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纤维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钱红飞 张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通过对聚乳酸纤维的差热分析 ,了解该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并对 3种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作了升温上染速率曲线的测定 ,发现聚乳酸纤维最佳染色温度为 110℃。通过对 12种分散染料的聚乳酸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发现分子体积过小或分子... 通过对聚乳酸纤维的差热分析 ,了解该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并对 3种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作了升温上染速率曲线的测定 ,发现聚乳酸纤维最佳染色温度为 110℃。通过对 12种分散染料的聚乳酸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发现分子体积过小或分子中极性基团过多对聚乳酸纤维上染不利 ,而醋酸酯基的存在似乎能提高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纤维的亲和力 ,因此具有较高的上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分散染料 dsc分析 染色性能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防火涂料的膨胀体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杜建科 卢艳萍 陈健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共3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探讨了膨胀体系的作用机理。通过对典型膨胀体系 (即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 )中单一活性物质及其混合物的DSC分析 ,探讨了不同组分之间热效应的叠加现象和相互作用 ,从热效应角度分析了膨胀反应 ,初步...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探讨了膨胀体系的作用机理。通过对典型膨胀体系 (即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 )中单一活性物质及其混合物的DSC分析 ,探讨了不同组分之间热效应的叠加现象和相互作用 ,从热效应角度分析了膨胀反应 ,初步探索了复杂膨胀现象中物理化学变化的热特征。利用在较低的温度下复杂体系中季戊四醇的晶型转变吸热峰独立存在的特点 ,根据其在不同混合体系中的焓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防火涂料 膨胀体系 dsc分析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新型潜伏性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16
3
作者 邢素丽 王遵 +3 位作者 曾竟成 肖加余 杨孚标 邱求元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4,共4页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对改性咪唑类固化剂(MIM)及其微胶囊固化剂(MIC)与E-51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并利用Kissinger和Crane方程对该固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固化剂包覆处理前后其环氧树脂体...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对改性咪唑类固化剂(MIM)及其微胶囊固化剂(MIC)与E-51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并利用Kissinger和Crane方程对该固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固化剂包覆处理前后其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与固化剂室温贮存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升温速率下,E-51/MIM反应体系的放热量均大于E-51/MIC体系;两固化反应体系的反应级数均为0.89;与E-51/MIM体系相比,E-51/MIC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和频率熵因子均较大,并具有更好的室温贮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性固化剂 微胶囊 固化反应动力学 环氧树脂 差热分析
下载PDF
新型热障涂层材料镁基六铝酸镧喷涂粉末的制备 被引量:15
4
作者 齐峰 樊自拴 +4 位作者 孙冬柏 孟惠民 俞宏英 王旭东 李辉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8,共5页
研究了新型热障涂层材料镁基六铝酸镧(LaMgAl11O19),并制备了可应用于大气等离子喷涂的镁基六铝酸镧喷涂粉末。用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镁基六铝酸镧的生成温度,用XRD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反应产物的相结构,用SEM观察了烧结前后喷雾干燥... 研究了新型热障涂层材料镁基六铝酸镧(LaMgAl11O19),并制备了可应用于大气等离子喷涂的镁基六铝酸镧喷涂粉末。用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镁基六铝酸镧的生成温度,用XRD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反应产物的相结构,用SEM观察了烧结前后喷雾干燥粉末的形貌,并对镁基六铝酸镧粉末进行了1300℃下50h的时效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粉末中LaMgAl11O19相的生成量取决于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两方面;LaMgAl11O19。相的实际开始生成温度在1200~1300℃之间,结束生成温度在1553.5℃;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LaMgAl11O19相的生成效率有所提高;在1570℃保温2h,可得单一相成分的近球形镁基六铝酸镧喷涂粉末;镁基六铝酸镧收缩率约为2.8%,经过时效处理的粉末中LaMgAl11O19。相的峰值显示了比没有经过时效处理的粉末更高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六铝酸镧 差热分析 喷涂粉末
下载PDF
新型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洪江 吴敏 +3 位作者 虞鑫海 徐永芬 傅菊荪 刘万章 《粘接》 CAS 2009年第8期43-45,共3页
