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斡尔族成人的皮褶厚度及其年龄变化 被引量:35
1
作者 郑连斌 朱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50,共6页
测量了456例(男216例,女240例)达翰尔族成人的4项皮褶(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与腓肠肌皮褶)厚度值,分析了达翰尔族成人皮褶厚度随年龄变化的特征。研究表明:(1)男性躯干皮下脂肪厚于四肢。女性肩胛下皮褶最厚... 测量了456例(男216例,女240例)达翰尔族成人的4项皮褶(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与腓肠肌皮褶)厚度值,分析了达翰尔族成人皮褶厚度随年龄变化的特征。研究表明:(1)男性躯干皮下脂肪厚于四肢。女性肩胛下皮褶最厚,三头肌皮褶次之。(2)女性4项皮褶厚度值高于男性。(3)男性30-44岁皮下脂肪较厚,45岁以后皮褶厚度下降。女性50岁以后肩胛下皮褶值明显下降,其余3项值在40岁以后下降。(4)男性全身皮褶厚度值多呈正相关。女性这种现象不明显。(5)达翰尔族成人皮下脂肪发育逊于北京、大连城市中的汉族,但优于宁夏农村的回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翰尔族 成人 皮褶厚度 年龄变化
下载PDF
达斡尔族学生体表面积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栗淑媛 郑连斌 +1 位作者 朱钦 陆舜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5,共5页
调查了 1739例 (男 85 4例 ,女 885例 )达斡尔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值 ,采用Stevenson公式计算了每位学生的体表面积 ,并求得 6— 19岁 14个年龄组男女学生的体表面积均数。研究表明 :(1)达斡尔族学生体表面积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2 ) 11... 调查了 1739例 (男 85 4例 ,女 885例 )达斡尔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值 ,采用Stevenson公式计算了每位学生的体表面积 ,并求得 6— 19岁 14个年龄组男女学生的体表面积均数。研究表明 :(1)达斡尔族学生体表面积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2 ) 11岁女生体表面积均数超过男生 ,14岁男生体表面积均数又超过女生。 (3)15岁以后 ,男女学生体表面积值之差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翰尔族 学生 体表面积 年龄 体重
下载PDF
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大为 张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9-62,共4页
采用定期组织学生观赏达斡尔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建设达斡尔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发展、普及单项优势项目等手段和方法,形成了使用部分达斡尔族语言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体育融入大学体育省级精品课程的高校特色教学模式... 采用定期组织学生观赏达斡尔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建设达斡尔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发展、普及单项优势项目等手段和方法,形成了使用部分达斡尔族语言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体育融入大学体育省级精品课程的高校特色教学模式。特色教学成果表明,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充分利用高校课堂等场所发展达斡尔族体育运动,对保护与发展传统体育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 达斡尔族 体育教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下载PDF
达斡尔民族体育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建明 庞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古代达斡尔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点的体育活动,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的体育活动,集中体现了达斡尔民族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在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古代达斡尔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点的体育活动,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的体育活动,集中体现了达斡尔民族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在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达斡尔民族古代体育的成因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总结和归纳了达斡尔传统体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 民族体育 传承 影响
下载PDF
达斡尔首领卜魁考述 被引量:9
5
作者 吴雪娟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4,共5页
清代达斡尔首领卜魁拥有一个应用广泛的名字。由于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卜魁的生平和家世了解不多。本文依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满文档案资料的记载,并参考有关史籍,试图揭示卜魁鲜为人知的个人和家族情况,期望人们对卜魁以及达斡尔族历史有更... 清代达斡尔首领卜魁拥有一个应用广泛的名字。由于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卜魁的生平和家世了解不多。本文依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满文档案资料的记载,并参考有关史籍,试图揭示卜魁鲜为人知的个人和家族情况,期望人们对卜魁以及达斡尔族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魁 达斡尔族 黑龙江将军 满文档案
