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有植物珙桐的生物学特性、濒危原因及保护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征云 苏智先 申爱英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66-69,86,共5页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 ,为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 .本文系统综述了珙桐地理分布 ,分布区自然状况、群落特征、形态解剖、繁殖生长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 ,并分析了其濒危原因 ,对珙桐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
关键词 珙桐 生物学特性 濒危原因 保护
下载PDF
珙桐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禹玉婷 徐刚标 汪晓萍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4期92-94,98,共4页
综述了我国一级珍稀濒危植物珙桐在生态习性、人工繁殖、形态解剖、生理特性、遗传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珙桐研究应该加强的方向。
关键词 珙桐 研究进展 资源保护 生态习性 人工繁殖 形态解剖 生理特性
下载PDF
濒危植物珙桐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月琴 雷泞菲 +3 位作者 林莎 秦小波 徐莺 陈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369-5369,5372,共2页
以珙桐成熟胚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珙桐成熟胚离体分化的影响,并获得了完整的植株。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0.5 mg/L 6-BA+3 mg/L IBA+1 mg/L GA3+蔗糖30 g/L;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1... 以珙桐成熟胚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珙桐成熟胚离体分化的影响,并获得了完整的植株。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0.5 mg/L 6-BA+3 mg/L IBA+1 mg/L GA3+蔗糖30 g/L;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1.0mg/L6-BA+蔗糖20 g/L;最有利于不定芽的增殖与伸长的培养基组合为MS+0.5 mg/L 6-BA+1.0 mg/L GA3+蔗糖20 g/L;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0.8 mg/L IBA+0.2 mg/L NAA+蔗糖1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成熟胚 组织培养
下载PDF
珙桐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黎明 苏金乐 +3 位作者 杨芳绒 武荣花 郭宗民 金红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7-359,共3页
对我国珍稀特产树种珙桐叶、茎、根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发现其叶为两面叶,气孔平列型,仅分布于下表皮,栅栏组织发达.茎的皮层和髓生活薄壁细胞丰富,次生木质部导管散生,导管端壁具梯状复穿孔.根的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根、茎... 对我国珍稀特产树种珙桐叶、茎、根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发现其叶为两面叶,气孔平列型,仅分布于下表皮,栅栏组织发达.茎的皮层和髓生活薄壁细胞丰富,次生木质部导管散生,导管端壁具梯状复穿孔.根的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根、茎、叶薄壁组织细胞中均有丰富的结晶体,部分细胞壁出现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营养器官 解剖学
下载PDF
濒危植物珙桐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19
5
作者 邹利娟 苏智先 +3 位作者 胡进耀 吴庆贵 苏瑞军 余阿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以珙桐冬芽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珙桐冬芽直接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WPM+NAA 0.2mg·L-1+6-BA 3.0mg·L-1+AC 2.0g·L-1;珙桐带芽茎段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WPM+NAA 0.05mg·L-1+6-BA 1.0mg·... 以珙桐冬芽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珙桐冬芽直接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WPM+NAA 0.2mg·L-1+6-BA 3.0mg·L-1+AC 2.0g·L-1;珙桐带芽茎段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WPM+NAA 0.05mg·L-1+6-BA 1.0mg·L-1+GA 32.0mg·L-1+AC 2.0g·L-1;生根最佳培养基为White+IBA 3.0mg·L-1+6-BA 1.0mg·L-1+AC 2.0g·L-1,在此条件下,根发育良好,植株健壮;组培苗炼苗后移栽,成活率可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冬芽 丛生芽 茎段增殖 植株再生
下载PDF
珙桐产黄酮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4
6
作者 何映霞 冉雪琴 王嘉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3-6,共4页
采用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组织分离产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为测试细菌进行内生真菌代谢物对细菌的抑制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内生真... 采用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组织分离产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为测试细菌进行内生真菌代谢物对细菌的抑制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内生真菌的活性物质成分。结果表明,从珙桐枝、叶中分离到126株内生真菌,其产物对3种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5%、71%、25%,其中D37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经HPLC分析证明,菌株D37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槲皮素、山奈酚2种黄酮类物质,每100 g干菌丝可产黄酮31.9 mg。根据菌株D37的形态学特征,结合核糖体基因居间序列(Internal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分析结果,确定菌株D37为曲霉属,烟曲霉种(Aspergillus fumigatus)。从珙桐分离的产黄酮内生真菌D37可作为生产黄酮类药物的候选菌株,也为抗生素药物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内生真菌 山奈酚 槲皮素
