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化油气田建设关键技术与认识 被引量:66
1
作者 贾爱林 郭建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分析智能化油气田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解决方案、建设要点及国内外智能化油气田技术差异。智能化油气田主要包括实时监测、模型建立、决策与实施3个环节,其主要特征为"时效+协同+持续"。智能化油气田的核心是基于模型系统... 分析智能化油气田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解决方案、建设要点及国内外智能化油气田技术差异。智能化油气田主要包括实时监测、模型建立、决策与实施3个环节,其主要特征为"时效+协同+持续"。智能化油气田的核心是基于模型系统的最优化,包括4个层次:单井优化、生产优化、油气藏优化以及整体资产优化,最终追求的是系统的整体优化。智能化是智能化油气田建设的手段,实现油气田高效开发是其目的;数据是智能化油气田的基础与关键;智能化油气田决策的本质是基于模型的决策;建设智能化油气田需要高科技行业技术的配套支撑。中国与国外智能化油气田技术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运作模式和管理理念、技术手段和研究团队、决策的时效性、不同专业人员的职责及开发对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油气田 模型建立 决策与实施 实时监测
下载PDF
虚假促销中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认知机制:基于时间压力和过度自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卢长宝 秦琪霞 林颖莹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2-103,共12页
促销是利用时间压力引诱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营销手段,而虚假促销则是商家利用促销原理设计的带有欺骗性质的促销活动。在虚假促销活动中,消费者是否作出购买决策,与消费者决策理性、时间压力感知以及是否过度自信密切相关。依据经典文... 促销是利用时间压力引诱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营销手段,而虚假促销则是商家利用促销原理设计的带有欺骗性质的促销活动。在虚假促销活动中,消费者是否作出购买决策,与消费者决策理性、时间压力感知以及是否过度自信密切相关。依据经典文献,本文将时间压力分为"个人时间约束、促销时间限制及机会成本感知"三个维度,将虚假促销决策中的过度自信分为"夸大感知利得和忽略感知风险"两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调研获得的数据对所构建的虚假促销购买决策认知机制模型进行了检验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虚假促销活动中,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时间压力与决策自信程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过度自信又对购买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将过度自信看作虚假促销活动诱致的"热"心理状态,很好地解释了消费者上当受骗的认知机制。从各变量的具体维度来看,促销时间压力比个人时间约束更易引起过度自信,且机会成本感知更易导致夸大感知利得。此外,过度自信中的夸大感知利得比风险意识缺失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促销 认知机制 时间压力 过度自信 购买意愿
下载PDF
情景预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盼盼 何嘉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54,共17页
为了探究情景预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采用延迟折扣任务范式,检验了在情景预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中延迟时间知觉起到的中介作用。两个实验分别操纵了情景预见中未来事件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和未来事件的情绪特征,结果均发现情景预见... 为了探究情景预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采用延迟折扣任务范式,检验了在情景预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中延迟时间知觉起到的中介作用。两个实验分别操纵了情景预见中未来事件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和未来事件的情绪特征,结果均发现情景预见通过改变个体对延迟等待时间的时距知觉影响了跨期决策。想象与自己、与母亲有关的未来事件,想象积极、中性情绪效价的未来事件都使得被试将延迟等待时间知觉为较短的时间段,更倾向于选择延迟奖励。想象消极情绪效价的未来事件使得被试将延迟等待时间知觉为较长的时间段,更加偏好即时奖励。本研究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情景预见影响跨期决策现象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预见 跨期决策 延迟等待过程 时距知觉
下载PDF
中国东北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14
4
作者 云雅如 方修琦 田青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692,共6页