下载PDF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研究——以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丛密林 张晓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及其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论述了其特有属性和共有属性。主要结论:概念是对象本质的外在表现和反映;本质是对象...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及其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论述了其特有属性和共有属性。主要结论:概念是对象本质的外在表现和反映;本质是对象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也是区别于其他同类事物的一种决定性因素;属性是对象体内固有的、客观存在的性质特征状态,包括对象的性质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属性又分为特有属性和共有属性,其中特有属性来源于对象的性质,并决定着对象的本质。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有属性,包括健身性和公平性;共有属性包括竞争性、审美性、娱乐性、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研究目的在于厘清属性及与属性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认清和重视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及属性特点,避免和解决在实际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达斡尔 鄂温克 鄂伦春族 理论关系 特有属性 共有属性
原文传递
达斡尔族说唱艺术乌春的价值与保护建议 被引量:7
7
作者 安英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6-31,共6页
乌春是达斡尔民族创造的古老的说唱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乌春的传承与保护要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要进一步做好更深层次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应当建立乌春传承人档案,有计划地提... 乌春是达斡尔民族创造的古老的说唱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乌春的传承与保护要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要进一步做好更深层次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应当建立乌春传承人档案,有计划地提供资助;要加强乌春传习人才的培养和强化学术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乌春 说唱艺术 价值 保护 建议
下载PDF
达斡尔民族X染色体遗传多态性与亲缘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侯巧芳 高放 +3 位作者 桂宏胜 马懿 Allah-Rakha 李生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研究达斡尔民族X染色体遗传结构与亲属关系.方法:选择9个X-STR(DXS6804,DXS7133,DXS101,DXS6789,DXS6799,DXS7423,HPRTB,DXS8378,DXS7132),分析其多态性分布及与其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结果:研究群体中共检出51种等位基因... 目的:研究达斡尔民族X染色体遗传结构与亲属关系.方法:选择9个X-STR(DXS6804,DXS7133,DXS101,DXS6789,DXS6799,DXS7423,HPRTB,DXS8378,DXS7132),分析其多态性分布及与其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结果:研究群体中共检出51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161~0.6935;基因型频率、杂合度、个体识别率、多态性信息量等群体遗传学指标分析显示,9个STR位点可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聚类分析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发现达斡尔和鄂伦春族有较近的遗传距离.结论:此9个X-STR位点具有较高的个体识别率和多态性信息量,可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法医学应用和疾病连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现象 遗传距离 达斡尔族 亲属关系
下载PDF
中俄黑龙江流域跨境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朱艳彬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0期18-20,共3页
中俄两国有着许多跨境民族,他们互相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音乐文化方面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中俄跨境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交流的日益增多,两国跨境民族音乐文化彰显的浓郁的山林、河谷和渔猎文化特色备受瞩目,特别是作为中俄两国... 中俄两国有着许多跨境民族,他们互相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音乐文化方面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中俄跨境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交流的日益增多,两国跨境民族音乐文化彰显的浓郁的山林、河谷和渔猎文化特色备受瞩目,特别是作为中俄两国居住在黑龙江两岸跨境的达斡尔族音乐文化值得推广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跨境民族 达斡尔族 音乐文化
下载PDF
黑龙江省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音乐的田野调查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宝姬 刘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93,共8页