在不同升温速率下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对一种新型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并利用Kissinger、Crane方程以及Arrhenius方程对该固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固化反应的活化能为59.18kJ/mol,反... 在不同升温速率下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对一种新型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并利用Kissinger、Crane方程以及Arrhenius方程对该固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固化反应的活化能为59.18kJ/mol,反应级数为0.89;结合DSC谱图确定其固化工艺为130℃/1h+150℃/2h+175℃/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环氧树脂 固化反应动力学 差热分析
下载PDF
PET/PA66共混体系的DSC分析及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解孝林 吴大诚 +1 位作者 谢新光 李瑞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6-39,共4页
采用溶液法、简单机械共混(熔融法Ⅰ)和存在酯—酰胺交换反应共混法(熔融法Ⅱ)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酰胺66(PA66)共混,系统地进行了DSC分析,并对PET/PA66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作了一定的探讨。结果... 采用溶液法、简单机械共混(熔融法Ⅰ)和存在酯—酰胺交换反应共混法(熔融法Ⅱ)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酰胺66(PA66)共混,系统地进行了DSC分析,并对PET/PA66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作了一定的探讨。结果表明:PET/PA66共混体系为一热力学不相容体系,熔融法Ⅱ能提高共混物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共混物 dsc分析 聚酰胺 相容性
下载PDF
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的DSC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何劲 陈连喜 +1 位作者 刘全文 田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0,共3页
采用化学改性合成的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衍生物作为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环氧树脂E-44体系的固化反应。结果表明,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与双氰胺相比,具有较高的固化反应活性,显著降低了... 采用化学改性合成的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衍生物作为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环氧树脂E-44体系的固化反应。结果表明,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与双氰胺相比,具有较高的固化反应活性,显著降低了固化反应的温度,而且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环氧树脂E-44体系也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同时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E-44环氧树脂体系的动力学研究也表明该固化体系的活化能明显降低,固化反应活性与未改性前相比,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甲苯胺 改性双氰胺 环氧树脂 dsc分析
下载PDF
Al-C反应的DSC和XRD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振卿 刘相法 +1 位作者 边秀房 张均燕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80-483,共4页
在通常情况下C与Al自然混和后,由于润湿性差而难以发生反应。但经过压块或球磨处理,Al、C混合物能够进行反应。该反应受动力学影响,反应温度和速度相差较大。经压块处理的,反应温度的范围为602 1~1122℃,反应最高峰温度为907℃;经过球... 在通常情况下C与Al自然混和后,由于润湿性差而难以发生反应。但经过压块或球磨处理,Al、C混合物能够进行反应。该反应受动力学影响,反应温度和速度相差较大。经压块处理的,反应温度的范围为602 1~1122℃,反应最高峰温度为907℃;经过球磨20h处理的混合粉末,反应在551~723℃较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698 6℃就达到了反应最高峰。利用视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XRD)对Al C粉末的反应进行了分析,验证了上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分析 XRD分析 Al-C反应 AL4C3
下载PDF
二醋酸纤维的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牛建设 蔡玉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22,29,共4页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不同含水率的二醋酸纤维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二醋酸纤维的各种松弛类型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二醋酸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84℃左右,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其β*和γ松弛与纤维的含水率有关。β*松弛很可能是...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不同含水率的二醋酸纤维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二醋酸纤维的各种松弛类型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二醋酸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84℃左右,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其β*和γ松弛与纤维的含水率有关。β*松弛很可能是由结合水分子的羟基和水分子的协同运动引起;γ松弛是由与未酯化羟基松散结合的水分子运动而导致;较宽的β松弛峰同样也存在于纤维素DMA温度谱中,主要是由纤维素主链的局部曲柄运动引起的,但也不排除侧基和吡喃环协同运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醋酸纤维 动态力学性能 dsc分析 玻璃化转变
下载PDF
铸造TiAl-W-Si合金的组织转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殷为民 郭建亭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6,共5页