下载PDF
珙桐的引种繁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侯丽娜 杨民 于子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年第5期61-63,共3页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为保护、发展这一树种,对珙桐进行了引种实验和一系列的繁殖研究。
关键词 珙桐 引种 繁殖
下载PDF
不同海拔对珙桐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绍先 苏智先 +3 位作者 高菊 张悦 杨敬天 吴庆贵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10-15,共6页
为探讨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对海拔的生理适应机制,研究珙桐叶片中色素、花色素苷、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与海拔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结果表明:珙桐叶片中叶绿素a、b、... 为探讨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对海拔的生理适应机制,研究珙桐叶片中色素、花色素苷、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与海拔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结果表明:珙桐叶片中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MDA的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叶绿素a/b值在海拔1 650 m时最大,MDA含量在海拔1 590 m时最高;花色素苷、紫外吸收物质、Pro的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花色素苷和Pro含量在海拔1 650 m时最大,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在海拔1 590 m时最高;珙桐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随海拔高度的递增而逐渐增加。综合本次研究表明,珙桐在一定海拔范围内,受到高海拔不利环境的胁迫时,可通过自身内部的调节保护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色素 花色素苷 丙二醛 游离脯氨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紫外吸收物质
下载PDF
珙桐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彭红丽 苏智先 +2 位作者 王颖 苗利军 申雨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445-8448,共4页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殊比、人工授粉和套袋等方法,对珙桐的开花状态、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群平均花期为26d,但同一地点的不同年份,相同年份的不同地点均有所不同;同一棵树树冠预部枝条和基部枝条开花时...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殊比、人工授粉和套袋等方法,对珙桐的开花状态、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群平均花期为26d,但同一地点的不同年份,相同年份的不同地点均有所不同;同一棵树树冠预部枝条和基部枝条开花时间也有差异。花序从开始散粉到散粉末期一般持续8-10d,开花过程中柱头高于花药的位置,雄花的花药散粉时间早,两性花2-3d。两性花柱头具可授性的时间早两性花花药开裂1-2d。由于其杂交指数等于4,花粉-胚珠比等于14885.2,结合人工套袋和授粉试验结果确定该种的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还有一定程度的自交。花粉竞争可能是珙桐结籽率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开花动态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人工授粉
下载PDF
濒危植物珙桐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关萍 张玉晶 +1 位作者 石建明 陈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76,共6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珙桐6个种群和光叶珙桐1个种群共117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2条引物对117份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扩增位点199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77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88.94%,Neis基因...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珙桐6个种群和光叶珙桐1个种群共117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2条引物对117份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扩增位点199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77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88.94%,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78 4,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18 7.种群水平的多态性相对较低,多态百分率在35.18%~48.74%之间,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26 0~0.179 5,shannon信息指数(I)为0.188 1~0.265 1.