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冶湖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7
1
作者 方月梅 张晓玲 吴风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1期231-233,246,共4页
通过对大冶湖流域的面源污染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了其污染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农村生活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量均最大;水产养殖排放的总磷和总氮最大;对大冶湖流域水环境污染影响较大的地区是阳新县所辖的3乡镇和1开发区、金山... 通过对大冶湖流域的面源污染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了其污染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农村生活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量均最大;水产养殖排放的总磷和总氮最大;对大冶湖流域水环境污染影响较大的地区是阳新县所辖的3乡镇和1开发区、金山店镇和还地桥镇。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村环保设施薄弱、超面积围网养殖、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是造成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流域面源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为治理大冶湖流域污染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湖流域 水环境 面源污染 特征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大冶湖流域点源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方月梅 吴风林 杨晓梅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9-23,共5页
对大冶湖流域的点源污染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其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陈贵镇和金湖街办工业源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最多;砷、铅和镉的主要排放区域是金湖街办、下陆区和大箕铺镇;城镇生活源主要集中在大冶市区,其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 对大冶湖流域的点源污染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其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陈贵镇和金湖街办工业源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最多;砷、铅和镉的主要排放区域是金湖街办、下陆区和大箕铺镇;城镇生活源主要集中在大冶市区,其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都是最大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主要集中在大冶市,其各类污染物的产排量占整个大冶湖流域的97.8%。针对大冶湖流域点源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对应的治理对策,为大冶湖流域污染治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湖流域 水环境 点源污染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大冶湖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方月梅 张晓玲 +1 位作者 刘娟 何明礼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7-24,共8页
为了解大冶湖流域底泥中重金属含量、污染程度以及分布特征,对大冶湖各子湖及周边港渠水体和底泥中重金属Cu、Pb、Cd、Zn、Cr进行实地采样和分析研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为了解大冶湖流域底泥中重金属含量、污染程度以及分布特征,对大冶湖各子湖及周边港渠水体和底泥中重金属Cu、Pb、Cd、Zn、Cr进行实地采样和分析研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对表层和深层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冶湖流域水体及底泥已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三里七湖、罗桥东西两港污染最严重;大冶湖流域是Cd重污染区,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Pb>Cr≈Zn;各监测点的重金属元素综合潜在危害程度均为"极强",表明大冶湖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严重;Pb-Cd、Pb-Cr、Cu-Zn、Zn-Cr之间显著相关,说明这些重金属来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湖流域 底泥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基于流域生态文明视角的湖泊综合治理与保护——以大冶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方月梅 张晓玲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5-29,共5页
近年来,黄石市大冶湖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陷入生态危机,由"母亲湖"沦为"毒湖""死湖""废湖",需要采取重大措施保护和拯救大冶湖,治理任务艰巨。针对大冶湖水环境污染现状及特点,以"生... 近年来,黄石市大冶湖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陷入生态危机,由"母亲湖"沦为"毒湖""死湖""废湖",需要采取重大措施保护和拯救大冶湖,治理任务艰巨。针对大冶湖水环境污染现状及特点,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从流域治理的视角提出基于湖泊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湖泊综合治理和保护思路,旨在为治理大冶湖流域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综合治理 大冶湖流域
下载PDF
基于灰色残差模型的大冶湖流域面源污染变化趋势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梦婷 李晔 +1 位作者 李柏林 章文琴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55,59,共4页
大冶湖流域污染严重,其中面源污染占很大比例。根据大冶湖流域2005-2009年的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和畜禽养殖量统计数据,基于灰色残差理论建立了大冶湖流域面源污染预测模型,预测出2010-2013年流域内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和畜禽养殖量,根据... 大冶湖流域污染严重,其中面源污染占很大比例。根据大冶湖流域2005-2009年的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和畜禽养殖量统计数据,基于灰色残差理论建立了大冶湖流域面源污染预测模型,预测出2010-2013年流域内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和畜禽养殖量,根据预测结果计算出该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城镇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中COD、NH3-N、TN、TP入湖量,得到大冶湖流域的面源污染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大冶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湖流域 灰色模型 残差修正 面源污染 预测
下载PDF
近百年来大冶湖流域洪涝灾害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尹发能 桂智凡 +1 位作者 杨绚绯 许安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7-764,共8页
利用大冶湖流域1901年~2000年近百年来的历史洪水资料,对该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特征、灾害等级进行分析,并利用Matlab小波分析方法对洪涝灾害等级的周期变化规律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冶湖流域在前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低,到后... 利用大冶湖流域1901年~2000年近百年来的历史洪水资料,对该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特征、灾害等级进行分析,并利用Matlab小波分析方法对洪涝灾害等级的周期变化规律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冶湖流域在前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低,到后期洪涝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流域发生的洪涝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集中性,主要集中发生在夏季;中后期主要以重度洪涝灾害为主,中度洪涝灾害和特大洪涝灾害也比较频繁;各等级洪涝灾害的周期变化与规律有很大差异性.针对大冶湖流域洪涝灾害的特征,分析了成灾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湖流域 洪涝灾害 时间特征 灾害等级
下载PDF
大冶湖流域景观生态动态变化及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尹发能 陆俊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51-358,共8页
选取高程、坡度、年均温、年降水、年均相对湿度、土地利用、植被指数等7个因子,利用RS、GIS相关的分析技术,对大冶湖流域历年景观生态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冶湖流域景观质量总体偏低,但随时间推移不断好转;景观质量呈现偏正态... 选取高程、坡度、年均温、年降水、年均相对湿度、土地利用、植被指数等7个因子,利用RS、GIS相关的分析技术,对大冶湖流域历年景观生态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冶湖流域景观质量总体偏低,但随时间推移不断好转;景观质量呈现偏正态分布,结构较稳定;大冶湖流域景观质量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南北差异明显,大冶湖周边地区景观质量较差;大冶湖流域景观的多样性较低,均一性程度较高,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湖流域 景观生态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