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鸨繁殖期活动时间预算和日节律 被引量:33
1
作者 赵匠 高玮 +1 位作者 万冬梅 王海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705-1709,共5页
2000和2001年的4~7月连续两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的草原上,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对野生大鸨的活动时间预算和日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鸨繁殖期的各种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时间分配,其时间预算存在着性别问的差异,同... 2000和2001年的4~7月连续两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的草原上,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对野生大鸨的活动时间预算和日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鸨繁殖期的各种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时间分配,其时间预算存在着性别问的差异,同时随活动空间大小、食物条件以及繁殖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在繁殖前期,大鸨的时间预算以取食、休息、行走、观察为主要行为,雄鸨和雌鸨的这4种行为分别占全部行为的87%和93%;到繁殖后期,雌鸨各种行为的时间和强度发生较大变化.大鸨在取食、休息和炫耀等行为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日节律,取食和炫耀出现两次高峰.中午大部分时间大鸨处于静栖休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鸨 行为 时间分配 日节律 活动性
下载PDF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活动节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源笙 蒋健 +4 位作者 蒋万杰 王丹 范雅倩 汤小明 鲍伟东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0-467,共8页
在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中,了解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分析其生存策略的重要前提。基于2013年3月—2014年2月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资料,通过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10种最常见兽类的季节性节律和日活动节律。结果显示:(1)岩松鼠Sci... 在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中,了解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分析其生存策略的重要前提。基于2013年3月—2014年2月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资料,通过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10种最常见兽类的季节性节律和日活动节律。结果显示:(1)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北花松鼠Tamias sibiricus、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在夏季活动最频繁,果子狸Paguma larvat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和野猪Sus scrofa在秋季活动最频繁。通过分析松鼠的年活动节律,推测其可能为2013年11月人为放生至保护区的新物种。(2)果子狸、中华斑羚、猪獾、豹猫和野猪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北花松鼠、松鼠Sciurus vulgaris和岩松鼠为昼行性动物。(3)依据兽类探测红外相机的行为表现,发现不同种类动物对红外相机产生了回避或受到吸引的行为。研究表明,红外相机是一种长期监测林地兽类活动节律的有效技术手段,可为制定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 季节性节律 日活动节律 相对丰富度 红外相机监测
下载PDF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中医时间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潘迪 李佶 何云云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2584-2588,共5页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中医时间学包括日节律、月节律、四时节律、年节律、时辰节律。根据"天人相应"理论的中医时间学在现代临床的应用,发现按照时间节律养生和治疗疾病是中医研究新的突破口。但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中医时间学包括日节律、月节律、四时节律、年节律、时辰节律。根据"天人相应"理论的中医时间学在现代临床的应用,发现按照时间节律养生和治疗疾病是中医研究新的突破口。但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现代医务工作者多集中于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论著的研究,而对其他的中医类古籍研究较少;较多观点还不能进行系统的原理阐释或者严格的临床试验和数据分析,在现代医学界还存在不少质疑;被验证的一些观点只是在某个临床学科中运用。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展对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研究,深入探索人体生理病理与中医时间医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系统的临床试验研究甚至是多中心、多学科之间的合作,探讨作用机制,更好地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并且积极运用于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时间学 “天人相应” 日节律 月节律 四时节律 年节律 时辰节律
