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骨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反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曲绵域 陈慧敏 +1 位作者 刘剑刚 林共周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30-333,T022,共5页
软骨细胞化生与反分化是关节软骨损伤病理及修复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本文主要是研究培养软骨细胞的反分化现象。结果显示:(1)培养的软骨细胞有反分化,传至4代时多数细胞由园形变为棱形,硫酸软骨素丧失。(2)反分化为一渐进过程,传代时,以... 软骨细胞化生与反分化是关节软骨损伤病理及修复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本文主要是研究培养软骨细胞的反分化现象。结果显示:(1)培养的软骨细胞有反分化,传至4代时多数细胞由园形变为棱形,硫酸软骨素丧失。(2)反分化为一渐进过程,传代时,以Ⅱ型胶cDNA探针与培养细胞mRNA原位杂交证明细胞内Ⅱ型前胶原渐减少;Ⅲ型胶原单抗荧光染色显示Ⅲ型胶相反渐增多。(3)Ⅱ、Ⅲ型胶原抗体对培养的软骨细胞有抑制合成DNA、粘多糖及胶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分化 胶原 朱位杂交 细胞培养
下载PDF
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somatic nucleus can dedifferentiate in rabbit ooplasm and support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reconstructed egg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大元 孙青原 +10 位作者 刘冀珑 李光鹏 廉莉 王敏康 韩之明 宋祥芬 李劲松 孙强 陈玉村 张亚平 丁波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1999年第4期346-353,共8页
The giant panda skeletal muscle cells, uterus epithelial cells and mammary gland cells from an adult individual were cultured and used as nucleus dono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species embryos by transferring them... The giant panda skeletal muscle cells, uterus epithelial cells and mammary gland cells from an adult individual were cultured and used as nucleus dono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species embryos by transferring them into enucleated rabbit eggs. All the three kinds of somatic cells were able to reprogram in rabbit ooplasm and support early embryo development, of which mammary gland cells were proven to be the best, followed by uterus epithelial cells and skeletal muscle cells. 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direct injection of mammary gland cell into enucleated rabbit ooplasm, combined with in vivo development in ligated rabbit oviduct, achieved higher blastocyst development than in vitro culture after the somatic cell was injected into the perivitelline space and fused with the enucleated egg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 chromosom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genetic materials in reconstructed blastocyst cells were the same as that in panda somatic cells. In addition, giant panda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was shown to exist in the interspecies reconstructed blastocyst. The data suggest that (i) the ability of ooplasm to dedifferentiate somatic cells is not species-specific; (ii) there is compatibility between interspecies somatic nucleus and ooplasm during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reconstructed e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nt panda RABBIT INTERSPECIES doning dedifferentiation totipotency.
原文传递
生长调节物质对丹参叶片脱分化及根芽分化的效应 被引量:16
3
作者 梁红 何宇清 赵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生长调节物质对丹参叶片脱分化及根芽分化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0.5~5.0mg/L2,4-D、0.1~0.5mg/LNAA、0.5~1.5mg/LIBA或0.2~1.0mg/L4PU-30诱导叶片的脱分化率高达9... 生长调节物质对丹参叶片脱分化及根芽分化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0.5~5.0mg/L2,4-D、0.1~0.5mg/LNAA、0.5~1.5mg/LIBA或0.2~1.0mg/L4PU-30诱导叶片的脱分化率高达97%~100%.(2)0.1~0.5mg/LNAA或0.5~2.0mg/IBA诱导芽分化率为93%~100%;3种细胞分裂素中,4PU-30对叶片芽分化最有效,6-BA和KT次之.(3)随2,4-D、NAA和IAA浓度增大,愈伤组织或再生苗的根分化率也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生长调节物质 脱分化 根芽分化
