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5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湿证与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8
1
作者 陈雪吟 康福琴 +7 位作者 杨丽虹 何敏 刘少南 何怡瀚 邓雪仪 张蕾 毛炜 郭新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841-1845,1854,共6页
微炎症状态普遍存在于多种慢性疾病之中,其本质是免疫性炎症。中医湿证是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与微炎症状态具有高度相似性。结合既往研究结果,阐述中医湿证与微炎症状态在宏观表象、发病特点上的共同点和相似性,并... 微炎症状态普遍存在于多种慢性疾病之中,其本质是免疫性炎症。中医湿证是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与微炎症状态具有高度相似性。结合既往研究结果,阐述中医湿证与微炎症状态在宏观表象、发病特点上的共同点和相似性,并从现代疾病如肥胖症、慢性肾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方面探讨湿证与微炎症的相关性,从肠道菌群、水分和脂质代谢三个角度探讨二者可能存在的生物学机制联系,提出微炎症状态可能是中医湿证在病理变化上的重要体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证 微炎症状态 细胞因子 肠道菌群 水通道蛋白 脂质代谢
原文传递
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忆勤 郎庆波 +12 位作者 李果刚 何新慧 何建成 颜新 庄燕鸿 叶进 郭永洁 陆雄 李福凤 赵立宇 燕海霞 徐贵华 王惠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75-979,共5页
目的以中医诊断学辨证要素为基础,结合多元数理统计方法,完善传统的慢性胃炎中医湿证宏观辨证标准,探讨建立中医证候辨证标准的方法和手段。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对确立脾胃湿热证有意... 目的以中医诊断学辨证要素为基础,结合多元数理统计方法,完善传统的慢性胃炎中医湿证宏观辨证标准,探讨建立中医证候辨证标准的方法和手段。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对确立脾胃湿热证有意义的症状排序为舌红苔黄、苔腻、口黏腻、小便黄、大便秘或干结、面色红、肢体困重。(2)对确立脾虚湿阻证有意义的症状排序为苔腻、口黏腻、小便黄、胖大舌、齿痕舌、口淡、纳少。结论通过中医学理论与多元统计方法的结合可筛选出对中医湿证诊断有意义的辨证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湿证 辨证标准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多元统计
下载PDF
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血清蛋白组学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忆勤 李福凤 +3 位作者 王文静 赵立宇 郭丽 王惠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14-516,共3页
目的:对慢性胃炎湿证患者血清蛋白组学进行分析,并探讨慢性胃炎湿证的微观信息。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蛋白质芯片分析仪对18例慢性胃炎湿证、17例非湿证患者及8例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表达谱进行研究。结果:慢性胃炎湿证患者蛋... 目的:对慢性胃炎湿证患者血清蛋白组学进行分析,并探讨慢性胃炎湿证的微观信息。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蛋白质芯片分析仪对18例慢性胃炎湿证、17例非湿证患者及8例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表达谱进行研究。结果:慢性胃炎湿证患者蛋白质表达谱质荷比为3.2 kD、6.4 kD、8.1 kD,出现高表达趋势,其波峰基本在10个单位以上;非湿证患者与正常人上述波谱峰呈低表达趋势,非湿证患者波峰基本在10个单位左右或以下;正常人波峰基本在5个单位以下。结论:血清蛋白组学分析对探索慢性胃炎湿证的生物学理论基础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湿证 血清 蛋白组学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痰证与湿证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萍 李缘缘 +1 位作者 邵岩飞 高碧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27-1632,共6页
目的:比较代谢综合征(MS)痰证与湿证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特征。方法:收集MS痰证患者30例、湿证患者30例,30名健康人群,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定量检测血清代谢物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进行多... 目的:比较代谢综合征(MS)痰证与湿证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特征。方法:收集MS痰证患者30例、湿证患者30例,30名健康人群,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定量检测血清代谢物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痰证的潜在标志物为胆碱、二甲胺、脂类=CH-CH2-CH-、肌氨酸、苏氨酸;湿证的潜在标志物为丙酮、乳酸、脂类-CH2-C=O、脂类-CH=CH-、丙酮酸、极低密度脂蛋白-CH2-CH2-C=O。结论:MS痰证、湿证患者血清存在物质代谢及代谢通路的改变,MS湿证患者可能存在糖代谢异常及脂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组学 痰证 湿证 糖代谢 脂代谢 主成分分析法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
