。综合性治理框架以公共价值、制度结构以及扶贫内容的综合为必要构成,其正显示出消解深度贫困的真正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精准扶贫 超常规功能 综合性治理
原文传递
脱离“贫困陷阱”——以西南H村产业扶贫为例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小云 苑军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4,161,共8页
扶贫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诸多限制性因素导致其自身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存在对起始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交织的最低需要,即投入的“关键性门槛”.从长期来看,提高人力资本是脱贫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 扶贫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诸多限制性因素导致其自身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存在对起始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交织的最低需要,即投入的“关键性门槛”.从长期来看,提高人力资本是脱贫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无法实现人力资本短期飞跃的现实情况下,则需要关注深度贫困地区外来物质资产的介入.西南M县H村展开的扶贫实践表明,用外来物质资产暂时替代人力资本,通过人工干预扶贫措施来实现村庄产业扶贫的成效显著,结果显示,H村的产业扶贫不仅带来了主营产业收入,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外溢收入,H村采用干预扶贫措施农户的收入显著高于未采用干预扶贫措施的农户.研究表明外部援助对于深度性贫困群体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意识到摆脱深度贫困这一过程的复杂性,“输血”资源到“造血”功能的转化,需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产业扶贫 贫困陷阱 关键性门槛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资本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基于凉山州脱贫乡村产业发展视角 被引量:19
5
作者 常瑞 金开会 李勇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4,共11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当前"三农"发展的差异化、不均化、滞后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要求,也为更好地巩固与深化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战略性指导。打好脱贫攻坚战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当前"三农"发展的差异化、不均化、滞后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要求,也为更好地巩固与深化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战略性指导。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帮助贫困村实现产业"从无到有""从稀少到量增",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帮助脱贫村实现产业"从弱到强""从单一到丰富",这是脱贫成果的延续。当前,我国已进入脱贫攻坚决胜阶段,深度贫困地区成为攻坚克难的"最后一公里",本文以国家层面"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采用实证分析与案例剖析研究农业产业资本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选择不同产业项目的脱贫乡村在摘帽以后巩固扶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资本 深度贫困 金融扶贫 农业资本配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产业链 产业融合
下载PDF
深度贫困生成逻辑与贫困陷阱跨越路径——习近平关于深度贫困问题重要论述的启示 被引量:19
6
作者 丁建军 金宁波 王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121,共8页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深度贫困问题重要论述,基于"人业地"综合贫困分析范式,阐释深度贫困与贫困陷阱的生成逻辑,进而提出贫困陷阱跨越的路径。研究认为:深度贫困是"人"的贫困转化及群体间互移、"业"的封闭...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深度贫困问题重要论述,基于"人业地"综合贫困分析范式,阐释深度贫困与贫困陷阱的生成逻辑,进而提出贫困陷阱跨越的路径。研究认为:深度贫困是"人"的贫困转化及群体间互移、"业"的封闭与锁定、"地"的弱势累积以及"人业地"互构耦合的结果;深度贫困再生累积导致主体性、经济性和空间性贫困陷阱形成,三种陷阱叠加强化则最终形成"低水平生存性均衡"贫困陷阱。要攻克深度贫困、跨越贫困陷阱需要实施"超常之力"干预,即采取权能强化、市场重构、空间优化等强力干预措施及相互配合的综合性治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贫困陷阱 生成逻辑 跨越路径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与反贫困:广西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曙光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共13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在扶贫攻坚阶段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理论层面从阻断效应、重构效应、增长效应和社会一体化效应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同时也从融入障碍、共同体割... 易地扶贫搬迁是在扶贫攻坚阶段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理论层面从阻断效应、重构效应、增长效应和社会一体化效应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同时也从融入障碍、共同体割裂效应、生活成本约束、就业困境和公共服务瓶颈等角度论述了易地扶贫搬迁的约束条件,并着重以广西模式为核心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顶层设计-动员激励-统筹协调-监督考核”四位一体核心机制。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核心模式包含基础设施、就业培训、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产业带动、社区重建、文化融入、心理介入、生态恢复等九个方面,从而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建立了系统性的制度框架。这些经验具有一定典型性,值得总结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生态保护 深度贫困 产业扶贫 广西
下载PDF
攻坚深度贫困与2020年后扶贫战略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久文 李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73,共7页