下载PDF
Ultra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ATPase During the Secondary Xylem Differentiation and Dedifferentiation in Eucommia ulmoides Trunk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雅清 Kalima-N’ +1 位作者 KomaMWANGE 崔克明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5期455-460,共6页
The ultra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ATPase in the secondary xylem cells during their differentiation and dedifferentiation in the girdled Eucommia ulmoides Oliv.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lead phosphate precipitation ... The ultra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ATPase in the secondary xylem cells during their differentiation and dedifferentiation in the girdled Eucommia ulmoides Oliv.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lead phosphate precipitation technique. Throughout the differentiation, which is a typical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process, ATPase deposits increased in the nucleus but decreased and progressively disappeared in the cell organelles.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tribution of ATPase increased in the inner face of the cell wall and pits with cytoplasmic degenera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CD was an energy dependent active process and was controlled by nuclear gen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TPase in the intercellular spaces increas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cambium resulted from the dedifferentiation of the secondary xylem cells after girdling. However, ATPase was not found in the nucleus of the dividing cells, suggesting that nutrients were transported through protoplast during differentiation, and through both protoplast and apoplast during dedifferentiation. Thus, the energy required in cell division was provided mainly by intercellular space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ATPase reflected which cell component was actively taking part in the cell metabolism at various stages of the plant development, and its distribu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of the cell.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s of ATPase, the critical stage of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itical stage and dedifferentiation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commia ulmoides secondary xylem DIFFERENTIATION dedifferentiation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ATPASE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的胰岛β细胞衰竭新机制——胰岛β细胞去分化 被引量:19
5
作者 谭明红 魏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0,共3页
T2DM是以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为主要病理生理基础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β细胞凋亡增加和去分化均是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机制。但近年来研究显示,胰岛β细胞去分化可能较细胞凋亡在T2DM中更为重要。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 T2DM是以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为主要病理生理基础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β细胞凋亡增加和去分化均是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机制。但近年来研究显示,胰岛β细胞去分化可能较细胞凋亡在T2DM中更为重要。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缺乏是导致胰岛β细胞去分化主要原因。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胰岛β细胞去分化的过程是可逆的,这为预防和治疗T2DM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β细胞衰竭 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 去分化
原文传递