利用调查问卷和入户访谈的方法,以中国东北地区11个调查点为研究区,对554户农户进行调查研究,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把农业实践者的粮食种植行为作为一种农业经济行为,分析20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以来,农业实践者在农业种植决策中的行... 利用调查问卷和入户访谈的方法,以中国东北地区11个调查点为研究区,对554户农户进行调查研究,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把农业实践者的粮食种植行为作为一种农业经济行为,分析20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以来,农业实践者在农业种植决策中的行为过程及其与传统经济学理性行为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不确定条件下,农业决策行为符合行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在认知偏差和思维定式等因素的影响下,会系统地偏离传统经济学理论,产生非理性行为,从而导致适应与变化之间存在时滞现象:①受启发式认知偏向的影响,农业实践者在作物种类选择、种植计划制定和粮食出售时间确定等方面均表现为非理性的特点;②受中国具体国情和农业生产固有特点的影响,出于"保障生活能够继续"的考虑,农业实践者判断"获得"和"损失"的参照点通常很低,对作物品种选择的行为更倾向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农业决策 气候变化 适应 时滞 中国东北
下载PDF
拖延行为的发展认知机制及神经基础 被引量:13
5
作者 冯廷勇 王雪珂 苏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596,共11页
拖延是指尽管预见到拖延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任务。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有15%~20%的成年人存在慢性拖延,超过70%的学生承认自己存在学业拖延,部分学生还会形成特质性拖延。严重的拖延不仅影响人们... 拖延是指尽管预见到拖延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任务。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有15%~20%的成年人存在慢性拖延,超过70%的学生承认自己存在学业拖延,部分学生还会形成特质性拖延。严重的拖延不仅影响人们的学业、工作和生活,甚至还会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产生的核心机制、形成的关键期以及发展认知神经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项目拟从拖延的时间决策理论出发,首先系统探明拖延决策的核心机制,尤其是远期价值评估、延迟折扣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在拖延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机制和神经基础;其次结合行为−环境变量−脑的多模态数据,从发展角度探究拖延形成的关键期(敏感期)、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认知神经机制;最后从行为干预和脑的可塑性角度出发,试图制定各关键年龄阶段拖延预防与干预的临床方案。本研究的开展对于把握拖延形成的认知机制、神经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于拖延行为的预防和干预也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延行为 决策 时间折扣 神经基础 干预
下载PDF
我国内地居民体育锻炼参与决策及体育锻炼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钟华梅 王兆红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7-316,共10页
提高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率是促进全民健康、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Heckman二阶段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内地居民体育锻炼参与决策和体育锻炼时间的因素。经分析发现:1)我国内地居民的体育锻炼... 提高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率是促进全民健康、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Heckman二阶段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内地居民体育锻炼参与决策和体育锻炼时间的因素。经分析发现:1)我国内地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及体育锻炼时间在人口社会学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居民、城市居民、高学历居民、健康状况好的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概率更大,且体育锻炼时间更多。个人年龄与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呈“U型”关系,但是个人年龄对其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影响;2)个人家务劳动时间增加、家庭收入增长、所在行政区有体育设施、所在行政区人均体育财政经费投入增加都会显著增大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及延长其体育锻炼时间;3)个人工作时间延长、在婚、家庭规模增大、所在行政区PM2.5浓度升高都会显著减小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及减少其体育锻炼时间;4)个人收入和所在行政区的人均GDP增长均会显著增大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但是对其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参与决策 参与时间 时间分配理论 Heckman模型