随着2020年的临近,我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越来越大,深度贫困地区是当前扶贫攻坚的工作重点。当前我国深度贫困攻坚的难点在于,自然条件恶劣带来的扶贫工作困难、深度贫困人口的精准识... 随着2020年的临近,我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越来越大,深度贫困地区是当前扶贫攻坚的工作重点。当前我国深度贫困攻坚的难点在于,自然条件恶劣带来的扶贫工作困难、深度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困难、贫困人口的结构变化造成的工作困难、脱贫人口容易返贫的难点、边疆地区肩负安全稳定和脱贫致富双重任务的难点。针对攻坚深度贫困的难点,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加强社会参与和环境保护。2020年后扶贫开发的战略方向则要放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筑牢脱贫基础;注重精神扶贫,加强社会参与;实现生态扶贫与绿色发展相协调,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整体注入到精准扶贫过程中,让生态环境优势通过科学的产业开发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等具有生态经济价值的发展成果,进而带来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脱贫攻坚 未来战略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路径研究——以嵌入性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4
9
作者 谭俊峰 陈伟东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87,共10页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国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深度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短板,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深度贫困的实质就是绝对贫困,具有"两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国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深度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短板,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深度贫困的实质就是绝对贫困,具有"两高、一低、一差、三重"的特征,有特殊的形成原因。基于嵌入性理论提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治嵌入、经济嵌入、文化嵌入和认知嵌入的分析框架,从嵌入的现实性、可能性和目的性三方面厘清深度贫困地区的嵌入逻辑。基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应坚持政治嵌入、经济嵌入、文化嵌入和认知嵌入"四位一体"的嵌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脱贫攻坚 嵌入性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林业精准扶贫案例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曾以禹 吴琼 衣旭彤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30,50,共5页
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多是高原、荒漠或大山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失严重。仅"三区三州",目前汇集了约320万深度贫困人口,平均森林覆盖率13%左右,生态扶贫大有可为。文章在遴选山西贫困市州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开展跟... 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多是高原、荒漠或大山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失严重。仅"三区三州",目前汇集了约320万深度贫困人口,平均森林覆盖率13%左右,生态扶贫大有可为。文章在遴选山西贫困市州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开展跟踪调研基础上,研究发现,生态扶贫是当前深度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典型地区2016年生态扶贫贡献高达当年脱贫人数的25.8%。建议加强林业扶贫顶层设计和政策统筹,为深度贫困地区早日脱贫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石漠化片区 生态扶贫 政策统筹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破解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深度贫困难题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1
11
作者 成卓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8-48,共11页
“十三五”时期是决战贫困的关键时期,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破解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深度贫困难题,对于确保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以及“十四五”脱贫成果的巩固极为重要。西部民族地区应从推进社会资本交流、扩大社会资本规模、夯实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决战贫困的关键时期,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破解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深度贫困难题,对于确保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以及“十四五”脱贫成果的巩固极为重要。西部民族地区应从推进社会资本交流、扩大社会资本规模、夯实社会资本实力、培育社会资本环境、挖掘社会资本价值与提升社会资本效用等方面入手,通过延伸社会信任半径、拓展民族关系网络、鼓励社会组织建立、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扬弃、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完善扶贫制度机制等措施,充分激发少数民族社会资本的积极影响力,将社会资本建设成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扶贫的有力补充,真正赋予贫困群众从“生存”到“生产”再到“发展”的内生动力,为西部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告别贫困以及切实推进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社会资本 社会关系网络 西部民族地区 深度贫困 贫困治理 金融扶贫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妇女反贫困的逻辑路径探析——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卓 左停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9期1-5,17,共6页