下载PDF
“日节律”相关因素对健康人舌象图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景斌 许家佗 +5 位作者 张志枫 屠立平 崔骥 胡晓娟 崔龙涛 江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462-3465,共4页
目的:观察"日节律"相关因素对舌象图像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PDA-1小型舌象仪采集42名健康女大学生15d晨起后、午餐前(午时)、午餐后、傍晚(餐前)、睡前(子时)5个时间点舌象图像,通过舌象图像分析软件(TDAS2.0)提取L*a*b*、HS... 目的:观察"日节律"相关因素对舌象图像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PDA-1小型舌象仪采集42名健康女大学生15d晨起后、午餐前(午时)、午餐后、傍晚(餐前)、睡前(子时)5个时间点舌象图像,通过舌象图像分析软件(TDAS2.0)提取L*a*b*、HSI特征值,观察饮食、寐寤对健康人群舌象图像特征的影响及相关变化规律。结果:与午时比较,子时舌质红色分量a值显著升高,舌苔黄色分量b值明显增大。与午餐前比较,午餐后舌质、舌苔红色分量a值显著增高(P<0.05),I值、L值明显下降(P<0.05)。舌象动态监测提示,舌质、舌苔亮度L值与舌苔比值晨起后逐渐降低,至午餐后降至最低,之后逐渐增加;舌质红色分量a值呈现晨起后逐步增高,午餐后逐步降低趋势。结论:舌象图像特征呈现出"日节律"变化趋势,舌象客观化应用研究中需重视时间、饮食因素对舌象图像特征的影响,图像指标应用于舌象信息动态分析具有灵敏度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节律 舌象 图像 色度学
原文传递
桔小实蝇飞行活动节律及其飞行能力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敏 陈鹏 叶辉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3-819,共7页
桔小实蝇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具有远距离扩散迁移能力。为了探讨桔小实蝇基于其生理生物学所能表达的基础飞行能力,本研究采用飞行磨系统,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测定桔小实蝇飞行的日节律、不同食料饲养下的飞行能力以及多次飞行能力。研究... 桔小实蝇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具有远距离扩散迁移能力。为了探讨桔小实蝇基于其生理生物学所能表达的基础飞行能力,本研究采用飞行磨系统,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测定桔小实蝇飞行的日节律、不同食料饲养下的飞行能力以及多次飞行能力。研究表明:桔小实蝇飞行活动呈现明显的日节律,一天中呈现两个飞行时段,分别为7∶00至15∶00和17∶00至21∶00。不同食料饲养下,取食酵母糖水和糖水的桔小实蝇飞行能力显著强于取食清水。桔小实蝇经营养补充后可进行3-6 d的飞行,累计飞行可持续时间分别为4.21 h和3.74 h、最远飞行距离分别为5.74 km和5.24 km、平均飞行速度1.10 m/s和1.21 m/s。本研究为阐释桔小实蝇长距离迁移扩散成因提供了重要飞行生物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日节律 食料 飞行能力
下载PDF
繁殖期白头鹤觅食地活动的时间分配和日节律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纯柱 郭玉民 赵文阁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3-536,共4页
2004年4~6月在黑龙江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对野生白头鹤在觅食地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繁殖期白头鹤在觅食地各种行为活动有一定的时间分配规律.在繁殖前期,雌、雄白头鹤全天(5:30~18:00)... 2004年4~6月在黑龙江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对野生白头鹤在觅食地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繁殖期白头鹤在觅食地各种行为活动有一定的时间分配规律.在繁殖前期,雌、雄白头鹤全天(5:30~18:00)成对在觅食地活动,雄性个体以取食、警戒、游走、保养和求偶为主要行为,雌性个体以取食、警戒、游走和保养为主要行为;到繁殖后期,雌、雄白头鹤每天有两个时间段单独在觅食地活动(4:00-6:00和17:00~19:00),无论雌雄个体,均无求偶行为.②白头鹤雌、雄个体间保养行为差异极显著(P〈0.001),警戒和求偶行为差异显著(P〈0.05),取食、游走行为具有一定的差异.③在麦田和池塘2种微地貌之间,白头鹤的取食、求偶行为具极显著差异(P〈0.001),警戒行为具显著差异(P〈0.05).④在繁殖期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天气情况下白头鹤的各种行为均具右一审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鹤 觅食地 行为 时间分配 日节律
下载PDF
人工饲养条件下花尾榛鸡的行为 被引量:11
7
作者 田蕴 高玮 +2 位作者 相桂权 曹月坤 王日昕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31-38,共8页
雌雄榛鸡在各月间都是以取食、行走、静息、理羽为主要行为。取食行为雌雄榛鸡都是在12 月份占比率最高;行走行为雌雄榛鸡分别在4、9月份占比率最高;静息行为雌雄两性都是在1月 份占比率最高,理羽行为雌雄两性都是在8、9、4... 雌雄榛鸡在各月间都是以取食、行走、静息、理羽为主要行为。取食行为雌雄榛鸡都是在12 月份占比率最高;行走行为雌雄榛鸡分别在4、9月份占比率最高;静息行为雌雄两性都是在1月 份占比率最高,理羽行为雌雄两性都是在8、9、4、5月份出现;求偶、攻击行为仅在繁殖期(4、 5月份)出现。榛鸡在4、5、8、9、10月间日活动呈现早、中、晚3个高峰期.而在11月~翌年 3月间日活动仅呈现2个(早、晚)高峰期。榛鸡日取食节律在1、2、12月份呈现2个高峰,而 在其他月份呈现3个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榛鸡 日节律 行为 笼养