下载PDF
时间限制和成就动机对职业决策线索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永芳 陈霞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8年第4期311-317,共7页
采用信息板技术探讨了时间限制条件下成就动机对职业决策线索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1)时间限制影响了个体职业选择过程的平均决策时间、信息搜索深度和信息搜索模式,但未对决策满意度造成显著影响;(2)追求成功动机影响决策时的信息搜... 采用信息板技术探讨了时间限制条件下成就动机对职业决策线索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1)时间限制影响了个体职业选择过程的平均决策时间、信息搜索深度和信息搜索模式,但未对决策满意度造成显著影响;(2)追求成功动机影响决策时的信息搜索模式,避免失败动机影响决策时的信息搜索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决策 时间限制 成就动机 职业线索 信息搜索
下载PDF
基于实时态势的作战仿真推演技术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吴章华 曹志敏 贾贞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8年第1期93-97,共5页
现代战争复杂多变的特点要求指挥人员提高快速决策的能力。在作战仿真推演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实时态势推演系统与离线仿真推演系统的区别,对基于实时态势的作战推演方法、推演系统架构、态势接入与处理技术开展研究。针对态势... 现代战争复杂多变的特点要求指挥人员提高快速决策的能力。在作战仿真推演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实时态势推演系统与离线仿真推演系统的区别,对基于实时态势的作战推演方法、推演系统架构、态势接入与处理技术开展研究。针对态势信息中部分目标型号不明的情况,提出一种KNN邻近分类算法用于解决未知目标模型匹配,最终成果已经应用到某指挥信息系统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决策 实时态势 平行仿真推演
下载PDF
近距格斗自主决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小兵 常勇 孔繁峨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7,共4页
辅助决策系统能够提高飞机近距空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为了改善辅助决策系统的自主能力,使决策支持系统适应快速变化的战场环境和及时纠正决策失误,提出了一个应用新决策触发机制的决策系统。该触发策略改变了传统的固定时间间隔... 辅助决策系统能够提高飞机近距空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为了改善辅助决策系统的自主能力,使决策支持系统适应快速变化的战场环境和及时纠正决策失误,提出了一个应用新决策触发机制的决策系统。该触发策略改变了传统的固定时间间隔的触发机制,可以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自主决策的时机,适应快速多变的战场环境。最后使用对抗仿真对该触发策略进行验证,其中我方使用了新的策略触发器,而敌方仍然使用固定时间间隔的触发策略,其时间间隔为2~4s不等。仿真结果证明了新策略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格斗 自主决策 决策触发 固定时间间隔
下载PDF
普遍信任博弈决策的动态过程——来自脑电时频分析的证据 被引量:7
10
作者 付超 张振 +3 位作者 何金洲 黄四林 仇剑崟 王益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7-326,共10页
人类社会的特殊性在于普遍信任贯穿于所有的人际互动,人们为什么以及何时选择信任的问题对社会发展和经济交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结果尚无法清楚地阐述信任决策的认知与神经机制。为探究信任互动情境下大脑活动变化的时间动态... 人类社会的特殊性在于普遍信任贯穿于所有的人际互动,人们为什么以及何时选择信任的问题对社会发展和经济交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结果尚无法清楚地阐述信任决策的认知与神经机制。为探究信任互动情境下大脑活动变化的时间动态特征及神经震荡过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记录了21名健康被试作为信任者完成单次性信任博弈(Trust Game,TG)时的脑电数据,并对EEG数据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行为结果发现个体选择信任的比例显著高于几率水平。时域分析结果表明决策阶段中不信任决策比信任决策诱发了更负的N2成分(250~330 ms),更小的P3波幅(330~430 ms)。频域分析结果则发现不信任决策比信任决策引发了更大的β频段(18~28 Hz,250~350 ms)能量活动;相比于获益反馈后信任决策,损失反馈后信任决策诱发了更大的β频段(15~20 Hz,150~300 ms)能量活动,而损失反馈后不信任决策和获益反馈后不信任决策诱发的β频段能量无显著差异。时域N2成分和频域β频段能量的动态分离表明信任选择是人们的默认优势选项,而不信任选择则涉及更多的认知控制加工。本研究为理解人类信任决策过程的动态加工时程及其神经震荡特征提供了初步的电生理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信任 决策 N2 P3 时频分析
下载PDF
高炉铁水硅含量变动量调控决策的智能推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阳 胡支滨 +2 位作者 杨爱民 李杰 张玉柱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8,共9页