作者阐述在中国黑龙江省达斡尔和鄂伦春族地区作田野调查时遇见的几种歌曲形式,对其曲调结构、音色和唱法作了分析。达斡尔民歌扎恩德勒既使用二拍子,也使用三拍子。扎恩德勒的三拍子类型和雅德根的散拍子特征是东北各省音乐中普遍的特... 作者阐述在中国黑龙江省达斡尔和鄂伦春族地区作田野调查时遇见的几种歌曲形式,对其曲调结构、音色和唱法作了分析。达斡尔民歌扎恩德勒既使用二拍子,也使用三拍子。扎恩德勒的三拍子类型和雅德根的散拍子特征是东北各省音乐中普遍的特征。文章解释了用古老的扎恩德勒曲调创作的歌曲,分析了萨满歌曲(例如达斡尔族的雅德根)和鄂伦春族的说唱音乐莫尔苏昆(包括歌词的读法),以确定萨满或民歌曲调对其他曲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调查 达斡尔族 鄂伦春族 民歌 歌曲形式 扎恩德勒 雅德根 萨满歌曲 莫尔苏昆
下载PDF
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的民俗文化变迁与保护--以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敏承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20-27,共8页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在微观层面对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民俗文化变迁过...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在微观层面对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民俗文化变迁过程展开科学分析,应当将该过程置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加以考量,充分认识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对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文化发展和变迁产生的深刻影响,积极消除民俗文化同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矛盾,主动适应各种变化,使民俗文化在发展中生存并且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宏观层面,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既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文化,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积极响应维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这一全球性时代主题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民俗文化
下载PDF
达斡尔族生存发展中的数学文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永辉 王君 +1 位作者 张俊超 韩东晨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0年第1期56-61,共6页
作为契丹人的后裔,达斡尔族在生活生产、习俗民俗、宗教、天文研究等方面都有着继承和相似之处。本文从达斡尔族游牧和狩猎文化衍生的建筑设计、服饰纹样创作、生活用品、工艺品创作、游戏竞技和天文历法等六个方面来阐述其中蕴含的几... 作为契丹人的后裔,达斡尔族在生活生产、习俗民俗、宗教、天文研究等方面都有着继承和相似之处。本文从达斡尔族游牧和狩猎文化衍生的建筑设计、服饰纹样创作、生活用品、工艺品创作、游戏竞技和天文历法等六个方面来阐述其中蕴含的几何观念、几何元素、数学规律、数学变换、数学原理及数学计算等数学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生存发展 数学文化
下载PDF
清代前期布特哈总管沿革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鑫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95,125,共14页
布特哈总管是清代统辖索伦、达呼尔等黑龙江打牲部落人众的专官。相关档案材料表明,这一官职脱胎于崇德年间清太宗所封授的两员索伦部落"达尔汉",最初设立于康熙二年(1663)。此后数十年时间,布特哈总管在员额数量、行政级别... 布特哈总管是清代统辖索伦、达呼尔等黑龙江打牲部落人众的专官。相关档案材料表明,这一官职脱胎于崇德年间清太宗所封授的两员索伦部落"达尔汉",最初设立于康熙二年(1663)。此后数十年时间,布特哈总管在员额数量、行政级别、权责划分、补授方式等方面,曾经历过一个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直至雍正十年(1732)布特哈八旗编设前夕始最终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伦 达呼尔 布特哈总管 打牲部落
原文传递
嫩江流域达斡尔族传统纹样在现代珠宝首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怀冰 王铭颖 《中国宝玉石》 2024年第2期29-42,共14页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纹样承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在现代珠宝首饰设计中,达斡尔族传统纹样正逐渐被发掘和应用,以体现民族特色和个性化需求。本文通过对达斡尔族传统...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纹样承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在现代珠宝首饰设计中,达斡尔族传统纹样正逐渐被发掘和应用,以体现民族特色和个性化需求。本文通过对达斡尔族传统纹样及其文化价值的多角度研究,传统纹样种类的分类应用总结,以及对其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分析,探讨达斡尔族传统纹样在现代珠宝首饰中的应用方法,并结合一款具体首饰设计案例,以期为当代珠宝首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纹样 珠宝首饰 设计
下载PDF
核心素养理念下“三少民族”文化在学前教育中传承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包锋 邓优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118,共6页