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2012年以来形成的精准扶贫战略,对进一步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前所推行的精准扶贫策略,虽实现了以"家"、"... 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2012年以来形成的精准扶贫战略,对进一步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前所推行的精准扶贫策略,虽实现了以"家"、"户"为单位的精准帮扶,但对家庭内部的性别不平等关注仍然不足。在基层实践中,发展项目的参与和帮扶措施的制定仍以男性为中心,妇女处于从属地位,贫困决策与发展需求的满足均未纳入社会性别意识。基于此,从社会性别视角反思当前的反贫困策略,并提出深度贫困地区妇女反贫困的可行路径。认为应该更加关注女性的人文贫困,改善家庭内部的结构性贫困;瞄准贫困妇女的发展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政策;强调妇女发展的主体地位,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妇女发展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深度贫困 反贫困 社会性别 性别平等
下载PDF
结构视角下的深度贫困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贺立龙 朱方明 刘丸源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45,共14页
深度贫困正从一个描述性概念扩展成为衡量全球严重贫困的一种经济标准,获得多维、动态的柔性内涵和区域、群体上的结构化外延。本文通过综述现有文献发现,基于贫困公理化衡量方法的进展,可进行深度贫困的结构化识别与综合测度体系的构... 深度贫困正从一个描述性概念扩展成为衡量全球严重贫困的一种经济标准,获得多维、动态的柔性内涵和区域、群体上的结构化外延。本文通过综述现有文献发现,基于贫困公理化衡量方法的进展,可进行深度贫困的结构化识别与综合测度体系的构建。深度贫困具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的性质,呈现出在区域、人口群体、动态演化上的结构性分布特征。深度贫困在发达国家是不平等以及社会排斥问题在弱势人口生存危机上的体现,可通过安全网计划与就业帮扶进行动态管控;在发展中国家则是不均衡增长与市场失灵等结构性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应通过发展减贫与保障脱贫的综合施策进行系统解决。国内学界需积极构建中国深度贫困的结构研究范式,指导深度贫困问题的高质量破解以及返贫风险防控,为全球深度贫困问题解决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结构视角 贫困识别与测度 深度贫困破解
原文传递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度贫困治理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2
14
作者 易柳 张少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63-71,共9页
当前中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深度贫困问题成为顺利走完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一大障碍。深度贫困的治理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性,主要表现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下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要求... 当前中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深度贫困问题成为顺利走完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一大障碍。深度贫困的治理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性,主要表现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下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要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与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需求相契合、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目标相一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减少深度贫困地区机会不均等现象的发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产业扶贫政策的基础与前提。但通过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式消除深度贫困也面临着深度贫困地区的部分扶贫方式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扶贫方式相冲突、深度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人才匮乏、缺乏监督考评机制等挑战。若要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式消除深度贫困,应逐步构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多措并举吸引并留住公共服务人才,创建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以及构建深度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参与的政绩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度贫困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纹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80,共8页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由于受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社会发育程度和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地区发展面临着许多特殊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的地区,贫困面大、...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由于受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社会发育程度和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地区发展面临着许多特殊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的地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打赢脱贫攻坚决战关键是要补齐这些区域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脱贫攻坚 深度贫困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扶贫的困境与治理路径——基于秦巴深度贫困山区的考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郑娜娜 许佳君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第1期62-69,137,共9页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作为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同时,教育扶贫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保障。立足于秦巴深度贫困山区两河口镇的教育扶贫实践,分析教育扶贫...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作为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同时,教育扶贫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保障。