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抵押权的性质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秀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0-52,共3页
关于抵押权的性质,在法学界存在很多争论。传统的民法理论认为抵押权是担保物权,但根据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定来看,抵押权不是典型的担保物权,而是具有债权的某些特征。因为抵押权没有所有权那样最终的支配力,也没有用益物权那样的现实支... 关于抵押权的性质,在法学界存在很多争论。传统的民法理论认为抵押权是担保物权,但根据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定来看,抵押权不是典型的担保物权,而是具有债权的某些特征。因为抵押权没有所有权那样最终的支配力,也没有用益物权那样的现实支配力。此外,抵押权也不具有优先受偿和物权请求权的效力。根据传统的物权和债权的分类标准,已经很难对其定位,因为抵押权具有物权和债权的双重属性。将抵押权规定为物权或者债权,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立法政策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 抵押权 债权
下载PDF
试析抵押权的性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鹏飞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25-127,共3页
自从德国民法典区分物权与债权并抵押权归入物权后,学者们不断质疑争论。文章认为各家争议的实质在于反思传统法学概念。从法律价值角度看,抵押权虽不具有物权的典型特征,但把抵押权归入物权并无不妥。
关键词 抵押权 物权 债权 概念法学 法律价值
下载PDF
债、债权、债法总则的基本概念和地位 被引量:1
3
作者 葛正英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7-11,共5页
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并在当今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债、债权、债权债务、债务等都是对同一种法律关系的不同称谓。债权请求权的消灭,并不能代表债权债务关系的消灭。从债权在现代社会占据的优越地位来看,我国有必要在未... 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并在当今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债、债权、债权债务、债务等都是对同一种法律关系的不同称谓。债权请求权的消灭,并不能代表债权债务关系的消灭。从债权在现代社会占据的优越地位来看,我国有必要在未来的民法典中设立债编,或者颁布债法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 债法 债法总则
下载PDF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几点看法
4
作者 王德山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合同法》区分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 ,并分别作出了具体规定 ,却否定了合同生效的相关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 ,规定了两种不同的法律后果 ,既不利于司法操作 ,又有悖于“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债权人转... 《合同法》区分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 ,并分别作出了具体规定 ,却否定了合同生效的相关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 ,规定了两种不同的法律后果 ,既不利于司法操作 ,又有悖于“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债权人转让债权时 ,如果在明显增加债务人的履行难度、风险或费用的情况下 ,法律应规定债务人有拒绝转让的权利。第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债权人 债务人 履行难度
下载PDF
债权与股权的转换比率:市场原则与方法
5
作者 张志强 张彩玲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32,共6页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债转股是银行剥离不良资产、企业减轻债务负担的重要举措 ,受到银行、企业以及各级政府的多方关注。然而 ,撇开我国目前的特殊情况不论 ,在企业正常的资本运营中 ,债转股、股转债也属于常见的操作。本文认为 ,在正常...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债转股是银行剥离不良资产、企业减轻债务负担的重要举措 ,受到银行、企业以及各级政府的多方关注。然而 ,撇开我国目前的特殊情况不论 ,在企业正常的资本运营中 ,债转股、股转债也属于常见的操作。本文认为 ,在正常情况下 ,应该依据市场的原则与方法来确定转换比率。为此 ,本文引入期权方法评估企业债权和股权的价值。由于期权模型以有效市场假设为前提 ,并且直接考虑了债权和股权的收益与风险 ,这种方法更为有效地体现了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 股权 期权 布莱克-舒尔斯模型 转换比率 中国 债转股 企业 市场原则 市场方法
下载PDF
破产程序中劳动债权的法律保障
6
作者 李雪田 《行政与法》 2008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破产企业职工劳动债权的保护问题,是破产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与企业市场退出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破产企业职工生活尚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为此研究职工劳动权益的保护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现代法... 破产企业职工劳动债权的保护问题,是破产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与企业市场退出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破产企业职工生活尚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为此研究职工劳动权益的保护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现代法制人道关怀、救助社会弱者为出发点,对政策性破产中劳动债权的破产优先权、一般企业破产中劳动债权的优先受偿权及劳动债权的参与权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程序 劳动债权 政策性破产 破产参与权 重整
下载PDF
我国不良资产的现况及资产管理公司未来行为分析
7
作者 夏笠钧 崔学臣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61,共4页
资产管理公司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 ,但资产管理公司在运营中遇到的困难仍旧很多。还需进一步解决资产管理公司技术和人才缺乏的问题 ,防范资产管理公司自身道德风险 ,合理定位处置权和融资权 ,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 资产管理公司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 ,但资产管理公司在运营中遇到的困难仍旧很多。还需进一步解决资产管理公司技术和人才缺乏的问题 ,防范资产管理公司自身道德风险 ,合理定位处置权和融资权 ,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抓住有利时机 ,积极稳妥地进行债转股与资产证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债转股
下载PDF
无权处分立法史、基本法理及司法适用研究
8
作者 董新中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66-73,共8页
无权处分情形之下,涉及合同效力及是否发生物权变动效力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因是否承认物权行为理论而不同。从我国关于无权处分的立法史考察看,《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均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故而将无权处分形成的合同效力规定... 无权处分情形之下,涉及合同效力及是否发生物权变动效力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因是否承认物权行为理论而不同。从我国关于无权处分的立法史考察看,《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均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故而将无权处分形成的合同效力规定为无效或效力待定,亦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但《物权法》第十五条确立了债、物二分理论,规定无权处分情形下的合同有效,但不产生物权变动效力的裁判规则,因此《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规范不应再保留。基于《物权法》上已经确立的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分离的原则,我国《民法典》合同编中删除无权处分规定符合基本法理。在《民法典》实施后,司法实践中仍应坚持无权处分情形下应当确立合同有效但不发生物权变动,无权处分人承担违约责任的基本裁判规则。与无权处分相关的主观善恶、给付均不能影响合同效力;无权处分情形下第三人可以通过善意取得获得物权,而无权处分者则应当返还不当得利;冒名行为情形应当类推适用无权代理及表见代理的相关规定,以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权处分 立法史 债权行为 物权行为 司法适用
