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平洋牡蛎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子和线粒体基因片段序列测定(英文) 被引量:21
1
作者 孔晓瑜 张留所 +2 位作者 喻子牛 刘亚军 王清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4-308,共5页
以相应引物经PCR扩增了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gigas)的核糖体转录间区域 (ITS 1和ITS 2 )及线粒体 16SrDNA和COI基因片段。PCR产物经T 载体连接后进行克隆和测序 ,分别得到长度为 5 4 3、791、5 30和 70 0bp的核苷酸序列。 4个DNA片段... 以相应引物经PCR扩增了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gigas)的核糖体转录间区域 (ITS 1和ITS 2 )及线粒体 16SrDNA和COI基因片段。PCR产物经T 载体连接后进行克隆和测序 ,分别得到长度为 5 4 3、791、5 30和 70 0bp的核苷酸序列。 4个DNA片段的A、T、G和C碱基含量分别为 2 3.5 7%、2 0 .0 7%、2 9.4 7%和 2 6 .89% (ITS 1) ,2 7.4 3%、19.2 2 %、2 7.0 5 %和2 6 .30 % (ITS 2 ) ,2 9.2 5 %、2 9.2 5 %、2 3.0 2 %和 18.4 9% (16SrDNA) ,2 2 .71%、39.4 3%、2 0 .4 3%和 17.4 3% (COI)。实验证明ITS 1和ITS 2引物在贝类中通用性良好。文中同时讨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核糖体 dna转录 间隔子 线粒体 基因片段 序列测定
下载PDF
转录因子GATA-4在心血管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名武 刘唐威 庞玉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7,共3页
转录因子是调控DNA转录过程的反式作用因子,它能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调节序列,是转录必需的可溶性蛋白质分子。GATA属于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含有两个锌指结构,是直接与(T/A)GATA(A/G)序列结合的高保守的DNA结合域。GATA家族有6... 转录因子是调控DNA转录过程的反式作用因子,它能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调节序列,是转录必需的可溶性蛋白质分子。GATA属于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含有两个锌指结构,是直接与(T/A)GATA(A/G)序列结合的高保守的DNA结合域。GATA家族有6个成员,其中GATA-1,-2,-3对造血组织发育很重要,而GATA-4,-5,-6对大量心脏基因表达的直接调节非常重要。GATA-4是与心脏发育密切相关的一种特定细胞核转录因子,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在心脏前体细胞分化、心脏发育、心肌肥厚和抗凋亡以及基因突变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转录因子 GATA-4 心血管系统 dna转录 心脏发育 反式作用因子 调节序列 dna结合域
原文传递
核呼吸因子-1:细胞核调控线粒体功能的一种重要因子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海洋 时多 王学敏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204,共3页
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调控呼吸链亚基表达的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核转录因子的发现,使细胞核调控线粒体呼吸链亚基表达机制的研究得到很大发展。核呼吸因子-1(nuclearrespiratoryfactor1,NRF... 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调控呼吸链亚基表达的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核转录因子的发现,使细胞核调控线粒体呼吸链亚基表达机制的研究得到很大发展。核呼吸因子-1(nuclearrespiratoryfactor1,NRF-1)是一种由核基因组编码的,调控呼吸链亚基表达以及mtDNA转录和复制的核转录因子。该文就NRF-1的发现、调控呼吸链亚基表达、在胚胎期维持mtDNA稳定等功能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 调控 体功能 转录因子 线粒体基因组 核基因组 dna转录 呼吸链 相互作用 热点问题 表达 亚基 国内外 A稳定 胚胎期 机制 复制
下载PDF
小鼠白蛋白基因的特异性调控及其在转基因动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徐琳 徐评议 梁秀龄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3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白蛋白是肝脏表达的血清蛋白 ,其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础在于白蛋白基因存在特异性调控序列如启动子、增强子 ,可与肝脏富含的转录因子如 HNF1、C/ EBP及 e H- TF等特异性结合 ,刺激基因高效转录。自 1 989年 Izban克隆并提交了小鼠白蛋... 白蛋白是肝脏表达的血清蛋白 ,其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础在于白蛋白基因存在特异性调控序列如启动子、增强子 ,可与肝脏富含的转录因子如 HNF1、C/ EBP及 e H- TF等特异性结合 ,刺激基因高效转录。自 1 989年 Izban克隆并提交了小鼠白蛋白调控序列 ,其在转基因动物及基因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现了基因转移的器官靶向性。近年的研究发现 ,与其他启动子如 CMV、PGK相比 ,白蛋白启动子引导的基因转移引起的免疫反应较轻 ,并可克服因启动子失活而导致的转基因沉默现象 ,相信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白蛋白基因 特异性调控 转基因动物 dna转录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峰 吴毅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56-858,共3页