研究了热处理及合金元素W对TiAl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探讨了该合金随温度变化发生的相转变规律.1300℃热处理时部分溶解的层片组织在随后冷却过程中由α固溶体形成细的层片晶团,而未溶解部分则发生连续和不连续长大而粗化.... 研究了热处理及合金元素W对TiAl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探讨了该合金随温度变化发生的相转变规律.1300℃热处理时部分溶解的层片组织在随后冷却过程中由α固溶体形成细的层片晶团,而未溶解部分则发生连续和不连续长大而粗化.随着W含量的增加,不但有序β相增加,而且以多种形态出现,同时层片组织不稳定,易产生双态组织.从合金加热到熔化,再冷却至800℃的差热分析,结合显微组织的研究,得出该合金的相转变规律为:L→L+β′→α+β′→α→α+γ+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组织转变 合金化 dsc分析 铸造
下载PDF
超声铸造7085铝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行为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瑞卿 李晓谦 +2 位作者 陈平虎 黄明哲 董方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30,共7页
采用OM,SEM,EDS和DSC等研究超声外场下凝固的结晶相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原位加热台实时观察结晶相转变过程。结果表明:铝熔体经过超声外场处理后,晶粒组织由粗大树枝晶向细小等轴晶转变;超声铸锭的熔化焓为4.60J/g... 采用OM,SEM,EDS和DSC等研究超声外场下凝固的结晶相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原位加热台实时观察结晶相转变过程。结果表明:铝熔体经过超声外场处理后,晶粒组织由粗大树枝晶向细小等轴晶转变;超声铸锭的熔化焓为4.60J/g,低于常规铸锭的6.52J/g;超声外场处理后,铸锭中的θ相+T相共晶组织减少了29%;该铝合金铸锭中有θ相、T相、Al_3Fe相及Mg_2Si相4种结晶相,样品在DSC升温过程中,θ相颗粒逐渐溶入基体,T相转变成S相后在升温至高温峰时溶入基体,Al3Fe相在低温峰时转变成Al_7Cu_2Fe相残留在铸锭中,Mg_2Si相未见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铸造 结晶相 dsc分析 热处理
下载PDF
仪纶的定性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春艳 陈建梅 +1 位作者 戴钧明 季轩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7年第2期56-61,共6页
仪纶由于其分子结构中既有聚酯的单元,又含有聚酰胺的单元,用显微镜法、燃烧法、化学溶解法等难以对纺织品中的仪纶与涤纶、锦纶进行区分。为此,研究了仪纶、涤纶、锦纶6在分散染料常压染色、红外光谱分析及DSC分析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 仪纶由于其分子结构中既有聚酯的单元,又含有聚酰胺的单元,用显微镜法、燃烧法、化学溶解法等难以对纺织品中的仪纶与涤纶、锦纶进行区分。为此,研究了仪纶、涤纶、锦纶6在分散染料常压染色、红外光谱分析及DSC分析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根据样品的常压染色情况、红外光谱图中特征吸收峰位置及DSC图中熔融峰位置及熔点数据等综合特征可定性鉴别出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仪纶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纶 涤纶 锦纶6 定性鉴别 红外光谱分析 dsc分析
下载PDF
含抗氧剂的辐射交联LDPE的熔融与结晶行为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为维 陈克强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11,共6页
含有不同抗氧剂的LDPE在空气中、室温下经受200k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后,和未加抗氧剂的试样比较,凝胶分数下降6%一30%。DSC测定表明,辐照试样的熔点和熔融热焓、结晶温度与结晶热焓比未辐照试样略有降低。相同组成... 含有不同抗氧剂的LDPE在空气中、室温下经受200k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后,和未加抗氧剂的试样比较,凝胶分数下降6%一30%。DSC测定表明,辐照试样的熔点和熔融热焓、结晶温度与结晶热焓比未辐照试样略有降低。相同组成的试样两次升温和降温DSC测定结果指出,熔点和结晶温度不变,但熔融和结晶热焓呈下降趋势。降温DSC分析还发现,辐照不影响所研究的LDPE试样中支链分布的嵌段性质。试样经热处理后进行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辐照未引起试样晶体结构和晶粒尺寸明显的变化,但辐照试样的结晶度略低于未辐照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E 辐射交联 熔融 结晶 抗氧剂
全文增补中
热处理对单晶镍基合金成分偏析与持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明罡 田素贵 +1 位作者 于兴福 钱本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9年第5期525-530,共6页
为了考察热处理工艺对成分偏析及持久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条件的热处理及微区成分分析,研究了固溶温度对合金中枝晶臂/枝晶间区域难熔元素偏析的影响.根据DSC曲线分析、组织形貌观察及持久性能测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合金持久性能的影... 为了考察热处理工艺对成分偏析及持久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条件的热处理及微区成分分析,研究了固溶温度对合金中枝晶臂/枝晶间区域难熔元素偏析的影响.根据DSC曲线分析、组织形貌观察及持久性能测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合金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中元素Cr、Co、Mo、Re富集于枝晶干,元素Al、Ta、W等富集于枝晶间,经高温固溶处理可明显降低难熔元素在枝晶臂/间的偏析程度.根据DSC曲线确定出合金的初熔温度为1325℃,并制定出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经较低温度固溶处理,合金中难熔元素的偏析程度较大,形成的筏状γ′相与应力轴方向成45°角,合金具有较短的持久寿命;而经1320℃高温固溶处理,元素的偏析程度减小,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合金的持久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 镍基合金 元素偏析 差热曲线 热处理制度 组织结构 TCP相 持久寿命
下载PDF
超细AP团聚表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欧修龙 耿兴国 +2 位作者 贾小锋 冯香毅 高鹏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7-620,624,共5页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运用筛分技术和静电分散、分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AP进行分级,采用质量分数对AP团聚状态进行表征。从最大荷质比、分级效率和安全可靠性3个方面确定分散、分级电压,同时将静电分散力与颗粒间范德瓦尔斯力和液桥力进...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运用筛分技术和静电分散、分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AP进行分级,采用质量分数对AP团聚状态进行表征。从最大荷质比、分级效率和安全可靠性3个方面确定分散、分级电压,同时将静电分散力与颗粒间范德瓦尔斯力和液桥力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分散、分级电压采用6 kV是合理的。最后,从热学性质与实际生产应用两个方面对分级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此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聚表征 分级电压 AP粒径 dsc分析
