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错配修复基因甲基化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翠娟 李晓明 +4 位作者 丘礼武 孙建华 周庚寅 喻芳 刘宗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 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 (MMR)hMLH1,hMSH2和hMSH3甲基化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SP)法对 38例新鲜HCC组织 ,相应非肿瘤肝组织 ,2例正常的捐肝组织及 6种肝癌细胞系的hMLH1,hMSH2和h... 目的 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 (MMR)hMLH1,hMSH2和hMSH3甲基化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SP)法对 38例新鲜HCC组织 ,相应非肿瘤肝组织 ,2例正常的捐肝组织及 6种肝癌细胞系的hMLH1,hMSH2和hMSH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进行检测 ;培养 6种肝癌细胞系 ,MSP法检测加入 5 aza 2′ deoxycytidine前后hMSH2基因在HCC中的甲基化状态改变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加入 5 aza 2′ deoxycytidine前后hMSH2在肝癌细胞株中的mRNA表达改变。 结果 HCC标本中 13 2 % (5 / 38)发生了hMLH1启动子甲基化 ,6 8 4 % (2 6 / 38)发生了hMSH2启动子甲基化 ;相应的非肿瘤肝组织中hMLH1,hMSH2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 2 6 % (1/ 38) ,5 5 3% (2 1/ 38) ;2例正常肝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 ;6株肝癌细胞系中有 5株发生了hMSH2启动子甲基化 ,而未发现有MLH1启动子甲基化。所有标本中均未发现有hMSH3启动子甲基化。 5 aza 2′ deoxycytidine处理细胞株后 ,可部分或完全逆转hMSH2启动子甲基化 ,各细胞株的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加。结论 hMSH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HCC的发生发展关系不大。hMSH2基因甲基化与mRNA表达密切相关 ,是基因表达调节的一种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甲基化 HCC HMSH2基因 HMLH1 dna错配修复基因 肝癌细胞系 肿瘤 发现 标本 RNA
原文传递
Genetic detection of Chinese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被引量:12
2
作者 LongCui Hei-YingJin +3 位作者 Hui-YuCheng Yu-DiYan Rong-GuiMeng De-HongY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9-213,共5页
AIM:To explore the germline mutations of the two main DNA mismatch repair genes (hMSH2and hMLH1) between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and suspected (atypical) HNPCC.METHODS:Genomic... AIM:To explore the germline mutations of the two main DNA mismatch repair genes (hMSH2and hMLH1) between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and suspected (atypical) HNPCC.METHODS: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index patient of each family,and germline mutations of hMSH2 and hMLH1 genes were detected by 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 and DNA sequencing techniques.RESULTS:For PCR-SSCP analysis,67% (4/6) abnormal exons mobility in typical group and 33% (2/6) abnormal exons mobility in atypical group were recognized.In direct DNA sequencing,50%(3/6) mutation of MMR genes in typical group and 33% (2/6) mutation of MMR genes in atypical group were found,and 4/6(66.67%) and 1/6(16.67%) mutations of hMSH2 and hMLH1 were identified in typical HNPCC and atypical HNPCC,respectively.CONCLUSION:Mutation detection of the patients is of benefit to the analysis of HNPCC and, PCR-SSCP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detect the mutations of HNPCC equivalent to direct DNA sequence.It seems that there exist more complicated genetic alterations in Chinese HNPCC patients than in Western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群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遗传病理学 dna错配修复基因 PCR-SSCP技术
下载PDF
DNA错配修复基因与肿瘤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许铭炎 邓小玲 +1 位作者 徐小虎 黄天华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6-260,共5页
DNA错配修复 (mismatchrepair,MMR)基因对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MMR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来 ,MMR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就其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dna错配修复基因 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综述
下载PDF
DNA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秦琼 杨林 王金万 《癌症进展》 2012年第6期580-584,588,共6页