下载PDF
卧龙保护区三种中型食肉动物的生态位差异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强 林红强 +4 位作者 戴强 杨志松 何流洋 张文 施小刚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5-691,共7页
2014至2019年,利用红外相机对卧龙保护区的赤狐(Vulpes vulpe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进行了监测,并分析比较了三者的栖息地分布和日活动节律。结果显示,赤狐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保护区西部高海拔地... 2014至2019年,利用红外相机对卧龙保护区的赤狐(Vulpes vulpe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进行了监测,并分析比较了三者的栖息地分布和日活动节律。结果显示,赤狐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保护区西部高海拔地区,与黄喉貂和豹猫栖息地重叠较少;豹猫和黄喉貂的栖息地均集中分布于皮条河以南,且相互重叠部分达56.7%;在日活动节律方面,赤狐和豹猫表现出夜行性,黄喉貂表现出昼行性。本研究表明,三种食肉动物均通过栖息地或日活动节律的差异产生了生态位分离,从而实现了在卧龙保护区内的相互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 日节律 生态位 红外相机
原文传递
夏桂成教授调周理论在指导PCOS患者生活方式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肖 施艳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索夏桂成教授调周理论在指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生活方式(运动、饮食、睡眠、情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充分认识PCOS的中医发病特点和调周法"七期"界定、阴阳生理变化特点,探析夏... [目的]探索夏桂成教授调周理论在指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生活方式(运动、饮食、睡眠、情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充分认识PCOS的中医发病特点和调周法"七期"界定、阴阳生理变化特点,探析夏老调周理论在指导PCOS患者生活方式中应用的经验。[结果]夏老认为PCOS患者除了月经周期中阴阳变化失调外,尚有心肾功能失济等变化。在对夏老调周法理论经验的进一步探析中发现日相、月相均存在"七期"阴阳节律、心肾功能动静变化特点,具体应用到PCOS患者的运动、饮食、睡眠等生活方式中,有助于PCOS患者疾病状态的改善,促进PCOS患者经后阴长、排卵、行经,辅助PCOS患者的阴阳调理、疾病治疗。[结论]夏桂成教授调周理论顺应自然阴阳节律变化,对指导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运动、睡眠、精神调摄、饮食等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活方式 夏桂成 经验 调周理论 日相规律 月相规律 国医大师
下载PDF
笼养大鸨在夏秋季节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秀华 刘铸 何相宝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瞬时扫描法观察记录笼养大鸨在夏秋两季的行为日节律,利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 法探讨季节对大鸨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年龄组间大鸨行为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鸨行为分配以休息为主(夏 70.02%,秋69.52%)... 采用瞬时扫描法观察记录笼养大鸨在夏秋两季的行为日节律,利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 法探讨季节对大鸨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年龄组间大鸨行为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鸨行为分配以休息为主(夏 70.02%,秋69.52%),其次为游走和理羽。夏秋大鸨行为日节律在静站(F=44.44)和趴卧(F=64.62)两行为存在明 显差异,不同年龄组间休息行为(F=315)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鸨 日节律 夏季 秋季 笼养 繁殖行为 活动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下载PDF
初羽化的柑橘大实蝇成虫起飞日节律和降落位置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杰 桂连友 王福莲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3,共8页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是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柑橘类重要害虫,本文通过对在室外养虫笼、室外无橘树网室和有橘树网室中初羽化柑橘大实蝇成虫的起飞活动日节律和降落位置观察试验研究,为应用谐波雷达技术跟踪该成虫运动行...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是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柑橘类重要害虫,本文通过对在室外养虫笼、室外无橘树网室和有橘树网室中初羽化柑橘大实蝇成虫的起飞活动日节律和降落位置观察试验研究,为应用谐波雷达技术跟踪该成虫运动行为试验提供合适释放时间点和选择跟踪的方位。本研究结果表明,初羽化的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起飞活动高峰上午在9∶00-10∶00,下午在16∶00-17∶00时。在室外养虫笼、室外无橘树网室和有橘树网室中,初羽化成虫降落的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方位网上和在东、西2个方位网上的数量均没有偏向性。在空间相对较小的室外养虫笼中,初羽化成虫喜欢向上飞行停留在上部网上,而在空间相对较大的室外无橘树网室和有橘树网室中,大多数时间段,初羽化成虫没有这种明显偏向性。在有橘树网室中,初羽化成虫降落在橘树上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方位面上成虫数量均没有明显偏向性,但85.5%成虫喜欢停留在橘树上部位置;有52.2%成虫喜欢停留在橘树上。结果还表明,在室外养虫笼中,太阳光照射强度与初羽化成虫起飞频率之间直线线性相关性不明显。在有橘树网室中,太阳光照射强度与初羽化成虫起飞虫数之间存在明显直线线性相关性,而在室外养虫笼和无橘树网室中,它们之间的这种相关性不明显。这可能与成虫在橘树上避光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起飞 日节律 谐波雷达 降落位置