原文传递
浅谈赵炳南“首辨阴阳”学术思想对皮肤病湿证治疗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伯华 周冬梅 张广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85-1987,共3页
赵炳南先生是我国当代中医皮外科泰斗,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创建者,创立了一套独特的中医皮肤病辨治体系,创建了许多经典方剂和有效疗法,为中医皮肤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疗皮肤病以"首辨阴阳"为辨证原则,尤其是对... 赵炳南先生是我国当代中医皮外科泰斗,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创建者,创立了一套独特的中医皮肤病辨治体系,创建了许多经典方剂和有效疗法,为中医皮肤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疗皮肤病以"首辨阴阳"为辨证原则,尤其是对于与湿相关的皮肤病,重点是辨别疾病属于湿热性亦或是湿气性,这实质是对皮肤病湿与热的辨证,是辨热重于湿抑或是湿重于热。这一思想尤其体现在对湿疹和带状疱疹的辨证治疗上,不仅如此,这一思想对于银屑病、痤疮等皮肤病的辨证和治疗,也有指导作用。学习和继承赵炳南学术思想,就应该坚持"首辨阴阳"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炳南 首辨阴阳 阴阳 湿证
原文传递
路志正燥湿互济学术观点初探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燕君 胡镜清 +1 位作者 呼思乐 路志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093-1096,共4页
从燥湿互济的起源发展、病因病机、治则等方面阐释路志正燥湿互济学术观点。燥邪致病易伤津液,湿邪伤人多隐而莫见,缓而不觉。燥湿二邪可单独出现,形成燥病或湿病,但亦可相兼为病或者互相转化,出现燥湿共存之症。单一祛湿或者润燥难以... 从燥湿互济的起源发展、病因病机、治则等方面阐释路志正燥湿互济学术观点。燥邪致病易伤津液,湿邪伤人多隐而莫见,缓而不觉。燥湿二邪可单独出现,形成燥病或湿病,但亦可相兼为病或者互相转化,出现燥湿共存之症。单一祛湿或者润燥难以把握病机而一举获效,故治疗时当燥湿互济,治湿不一味燥剂渗湿,少佐滋润之品顾护阴液,避免苦寒化燥伤阴;治燥需注意滋阴药多滋腻,应少佐温运之药,勿使滋阴太过而湿邪内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证 湿证 燥湿互济 名医经验 路志正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湿邪致病病机与治法初探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东海 冯炯 +1 位作者 王俏 温成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14-1816,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为具有致畸性的难治性自身炎症性疾病,发病与环境和多基因遗传相关,治疗困难。本病中医多从补肾通瘀论治,但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湿邪亦是重要致病因素。根据典籍湿气与湿邪论述并结合强直性脊柱炎现代病因、病理研究进展,认为... 强直性脊柱炎为具有致畸性的难治性自身炎症性疾病,发病与环境和多基因遗传相关,治疗困难。本病中医多从补肾通瘀论治,但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湿邪亦是重要致病因素。根据典籍湿气与湿邪论述并结合强直性脊柱炎现代病因、病理研究进展,认为湿邪是贯穿病程的重要致病因素。基于湿邪致病认识探讨了祛湿法在疾病不同阶段的具体运用,急性活动期解毒祛湿、通络止痛,慢性缓解期运脾祛湿、散瘀解毒,久病迁延期运脾益肾、通督祛湿。笔者认为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应重视祛湿法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湿证 祛湿法
原文传递
自拟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62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文东 田风胜 +6 位作者 段洪波 王晓蕴 苏秀海 王元松 迟秀娥 苏阳 屈会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8-1049,共2页
使用自拟清热祛浊胶囊从痰湿瘀热治疗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62例,可改善患者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痰证 湿证 瘀证 热证 清热祛浊胶囊
下载PDF
李士懋养阴祛湿法治疗湿证经验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轶璠 刘签兴 +2 位作者 赵永辰 李晓洁 张新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180-1182,共3页