结肠癌在其多阶段演变过程中涉及多种基因。约85%的结肠癌由染色体不稳定(chromosomalinsta-bility,CIN)引起,另有约15%的结肠癌则由DNA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MMR)基因缺陷所致,其中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non... 结肠癌在其多阶段演变过程中涉及多种基因。约85%的结肠癌由染色体不稳定(chromosomalinsta-bility,CIN)引起,另有约15%的结肠癌则由DNA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MMR)基因缺陷所致,其中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ncer,HNPCC)占3%~5%,而散发性结肠癌占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dna错配修复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hMSH2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功员 刘秋亮 +4 位作者 马春晓 乐晓平 葛秀峰 丁一 张钦宪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2-664,669,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的表达。方法32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等其他治疗,标本切除后0.5 h内在癌灶、癌旁及正常残端各取1 cm×1 cm×1 cm大小的组织块,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MSH2。结果食管癌组... 目的观察食管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的表达。方法32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等其他治疗,标本切除后0.5 h内在癌灶、癌旁及正常残端各取1 cm×1 cm×1 cm大小的组织块,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MSH2。结果食管癌组织中hMSH2的阳性表达率为46.88%、癌旁为53.12%、正常组织为84.38%。与正常食管组织相比,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hMSH2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5)。hMSH2阳性表达率与食管癌患者年龄及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MSH2缺失是食管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dna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癌组织
下载PDF
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hMLH1、hMSH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罗寿召 何英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146-2151,共6页
目的:研究突变型p53基因(Mt-p53)和DNA错配修复基因1(hMLH1)、错配修复基因2(hMSH2)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95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分为卵巢良性肿瘤组32例... 目的:研究突变型p53基因(Mt-p53)和DNA错配修复基因1(hMLH1)、错配修复基因2(hMSH2)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95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分为卵巢良性肿瘤组32例、交界性肿瘤组21例、恶性肿瘤组42例。分析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卵巢肿瘤组织中Mt-p53、hMLH1、hMSH2表达情况;统计2年内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MLH1、hMSH2表缺失对恶性卵巢肿瘤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恶性肿瘤组织中的Mt-p53阳性率(88.1%)高于交界性肿瘤组织(23.8%)、良性肿瘤组织(9.4%),hMSH1(66.7%)、hMSH2(61.9%)阳性率均低于交界性肿瘤组织(90.5%、90.5%)及良性肿瘤组织(100.0%、100.0%);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hMLH1及hMSH2阳性率均低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高分化恶性卵巢肿瘤组织hMLH1及hMSH2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组织,Mt-p53阳性率低于低分化组织;随访2年恶性肿瘤患者总生存率为54.8%,生存组Mt-p53阳性率(78.3%)低于死亡组(100%),hMLH1(87.0%)及hMSH2阳性率(82.6%)均高于死亡组(42.1%、36.8%)(均P<0.05)。19例死亡患者均存在p53基因突变,且其中11例存在hMLH1基因缺失、12例存在hMSH2缺失;ROC曲线分析,hMLH1及hMSH2基因缺失均对恶性卵巢肿瘤的预后有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4、0.729(P<0.05)。结论:Mt-p53高表达、hMLH1及hMSH2基因缺失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hMLH1及hMSH2基因缺失还可作为临床恶性肿瘤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良恶性肿瘤 突变型P53基因 dna错配修复基因 临床意义 生存预后
下载PDF
一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同时出现的APC和MLH1基因突变 被引量:5
7
作者 尚晨光 刘林枝 +2 位作者 王小慧 董颖 张岩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一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家系APC和MLH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家族史及组织病理学等诊断l例FAP女性患者。患者两年后出现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目的探讨一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家系APC和MLH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家族史及组织病理学等诊断l例FAP女性患者。患者两年后出现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EIN),而后者是Ⅱ型Lynch综合征的病变之一。提取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采用Sanger测序的方法筛查APC和MLH1基因突变。结果该家系同时存在APC基因第7外显子的杂合性突变C.637C〉T(P.R213X)和MLHl基因第12外显子的杂合性突变C.1153C〉T(p.R385C)。两种突变同时出现的情况既往未见报道。前者突变造成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后者突变了造成氨基酸的改变。结论同时出现的APC基因C.637C〉T(P.R213X)和MLHj基因c.1153C〉T(P.R385C)突变是该家系的致病性突变,其出现临床表现的年龄较晚,且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对于FAP患者,应询问其家族史并对APC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同时关注其是否存在肠外病变。对于出现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可进行MMR基因的筛查,以确定是否同时存在Lynch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LYNCH综合征 APC基因 dna错配修复基因 MLH1基因
原文传递
乳腺癌与癌前病变的微卫星不稳定性与3p杂合性缺失 被引量:5
8