下载PDF
广州地区红火蚁工蚁的巢外活动及有翅蚁的婚飞规律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浩涛 罗礼智 熊红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9-456,共8页
为了阐明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制定红火蚁的监测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调查了广州地区(113°45′E,22°43′N)红火蚁工蚁巢外活动日节律和季节性变化,以及有翅蚁的婚飞活动。结果表明,工蚁... 为了阐明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制定红火蚁的监测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调查了广州地区(113°45′E,22°43′N)红火蚁工蚁巢外活动日节律和季节性变化,以及有翅蚁的婚飞活动。结果表明,工蚁巢外活动日节律随季节或月份的不同而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12-2月份的日活动节律为单峰型,即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数量较大,而在5-10月份的日活动节律为双峰型,即在上午或下午工蚁数量较大,其余月份的活动为不明显的双峰型。工蚁巢外活动数量和时间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其中以6月和10月份的日活动数量最多,而在1月和2月份的活动数量最少,时间最短,其余月份活动数量居中。工蚁在阵雨前后的活动数量明显多于晴天,但处于降雨时刻的巢外工蚁数量极少。蚁巢受侵扰后出巢工蚁数量在30s内最大,之后便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该种现象可以用房室函数进行描述。另外,工蚁的巢外数量会随侵扰强度的加大而增加。在试验区内全年都可见到红火蚁婚飞,但婚飞活动主要集中在3-5月份,每日婚飞活动主要发生在下午,并主要发生在雨前或雨后。上述结果对于了解我国红火蚁的发生危害规律和提升其监控技术水平有较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巢外活动 季节性变化 日节律 侵袭性 婚飞
下载PDF
昆明翠湖越冬红嘴鸥日间行为节律及行为时间分配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良 李正玲 +3 位作者 范怀华 吕婷 戴蓉 陈明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8-416,共9页
昆明翠湖是昆明越冬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为了解红嘴鸥越冬期的日间行为模式,掌握其活动规律,2017年11月-2018年2月和2018年11月-2019年2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在翠湖水域对越冬红嘴鸥日间行为节律及行为时间分配进行... 昆明翠湖是昆明越冬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为了解红嘴鸥越冬期的日间行为模式,掌握其活动规律,2017年11月-2018年2月和2018年11月-2019年2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在翠湖水域对越冬红嘴鸥日间行为节律及行为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时段内越冬红嘴鸥行为时间分配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采用Pearson检验法检验了各行为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越冬期红嘴鸥行为时间分配比例为:觅食(44.01±1.70)%、休息(18.84±0.93)%、修整(9.44±1.00)%、警戒(2.45±0.57)%、行走(3.01±0.39)%、游泳(13.77±1.01)%和飞行(8.47±0.68)%。其中,行走和飞行行为在日间各时段内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明显的日节律性变化,其他行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觅食(F=9.112,P<0.01)、休息(F=12.798,P<0.01)行为在不同月份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而警戒行为在不同月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58,P<0.05),具有明显的月节律性变化。昆明翠湖越冬红嘴鸥在整个越冬期间以补充、积累能量为主;日间行为存在明显的"上午觅食+中午休息+下午觅食"的行为模式,一天中最主要的行为是觅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嘴鸥 越冬 瞬时扫描法 日间行为节律 时间分配
下载PDF
基于北京、广州及和田等地主要地面气候指标探讨燥邪的实验室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史红 张晶芳 +2 位作者 郝冉 陈彦竹 陈家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6-1730,共5页