下载PDF
粉状发泡胶固化工艺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乔海涛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21年第2期29-33,55,共6页
本文通过原材料选材和配方优化研发了可以在较低温度固化的耐高温粉状发泡胶。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发泡胶的固化特性。基于不同升温速率(β)下固化起始温度Tonset和峰值温度Tp的变化,获得了Tp对lnβ的线性方程,可以更... 本文通过原材料选材和配方优化研发了可以在较低温度固化的耐高温粉状发泡胶。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发泡胶的固化特性。基于不同升温速率(β)下固化起始温度Tonset和峰值温度Tp的变化,获得了Tp对lnβ的线性方程,可以更合理地确定固化温度参数。发泡性能是蜂窝夹层结构制造中一项重要的工艺性能,在相同固化时间内、不同立方体试样填充密度的条件下研究了从100℃到150℃温度范围内发泡胶的发泡性能。Tp对lnβ的线性关系式可以用于解释表观活化能大小的变化规律,即表观活化能(Ea)约等于RT12/△T,并用极限的方法进行了上述简式的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状发泡胶 膜状发泡胶 低温固化 耐高温 dsc热分析 活化能
下载PDF
不同聚酰胺用量下环氧树脂的非等温固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文兵 张超灿 张藕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7,共4页
采用等速升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聚酰胺651(PA651)的用量对环氧树脂(EP)固化反应行为和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反应级数和反应程度外,PA651的3种不同用量对反应热、表观活化能和固化机理影响明显。在此基... 采用等速升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聚酰胺651(PA651)的用量对环氧树脂(EP)固化反应行为和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反应级数和反应程度外,PA651的3种不同用量对反应热、表观活化能和固化机理影响明显。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和适宜固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酰胺651 非等温固化 dsc分析 动力学
原文传递
热暴露对航空用2E12铝合金组织演变及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明哲 易丹青 +2 位作者 蔡金伶 王宏伟 芦禹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5,共7页
利用维氏硬度检测、疲劳性能测试、视差量热法(DSC)、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等手段,研究了航空用T3态2E12铝合金在150℃下分别暴露10 h,100 h,1000 h组织演变及疲劳寿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热暴露时间的增加,合金硬度不断增大,疲劳寿... 利用维氏硬度检测、疲劳性能测试、视差量热法(DSC)、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等手段,研究了航空用T3态2E12铝合金在150℃下分别暴露10 h,100 h,1000 h组织演变及疲劳寿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热暴露时间的增加,合金硬度不断增大,疲劳寿命呈先增后降趋势;T3态及热暴露10 h合金中析出相由GPB区结构组成,热暴露10 h合金中GPB区发生长大,因而具有最长疲劳寿命;热暴露100 h至1000 h后,合金中析出相为S″相及S′相,析出相在晶界处析出,晶界附近形成无沉淀析出带(PFZ);由于S″相及S′相共格性较GPB区低,加之晶界处析出相易形成裂纹源,PFZ与基体协调性差等因素,热暴露100 h和1000 h后,合金疲劳寿命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E12铝合金 热暴露 dsc分析 析出相 疲劳性能
原文传递
十水硫酸钠熔化热的差动热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皮启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03-307,共5页
讨论了差动热分析(DSC~*)在低温下测定十水硫酸钠熔化热的特点及局限性,对多次熔冻循环相变材料的最佳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测定误差作了分析。
关键词 十水硫酸钠 熔化热 差动热 蓄热器
下载PDF
聚酰亚胺-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梅芳 毛蒋莉 +1 位作者 虞鑫海 刘万章 《化学与粘合》 CAS 2011年第2期17-20,共4页
以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OPP)和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BPADA)为原料在室温下于DMAc溶剂中合成了一种新型聚酰亚胺,并用其改性环氧树脂体系获得聚酰亚胺-环氧体系胶黏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 以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OPP)和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BPADA)为原料在室温下于DMAc溶剂中合成了一种新型聚酰亚胺,并用其改性环氧树脂体系获得聚酰亚胺-环氧体系胶黏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以不同的升温速率对聚酰亚胺-环氧树脂胶黏剂进行DSC扫描;并对聚酰亚胺-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Kissinger法计算出该聚酰亚胺-环氧树脂体系胶黏剂的活化能为76.64kJ/mol;结合Crane公式求出该体系的反应级数为0.9;并确定了频率因子A、峰温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p。结合不同升温速率的DSC谱图,以外推法确定了聚酰亚胺-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工艺为130℃/1h→160℃/2h→180℃/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环氧树脂 胶黏剂 固化反应 动力学 差热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