作者 付琼 姚根有 +2 位作者 汤绚丽 陈丽荣 郑振汶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3号染色体短臂杂合性缺失(LOH)在乳腺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PCR—SSLP及银染方法检测41例乳腺癌和13例癌前病变中MSI状态以及3p上11个微卫星位点LOH发生情况;应用免疫组化S...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3号染色体短臂杂合性缺失(LOH)在乳腺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PCR—SSLP及银染方法检测41例乳腺癌和13例癌前病变中MSI状态以及3p上11个微卫星位点LOH发生情况;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错配修复(MMR)基因hMLH1、hMSH2和3p上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乳腺癌MSI发生率为36.6%,低分化乳腺癌MSI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为15.4%;良性增生均表现微卫星稳定。(2)乳腺癌中微卫星异常主要分布于D3S1766、D2S2739和TP533个位点,癌前病变和乳腺癌具有相同的高频不稳定位点D3S1766和D2S2739。(3)97.0%乳腺癌患者发生3pLOH,检出率较高的位点分别是D3S1295、D3S1029和D3S1038。癌前病变患者3pLOH发生率为41.7%,缺失率较高的位点是D3S1295和D3S1029。(4)hMLHl和hMSH2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和40.0%,在癌前病变中分别为61.5%和76.9%,均明显低于良性增生组(P〈0.05)。乳腺癌中两种蛋白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高分化组明显高于低中分化组。MSI+乳腺癌和癌前病变均表现MMR蛋白表达缺失。结论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缺陷和MSI是乳腺癌多步骤发展过程的早期事件,在进展阶段MSI与乳腺癌低分化相关;D3S1766和D2S2739可能是检测乳腺癌与癌前病变MSI较敏感的位点。3p最小共同缺失区位于3p14-p25,提示该区域有与乳腺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并影响其生物学行为的候选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前病变 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性缺失 dna错配修复基因
原文传递
MSH6与PMS2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发生发展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郭新 蔡波 +5 位作者 吴优 李华镭 管杨波 邢钱伟 马利民 张跃平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基因MDH6、PMS2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病理科收集的12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前列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基因MDH6、PMS2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病理科收集的12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前列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标本中MDH6、PMS2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的MSH6、PMS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7%、70.83%,均高于癌旁组织的30.00%、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的MSH6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TNM分期、PSA水平、Gleasom评分、远处转移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PMS2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TNM分期、PSA水平、Gleasom评分、远处转移具有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基因MDH6、PMS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MS2蛋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dna错配修复基因 MDH6蛋白 PMS2蛋白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热点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晓旭 许淑媛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1322-1324,共3页
子宫内膜癌是妇女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如癌基因(ras、bcl-2、cerbB-2、β-catenin、C-met)、抑癌基因(PTEN、P53、P16、... 子宫内膜癌是妇女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如癌基因(ras、bcl-2、cerbB-2、β-catenin、C-met)、抑癌基因(PTEN、P53、P16、RB)及DNA错配修复基因。这些基因对于阐述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这些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基因 抑癌基因 dna错配修复基因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DNA错配修复基因异常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阮立文 吴亚珊 李巧新 《新疆医学》 2021年第1期84-87,共4页
Freddie Bray等人在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中指出,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占13.5%,是男性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的癌症。我国最常见的10类癌症中,前列腺癌居第六位[1]。虽然许多男性诊断时为局限性的疾病,并接... Freddie Bray等人在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中指出,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占13.5%,是男性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的癌症。我国最常见的10类癌症中,前列腺癌居第六位[1]。虽然许多男性诊断时为局限性的疾病,并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但是许多病人经历疾病的复发和转移,最终进展为无法治愈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CR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发病率 前列腺癌 放射治疗 复发和转移 dna错配修复基因 癌症
下载PDF