内蒙古“三少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形成对于个体成长、民族共生、社会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学前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存在内在的耦合逻辑,体现为学前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内在的文化同构性... 内蒙古“三少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形成对于个体成长、民族共生、社会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学前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存在内在的耦合逻辑,体现为学前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内在的文化同构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学前教育机构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实践场域。“三少民族”文化在学前教育的传承中,主要问题有园本课程民族文化类主题活动开展不多、民族民间儿童游戏开发及利用不充分、民族传统经典作品的传播弱化、学前双语教育实施困难、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学前教师数量不足。通过精心设计园本课程民族文化类主题活动、深度开发民族民间儿童游戏、大力传播民族传统经典作品、有效实施学前双语教育、着力培养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等实践活动,使“三少民族”文化在学前教育中得以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三少民族 文化传承 学前教育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分子人类学视野下的达斡尔族族源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迟早 石美森 李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117,共8页
达斡尔族不仅与其他蒙古语族人群具有共同的父系起源关系,并且是全体蒙古语族始祖人群的最古老分支的直系后裔。达斡尔族中部分主要姓氏与特定父系基因类型存在关联现象,敖拉哈拉处于达斡尔族最为古老和核心的奠基者哈拉的遗传学地位。
关键词 达斡尔族 蒙古同源 敖拉哈拉 Y-SNP Y-STR
下载PDF
清代内地弓箭、鸟枪在达斡尔、鄂温克人众间的传播及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鑫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有清一代,通过朝廷配给制式装备,以及直接赴京城等地采买等途径,内地的角弓、铁镞、鸟枪等武器迅速在黑龙江驻防八旗的达斡尔、鄂温克人中间流行开来,成为其从事狩猎生产的主要工具。由于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加之受各牛录内专职... 有清一代,通过朝廷配给制式装备,以及直接赴京城等地采买等途径,内地的角弓、铁镞、鸟枪等武器迅速在黑龙江驻防八旗的达斡尔、鄂温克人中间流行开来,成为其从事狩猎生产的主要工具。由于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加之受各牛录内专职匠人的设立、周邻满汉官兵引导等因素的影响,上述各种武器的修造技术亦在达斡尔、鄂温克人众间有一定传播。新式狩猎工具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使得个体家庭的单独近猎及季节性的小组远狩成为两族狩猎生产的主导性经营模式,传统的大规模集体围猎则渐被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 鄂温克 弓箭 鸟枪 清朝
原文传递
达斡尔族的萨满教信仰与神话传说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亚虹 李福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78-80,共3页
论述了萨满神话与萨满教的关系,分析了达斡尔族的萨满教与信仰,认为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与祭祀活动带有萨满教多神崇拜特征。
关键词 达斡尔族 神话传说 萨满教
下载PDF
清代伊犁驻防索伦营始末 被引量:4
19
作者 佟克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68-72,共5页
乾隆年间,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天山南北,为戍边,自东北调遣驻防军携眷进驻伊犁,组成“伊犁四营”。其中的索伦营由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组成。他们在今霍尔果斯河两岸屯垦游牧,驻守台站和卡伦,换防塔尔巴哈台和喀什噶尔,巡查边界,御外侮,... 乾隆年间,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天山南北,为戍边,自东北调遣驻防军携眷进驻伊犁,组成“伊犁四营”。其中的索伦营由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组成。他们在今霍尔果斯河两岸屯垦游牧,驻守台站和卡伦,换防塔尔巴哈台和喀什噶尔,巡查边界,御外侮,平内乱,又遭农民起义的冲击。新疆建省后,又恢复其驻防军功能,直至辛亥革命解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 驻防军 索伦营 达斡尔 鄂温克 屯垦戍边 锡伯索伦
下载PDF
文化变迁视野下达斡尔族不同群体间现代住居空间对比研究
20
作者 齐卓彦 于文婧 《华中建筑》 2024年第2期167-172,共6页
达斡尔族在17世纪中叶南迁入嫩江流域后,因所处区域行政组织不同,形成布特哈与齐齐哈尔两个群体。群体间所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使现代住居在文化变迁背景下表现出特征分异。该文以两个群体原始村落哈力村与额尔门沁村为研究对象... 达斡尔族在17世纪中叶南迁入嫩江流域后,因所处区域行政组织不同,形成布特哈与齐齐哈尔两个群体。群体间所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使现代住居在文化变迁背景下表现出特征分异。该文以两个群体原始村落哈力村与额尔门沁村为研究对象,从住居院落入口方向、院落构成要素、建筑空间布局三个方面解析现代住居的差异性。得出:布特哈群体地处北方游猎、游牧文化带中心,在支持多经济模式的自然环境和相似少数民族人文环境包容下,现代住居更多保持了本民族传统模式中的固有基因。齐齐哈尔群体靠近汉族文化聚集区,达斡尔族自身文化基因在现代住居中逐渐模糊,农耕文化的特征有一定遗留。本文以期为原生性保护和活态性更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变迁 住居空间 达斡尔族 布特哈群体 齐齐哈尔群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