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Tennant法的大凌河生态基流计算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泽聪 韩会玲 陈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31,共3页
针对传统的Tennant法计算河流生态基流不能反映河流水量季节性变化的问题,提出引入季节修正系数并利用中位数代替平均数计算多年平均流量的改进Tennant法,避免了极端数据对统计数据的影响,在水文数据选取中舍弃了人为影响较大年份的数... 针对传统的Tennant法计算河流生态基流不能反映河流水量季节性变化的问题,提出引入季节修正系数并利用中位数代替平均数计算多年平均流量的改进Tennant法,避免了极端数据对统计数据的影响,在水文数据选取中舍弃了人为影响较大年份的数据资料,减小了人类活动对计算结果的干扰。以大凌河生态基流计算为例,改进的Tennant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所计算的河流生态基流小于后者,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NANT法 生态基流 生态需水量 季节修正系数 中位数 大凌河
下载PDF
大凌河流域水质污染状况与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于军 李之富 李宁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95-297,共3页
调查、收集和整理了 1 997年至 1 999年大凌河流域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监测数据 ,并依据国家现行环境质量标准GHZB1 -1 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分枯水期和丰水期两个特征水文期 ,对大凌河河流水质进行了详细评价 ,评价总河长 498km .... 调查、收集和整理了 1 997年至 1 999年大凌河流域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监测数据 ,并依据国家现行环境质量标准GHZB1 -1 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分枯水期和丰水期两个特征水文期 ,对大凌河河流水质进行了详细评价 ,评价总河长 498km .分析结果表明 ,辽西沿海河流总体水质状况较差 ,污染严重 ,干、支流河段水质多为Ⅳ类或更差 ,且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凌河流域 水质污染 水质评价 水质监测 污染状况 枯水期 丰水期
下载PDF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的河流生态健康综合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博 《人民珠江》 2015年第6期95-100,共6页
结合辽宁省河流现状与特点,对水利部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优化,选取并增加具有主导性的指标,构建辽宁省典型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5级评价标准。应用模糊物元模型,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河流生... 结合辽宁省河流现状与特点,对水利部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优化,选取并增加具有主导性的指标,构建辽宁省典型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5级评价标准。应用模糊物元模型,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模型,并以大凌河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凌河干流健康状况为亚健康,评价结果与综合评判法基本一致,表明提出的模型、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用于大凌河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物元模型 熵权法 生态健康 评价指标体系 大凌河
下载PDF
锦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兵 于志恒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0年第3期69-70,共2页
介绍了锦州市地表水河流的大致分布,以大、小凌河为重点阐述近10a水体中主要污染因子的浓度变化状况,并根据水体纳污情况对其浓度变化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大凌河 小凌河 COD 氨氮 锦州市
下载PDF
改进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大凌河流域的运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闻绍珂 蔡涛 《东北水利水电》 2015年第4期45-48,72,共4页
考虑传统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河道汇流演算时将槽蓄系数设置为定值的缺点,引入变动态存储系数法对其进行改进,并将两种模型在大凌河流域进行对比分析。此外,基于改进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定量分析不同蒸发输入和不同计算时段对水文模拟的... 考虑传统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河道汇流演算时将槽蓄系数设置为定值的缺点,引入变动态存储系数法对其进行改进,并将两种模型在大凌河流域进行对比分析。此外,基于改进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定量分析不同蒸发输入和不同计算时段对水文模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垂向混合产流模型,改进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降低1.06%,确定性系数提高0.1;计算的蒸发输入相比于实测蒸发输入,平均相对误差减少0.61%,确定性系数提高0.03,计算的蒸发可代替实测蒸发作为大凌河流域无资料地区水文模拟的蒸发输入,研究成果可为大凌河流域水文模拟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 不同计算时段 不同蒸发输入 大凌河.