立足于秦巴深度贫困山区两河口镇的教育扶贫实践,分析教育扶贫实施过程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并提出破解路径。研究发现,该地区通过控辍保学、精准资助、结对帮扶、职教帮扶四大教育扶贫措施进行"造血式扶贫",提升人力资本开发,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但教育扶贫也面临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与扶贫效益不明显、教育精准扶贫瞄准偏离与政策悬浮、教育扶贫主体单一化与扶贫客体被动性的困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强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厚植人力资本,增加教育投入供给、构建教育精准扶持治理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多方扶贫主体参与的教育扶贫格局,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进而推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教育扶贫 深度贫困 人力资本 贫困文化
下载PDF
农村持久多维贫困测量与分析——基于贵州普定县三个行政村2004—2017年的普查数据 被引量:10
17
作者 程晓宇 陈志钢 张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0-148,共9页
中国的精准扶贫已经进入深度贫困的脱贫攻坚阶段。尽管学界尚未明确给出深度贫困的定义,但学界研究的持久贫困与当前政策所关注的深度贫困具有相同内涵,研究农村持久贫困问题,有助于理解深度贫困并为减贫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 中国的精准扶贫已经进入深度贫困的脱贫攻坚阶段。尽管学界尚未明确给出深度贫困的定义,但学界研究的持久贫困与当前政策所关注的深度贫困具有相同内涵,研究农村持久贫困问题,有助于理解深度贫困并为减贫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贵州省普定县三个行政村2004—2017年整村调研所形成的5期面板数据,从多维视角出发,考察农村持久贫困的规模、分布及成因。具体地,首先采用AF多维贫困测量法构建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测算农村家庭在健康、教育、居住条件和资产四个维度的持久多维贫困发生率。其次,为考察不同维度的贫困状况,对持久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分解分析。此外,进一步实证分析农村持久多维贫困的致贫原因。研究发现:①农村持久多维贫困发生率为28.62%,意味着在农村近三分之一的家庭经历着持久贫困。②健康状况差是持久多维贫困的主要方面。健康维度对持久多维贫困指数的总体贡献率为31.3%,且健康维度未表现出明显的改善趋势,健康维度内的慢性病指标甚至表现出恶化的趋势。③劳动力缺乏以及由此造成的养老负担重已经成为持久贫困的重要致贫原因。本研究有着如下政策启示:①在帮扶群体上,需更加关注非深度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问题。②在帮扶维度上,需重视改善深度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③在具体帮扶措施上,需充分考虑深度贫困家庭的劳动力缺乏状况。具体地,在需要投入要素的帮扶措施中,探索除劳动力投入外的其他投入机制。同时,需提高农村的医疗、养老等保障水平与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兜底的减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持久多维贫困 致贫原因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度贫困区减贫治理的中国模式及经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世勇 《行政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137,共7页
贫困治理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检验了贫困治理的中国模式。中国减贫治理在脱贫标准上以多维识别为基础,坚持货币标准识别与非货币识别的统一,坚持微观识别与宏观分层识别相统一。在减贫治... 贫困治理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检验了贫困治理的中国模式。中国减贫治理在脱贫标准上以多维识别为基础,坚持货币标准识别与非货币识别的统一,坚持微观识别与宏观分层识别相统一。在减贫治理机制上,强化市场治理与央—地“垂直”治理、东西部“横向”治理、基层“精准”治理联动,形成央—地扶持、社会参与、市场选择等多元主体互动。在减贫治理制度建构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以“底线”公平与“差序”公平为特征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为贫困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乡村振兴期间,通过延续减贫治理中农村基层治理的模式与经验,加速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与产业的优化组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城市化进程双向驱动,最终高质量推进城乡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减贫治理 中国模式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原文传递
找回集体:西藏治理深度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飞 向德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既有关于贫困治理的研究或从某一视角出发,或是针对一般性的贫困问题。通过对典型的整体性深度贫困地区西藏自治区的实地调研,文章认为深度贫困不同于一般性贫困,是个体贫困与社区贫困交织、外在贫困和内在贫困扭结的多维贫困综合体,构... 既有关于贫困治理的研究或从某一视角出发,或是针对一般性的贫困问题。通过对典型的整体性深度贫困地区西藏自治区的实地调研,文章认为深度贫困不同于一般性贫困,是个体贫困与社区贫困交织、外在贫困和内在贫困扭结的多维贫困综合体,构建了深度贫困治理的四维图式,分析了深度贫困在两个维度上四种具体表现类型,指出治理深度贫困的有效策略是在整合型贫困治理框架之下发展集体合作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西藏自治区 集体经营
下载PDF
民族地区深度贫困问题的金融破解:政策与方向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利华 葛宇航 李佳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5,共8页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民族地区是我国深度贫困的集中地带,民族地区深度贫困问题的解决对脱贫攻坚战役的顺利完成、"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以"三区...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民族地区是我国深度贫困的集中地带,民族地区深度贫困问题的解决对脱贫攻坚战役的顺利完成、"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的特征及根源,通过对比2011年以来中央及民族地区金融扶贫政策供需状况,提出从提高就业就学金融服务可得性、支持"三区""三州"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助力"三区""三州"扶贫产业政策、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大金融政策供给,集中力量破解深度贫困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三区”“三州” 深度贫困 金融扶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