草莓叶片愈伤组织形成及再生芽分化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文和 邓馨 +1 位作者 胡文玉 吴禄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30-433,共4页
本文将草莓品系M14的叶片分别在培养基CK(MS+B5)、培养基A(组成为MS+B5+TDZ1.0mg.L-1+IAA1.0mg.L-1)、培养基B(组成为MS+B5+TDZ2.5mg.L-1+IAA0.1mg.L-... 本文将草莓品系M14的叶片分别在培养基CK(MS+B5)、培养基A(组成为MS+B5+TDZ1.0mg.L-1+IAA1.0mg.L-1)、培养基B(组成为MS+B5+TDZ2.5mg.L-1+IAA0.1mg.L-1)中培养,对细胞的脱分化、愈伤组织的形成、叶状体的产生及再生芽分化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激素可诱导叶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及维管束周围的其他薄壁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就是由后两类细胞脱分化形成分裂中心,进一步发育而成的;叶状体可由表皮细胞脱分化后直接分裂形成,不经愈伤组织阶段,但更普遍的是在愈伤组织表层产生;再生芽发生于叶状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组织培养 脱分化 愈伤组织 叶状体 再生芽
下载PDF
地钱在离体条件下的无性繁殖及脱分化与再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文安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0年第11期852-857,共6页
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的胞芽和配子体先在 MS 培养基上补加1mg/l 2,4-D和3%蔗糖,经过启动部分脱分化后,再移入1/2KNOP 培养基补加4—8mg/l 2,4-D,0.25~0.5mg/l BA 与 MS 的铁盐,20g 蔗糖,此后愈伤组织肉眼可见,但仍伴有假根... 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的胞芽和配子体先在 MS 培养基上补加1mg/l 2,4-D和3%蔗糖,经过启动部分脱分化后,再移入1/2KNOP 培养基补加4—8mg/l 2,4-D,0.25~0.5mg/l BA 与 MS 的铁盐,20g 蔗糖,此后愈伤组织肉眼可见,但仍伴有假根。最后移入 White 培养基添加丙酮酸、延胡索酸与柠檬酸三者混合物(5mmol/l)及1mg/l 2,4-D与4%葡萄糖后,始呈现彻底的脱分化状态,愈伤组织才能正常生长。整个脱分化时间长达10个月。而再分化成配子体却比高等植物容易,甚至移入不含激素的 MS 基本培养基即可形成正常的配子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钱 脱分化 再分化 无性繁殖
下载PDF
光质和NAA组合对怀山药叶片脱分化的效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君丽 李明军 张嘉宝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8-61,共4页
不同光质和NAA组合对怀山药叶片脱分化的效应不同 ,结果表明 :各种光质下 ,(1)NAA浓度为2mg·L-1时 ,怀山药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时间最早 ;NAA浓度为 2mg·L-1或 4mg·L-1时 ,出愈率最高 .(2 )愈伤组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 不同光质和NAA组合对怀山药叶片脱分化的效应不同 ,结果表明 :各种光质下 ,(1)NAA浓度为2mg·L-1时 ,怀山药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时间最早 ;NAA浓度为 2mg·L-1或 4mg·L-1时 ,出愈率最高 .(2 )愈伤组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不同 :蓝光有利于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山药 叶片 光质 脱分化 可溶性蛋白 过氧化物酶 POD NAA组合
下载PDF
软骨细胞老化过程中胞外基质表达水平的改变 被引量:11
9
作者 陆峻泓 李卿 +5 位作者 刘伟 陈瑾君 刘德莉 吴娟娟 崔磊 曹谊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研究猪耳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细胞老化相关基因和胞外基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取体外培养猪耳软骨细胞,通过光镜,对各代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测。RT-PCR检测各代细胞中bcl-2、端粒酶、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在mRN... 目的研究猪耳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细胞老化相关基因和胞外基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取体外培养猪耳软骨细胞,通过光镜,对各代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测。RT-PCR检测各代细胞中bcl-2、端粒酶、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在mRNA表达水平上的改变。结果体外培养软骨细胞随着老化的进程,逐渐显现衰老和凋亡的特征。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控制细胞分裂的端粒酶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软骨细胞的特征性基质分子Ⅱ型胶原在第3代时表达水平有显著下降(P<0.01),降至原代细胞的5.47%±1.04%,在第4代几乎不再表达。而Ⅰ型胶原在第5代时,有显著上升(P<0.01);在第9代时又显著下降(P<0.01)。结论猪软骨细胞经体外培养,由第4代起逐渐发生去分化,丧失软骨细胞的表型。同时,细胞的增殖分裂能力亦逐步减退,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细胞老化 胞外基质 基因表达 细胞分裂
原文传递
兔关节软骨细胞聚集培养的生物学性状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余方圆 卢世璧 +6 位作者 崔雪梅 赵斌 许文静 袁玫 孙明学 张文涛 黄靖香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48-851,共4页