下载PDF
大凌河水中泥砂成因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祯 丛孚奇 彭旭红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8年第1期51-54,共4页
大凌河流域是辽宁省西部防风灾,避砂害,除水患,保水土的主要屏障,然而大凌河流域受泥砂严重侵蚀。详细论述了大凌河中产生泥砂的原因,并研究了大凌河流域的水土流失规律及水土流失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治理大凌河流域污染的建议。
关键词 大凌河 泥砂沉积 成因及影响
下载PDF
造纸废水对大凌河水质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冬梅 胡兵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8年第8期52-54,共3页
介绍了金城造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多年来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大凌河西八千断面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了大凌河西八千断面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水污染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 造纸废水 水质影响 防治对策 大凌河
下载PDF
辽河三角洲大凌河河口湿地沉积物晚更新世以来的矿物特征及其物源、气候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郭若舜 何磊 +1 位作者 叶思源 赵俐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4-165,共12页
对辽河三角洲大凌河河口湿地地区ZK3钻孔的58个沉积物样品中碎屑矿物和黏土矿物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碎屑矿物中轻矿物占比大,平均含量为95.7%,主要包括斜长石(43.89%)、钾长石(28.10%)和石英(22.45%);重矿物平均含量仅为4.3%,主要... 对辽河三角洲大凌河河口湿地地区ZK3钻孔的58个沉积物样品中碎屑矿物和黏土矿物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碎屑矿物中轻矿物占比大,平均含量为95.7%,主要包括斜长石(43.89%)、钾长石(28.10%)和石英(22.45%);重矿物平均含量仅为4.3%,主要为普通角闪石(38.03%)、绿帘石(27.51%)和自生重晶石(12.01%)。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平均含量(50.3%)最高,其次为蒙脱石(24.5%)、绿泥石(12.7%)和高岭石(12.6%),黏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型。ZK3孔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物源有所差异,但总体上来说,除河道和湖相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大凌河外,其它沉积环境中沉积物主要来自辽河和大辽河,物源相对稳定。黏土矿物组合特征所指示的气候变化过程与本区域的孢粉数据有很好的对应关系:45~31 ka BP处于庐山—大理的间冰期阶段,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比值较大,指示气候温和湿润;31~11 ka BP为大理冰期阶段,蒙脱石/高岭石比值较低,指示气候寒冷干燥;11 ka BP至今为冰后期阶段,随着新仙女木事件(YD)的结束,温度逐渐回升,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比值升高,指示气候温暖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凌河 晚更新世 碎屑物源 黏土矿物 古气候
下载PDF
大凌河及小凌河历史变迁分析
9
作者 陈海山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第9期30-31,共2页
大凌河及小凌河是东北地区非常重要的两条河流。通过追溯两条河流的历史,采用研究历史文献和对比各时期地形图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研究两流域历史变迁过程及原因,有助于分析今后发生河道变迁的可能性,为因势利导地安排工程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凌河 小凌河 历史变迁 河道治理
下载PDF
大凌河隐伏断裂活动性研究
10
作者 万波 高常波 +2 位作者 吴戈 吴明大 侯建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0-245,共6页
以大凌河隐伏断裂为实例,根据断裂位于大凌河床底部的特点,通过对比河流( 断裂) 两侧的第四纪地层和阶地,对隐伏断裂的活动性进行研究。孢粉分析和14C 测年数据表明,大凌河大榆树堡—凌海市段一级阶地形成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 以大凌河隐伏断裂为实例,根据断裂位于大凌河床底部的特点,通过对比河流( 断裂) 两侧的第四纪地层和阶地,对隐伏断裂的活动性进行研究。孢粉分析和14C 测年数据表明,大凌河大榆树堡—凌海市段一级阶地形成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二级阶地形成于晚更新世,三级阶地形成于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早期。经测量河流两侧相对应的同级阶地面处在相同的高度上,证明自晚更新世大凌河三级阶地形成以来位于大凌河床底部的隐伏断裂没有过活动。晚更新世以来这一地区的地壳平均上升速率为0-20 ~0-28 m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凌河 隐伏断裂 第四纪 阶地 活动性
下载PDF
河道挟沙能力法及其在流域水资源利用中的应用
11
作者 侯丽娜 尹明万 +1 位作者 段彦红 何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40,23,共5页