云南省7个Lynch综合征家系中致癌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珠珠 黄鉴 +4 位作者 潘国庆 陈昌望 洪敏 李文亮 董坚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探讨云南省7个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家系中常见致病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08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个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微卫星不稳定检测确定为MSI-H和d MMR的家系先证者,并且... 目的探讨云南省7个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家系中常见致病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08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个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微卫星不稳定检测确定为MSI-H和d MMR的家系先证者,并且这7个家系都符合AmsterdamⅡ诊断标准。采用目标区域捕获结合高深度测序技术,对家系首发患者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相关5个基因外显子及其邻近±2 bp内含子区变异进行分析。结果 7个家系(2个白族家系、2个彝族家系、3个汉族家系)中,2个白族家系和2个彝族家系均未发现已知突变位点。结论 Lynch综合征家系致病突变可能存在民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NCH综合征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dna错配修复基因 APC基因
下载PDF
Muir-Torre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聪聪 陈浩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4期253-256,共4页
Muir-Torre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Lynch综合征(又称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的一个亚型,临床特征为皮脂腺肿瘤或角化棘皮瘤至少合并一种内脏恶性肿瘤,种系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是本病的遗传学特征。本文对近年来Muir-To... Muir-Torre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Lynch综合征(又称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的一个亚型,临床特征为皮脂腺肿瘤或角化棘皮瘤至少合并一种内脏恶性肿瘤,种系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是本病的遗传学特征。本文对近年来Muir-Torre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基因研究、临床特征和预防治疗等方面进展加以综述,以提高对Muir-Torre综合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ir-Torre综合征 LYNCH综合征 皮肤肿瘤 内脏肿瘤 dna错配修复基因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基因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秀梅 米贤军 +1 位作者 代新珍 陈志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190-191,200,共3页
目的:探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基因(MMR)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作为内膜癌组,其中包括疑似Lynch内膜癌患者8例,以同期20例内膜癌非典型增生患者作为增生组和子宫... 目的:探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NA错配修复基因(MMR)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作为内膜癌组,其中包括疑似Lynch内膜癌患者8例,以同期20例内膜癌非典型增生患者作为增生组和子宫内膜正常患者20例作为正常组,比较MMR蛋白在各组中的不同表达情况。结果:三组MMR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6.00%、30.00%和0%,内膜癌组和增生组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疑似Lynch内膜癌与其他内膜癌患者相比、≤45岁与≥60岁的患者相比,其MMR蛋白表达的缺失率显著较高(P<0.05),内膜癌患者的病理分级则与MMR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50例内膜癌患者的hMLH1、hMSH2、hPMS2以及hMSH6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24.00%(12/50)、10.00%(5/50)、20.00%(10/50)和8.00%(4/50)。结论:MMR蛋白表达的缺失会导致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以及内膜癌,特别是低龄内膜癌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dna错配修复基因 表达意义
下载PDF
错配修复hMLH3基因C2825T和A2173C突变在家族性食管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学东 刘宏旭 +2 位作者 全利国 关宏宇 孟庆显 《武警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3在家族性食管癌发病中的突变及其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和直接测序法检测8个有遗传背景的食管癌家族的hMLH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在2个家系中发现了2处错义突变C2825T...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3在家族性食管癌发病中的突变及其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和直接测序法检测8个有遗传背景的食管癌家族的hMLH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在2个家系中发现了2处错义突变C2825T和A2173C。33%的突变发生于低风险的人群中,而高风险家系中有20%的基因突变。在2个家系中hMLH3的错义突变与食管癌发生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首次发现hMLH3基因C2825T和A2173C错义突变。hMLH3基因作为一新的风险基因,在家族性食管癌的发病中可能通过与其它基因互相叠加、共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食管癌 dna错配修复基因 错义突变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下载PDF
抑癌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贺玲 孙军 +1 位作者 李岩 王学清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2-493,共2页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国内外大量资料显示,胃癌的发生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多基因多阶段变异累积形成的病理过程,这些基因主要是促进肿瘤发生的癌基因和抑制肿瘤发生的抑癌基因,以及维持基因组稳定的DNA错配修复...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国内外大量资料显示,胃癌的发生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多基因多阶段变异累积形成的病理过程,这些基因主要是促进肿瘤发生的癌基因和抑制肿瘤发生的抑癌基因,以及维持基因组稳定的DNA错配修复基因等。抑癌基因功能的丢失可通过多种途径,除基因突变和杂合性丢失以外还与其启动子发生甲基化修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功能 甲基化水平 胃癌 dna错配修复基因 恶性肿瘤 肿瘤发生 杂合性丢失 人类健康
原文传递
DNA错配修复基因mutS的高效表达及表达产物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毕利军 周亚凤 +3 位作者 邓教宇 张先恩 张成刚 AnthonyE.G.Cass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6-540,共5页