为了保证高炉炉况顺行,提高高炉热制度调控质量,深刻理解铁水硅含量变动量的动力学,以冀南地区某钢铁联合公司3号高炉为研究对象,研究铁水硅含量变动量的波动机理。量化表征降低铁水硅含量变动量的6大决策空间,通过单变量估计方法和复... 为了保证高炉炉况顺行,提高高炉热制度调控质量,深刻理解铁水硅含量变动量的动力学,以冀南地区某钢铁联合公司3号高炉为研究对象,研究铁水硅含量变动量的波动机理。量化表征降低铁水硅含量变动量的6大决策空间,通过单变量估计方法和复相关系数联合估计方法的对照分析,优选可以兼顾决策变量间耦合协同性的联合估计方法,确定铁水硅含量变动量调控决策变量的响应时间,消除变量间的时滞性;通过Hopfield神经网络、Boltzmann神经网络与Elman神经网络算法的对照分析,优选具有记忆功能的Elman神经网络算法,兼顾变量时序特征,确定变量间的耦合非线性关系,构建高炉铁水硅含量变动量智能预报模型。基于铁水硅含量变动量最小为目标,构建调控决策智能推荐模型;通过遗传算法(GA)和进化策略算法(ES)的对照分析,优选变异程度自适应变化的ES算法,智能求解推荐模型,快速获取最优的维持铁水硅含量变动量最小的调控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响应时间估计算法对照验证了多决策变量联合估计响应时间,产生的样本集兼顾了决策变量间的耦合协同性;预报算法对照验证了Elman神经网络的优越性,目标算法构建的预报模型命中率达到94.10%;智能寻优算法对照验证了ES算法对推荐模型的求解速度和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算法,并且模型在工业应用的实践中保持了离线测试的优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水硅含量变动量 调控决策 响应时间 反馈网络 进化策略
原文传递
时间压力和产品价格对消费者百分比差异混淆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凌喜欢 辛自强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85-90,共6页
消费过程中,决策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以百分比形式呈现的价格信息,出现"百分比差异混淆"这一非理性现象。本研究对186名大学生被试开展实验,探讨了我国消费者的百分比差异混淆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存在百分比差... 消费过程中,决策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以百分比形式呈现的价格信息,出现"百分比差异混淆"这一非理性现象。本研究对186名大学生被试开展实验,探讨了我国消费者的百分比差异混淆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存在百分比差异混淆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受时间压力和产品价格影响,它主要发生在决策面临时间压力或价格利害不高的情况下,反之则有助于消除百分比差异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决策 百分比差异混淆 产品价格 时间压力
下载PDF
铁路事故应急资源调度决策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嘉杉 朱昌锋 武永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8-164,共7页
为减少铁路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提高应急资源调度效率,分别以最优属性值和预期属性值作为外部和内部参照点,并划分资源调度阶段,增设时间参照点;基于累积前景理论(CPT),以方案总损失和延误时间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应急资源调度方案决策模... 为减少铁路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提高应急资源调度效率,分别以最优属性值和预期属性值作为外部和内部参照点,并划分资源调度阶段,增设时间参照点;基于累积前景理论(CPT),以方案总损失和延误时间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应急资源调度方案决策模型;通过模型评价出前景值最大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案,并分析决策属性及参照点偏好系数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基于CPT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案决策模型能够弥补期望效用理论的不足,使决策过程更符合实际;通过该模型得出的最优方案,能减小事故损失给决策者带来的心理感知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资源调度 累积前景理论(CPT) 区间数 动态决策 时间参照点
下载PDF
优秀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国正 葛春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研究选择奥运会排球比赛的视频片段作为测试素材,采用Visual Basic 6.0软件,针对排球项目特征设计"优秀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测试系统",分为拦网、防守、接发球3个测试子系统,并分别包括练习和正式测试子系统。3种决策任务的顺... 研究选择奥运会排球比赛的视频片段作为测试素材,采用Visual Basic 6.0软件,针对排球项目特征设计"优秀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测试系统",分为拦网、防守、接发球3个测试子系统,并分别包括练习和正式测试子系统。3种决策任务的顺序、呈现比赛视频的顺序完全随机化,对决策任务的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研究,分别测试3种决策任务时的正确率、反应时。测试结束后,系统按照设计好的文本输出计算方式自行统计测试结果,并在结果文件夹内呈现个人测试数据结果,包括每个测试任务被试的选择、正确结果、决策正确率、决策反应时等4项信息条目。排球运动决策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实现了评价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准确性和决策速度的目的,整个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记录和评价运动员决策过程的综合工具,是评价排球运动员决策能力、运动选材和模拟训练的理想工具,为深入研究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行为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 决策 测试系统 正确率 反应时