目前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常采用的输沙水量计算方法虽计算简便,但难以反映水量过程不同对输沙能力的影响,且回避了河道水沙关系演变问题。以大凌河朝阳站为例,根据泥沙动力学机理及水文站积累大量年月水沙资料,建立了以河道流量为自变... 目前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常采用的输沙水量计算方法虽计算简便,但难以反映水量过程不同对输沙能力的影响,且回避了河道水沙关系演变问题。以大凌河朝阳站为例,根据泥沙动力学机理及水文站积累大量年月水沙资料,建立了以河道流量为自变量的挟沙能力函数,从而反映河道水量长系列过程的总输沙能力,并分析了人类活动特别是水库对河流水沙关系的定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挟沙能力 输沙需水量 河道输沙能力 水资源规划 水权分配 大凌河
下载PDF
大凌河口水动力数值模拟分析
12
作者 郭常来 崔健 +2 位作者 孙秀波 马玉祥 艾丛芳 《地质与资源》 CAS 2022年第5期667-674,共8页
采用大凌河实测长系列河道径流及水下地形等数据,通过建立水动力数值模型,综合考虑潮流和河道径流的影响,对大凌河口的潮流进行模拟,探讨大凌河口及辽东湾北部海域水动力过程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大凌河口附近海域的海流以潮流为主,具... 采用大凌河实测长系列河道径流及水下地形等数据,通过建立水动力数值模型,综合考虑潮流和河道径流的影响,对大凌河口的潮流进行模拟,探讨大凌河口及辽东湾北部海域水动力过程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大凌河口附近海域的海流以潮流为主,具有明显的往复性质.潮流总的运动趋势是,涨潮主流向为北东,落潮主流向为南西.大潮流速大于小潮流速,涨潮流历时与落潮流历时几乎相当.最大涨潮流速约为0.52 m/s,最大落潮流速约为0.4 m/s,潮流涨落平均潮流强度的分布大体和该海域等深线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 数值模拟 潮流 大凌河 辽东湾
下载PDF
大凌河下游沿河水源工程对白石水库水源的吸夺率分析
13
作者 谢大勇 姜嘉礼 艾尼瓦尔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33,37,共7页
通过理论公式、历史实测资料和断面测流法实验资料,分析计算了大凌河白石水库下游各河段抽水井对河水的吸夺量,进而定量地分析了白石水库下游沿河水源工程在河道干枯条件下对白石水库水源的吸夺率,为水库合理征收用水工程费提供了科学... 通过理论公式、历史实测资料和断面测流法实验资料,分析计算了大凌河白石水库下游各河段抽水井对河水的吸夺量,进而定量地分析了白石水库下游沿河水源工程在河道干枯条件下对白石水库水源的吸夺率,为水库合理征收用水工程费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吸夺量 吸夺率 压力传导系数 大凌河 白石水库
下载PDF
大凌河流域水质监测现状与应对策略
14
作者 张宇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6年第5期10-12,共3页
通过对锦州市大凌河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与研究,经过充分论证,提出了对水质监管的应对策略,为河流区域内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大凌河 水质监测 应对措施
下载PDF
大凌河流域MIKE BASIN水资源模型 被引量:19
15
作者 吴俊秀 郭清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5,共6页
Mike Basin模型是一个集总式综合河网模拟系统,与GIS系统全面链接,具备清楚的数据与模型结构,支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参与式对话和矛盾解决方案。它由两个模型单元组成:水文模型(NAM)和水资源分配模型(MIKE BASIN)。它是认识和分析流域水... Mike Basin模型是一个集总式综合河网模拟系统,与GIS系统全面链接,具备清楚的数据与模型结构,支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参与式对话和矛盾解决方案。它由两个模型单元组成:水文模型(NAM)和水资源分配模型(MIKE BASIN)。它是认识和分析流域水资源状况,进行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十分重要的工具。本文从模型数据的需求、分析与应用以及参数的率定,较详细地阐述了大凌河流域MIKE BASIN水资源模型的建立过程,为其他用户进行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凌河流域 MIKE BASIN模型 建立
下载PDF
大凌河流域朝阳地区1955~2014年降水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安琪 高玉琴 蔡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96,共5页
为了掌握辽西大凌河流域的降水变化规律,更加科学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以大凌河流域朝阳地区为研究典型区域,根据研究区域内1955~2014年的降水实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滑动平均法和线性回归法从年降水量和季降水量两个... 为了掌握辽西大凌河流域的降水变化规律,更加科学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以大凌河流域朝阳地区为研究典型区域,根据研究区域内1955~2014年的降水实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滑动平均法和线性回归法从年降水量和季降水量两个角度分析了大凌河流域朝阳地区降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朝阳地区近60年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季、秋季、冬季三个季节的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降水量夏季的减少最多,而春季降水量呈显著的增多趋势;年降水量分别在1982年和2007年发生了两次突变,四季降水量的突变发生年份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趋势分析 突变检测 大凌河流域朝阳地区
下载PDF
辽西大凌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晶 王涌翔 +3 位作者 吴钢 姜萍 王宏昌 付海威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9-563,共5页
