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柯海玲 朱桦 +3 位作者 董瑾娟 赵阿宁 乔冈 杨炳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685,共9页
为了研究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笔者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氟中毒病人群统计,并采集了地下水、土壤、农作物和蔬菜样品进行氟含量的测定。发现土壤水溶氟占岩土全氟比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单位质量蔬菜如菠菜、油麦... 为了研究陕西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笔者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氟中毒病人群统计,并采集了地下水、土壤、农作物和蔬菜样品进行氟含量的测定。发现土壤水溶氟占岩土全氟比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单位质量蔬菜如菠菜、油麦菜氟含量高于小麦、玉米等;地下水氟在水动力弱、矿化度高的地区相对富集,水氟含量主要来源于岩土中;地氟病严重区位于低洼地边缘及陡坡向缓坡转换的部位;氟中毒病高患病率与大气、农作物和蔬菜氟含量不具相关性,而与地下水氟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以上特征,笔者建议在大荔县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病,除种植低氟含量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外,应加强低氟含量的地下水的开采与饮用,并对开采的地下水进行物化降氟处理,以降低人群中地方性氟中毒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病 地质环境 防治对策 陕西大荔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县域棉花物候期影响——以陕西大荔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彭维英 殷淑燕 +2 位作者 鲍小娟 李美荣 王海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利用陕西主要棉区大荔县1960—2009年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和陕西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2001—2009年棉花物候期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大荔县气候变化和棉花物候变化趋势,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棉花物... 利用陕西主要棉区大荔县1960—2009年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和陕西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2001—2009年棉花物候期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大荔县气候变化和棉花物候变化趋势,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棉花物候期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陕西大荔平均气温以0.16℃/10a的速率呈显著上升,年平均降水量略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年极低气温和极高气温变化趋势不同步,年极高气温呈下降趋势,而年极低气温略呈上升趋势。气候变化趋势有利于大荔县开展棉花种植。气温和日照时数是影响棉花物候期的主要气候因子,近10年气候向暖干化、日照时数增加的方向发展,使得棉花物候期从出苗期到收获期均有所提前,但各发育期提前程度不同,出苗期和收获期提前最为显著,同时生长期延长,利于提高棉花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物候期 生长期 气候变化 陕西大荔
下载PDF
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大荔县为例
3
作者 姚涛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6-29,共4页
土地流转是目前我国农村配置土地资源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形式,土地流转对土地市场、农业资本市场、农业劳动力市场和农业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陕西省大荔县10个村庄部分农户的随机抽查和对大荔县户家乡西大壕... 土地流转是目前我国农村配置土地资源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形式,土地流转对土地市场、农业资本市场、农业劳动力市场和农业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陕西省大荔县10个村庄部分农户的随机抽查和对大荔县户家乡西大壕村随机抽取6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生产要素 市场影响 陕西省大荔县
下载PDF
与大荔人头骨化石共生的双壳类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于学峰 薛祥煦 李永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70,T001,共5页
记述了与大荔人头骨化石共生的双壳类化石 3属 1 2种。通过与现生的相近双壳类生活环境的对比 ,得出大荔地区当时的气候环境主要受夏季风控制的暖湿气候的结论。结合对沉积特征的分析 ,引出了对该地区地貌演化模式的讨论。
关键词 中更新世 气候环境 陕西大荔 大荔人头骨化石 双壳类化石 第四纪 地貌演化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