原文传递
声誉损失风险下自我相关性对道德决策的影响:一项ERP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占友龙 肖啸 +1 位作者 谭千保 钟毅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96-2009,共14页
脑成像研究发现,风险情境下的道德决策可能与经济决策存在着相似的神经机制.然而,目前还不清楚人们在社会风险情境下完成道德决策时是如何权衡自我与他人的得失,尤其是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当前研究采用两难情境启动范式,通过ERP(event-rel... 脑成像研究发现,风险情境下的道德决策可能与经济决策存在着相似的神经机制.然而,目前还不清楚人们在社会风险情境下完成道德决策时是如何权衡自我与他人的得失,尤其是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当前研究采用两难情境启动范式,通过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技术考察了声誉损失风险下自我相关性对道德决策的行为和神经反应的影响.被试被要求在高或低的声誉损失风险情境下,选择是否牺牲自我利益去帮助困境中的主人公(朋友、熟人或陌生人),且决策时的帮助选择、决策时间、主观不愉悦感受和脑电数据会被记录,并对EEG(electroencephalograph)数据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行为结果发现,低声誉损失风险下被试对朋友的帮助选择要显著高于对熟人的,且对熟人的也显著高于对陌生人的,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利己倾向";与朋友和陌生人相比,被试对熟人的帮助决策消耗了更长的时间,体验到了更强烈的不愉快感受,表现出一种有趣的"熟人效应".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同样表明低声誉损失风险下被试对熟人的决策诱发了更大波幅的与情绪反应有关的P260和N2成分,以及与认知推理有关的LPP(300~450 ms)成分,并相应引发了更大的δ频段(1~4 Hz,200~300 ms)和α频段(8~13 Hz,300~600 ms)能量活动.然而,这些指标上的差异在高声誉损失风险下均显著减弱或消失了.结果表明,指导人际间道德决策的道德原则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利己的利他倾向",人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会给决策带来情绪和认知的负荷,而声誉关注在抑制自私倾向和消除不确定性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决策 自我相关性 声誉关注 事件相关电位 时频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A3C的多功能雷达认知干扰决策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邹玮琦 牛朝阳 +2 位作者 刘伟 高欧阳 张浩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在多功能雷达对抗领域,目前基于强化学习理论的认知干扰决策方法难以满足雷达对抗高实时性要求。对此,将异步优势行动者-评论家(asynchronous advantage actor-critic,A3C)算法引入到认知干扰决策领域,设计了包括干扰机模型、环境模型(... 在多功能雷达对抗领域,目前基于强化学习理论的认知干扰决策方法难以满足雷达对抗高实时性要求。对此,将异步优势行动者-评论家(asynchronous advantage actor-critic,A3C)算法引入到认知干扰决策领域,设计了包括干扰机模型、环境模型(目标方多功能雷达)以及交互机制的认知干扰决策整体框架,制定了干扰决策流程,干扰机模型利用异步多线程方式与环境模型进行交互训练。仿真实验表明,在扩充雷达任务转换关系表的基础上,所提方法与基于深度Q网络(deep Q network,DQN)的认知干扰决策系列方法相比,极大地提高了时间效率,平均决策时间降低70%以上,并且在决策准确度上有着明显优势,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为多功能雷达对抗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决策 异步优势 行动者-评论家 时间效率 决策准确度
下载PDF
Online Decision-Making and Control of Power System Stability Based on Super-Real-Time Simulation 被引量:5
17
作者 Fang Tian Xing Zhang +6 位作者 Zhihong Yu Weijiang Qiu Dongyu Shi Jian Qiu Min Liu Yalou Li Xiaoxin Zhou 《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SCIE 2016年第1期95-103,共9页