将DNA错配修复基因mutS(2 5 6kb)克隆于分泌型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 ,以N端融合 6个组氨酸的形式在E .coliAD494(DE3)中进行了IPTG诱导表达。SDS PAGE分析证实有一与预期分子量相应的诱导表达条带 ,其表达量占全菌蛋白质的 35 %左... 将DNA错配修复基因mutS(2 5 6kb)克隆于分泌型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 ,以N端融合 6个组氨酸的形式在E .coliAD494(DE3)中进行了IPTG诱导表达。SDS PAGE分析证实有一与预期分子量相应的诱导表达条带 ,其表达量占全菌蛋白质的 35 %左右 ,且表达蛋白以可溶形式存在。利用固定化金属离子 (Ni2 +)配体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 ,其纯度为 90 %以上。与含有错配碱基DNA双链的结合反应证明该蛋白具有特异性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错配修复基因 MUTS 高效表达 表达产物 活性鉴定 纯化
下载PDF
DNA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阳丽君 黄瑾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伴随着许多分子生物学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存在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混乱,包括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过低和某些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过高...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伴随着许多分子生物学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存在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混乱,包括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过低和某些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过高。DNA甲基化异常可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以及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而参与肿瘤的形成。现已在肿瘤的细胞周期调节基因、DNA错配修复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等多种基因中发现甲基化现象。了解目前对子宫内膜癌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dna甲基化 肿瘤抑制基因 dna错配修复基因 P16
下载PDF
肠外非子宫内膜癌Lynch综合征研究进展
19
作者 鞠晓静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4期48-50,共3页
Lynch综合征是一种由于碱基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较高的癌症发生风险,该类综合征以结直肠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为主要临床表现。DNA错配修复基因发生种系突变是该疾病发生的遗传学基础,相关肿瘤的发生主要与包... Lynch综合征是一种由于碱基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较高的癌症发生风险,该类综合征以结直肠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为主要临床表现。DNA错配修复基因发生种系突变是该疾病发生的遗传学基础,相关肿瘤的发生主要与包括MLH1、MSH2、MSH6及PMS2在内的MMR基因胚系突变有关。大约70%的Lynch综合征是由MSH2和h MLH1突变所致,其余30%多由MSH6和PMS2突变所致。肠外Lynch综合征患者可同时或异时发生多种肿瘤,除了最常发生的子宫内膜癌,尿路上皮癌、胃癌、小肠癌、卵巢癌和非黑素瘤皮肤癌均可出现。目前对于肠外Lynch综合征的研究多集中于子宫内膜癌,对于其他部位的肿瘤尚无大规模的研究报道。虽然这些肠外肿瘤的发病率远低于子宫内膜癌,但某些类型的肿瘤,如卵巢癌,其累积致癌风险和致死率均较高。此外,性别、环境等多种非遗传学因素也会对肠外Lynch综合征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肠外非子宫内膜癌Lynch综合征相关的肿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可以为该类肿瘤患者后期筛查策略的制订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NCH综合征 dna错配修复基因 肠外 非子宫内膜癌
原文传递
hMLH1及hPMS2 mRNA在胃癌组织中荧光定量RT-PCR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光松 刘希双 杨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599-2603,共5页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及hPMS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4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40例癌旁胃炎组织及21例慢性胃炎患者的慢性胃炎组织hMLH1 mRNA及hPMS2 mRNA...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及hPMS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4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40例癌旁胃炎组织及21例慢性胃炎患者的慢性胃炎组织hMLH1 mRNA及hPMS2 mRNA进行定量检测,以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hGAPDH)为内参照.结果: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慢性胃炎组织中hMLH1 mRNA的相对含量分别是7.23±11.91,3.80±5.13,2.01±1.25,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72,均P=0.042),胃癌组织中hMLH1 mRN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癌旁组织中含量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织中的含量(均P<0.05);各组织中hPMS2 mRNA的相对含量分别是0.43±0.35,0.55±0.39,0.32±0.15,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9,均P=0.039),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PMS2mRNA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慢性胃炎组织中的含量(均P<0.05).除hMLH1 mRNA含量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有显著差异(均P<0.05)外,在胃癌组织中hMLH1 mRNA及hPMS2 mRNA相对含量受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影响不大(均P>0.05).结论: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与慢性胃炎组织相比存在hMLH1及hPMS2 mRNA转录差异,这种基因的转录差异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而与胃癌的发展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LH1 MRNA hPMS2 MRNA 胃癌 dna错配修复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