目的观察聚集培养软骨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变化,为软骨细胞移植建立合适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2001年11月至2004年6月酶消化法分离成年兔关节软骨细胞,分别低密度单层培养和高密度聚集培养,组化及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表型变化。结果低密度培... 目的观察聚集培养软骨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变化,为软骨细胞移植建立合适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2001年11月至2004年6月酶消化法分离成年兔关节软骨细胞,分别低密度单层培养和高密度聚集培养,组化及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表型变化。结果低密度培养时,前3代细胞增殖迅速,但很快去分化,3代以后增殖缓慢,细胞表型大部丢失;聚集培养时,软骨细胞去分化速度减缓;传3代后细胞聚集培养,细胞表型部分恢复。结论聚集培养利于维持软骨细胞表型,原代细胞聚集培养或传代培养后聚集培养是较好的获取大量优良软骨细胞的培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连续传代培养 去分化
原文传递
光质和温度与2,4-D组合对喜树叶片脱分化的效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洁 周吉源 程井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482-486,共5页
喜树叶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光质和温度与2,4-D组合对其脱分化亦有不同的效应。(1)当2,4-D浓度为0.5~1 mg/L时,不同光质诱导叶片脱分化率为:蓝光>黄光>绿光>黑暗>红光>自光;当2,4-D浓度为2~4 mg/L时,脱分化率为:蓝光和... 喜树叶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光质和温度与2,4-D组合对其脱分化亦有不同的效应。(1)当2,4-D浓度为0.5~1 mg/L时,不同光质诱导叶片脱分化率为:蓝光>黄光>绿光>黑暗>红光>自光;当2,4-D浓度为2~4 mg/L时,脱分化率为:蓝光和黄光>黑暗>绿光>白光>红光。(2)在不同的2,4-D浓度条件下,温度诱导叶片脱分化率为:25℃>20℃>30℃>35℃>10℃>4℃>40℃。(3)在同一光质或同一温度条件下。叶片脱分化率以2 mg/L2,4-D最佳,其次为4、1、0.5 mg/L。(4)蓝光有利于促进喜树叶片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而红光有利于促进POD和SOD活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叶片 光质 温度 脱分化
下载PDF
体外传代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去分化现象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磊 叶朝阳 +1 位作者 周燕 谭文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0期3626-3634,共9页
背景:兔是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实验动物模型,关节软骨细胞的去分化现象已经被广泛认可。目的:观察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去分化现象。方法:将从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分离获取的原代软骨细胞进行传代培养至第7代... 背景:兔是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实验动物模型,关节软骨细胞的去分化现象已经被广泛认可。目的:观察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去分化现象。方法:将从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分离获取的原代软骨细胞进行传代培养至第7代,对细胞生长、形态、基质分泌以及基因表达等方面分别采用细胞计数,显微镜观察,F机动蛋白染色、番红O染色,糖胺聚糖定量测定以及半定量聚合链式反应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与结论:光学显微镜下,兔关节软骨细胞在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细胞形态由小且圆形或多角形,逐步转变大且为成纤维细胞样的梭形形态,对F机动蛋白的染色进一步佐证了这样的形态变化。细胞计数结果表明,细胞增殖能力随代次增加显著下降,特别是第3代以后的软骨细胞基本无明显增殖;经过番红O染色以及定量测定糖胺聚糖的含量,发现软骨特性胞外基质分泌量从第2代细胞开始就呈现显著的降低。半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检测结果表明,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特别是第3代以后,软骨相关特征分子(包括Ⅱ型胶原、聚集蛋白聚糖、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和SOX9等)基因表达水平下调;而与去分化相关的特征分子Ⅰ型胶原和多能蛋白聚糖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同时,细胞表面分子CD90基因表达上调,而CD14基因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结果证实,兔软骨细胞在体外传代过程中可出现快速地去分化现象,呈现出特征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第3代以内的软骨细胞适合应用于软骨组织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构建 关节软骨损伤 软骨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传代培养 去分化 细胞形态 细胞生长 组织学染色 基因表达 部级基金
下载PDF
植物组织培养材料分化与脱分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道一 程炳嵩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细胞分化和脱分化是植物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重要生理过程。细胞学、细胞化学和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联系激素作用机理从分子水平认识细胞分化的机理也有许多研究。无论从哪方面看,细胞内外化学物质的变化是细胞分化的... 细胞分化和脱分化是植物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重要生理过程。细胞学、细胞化学和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联系激素作用机理从分子水平认识细胞分化的机理也有许多研究。无论从哪方面看,细胞内外化学物质的变化是细胞分化的物质基础,而对细胞分化及脱分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是认识其本质的重要方面。本文就细胞分化与脱分化的有关生理生化问题的研究作一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培养 分化 脱分化 组织培养