下载PDF
日本金融机构不动产融资的实情——反省及今后
9
作者 高桥俊树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18-20,共3页
在反省日本泡沫经济时代金融机构不动产融资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后指出 :由于不动产融资的特点 。
关键词 不动产融资 不良债权 金融机构
下载PDF
债权的公法保护
10
作者 戴新毅 《宁夏党校学报》 2003年第6期40-42,共3页
实现公平的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债权的实现意味着市场信用的实现。保护债权以及债权的实现,就是保护交易安全、保护市场的信用基础、保护市场作用的积极发挥,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通过公法保护债权是公法的当然责任和重... 实现公平的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债权的实现意味着市场信用的实现。保护债权以及债权的实现,就是保护交易安全、保护市场的信用基础、保护市场作用的积极发挥,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通过公法保护债权是公法的当然责任和重要任务,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可行的。通过公法的制度和调整方法,对债权进行有效的保护,是指在维护和尊重私法秩序和私法手段的同时,利用公法独特的调整机制,对债权进行更大范围的保护,也就是通过公法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给债权的实现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债权保护 公法 交易安全 公法保护
下载PDF
论经理人工资应否优先受偿
11
作者 文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3-96,共4页
破产财产分配或案件执行过程中,歇业或破产的企业、公司经理人的工资债权能否也堪如雇工工资一样优先受偿?因其法无明文规定,理论上又鲜有论述,构成司法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雇工工资优先权的价值取向及经理人法律定位所折射的内涵... 破产财产分配或案件执行过程中,歇业或破产的企业、公司经理人的工资债权能否也堪如雇工工资一样优先受偿?因其法无明文规定,理论上又鲜有论述,构成司法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雇工工资优先权的价值取向及经理人法律定位所折射的内涵为依托,以经理人工资债权与雇工工资债权的法律属性之迥异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理人 工资债权 委任合同 受偿
下载PDF
论英国土地保有关系对债作为财产所有权客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兵红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5-178,共4页
英国法上,财产所有权的客体不是有体物而是财产利益。英国法财产所有权客体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土地保有关系的产生是英国法财产权客体定位为财产利益的根本原因,土地保有关系模式下的这种立法思想深深影响了英国所有权客体理论... 英国法上,财产所有权的客体不是有体物而是财产利益。英国法财产所有权客体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土地保有关系的产生是英国法财产权客体定位为财产利益的根本原因,土地保有关系模式下的这种立法思想深深影响了英国所有权客体理论。在英国法上,任何具有独占排他的财产利益均可以成为所有权的客体,因合同等原因而产生的债属于债权人的财产利益,因此英国法将其作为所有权的客体。英国法明确区分因合同产生的债的所有权以及合同权利本身,英国法的债权的二分理论值得我国学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保有关系 债的二分理论
原文传递
理性政府"及地方政府举债问题探析
13
作者 贾鸿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3-35,共3页
政府债券已成为现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重要形式。根据我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政府债券的发行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无权发行政府债券。中西方在地方政府举债权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不同。本文试图运用"理性政府"的有关... 政府债券已成为现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重要形式。根据我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政府债券的发行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无权发行政府债券。中西方在地方政府举债权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不同。本文试图运用"理性政府"的有关理论来分析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及其后果,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地方政府举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政府 地方政府 债券 举债权 举债行为
下载PDF
关于完善我国信用法律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梁 秦良才 效娅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9-51,共3页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存在着的诚信失衡、信用制度缺陷、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要发展经济信用,就必须保护债权,遵守信用交易规则,对信用权进行设计,讲究信用限制等。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信用法律制度体系。
关键词 信用 债权人 征信系统 交易标的 信用权制度 信用限制制度
下载PDF
浅谈债权转股权
15
作者 曲虹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12-113,共2页
债转股是我国经济界所关注的热点 ,是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债转股的定义、条件、重点、优势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充分说明债转股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通过工作中的逐渐探索 。
关键词 债权转股权 资产管理公司 国有企业 银行
下载PDF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16
作者 杨毅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6-8,12,共4页
对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比重问题、债务负担问题和产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认为:在比重问题上国企应更重视结构调整而非比重高低,在债务负担上应适当给国企减少负担,在最重要的企业产权问题上提出了参考“国家参与... 对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比重问题、债务负担问题和产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认为:在比重问题上国企应更重视结构调整而非比重高低,在债务负担上应适当给国企减少负担,在最重要的企业产权问题上提出了参考“国家参与制”,通过参投和控股的方法让公有制经济在不牺牲效率的情况下更富有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 债务 产权 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