During power grid cascading failure,the operating point changes frequently,resulting in a mismatch or inaccuracy of online pre-decision making emergency control strategy.To solve this problem,an online power system st... During power grid cascading failure,the operating point changes frequently,resulting in a mismatch or inaccuracy of online pre-decision making emergency control strategy.To solve this problem,an online power system stability decisionmaking an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super-real-time simul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A decision-making and control system is developed in which the three main operation modes,offline pre-decision-making,online pre-decision-making,and real-time control,are all coordinated.To verify the method,ADPSS(advanced digital power system simulator)is used to simulate a digital power grid with about 20,000 buses.The closed-loop operation of the digital power grid and the online decisionmaking and control system are implemented.Test results show that when online pre-decision making control strategies are mismatched,aided real-time control works well and can prevent power grid stability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 strategies decision-making emergency control parallel computing real-time control super-real-time trajectory sensitivity
原文传递
基于情景感知的制造组合服务自适应决策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磊 任明仑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7-1285,共9页
针对组合服务面临复杂、动态的业务需求和运行环境,提出基于情景感知的自适应决策机制,保证制造过程的顺利执行,为用户持续稳定地提供高质量服务.从智能制造单元个体视角,构建制造组合服务自适应调整系统架构.根据多变的应用场景,充分... 针对组合服务面临复杂、动态的业务需求和运行环境,提出基于情景感知的自适应决策机制,保证制造过程的顺利执行,为用户持续稳定地提供高质量服务.从智能制造单元个体视角,构建制造组合服务自适应调整系统架构.根据多变的应用场景,充分考虑决策主体状态和情境因素对服务调整活动的影响,设计情景感知、主体-情景-活动(Subject-situation-action, SSA)2种自适应决策机制,并通过多Agent技术搭建实验环境,应用关联规则方法挖掘决策知识.通过汽车制造云服务实例与现有事件驱动机制对比,验证所提出的2类机制在不同场景下的效果,并从决策准确率、时间和服务QoS两方面证明情景感知、SSA机制的优势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服务 自适应决策 情景感知 关联规则 智能单元 实时匹配
原文传递
法不溯及既往的公法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天华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3-942,共20页
《立法法》确立的“从旧兼有利”带有明显的内在矛盾:第一,新法已经施行,却仍要适用已被废止的旧法;第二,“从旧”与“有利”可能发生冲突。多年来,这种内在矛盾不断积累和发展,使得“从旧兼有利”在公法中基本丧失了在新旧法交替之际... 《立法法》确立的“从旧兼有利”带有明显的内在矛盾:第一,新法已经施行,却仍要适用已被废止的旧法;第二,“从旧”与“有利”可能发生冲突。多年来,这种内在矛盾不断积累和发展,使得“从旧兼有利”在公法中基本丧失了在新旧法交替之际提供有效的法律适用规则的功能。行政裁判实践中存在大量以“新法已经代替旧法”为由的“从新”,就是明证。跳出“从旧兼有利”的窠臼,区分法律上的既成事实与物理上的既成事实、法不溯及既往与旧法存续,以新法的即时效力为原则,是法不溯及既往在公法中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不溯及既往 判断基准时 时际法 新法即时效力原则 过渡条款
原文传递
基于“流变-突变”理论的安全投入决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书明 何学秋 王恩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6-51,共6页
运用"流变-突变"理论分析煤矿安全投入的效果,发现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表现出"安全流变-突变"的特征。笔者指出,安全投入应该是持续的、不断进行的,不能靠期初一次性安全投入解决,而且后续安全投入应该选择在最佳时... 运用"流变-突变"理论分析煤矿安全投入的效果,发现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表现出"安全流变-突变"的特征。笔者指出,安全投入应该是持续的、不断进行的,不能靠期初一次性安全投入解决,而且后续安全投入应该选择在最佳时段(即不安全度加速发展阶段)进行,最晚不能超过安全突变的预警点,这样才能使系统的安全流变阶段能够尽量延长,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安全投入的效果,缓解我国煤矿安全投入需求增长与安全投入不足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突变 安全投入 决策 效率 时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