总结李士懋教授以养阴祛湿法治疗湿证经验。传统观点认为养阴之品多滋腻助湿,难以用于湿证的治疗。在"湿盛则燥"学术观点指导下,提出苦燥淡渗治湿邪之常、养阴祛湿疗湿邪之变,养阴祛湿不得滥用、辨证详准确保全功等主张,临证... 总结李士懋教授以养阴祛湿法治疗湿证经验。传统观点认为养阴之品多滋腻助湿,难以用于湿证的治疗。在"湿盛则燥"学术观点指导下,提出苦燥淡渗治湿邪之常、养阴祛湿疗湿邪之变,养阴祛湿不得滥用、辨证详准确保全功等主张,临证通过养阴与祛湿同用的方法治疗湿证可收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证 养阴祛湿 名医经验 李士懋
原文传递
从痰湿瘀热论治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52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文东 王元松 +6 位作者 苏秀海 王晓蕴 苏阳 田风胜 迟秀娥 段洪波 闫国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7期797-798,共2页
目的观察从痰、湿、瘀、热立论应用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52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原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5粒,每日3次。3个月后观察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目的观察从痰、湿、瘀、热立论应用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52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原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5粒,每日3次。3个月后观察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明显下降(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82.7%。结论从痰、湿、瘀、热立论组方的清热祛浊胶囊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痰证 湿证 瘀证 热证 清热祛浊胶囊
下载PDF
中医湿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德才 朱春梅 +2 位作者 顾巍杰 王忆勤 刘国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031-5034,共4页
湿性重浊黏滞,决定了湿证病程缓慢、顽固,不易治愈,若能从物质基础层面揭示湿证内涵,可以促进湿证客观化研究。系统生物学技术的引入,已表明湿证在物质基础层面有明确的分类,而如何从这些特定分类中提取可用于湿证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的... 湿性重浊黏滞,决定了湿证病程缓慢、顽固,不易治愈,若能从物质基础层面揭示湿证内涵,可以促进湿证客观化研究。系统生物学技术的引入,已表明湿证在物质基础层面有明确的分类,而如何从这些特定分类中提取可用于湿证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量化指标,会成为困扰中医证候现代化研究而有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文章通过对系统生物学技术应用于湿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许多文献都报道了筛选出的湿证客观标志物,为揭示证候的生物学内涵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系统生物学技术自身不足、研究样本数少、辨证不统一、把差异标志物认为是湿证形成的条件等又是共有的缺点。克服这些缺点,必将对有助于阐述中医湿证的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湿证 生物学基础
原文传递
从痰湿瘀热论治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文东 苏阳 崔荣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9年第4期376-377,共2页
近来诸多中医药学者从痰、湿、瘀、热论治代谢综合征,这不仅符合中医理论,而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也从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痰证 湿证 瘀证 热证
原文传递
慢性胃炎湿证患者舌苔液、胃液高效毛细管电泳图谱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忆勤 李福凤 +5 位作者 李琴韵 赵立宇 何建成 李靖 郭丽 王惠芳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1-43,共3页
从慢性胃炎湿证患者舌苔液、胃液进行分析 ,探讨慢性胃炎湿证的特征。采取慢性胃炎湿证 (9例 )、非湿证(7例 )患者及正常组 (4例 )的舌苔液和胃液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结果 :慢性胃炎湿证患者的舌苔液、胃液在5min左右处的吸收峰... 从慢性胃炎湿证患者舌苔液、胃液进行分析 ,探讨慢性胃炎湿证的特征。