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P-Q-TOF-MS和HILIC-Q-TOF-MS的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成分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雷冬梅 姚长良 +3 位作者 陈雪冰 张建青 李佳媛 果德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09-2120,共12页
采用反相色谱与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2种分离模式分别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深入解析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以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为反相色谱柱,以Waters BEH Amide(2.1 mm×100 mm,1.7μm... 采用反相色谱与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2种分离模式分别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深入解析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以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为反相色谱柱,以Waters BEH Amide(2.1 mm×100 mm,1.7μm)为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当归补血汤的质谱数据。通过Reaxys数据库检索当归、黄芪中化学成分,构建自建数据库。质谱数据通过MassLynx4.1软件结合自建数据库、HMDB数据库、Reaxys数据库及对照品比对等方法进行解析,实现对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分析和鉴定。共分析和鉴定出154个化合物,包括16个皂苷、44个黄酮、10个苯酞、7个苯丙素、15个碱基核苷、30个寡糖及32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65个化合物由HILIC串联质谱检测分析。该研究结果为当归补血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及制剂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分析方法为以经典名方为代表的中药汤剂化学成分更加全面的表征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经典名方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当归补血方穴位敷贴联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17
2
作者 余倩颖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921-1925,共5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方穴位敷贴联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方穴位敷贴联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方配合温针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 89%,对照组为66. 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TC及T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当归补血方穴位敷贴联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脂和血糖水平,提高神经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当归补血方 穴位敷贴 温针灸 血糖 血脂 神经传导速度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当归补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冠脉搭桥术后疗效及对患者血瘀证证候评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解洪涛 张顺 曾广伟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0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冠脉搭桥术后疗效和对患者血瘀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冠脉搭桥术后疗效和对患者血瘀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方。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瘀证(黑便、腹壁静脉曲张、细络、持续心绞痛、舌质紫暗、脉涩、皮肤粗糙、皮下淤血、腭黏膜征阳性、舌下静脉曲张、少腹抵抗压痛)评分,另外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T、INR、APTT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黑便、细络、舌质紫暗、脉涩、皮肤粗糙、皮下淤血、腭黏膜征阳性、少腹抵抗压痛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结论: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给予当归补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相对于单纯西药治疗联合用药可更好的发挥抗凝作用,降低血瘀证证候评分,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当归补血方 血瘀证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治疗糖尿病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文恺 张良 +1 位作者 孙悦 薛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91-2195,共5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水平的改善,糖尿病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经流行病学调查,60%-75%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抑郁症状,甚至其中10%-35%的患者为重度抑郁,而抑郁患者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糖尿病罹患抑郁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水平的改善,糖尿病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经流行病学调查,60%-75%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抑郁症状,甚至其中10%-35%的患者为重度抑郁,而抑郁患者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糖尿病罹患抑郁症(DD)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治疗DD的药物以化学药物为主,由于其靶点单一、药物依赖性强、副作用明显等原因,故寻找多靶点、低毒、副作用小的治疗药物,是临床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课题组研究发现益气养血方当归补血汤(DBD)对DD有较为确切的疗效,现对其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抑郁症 当归补血汤 中药方剂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胃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栾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8期82-84,共3页
目的探究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对胃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138例,随机分为2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四君子汤合... 目的探究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对胃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138例,随机分为2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骨髓抑制情况及不良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胃脘痛、嗳腐吐酸、少气懒言中医症状评分较低,试验组骨髓抑制总发生率较低,试验组患者腹泻、呕吐、腹胀、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可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改善骨髓抑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当归补血汤 胃脘痛 胃癌化疗 中医药疗法 经方
下载PDF
从脾胃论当归补血汤的方解 被引量:3
6
作者 宋文萍 苑述刚 马少丹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14期32-34,共3页
当归补血汤是历版《方剂学》教材中补血剂的代表方,也是治疗血虚发热证的经典名方,临床应用广泛、影响深远。但笔者查阅文献发现古代医家对于当归补血汤的血虚这一功用的阐释不详,虽然立意鲜明、各有依据,但是并没有很好地与李杲(号东垣... 当归补血汤是历版《方剂学》教材中补血剂的代表方,也是治疗血虚发热证的经典名方,临床应用广泛、影响深远。但笔者查阅文献发现古代医家对于当归补血汤的血虚这一功用的阐释不详,虽然立意鲜明、各有依据,但是并没有很好地与李杲(号东垣)的学术思想相结合。因此,笔者结合《脾胃论》及《内外伤辨惑论》等李杲的经典著作及本方的现代研究成果,从脾胃的角度切入,结合阴火理论来探讨血虚发热的病机,并根据病机结合“甘温除热”法以阐释当归补血汤的方解,并从病证鉴别、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脾胃 血虚发热 甘温除热 方解
下载PDF
当归补血膏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仰莲 黄宇 +4 位作者 姜艳娇 钱江平 孙纪元 胡昌江 李恒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优化当归补血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浓缩工艺和制剂处方工艺。方法:根据当归补血膏的处方特点,以处方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的溶出量及出膏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单因素考察法对处方的提取工艺和浓缩工艺进行考... 目的:优化当归补血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浓缩工艺和制剂处方工艺。方法:根据当归补血膏的处方特点,以处方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的溶出量及出膏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单因素考察法对处方的提取工艺和浓缩工艺进行考察和验证。制剂处方研究方面,以无糖型处方为出发点,采用外观和口感评测的方式,对制剂处方的辅料种类和加入量进行考察。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2倍,提取时间1h,提取次数2次。最佳的浓缩工艺为:温度60~80℃,压力-0.07MPa~-0.09 MPa。制剂工艺处方及比例以清膏∶木糖醇∶β-环糊精(100∶30∶2)为最佳。结论:该研究为当归补血膏处方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方向。膏方制剂工艺在延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无糖型处方及低比例的辅料,研究为膏方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膏 提取工艺 浓缩工艺 制剂处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