运动是生命的标志,不仅表现为物体的物理性位移,而且也表现为生物体内部结构的动态变化。它是人类最常见的生理性刺激,对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调节DNA转录、蛋白质的翻译及酶和激素诱导因子的形成,使机体... 运动是生命的标志,不仅表现为物体的物理性位移,而且也表现为生物体内部结构的动态变化。它是人类最常见的生理性刺激,对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调节DNA转录、蛋白质的翻译及酶和激素诱导因子的形成,使机体最终适应运动的需要,调整和重塑组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心脑血管疾病 康复作用 dna转录 动态变化 内部结构 诱导因子 生物体
原文传递
RNA聚合酶动态调控DNA转录的单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6
作者 郝理 江婷 樊军 《自然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3-44,共12页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Ⅱ(Pol Ⅱ)和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RNAP)主要负责转录合成信使RNA(mRNA),调控不同基因的转录水平,以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研究者采用传统的荧光显微镜观测到RNAP可形成团簇,据此针对DNA转录...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Ⅱ(Pol Ⅱ)和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RNAP)主要负责转录合成信使RNA(mRNA),调控不同基因的转录水平,以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研究者采用传统的荧光显微镜观测到RNAP可形成团簇,据此针对DNA转录调控提出“转录工厂”模型。随着单分子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在单分子水平上观测到了活细胞中RNAP动态调控DNA转录,提出RNAP可以通过液-液相分离机制进行转录调控。该综述总结了不同单分子荧光显微镜的技术原理,以及相关的荧光探针标记方法,并介绍了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应用单分子成像技术可视化RNA聚合酶动态调控DNA转录过程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单分子技术在转录调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聚合酶 动态调控 dna转录 单分子成像 相分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肿瘤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树彦 陈宗祐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7-760,共4页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na结合蛋白 dna转录 肿瘤 细胞生长 生理过程 信号转导
下载PDF
Skp2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香梅 李男 +3 位作者 王新 李莹 肖建英 朱艳凌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关键词 肿瘤关系 SKP2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细胞染色体 dna损伤 恶性 dna转录 抑癌基因
下载PDF
RECQL5基因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万亮琴 李卫红 +6 位作者 刘亚明 李芳赫 臧妍妍 张赛 姜昭妍 马家宝 胡艳红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50-454,共5页
RECQL5(Rec Q protein-like 5)是Rec Q DNA解旋酶家族的一个成员,同属于DEXH-box DNA/RNA解旋酶家族。Rec Q家族中的三成员(WRN、BLM、RECQL4)基因突变与人类一些遗传疾病相关,而RECQL5基因至今未发现与人类疾病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RE... RECQL5(Rec Q protein-like 5)是Rec Q DNA解旋酶家族的一个成员,同属于DEXH-box DNA/RNA解旋酶家族。Rec Q家族中的三成员(WRN、BLM、RECQL4)基因突变与人类一些遗传疾病相关,而RECQL5基因至今未发现与人类疾病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RECQL5对维持DNA的稳定以及在DNA的复制、修复、重组和转录等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对RECQL5基因的结构及其在DNA复制、修复和转录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QL5基因 dna复制 dna修复 dna转录
原文传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非编码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潮丽 何志晖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7-300,共4页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妊娠并发症,可导致早产、死胎等严重后果,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非编码RNA起重要的生理性调节作用,影响着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微小RNA(miRNA)是一种由DNA转录...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妊娠并发症,可导致早产、死胎等严重后果,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非编码RNA起重要的生理性调节作用,影响着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微小RNA(miRNA)是一种由DNA转录,长度为18~24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miRNA 34a(miR-34a)、miR-221/222、miR-148a、miR-3614-5p、miR-590-3p等miRNA在ICP孕妇的血清或胎盘组织中表达异常。