目的:分析日均相对湿度(DMRH)与日温差(DRT)等主要地面气象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实验室模拟燥邪时各因素的配置。方法:以北京、广州、哈尔滨、九龙、和田2006年至2015年气象学数据为背景,设DMRH为燥邪第一要素,比较其与DRT、日均气温(DMT)... 目的:分析日均相对湿度(DMRH)与日温差(DRT)等主要地面气象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实验室模拟燥邪时各因素的配置。方法:以北京、广州、哈尔滨、九龙、和田2006年至2015年气象学数据为背景,设DMRH为燥邪第一要素,比较其与DRT、日均气温(DMT)、日均风速(DMWS)及日照总时数(DTBSD)的相关强度,并据其与方域、时令的相互关系选择参照以制定燥邪模拟方案。结果:①和田春季DMRH最低[(29.84±17.05)%,P<0.01];②与DMRH相关最强者,在北京、哈尔滨是DMWS,在广州为DTBSD,在和田、九龙是DRT;③从季节出发,与和田DMRH密切相关的是DRT和DMT;④和田夏秋D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春冬DTB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它气象指标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和田DMRH呈现冬>夏秋>春的特点(P<0.01),DRT呈现夏秋>春>冬的趋势(P<0.01),DMWS、DMT、DTBSD均有夏>秋>春>冬的特点(P<0.01)。结论:①以日为单位在特定温区内控制相对湿度[DMRH=(24.33±11.29)%,5%≤RH≤45%]是模拟燥邪的关键;②可分别参考和田四季和春秋两季的气候特点模拟方域性燥邪与季节性燥邪(温燥和凉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环境 燥邪 地面气象指标 物理要素 日节律 季节律
原文传递
基于“日节律”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择时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缘 吕怡 彭清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50-654,共5页
基于“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思想的指导,《黄帝内经》所论日节律提出人体生理活动、病理状态与自然界昼夜更替密切相关,是择时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进行性损失为特征,存在部分视网膜光敏神经... 基于“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思想的指导,《黄帝内经》所论日节律提出人体生理活动、病理状态与自然界昼夜更替密切相关,是择时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进行性损失为特征,存在部分视网膜光敏神经节细胞的缺失,可造成眼部昼夜节律的紊乱,进而影响24 h眼压、眼灌注压等眼部参数,导致疾病进展。本文以“日节律”为主要根据,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存在的昼夜节律紊乱,并提出择时治疗策略,以期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日节律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择时治疗
下载PDF
温度对谷蠹成虫飞行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国磊 曹阳 +4 位作者 王欠欠 李娜 刘璐 白春启 张涛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110,共6页
在7个温度条件下利用昆虫飞行信息系统和起飞测定装置对谷蠹成虫的飞行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谷蠹成虫在20℃以上时具备飞行能力,最适起飞温度为32℃。雌雄成虫的平均飞行速度均随测定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35℃和32℃时达... 在7个温度条件下利用昆虫飞行信息系统和起飞测定装置对谷蠹成虫的飞行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谷蠹成虫在20℃以上时具备飞行能力,最适起飞温度为32℃。雌雄成虫的平均飞行速度均随测定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35℃和32℃时达到最大;雌成虫的24h累计飞行距离和24 h累计飞行时间均在20℃时有最小值,23℃及以上温度条件下无显著差异;雄成虫的24 h累计飞行距离和24 h累计飞行时间均随测定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32℃时有最大值。谷蠹的飞行活动呈现一定的节律性,在13:00—21:00期间飞行次数高于日平均水平,15:00—16:00飞行活动最为活跃。研究结果丰富了谷蠹的飞行行为学信息,可为粮食储存期间谷蠹感染的预防和灯光诱捕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蠹 温度 起飞行为 飞行能力 日节律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探讨心血管病加重和死亡的时间规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银河 林莉雯 李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7-563,共7页
《黄帝内经》对心血管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时间规律有两种认识,即受外环境影响较大的"相克说"和受内环境影响较大的"气化说"。通过分析心血管病病情时间变化规律的相关临床报道,验证《黄帝内经》的两种时间规律学说... 《黄帝内经》对心血管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时间规律有两种认识,即受外环境影响较大的"相克说"和受内环境影响较大的"气化说"。通过分析心血管病病情时间变化规律的相关临床报道,验证《黄帝内经》的两种时间规律学说,并探索相关的防护措施。总结心血管病在年周期上以相克说为主、以气化说为辅,即冬季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期,但由于五脏气化,心血管病患者在夏季高温天气时病情也易加重甚至死亡;日周期上以气化说为主、以相克说为辅,即上午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期,同时夜间发病的心血管患者更易继发心血管事件。基于心血管病病情变化的时间规律,提出通过中医时间治疗学、夜间降压方案以及正确的个人防护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病加重和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时间规律 《黄帝内经》 时间治疗学 年节律 日节律