下载PDF
血流切应力变化导致颈总动脉重建及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子义 严志强 +2 位作者 张明亮 沈宝荣 姜宗来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流切应力变化对动脉壁形态结构、零应力状态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凋亡和去分化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的部分分支,使血液全部经由枕动脉流出,造成左颈总动脉(LCA)低血流和低... 目的探讨动脉血流切应力变化对动脉壁形态结构、零应力状态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凋亡和去分化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的部分分支,使血液全部经由枕动脉流出,造成左颈总动脉(LCA)低血流和低切应力以及对侧右颈总动脉(RCA)高血流和高切应力状态,以假手术不结扎动脉的动物为正常对照。取LCA和RCA,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壁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血管零应力状态下的张开角;TUNNEL法进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免疫印迹法检测VSMC表型分化标志分子hl-calponin的表达。结果术后7d,低切应力LCA的内径减小了13%左右,壁厚内径比显著增加,张开角显著减小;内皮下层明显增厚,VSMC凋亡数量显著增加,VSMC表型分化标志分子hl-calponin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血流切应力显著降低会在短期内引起血管重建,提示VSMC凋亡和去分化可能是低血流和低切应力导致血管重建的早期事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应力 血管重建 血管平滑肌细胞 凋亡 去分化
下载PDF
杜仲次生木质部分化和脱分化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雅清 柴晶晶 崔克明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11期1155-1159,共5页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次生木质部分化过程中,在形成层刚衍生的木薄壁细胞中,酸性磷酸酶(APase)主要分布于核膜边缘和高尔基体;在分化程度较高的木薄壁细胞中,APase散布于整个核中,进而,在各种细胞器残体上聚集;在成...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次生木质部分化过程中,在形成层刚衍生的木薄壁细胞中,酸性磷酸酶(APase)主要分布于核膜边缘和高尔基体;在分化程度较高的木薄壁细胞中,APase散布于整个核中,进而,在各种细胞器残体上聚集;在成熟的木薄壁细胞中,APase沿细胞壁内侧分布。在未成熟导管分子中,核、质膜及纹孔上明显存在APase聚集,进而,核解体;在即将分化成熟的导管分子中,APase主要集中于初生壁;在已分化成熟的导管分子中,APase集中于次生壁。脱分化过程中,只在细胞质中可见分散的APase活性,而细胞核和细胞壁上未见此酶的分布;更深层的即将分化成熟和已分化成熟的导管分子,未见有细胞分裂,其上APase的分布与剥皮前相同。通过比较分化和脱分化过程中APase的分布,推测不同的APase同工酶可能分别参与了次生木质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原生质体的解体和次生壁的建成。APase的聚集程度可能是决定细胞能否脱分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分化 脱分化 酸性磷酸酶 超微细胞化学
下载PDF
环境激素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晓娟 金樑 陈家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889-1893,共5页
报道了酞酸酯类化合物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DBP处理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切片观察拟南芥茎段试管形态发生过程中脱分化、分化及再分化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在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首先是愈... 报道了酞酸酯类化合物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DBP处理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切片观察拟南芥茎段试管形态发生过程中脱分化、分化及再分化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在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首先是愈伤组织产生,而后愈伤组织块增大,颜色呈淡绿色,生长旺盛,并有分化出芽现象;添加0.01mg/L、0.1mg/L和1.0mg/LDBP,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且高浓度时愈伤组织出现褐化、活力差的现象;培养12h、24h、2d、3d、7d、14d、21d和28d茎段显微切片结果显示,DBP具有抑制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作用,随着DBP浓度的增加呈现剂量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菜 DBP 分化 脱分化 形态发生
下载PDF
体外培养过程中去分化的人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艳 柴岗 +3 位作者 刘伟 周广东 崔磊 曹谊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单层培养对人软骨细胞去分化的基因谱的影响,从而筛选出与人软骨细胞去分化的相关基因。方法取体外培养的第一代(P1)功能良好的人肋软骨细胞为对照组,而体外培养至第四代(P4)去分化的软骨细胞为实验组,取mRNA分别用Cy3,... 目的研究体外单层培养对人软骨细胞去分化的基因谱的影响,从而筛选出与人软骨细胞去分化的相关基因。方法取体外培养的第一代(P1)功能良好的人肋软骨细胞为对照组,而体外培养至第四代(P4)去分化的软骨细胞为实验组,取mRNA分别用Cy3,Cy5荧光标记,制作cDNA探针,采用BiostarH-80s含8300点的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P1及P4软骨细胞表达差异的基因,采用GenePixPro3.0软件分析,P1及P4人肋软骨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差异≥2倍时,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复3次。