采取慢性胃炎湿证 (9例 )、非湿证(7例 )患者及正常组 (4例 )的舌苔液和胃液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结果 :慢性胃炎湿证患者的舌苔液、胃液在5min左右处的吸收峰与非湿证、正常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舌苔液、胃液电泳图谱对探索慢性胃炎湿证的物质基础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湿证 舌苔液 胃液 高效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加味厚朴温中汤对湿阻证大鼠血清MTL、SS及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晓阳 邹志 +5 位作者 李晟 曹显成 黄守林 贺卫和 李云耀 成壮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厚朴温中汤对湿阻证大鼠血清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以及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湿阻证大鼠模型,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未造模给加味厚朴温中汤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加味厚朴温中汤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观察加味厚朴温中汤对湿阻证大鼠血清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以及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湿阻证大鼠模型,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未造模给加味厚朴温中汤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加味厚朴温中汤低、中、高剂量组及阿托品组,共8组,以墨汁法检测小肠推进功能,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MTL及SS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1、2组血清MTL、SS水平及小肠推进率均显著上升(P﹤0.01,P﹤0.05);与模型2组比较,加味厚朴温中汤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MTL含量以及小肠推进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SS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厚朴温中汤降低MTL含量以及小肠推进率,调整胃肠激素失衡可能是其对湿阻证大鼠发挥燥湿、运脾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厚朴温中汤 湿阻证 胃动素 生长抑素州 肠推进功能 大鼠 厚朴 黄连
下载PDF
湿邪侵袭机体不同部位的病机异同及西医学认识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浩殷 李依帆 +6 位作者 汤沁淇 王丽娜 罗洁 廖丽婷 古月瑜 刘旭生 卢传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54-959,共6页
湿邪是一种具有黏滞重浊、趋下特性的致病外邪,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湿证愈加多见。由于机体不同部位的特点、功能不一,湿邪侵袭时的病机也不一致,对其进行梳理,有利于临床诊疗。湿邪分内湿与外湿,本文拟以外湿由表入里的侵袭途径为... 湿邪是一种具有黏滞重浊、趋下特性的致病外邪,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湿证愈加多见。由于机体不同部位的特点、功能不一,湿邪侵袭时的病机也不一致,对其进行梳理,有利于临床诊疗。湿邪分内湿与外湿,本文拟以外湿由表入里的侵袭途径为线索,结合湿邪致病的特点,论述湿邪在机体各部位致病的临床表现,并比较其致病病机的异同。此外,本文还结合西医学的研究成果阐释湿邪的致病机理,更好地为中西医融合、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和精准用药提供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证 湿邪致病 病因病机 西医学
原文传递
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文东 王晓蕴 +9 位作者 苏秀海 田风胜 迟秀娥 张忠勇 苏阳 吕树泉 于文霞 韩中千 李华君 王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25-3227,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9例,服用吡格列酮片+清热祛浊胶囊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吡格列酮片。3个月后观察指标变化。结果: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目的:观察应用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9例,服用吡格列酮片+清热祛浊胶囊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吡格列酮片。3个月后观察指标变化。结果: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治疗组舒张压下降、血尿酸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空腹胰岛素(ISN)、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体质量(W)、体质量指数(BMI)增加的幅度较小;但无显著差异。结论:从痰湿瘀热立论组方的清热祛浊胶囊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可能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痰证 湿证 瘀证 热证 清热祛浊胶囊