原文传递
日间节律对个体认知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彭雨笛 谢恬 马宁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2-290,共9页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综合主观感受及客观行为表现考察我国大学生群体在一天内的节律变化。总体上,大学生的日间节律呈现出“上午(9:00~11:00)最佳,午后(13:00~15:00)下降,晚间(19:00~21:00)回升”的变化规律,但主客观指标反映的日间...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综合主观感受及客观行为表现考察我国大学生群体在一天内的节律变化。总体上,大学生的日间节律呈现出“上午(9:00~11:00)最佳,午后(13:00~15:00)下降,晚间(19:00~21:00)回升”的变化规律,但主客观指标反映的日间节律与不同神经行为功能的节律表现存在差异:客观警觉性注意在日间表现基本稳定,而主观困倦感午后波动明显,个体在15时的主观困倦感升至日间最高水平,而客观行为表现均已好转;17时,个体的主观感受、客观警觉性和工作记忆表现较好而抑制控制表现变差;19时,个体主观感受、工作记忆表现不佳而抑制控制表现好转。此外,上午至午后(9:00~13:00),个体在不同认知负荷下的工作记忆表现也存在节律差异。本研究为个体合理规划日常活动、优化工作安排、提升生产安全等提供数据支持,也为进一步探究我国个体的日间节律和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初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节律 神经行为功能 警觉性注意 抑制控制 工作记忆
下载PDF
宁波市中学生睡眠模式、日节律表现以及日间嗜睡状况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晔 敬攀 +2 位作者 张斌 王晓笳 胡珍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9期127-131,共5页
目的 了解宁波市中学生的睡眠模式、日节律表现以及日间嗜睡状况。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15年5~6月对宁波市四所中学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睡眠模式问卷、中文版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5项以及爱泼沃斯思睡量表。结果... 目的 了解宁波市中学生的睡眠模式、日节律表现以及日间嗜睡状况。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15年5~6月对宁波市四所中学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睡眠模式问卷、中文版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5项以及爱泼沃斯思睡量表。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052份问卷,回收4038份,有效问卷共3919份,平均年龄(15.1±1.5)岁。各年级周末起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性别、年龄、上学日上床以及起床和在床时间、周末上床和在床时间、寒暑假上床以及起床和在床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日节律表现以中间型为主(58.9%),其次为清晨型(31.9%),夜晚型最少(9.2%)。各年级中学生日节律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P〈0.01)。ESS量表平均得分(5.68±1.99)分。各年级的ESS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352,P〈0.01),各年级的日间嗜睡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1,P〈0.01)。结论 宁波市中学生上学日睡眠时间明显少于节假日。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学生的睡眠时间有减少的趋势。中学生的睡眠补偿行为可能是因为早上的起床过早所致。中学生日节律以中间型为主。中学生的日间嗜睡状况明显,随着年级升高有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中学生 青少年 日节律 嗜睡
下载PDF
半散放大鸨孵化期的行为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藐 田秀华 +2 位作者 于长江 韩莫日根 周景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1-56,共6页
2015年5—7月份,采用瞬时扫描法和目标取样法对图牧吉保护区半散放大鸨的孵化期行为时间分配和日节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孵化期大鸨行为的雌雄差异进行分析,探究了温度和天气对大鸨孵化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鸨的行... 2015年5—7月份,采用瞬时扫描法和目标取样法对图牧吉保护区半散放大鸨的孵化期行为时间分配和日节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孵化期大鸨行为的雌雄差异进行分析,探究了温度和天气对大鸨孵化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鸨的行为在孵化期具有一定的时间分配和日节律。雄鸨的静站和趴卧行为是该时期的主要行为,其次为游走、采食和理羽行为,求偶炫耀几乎不发生;而雌鸨91.38%的时间都在坐巢孵化,其次为采食和游走行为。雄鸨的游走、采食、静站、理羽和趴卧行为在全天中表现出一定的日节律,雌鸨仅采食行为表现出一定的日节律。研究同时表明,孵化期大鸨的行为时间分配在不同性别之间有差异,温度和天气也对大鸨的行为产生影响,雌鸨的营巢成功率与巢位的选择也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鸨 孵化 时间分配 日节律 差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