结果在8300点的相关基因中,P1及P4间存在差异的基因共140个,占总数的1.6%,其中在P4去分化软骨细胞中上升的基因56个,其中9条为与胞外基质降解及代谢相关基因,8条与应激、炎性反应相关基因,10条为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而在P4中下调的基因84个,其中12条为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16条为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相关基因,12条为细胞骨架蛋白和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结论P4去分化细胞中基因表达特征为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调,表现为基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下降,而降解酶类基因表达上升,应激与炎性反应亢进,凋亡蛋白合成增加,细胞分裂能力下降及离子转运能力下降,与软骨细胞去分化的病理生理特征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去分化 DNA微阵矩 基因
原文传递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晓艳 付小兵 +2 位作者 伊海英 刘惠玲 孙同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03-2007,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HEKa细胞体外培养6~7代时开始出现老化迹象,细胞体积膨大,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加入浓度为100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液分别培养6... 目的初步探索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HEKa细胞体外培养6~7代时开始出现老化迹象,细胞体积膨大,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加入浓度为100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液分别培养6、12、24、48、72h后,MTT法检测bFGF对表皮细胞体外生长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流式细胞检测技术、RT-PCR法检测bFGF诱导培养后,表皮细胞的表型及功能的改变。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100ng/ml,诱导时间为36~48h为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的最佳实验条件。在bFGF的作用之下,老化的HEKa细胞周围开始出现新生的表皮干细胞样克隆。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中β1整合素、CK19、CK14的表达增强,而CK10作为终末分化细胞的标志,在bFGF诱导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检测分析显示bFGF作用后,实验组CK19表达阳性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分别为74.77%和15.74%);CK14表达阳性的细胞也由原来的67.26%增加至被检测细胞总数的87.14%。而bFGF诱导作用后,被检测细胞中表达CK10阳性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分别为4.56%和98.56%)。此外,RT-PCR检测结果同样再次支持了表皮细胞去分化的理论。在bFGF诱导组中,β1整合素、CK19、CK14mRNA转录水平明显上调,而CK10mRNA表达则明显下降。结论bFGF能够在体外诱导表皮细胞逆转分化形成幼稚型表皮前体干细胞,但其涉及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去分化 干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流式细胞检测 MTT RT—PCR
下载PDF
软骨细胞老化特征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艳 柴岗 +2 位作者 刘伟 崔磊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322-324,F003,共4页
软骨细胞的老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特征包括:细胞不可逆的生长停滞于G1期;老化相关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端粒长度缩短;软骨细胞分化特征的改变。目前认为其机制为基因表达的程序性或减进性改变,包括肿瘤抑制基因p53和pRb等在细胞... 软骨细胞的老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特征包括:细胞不可逆的生长停滞于G1期;老化相关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端粒长度缩短;软骨细胞分化特征的改变。目前认为其机制为基因表达的程序性或减进性改变,包括肿瘤抑制基因p53和pRb等在细胞生长停滞中的作用;端粒结合蛋白和端粒酶对端粒长度的调节;细胞骨架蛋白的重组使软骨细胞形态的变化;基质降解酶类表达增加以及各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对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细胞老化 细胞增殖 去分化 Β-半乳糖苷酶 肿瘤抑制基因
下载PDF
烟草薄层培养中细胞早期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丕方 王琦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89年第6期422-426,共5页
取经过预培养的烟草(Nicotiana tobacum L.)茎表层3—4层细胞,切成10×3mm 大小的外植体,厚度为30—40μm,进行微室培养,成功地建立了能进行活体定位连续观察的细胞薄层培养实验系统。通过活体连续观察,结合 DNA 活体测量,发现烟草... 取经过预培养的烟草(Nicotiana tobacum L.)茎表层3—4层细胞,切成10×3mm 大小的外植体,厚度为30—40μm,进行微室培养,成功地建立了能进行活体定位连续观察的细胞薄层培养实验系统。通过活体连续观察,结合 DNA 活体测量,发现烟草表皮细胞在培养24小时后,核明显增大,核质变浓,DNA 含量显著增加,细胞质变浓厚,运动加速,细胞器也随之加速运动。通过这些变化,细胞完成了脱分化,回到了细胞周期的间期,并开始进行有丝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薄层培养 表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