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的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74 5,表明有47.4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52.55%,种群间基因流(Nm)为0.553 7.Mantel检测显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珙桐cpDNA非编码序列引物反应条件优化与筛选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玉梅 徐刚标 +1 位作者 谷振军 安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实验采用改良CTAB方法提取总DNA,以珙桐及其近缘种基因组DNA为材料,优化cpDNA非编码序列PCR扩增条件,优据优化的PCR扩增条件,首次筛选出适合于珙桐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的cpDNA非编码序列和引物。结果表明: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含有50 ng D... 实验采用改良CTAB方法提取总DNA,以珙桐及其近缘种基因组DNA为材料,优化cpDNA非编码序列PCR扩增条件,优据优化的PCR扩增条件,首次筛选出适合于珙桐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的cpDNA非编码序列和引物。结果表明: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含有50 ng DNA,10×Buffer,2.5 mmol MgCl2,0.4 mmol dNTPs,0.2μmolpri mer1,0.2μmol pri mer2,1.25 U Pfu DNA Polymerase。适宜的PCR反应程序为94℃5 min,94℃1 min,退火时间45 s,退火温度和72℃延伸时间依不同的引物和产物而不同,35个循环,72℃总延伸7 min。稳定性好的、扩增条带清晰且单一的trnSGCU和trnGUUC、F71和R1516、rps16—F和rps16—R、atpB—49和rbcL—188四对引物可作为进一步珙桐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的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CPDNA 非编码序列 引物筛选
下载PDF
珙桐生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代勋 王磊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5期14-17,共4页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是中国特有的单属单种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具有重要的学术、经济价值.因其分布范围窄、适应性弱、种子萌发率较低,人为破坏严重,使其有濒临灭绝的危险.致其引种、异地保护困难,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不...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是中国特有的单属单种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具有重要的学术、经济价值.因其分布范围窄、适应性弱、种子萌发率较低,人为破坏严重,使其有濒临灭绝的危险.致其引种、异地保护困难,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不能深入进行.珙桐的抗性生理、种子休眠、萌发生理等的研究进展,为珙桐的引种驯化,提高其种子萌发、幼苗成活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抗旱性 抗冷性 休眠 萌发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珙桐未成熟胚的萌发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志荣 蔡光泽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7-10,共4页
为了建立珙桐的再生体系,试验以珙桐未成熟胚为外植体,获得了再生植株。采用正交设计和极差分析法对影响未成熟胚再生植株的四种主要因素α-萘乙酸(α-Naphthaleneacetic acid,NAA)、噻苯隆(Thidiazuron,TDZ)、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 为了建立珙桐的再生体系,试验以珙桐未成熟胚为外植体,获得了再生植株。采用正交设计和极差分析法对影响未成熟胚再生植株的四种主要因素α-萘乙酸(α-Naphthaleneacetic acid,NAA)、噻苯隆(Thidiazuron,TDZ)、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和活性炭(active carbon,A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胚萌发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WPM+0.09mg/L NAA+0.6mg/L TDZ+0.9 mg/L GA+0.8g/LAC,芽诱导率为71.43%;萌发胚芽分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WPM培养基+0.1mg/L NAA+3mg/L TDZ+6mg/L GA+1.2g/LAC,再生率为50%。AC能促进下胚轴变绿和子叶变绿,NAA、GA对解除胚的形态后熟有重要作用。GA和TDZ在芽分化及生根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未成熟胚 再生植株
下载PDF
微波提取珙桐叶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牟新利 付川 +3 位作者 傅杨武 陈书鸿 潘杰 赵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2010-12010,12013,共2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立了微波法提取珙桐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4min,固液比1:30(g/ml),黄酮产率为3.306%。
关键词 珙桐 黄酮 正交试验 提取
下载PDF
云南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珙桐生境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分析Ⅰ
15
作者 代勋 汤艳 +2 位作者 王磊 杨宛青 陈屏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1期129-130,139,共3页
[目的]研究云南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珙桐的土壤环境。[方法]在云南三江口自然保护区设3个采样地,研究0-20、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p H与物理性质。[结果]该自然保护区珙桐生长地的土壤含水量较高,p H偏酸性,容重、孔隙度等物理特性适宜... [目的]研究云南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珙桐的土壤环境。[方法]在云南三江口自然保护区设3个采样地,研究0-20、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p H与物理性质。[结果]该自然保护区珙桐生长地的土壤含水量较高,p H偏酸性,容重、孔隙度等物理特性适宜珙桐生长及繁殖。[结论]为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珙桐种子的自然萌发引种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生境 土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