从政策、流域综合治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农民认知态度等4方面对影响大凌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农户问卷调查和驱动力分析结果,选取影响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迭代回归分析... 从政策、流域综合治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农民认知态度等4方面对影响大凌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农户问卷调查和驱动力分析结果,选取影响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迭代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因子,并拟合出耕地变化的最优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1987—2002年期间,农田和未利用荒地面积在不断减小,而林地、果园、草地在不断增加,但1995年后变化边际度大大减小;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影响因子是农业人口(A-POP)、总人口(T-POP)、农村经济收入(TIRE)、农林牧渔收入(IAFAF)和第三产业总产值(GTI);多元迭代回归分析表明耕地面积变化的最优回归模型中主变量是农业人口(A-POP)、总人口(T-POP)、农村经济收入(TIRE),这些变量能够解释95.1%的耕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变化 社会经济驱动力 大凌河流域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大凌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利用大凌河流域7个主要水文站资料,对大凌河近50a径流年内变化,年际变化分析,探寻年径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凌河径流7月,8月占全年径流比例最大,年内分配最不均匀是1960s,2000年以后年内分配相差最小,干流3站集中度在2000年以前同步... 利用大凌河流域7个主要水文站资料,对大凌河近50a径流年内变化,年际变化分析,探寻年径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凌河径流7月,8月占全年径流比例最大,年内分配最不均匀是1960s,2000年以后年内分配相差最小,干流3站集中度在2000年以前同步性较好,2000年新建水库后,同步性变差;年际变化上整体处于下降→显著下降→上升→显著下降的趋势,从典型站的趋势检验结果分析,大凌河径流减少趋势明显,干流凌海站突变点是1980年,支流哈巴气站在置信区间内,没有发生突变;从周期性上分析,干流的凌海站和支流的哈巴气站主周期都是26a,周期性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凌河流域 径流 演变规律
下载PDF
近50年大凌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冯夏清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90,共7页
以大凌河流域3个水文站的径流资料和15个雨量站的降水资料为基础,利用多指标、多方法分析了近50年大凌河流域径流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凌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径流年际变化大。近50年来,大凌河流... 以大凌河流域3个水文站的径流资料和15个雨量站的降水资料为基础,利用多指标、多方法分析了近50年大凌河流域径流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凌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径流年际变化大。近50年来,大凌河流域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流域径流量在1981年出现明显的减少突变,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特别是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是造成径流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大凌河流域 变化特征
下载PDF
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实践评价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丹 王亚华 马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0,共6页
结合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实践,从分配范围、分配机制、分配原则、分配模型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凌河流域特点,借鉴我国流域水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从公平性、效率性、可持续发展、政府宏观调控4个... 结合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实践,从分配范围、分配机制、分配原则、分配模型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凌河流域特点,借鉴我国流域水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从公平性、效率性、可持续发展、政府宏观调控4个维度,设计了一套水权分配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了初始水权分配实践效果的耦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大凌河流域。结果表明,在政府和大凌河流域水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下,通过加强大凌河流域所在区域的政治民主协商,流域内各区域水权分配结果充分体现了与其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匹配性,且各区域之间的耦合协同发展效度均达到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凌河 初始水权 分配实践 评价指标 耦合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