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8
1
作者
柯海玲
朱桦
+3 位作者
董瑾娟
赵阿宁
乔冈
杨炳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685,共9页
为了研究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笔者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氟中毒病人群统计,并采集了地下水、土壤、农作物和蔬菜样品进行氟含量的测定。发现土壤水溶氟占岩土全氟比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单位质量蔬菜如菠菜、油麦...
为了研究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笔者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氟中毒病人群统计,并采集了地下水、土壤、农作物和蔬菜样品进行氟含量的测定。发现土壤水溶氟占岩土全氟比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单位质量蔬菜如菠菜、油麦菜氟含量高于小麦、玉米等;地下水氟在水动力弱、矿化度高的地区相对富集,水氟含量主要来源于岩土中;地氟病严重区位于低洼地边缘及陡坡向缓坡转换的部位;氟中毒病高患病率与大气、农作物和蔬菜氟含量不具相关性,而与地下水氟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以上特征,笔者建议在大荔县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病,除种植低氟含量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外,应加强低氟含量的地下水的开采与饮用,并对开采的地下水进行物化降氟处理,以降低人群中地方性氟中毒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病
地质环境
防治对策
陕西大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候变化对县域棉花物候期影响——以陕西大荔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彭维英
殷淑燕
+2 位作者
鲍小娟
李美荣
王海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利用陕西主要棉区大荔县1960—2009年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和陕西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2001—2009年棉花物候期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大荔县气候变化和棉花物候变化趋势,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棉花物...
利用陕西主要棉区大荔县1960—2009年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和陕西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2001—2009年棉花物候期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大荔县气候变化和棉花物候变化趋势,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棉花物候期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陕西大荔平均气温以0.16℃/10a的速率呈显著上升,年平均降水量略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年极低气温和极高气温变化趋势不同步,年极高气温呈下降趋势,而年极低气温略呈上升趋势。气候变化趋势有利于大荔县开展棉花种植。气温和日照时数是影响棉花物候期的主要气候因子,近10年气候向暖干化、日照时数增加的方向发展,使得棉花物候期从出苗期到收获期均有所提前,但各发育期提前程度不同,出苗期和收获期提前最为显著,同时生长期延长,利于提高棉花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物候期
生长期
气候变化
陕西大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大荔县为例
3
作者
姚涛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6-29,共4页
土地流转是目前我国农村配置土地资源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形式,土地流转对土地市场、农业资本市场、农业劳动力市场和农业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陕西省大荔县10个村庄部分农户的随机抽查和对大荔县户家乡西大壕...
土地流转是目前我国农村配置土地资源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形式,土地流转对土地市场、农业资本市场、农业劳动力市场和农业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陕西省大荔县10个村庄部分农户的随机抽查和对大荔县户家乡西大壕村随机抽取6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生产要素
市场影响
陕西省大荔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与大荔人头骨化石共生的双壳类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
3
4
作者
于学峰
薛祥煦
李永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70,T001,共5页
记述了与大荔人头骨化石共生的双壳类化石 3属 1 2种。通过与现生的相近双壳类生活环境的对比 ,得出大荔地区当时的气候环境主要受夏季风控制的暖湿气候的结论。结合对沉积特征的分析 ,引出了对该地区地貌演化模式的讨论。
关键词
中更新世
气候环境
陕西大荔
大荔人头骨化石
双壳类化石
第四纪
地貌演化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8
1
作者
柯海玲
朱桦
董瑾娟
赵阿宁
乔冈
杨炳超
机构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陕西省大荔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685,共9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陕西省大荔县高氟水调查评价"项目(1212010634713)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笔者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氟中毒病人群统计,并采集了地下水、土壤、农作物和蔬菜样品进行氟含量的测定。发现土壤水溶氟占岩土全氟比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单位质量蔬菜如菠菜、油麦菜氟含量高于小麦、玉米等;地下水氟在水动力弱、矿化度高的地区相对富集,水氟含量主要来源于岩土中;地氟病严重区位于低洼地边缘及陡坡向缓坡转换的部位;氟中毒病高患病率与大气、农作物和蔬菜氟含量不具相关性,而与地下水氟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以上特征,笔者建议在大荔县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病,除种植低氟含量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外,应加强低氟含量的地下水的开采与饮用,并对开采的地下水进行物化降氟处理,以降低人群中地方性氟中毒的患病率。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病
地质环境
防治对策
陕西大荔
Keywords
endemic
fluorosi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ontrol
measures
dali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
分类号
R599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变化对县域棉花物候期影响——以陕西大荔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彭维英
殷淑燕
鲍小娟
李美荣
王海燕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S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63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GK201002015)
文摘
利用陕西主要棉区大荔县1960—2009年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和陕西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2001—2009年棉花物候期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大荔县气候变化和棉花物候变化趋势,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棉花物候期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陕西大荔平均气温以0.16℃/10a的速率呈显著上升,年平均降水量略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年极低气温和极高气温变化趋势不同步,年极高气温呈下降趋势,而年极低气温略呈上升趋势。气候变化趋势有利于大荔县开展棉花种植。气温和日照时数是影响棉花物候期的主要气候因子,近10年气候向暖干化、日照时数增加的方向发展,使得棉花物候期从出苗期到收获期均有所提前,但各发育期提前程度不同,出苗期和收获期提前最为显著,同时生长期延长,利于提高棉花品质。
关键词
棉花
物候期
生长期
气候变化
陕西大荔
Keywords
cotton
phenophase
growth
period
climate
change
dali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
分类号
S162.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大荔县为例
3
作者
姚涛
机构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教学部
出处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6-29,共4页
基金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09年度科研立项课题(02092025)
文摘
土地流转是目前我国农村配置土地资源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形式,土地流转对土地市场、农业资本市场、农业劳动力市场和农业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陕西省大荔县10个村庄部分农户的随机抽查和对大荔县户家乡西大壕村随机抽取6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生产要素
市场影响
陕西省大荔县
Keywords
land
circul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actors
influence
of
market
dali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与大荔人头骨化石共生的双壳类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
3
4
作者
于学峰
薛祥煦
李永项
机构
西北大学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70,T001,共5页
基金
陕西省教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99JK0 0 1)
文摘
记述了与大荔人头骨化石共生的双壳类化石 3属 1 2种。通过与现生的相近双壳类生活环境的对比 ,得出大荔地区当时的气候环境主要受夏季风控制的暖湿气候的结论。结合对沉积特征的分析 ,引出了对该地区地貌演化模式的讨论。
关键词
中更新世
气候环境
陕西大荔
大荔人头骨化石
双壳类化石
第四纪
地貌演化模式
Keywords
fossil
bivalve
Middle
Pleistocen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dali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分类号
Q915.817.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2 [生物学—古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及防治对策
柯海玲
朱桦
董瑾娟
赵阿宁
乔冈
杨炳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候变化对县域棉花物候期影响——以陕西大荔为例
彭维英
殷淑燕
鲍小娟
李美荣
王海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大荔县为例
姚涛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与大荔人头骨化石共生的双壳类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于学峰
薛祥煦
李永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