原文传递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燕羽 陈乃清 《河南中医》 2023年第4期500-503,共4页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湿热郁结发黄而兼有表证不解,肾病综合征患儿中证属外寒内热,湿热内蕴者可用此方治疗。以下三种类型的证候同时出现时,适合使用本方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一是表证(多为表有寒邪):恶风寒,...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湿热郁结发黄而兼有表证不解,肾病综合征患儿中证属外寒内热,湿热内蕴者可用此方治疗。以下三种类型的证候同时出现时,适合使用本方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一是表证(多为表有寒邪):恶风寒,恶寒发热,舌质淡,苔白或润,脉浮;二是湿证:水肿,身体困重,胸闷腹胀,口中黏腻,大便稀溏,舌边有齿印,苔腻或润,脉滑;三是热证:尿少尿黄,舌红,苔黄等。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辨证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时,还应注意补阳、辛开、清热、活血、化湿。需要注意的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性偏苦寒,易耗伤阳气,在疾病后期,激素减至小量时(泼尼松<0.25 mg·kg^(-1)),一般不轻易用此方。但并非绝对禁忌证,若患儿阳虚证不明显,且确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时,亦可辨证施治,随证加减,阳气衰微患儿禁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儿童 表证 湿证 热证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中医湿证评估量表的构建及初步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路桃影 谢倩文 +7 位作者 蔡坚雄 尹翎嘉 原嘉民 黄鹂 李倩 杨小波 杨志敏 吴大嵘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677-1683,共7页
通过筛选和优化条目构建中医湿证评估量表,为湿证的临床评价及干预提供指导。按照国际通用的量表研制方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湿证概念的操作化定义、条目池的建立、条目的筛选、条目的优化及临床预测试等方法初步形成中医湿证评... 通过筛选和优化条目构建中医湿证评估量表,为湿证的临床评价及干预提供指导。按照国际通用的量表研制方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湿证概念的操作化定义、条目池的建立、条目的筛选、条目的优化及临床预测试等方法初步形成中医湿证评估量表;在此基础上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有效调查量表174份,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条目答案分布考察法、离散趋势法、条目-量表总分相关性、因子分析法、逐步回归法等统计分析进一步筛选条目,并经专家共识法,最终形成了由形体肥胖、身热不扬、头重如裹、口黏腻等30个条目组成的中医湿证评估量表,每个条目都分别有无、轻、中、重、极重5个选项,如果受访者≥15条目选择“轻”或“轻”以上,就可以判定为湿证。由30个条目构成的中医湿证评估量表严格遵循国际量表研制规范进行研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测量特性考评后可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证 量表 条目筛选 条目优化
原文传递
中医湿候论之三类九性篇
19
作者 王博文 裴紫娟 +9 位作者 梅莎莎 马丹 郝傲寒 杨晓林 宋凡 李矜姚 樊讯 陶春晖 周姝含 宋恩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6-2239,共4页
通过归纳整理中医之“湿”,探讨湿类三分与湿邪九性,以期探析中医湿候论,指导临证,提供参考。水为万物之元,而湿之质实为水,故有水必有湿。湿候之论,风起内经,伤寒明法,传至唐明,诸家医略,必有湿论一篇,是即湿论传而百姓知,故今时之人... 通过归纳整理中医之“湿”,探讨湿类三分与湿邪九性,以期探析中医湿候论,指导临证,提供参考。水为万物之元,而湿之质实为水,故有水必有湿。湿候之论,风起内经,伤寒明法,传至唐明,诸家医略,必有湿论一篇,是即湿论传而百姓知,故今时之人皆知“湿气”致病,而莫知燥暑。今拟从湿义源始、因机考略糅析湿邪,整理湿邪内外表里、气血精津、时令伏气划类三分;且湿家百性,名家各述一端,从湿论百篇中糅并缕析,归纳湿分九性:易感、隐匿、重滞、蒙上、滞中、趋下、兼邪、泛变、流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湿邪 湿气 湿候 失运 留滞
原文传递
阮诗玮湿气新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嘉玮 余永鑫 阮诗玮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8期132-135,共4页
“湿”是中医学特有概念,在中医病因、发病、治疗等方面占重要地位。闽地傍海,患病多湿,阮诗玮教授结合四十载的临床经验,对湿气、湿邪、湿病、湿证提出新论述,认为阴阳交际,湿气乃成;湿性黏腻,易成合邪,伤阳损阴;湿成三气,病伤三焦;湿... “湿”是中医学特有概念,在中医病因、发病、治疗等方面占重要地位。闽地傍海,患病多湿,阮诗玮教授结合四十载的临床经验,对湿气、湿邪、湿病、湿证提出新论述,认为阴阳交际,湿气乃成;湿性黏腻,易成合邪,伤阳损阴;湿成三气,病伤三焦;湿性弥漫,致病多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诗玮 湿气 湿邪 湿病 湿证 中医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