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部分lncRNA在ICP患者的胎盘中表达量异于正常产妇,如linc02527在ICP患者的血清及胎盘中表达均增加、lncRNA H19可能与雌激素相互作用从而促进ICP的发生。这些差异表达的非编码RNA通过调节胆汁酸的合成、代谢、转运及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等,与ICP的发生、发展相关。本文综述近年来非编码RNA中的miRNA和lncRNA在ICP中的研究进展,为ICP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非编码RNA 妊娠并发症 胎盘组织 dna转录 胆汁酸 H19 雌激素
原文传递
自主性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对转化细胞的毒性及其调控DNA复制和转录的机制
11
作者 罗祖玉 施志仪 林万敏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8-583,共6页
自主性细小病毒具有对转化细胞专一的毒性,它的非结构蛋白NS1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病毒生活周期中NS1有着多种功能,包括调控DNA 的复制和转录.其机制包括NS1对DNA 复制的反式抑制。
关键词 自主性 细小病毒 非结构蛋白 dna复制 dna转录
原文传递
RNA介导的转录水平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丽 黄睿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生命的基本过程是从DNA转录成mRNA,再翻译成蛋白质发挥功能,由于蛋白质是由mRNA所编码的,因此称这些mRNA为编码RNA;相反,那些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被称为非编码RNA(non—codingRNA)。长期以来,这些非编码RNA以及它们所对应的DNA被... 生命的基本过程是从DNA转录成mRNA,再翻译成蛋白质发挥功能,由于蛋白质是由mRNA所编码的,因此称这些mRNA为编码RNA;相反,那些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被称为非编码RNA(non—codingRNA)。长期以来,这些非编码RNA以及它们所对应的DNA被认为是垃圾或暗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转录水平 编码蛋白质 dna转录 调控 介导 非编码RNA 暗物质
原文传递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酒依赖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天亮 孙青 +1 位作者 吕晓敏 米国琳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60-163,共4页
关键词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酒依赖 去甲肾上腺素系统 治疗 药物作用机理 dna转录 胆碱能系统 多巴胺系统 抗抑郁剂 突触前膜 共同特点 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调节作用 第三信使 第二信使 介质系统 精神科 膜受体 突触后
原文传递
Termination of DNA Replication and the Role of Enzymes in Recombination
14
作者 Naila Rozi Nasir Uddinldaa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1年第2期162-166,共5页
DNA is the genetic material of all cells, containing coded information about cellular molecules and processes. DNA consists of two polynucleofide strands twisted around each other in a double helix. The first step in ... DNA is the genetic material of all cells, containing coded information about cellular molecules and processes. DNA consists of two polynucleofide strands twisted around each other in a double helix. The first step in cellular division is to replicate DNA so that copies can be distributed to daughter cells. Additionally, DNA is involved in transcribing proteins that direct cell growth and activities. However, DNA is tightly packed into genes and chromosomes. In order for replication or transcription to take place, DNA must firstly unpack itself so that it can interact with enzymes. DNA packing can be visualized as two very long strands that have been intertwined millions of times, tied into knots, and subjected to successive coiling. However,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are much easier to accomplish if the DNA is neatly arranged rather than tangled up in knots. Enzymes are essential to unpacking DNA. Enzymes act to slice through individual knots and reconnect strands in a more orderly way. Hypothesizing that Termination of DNA replication proteins gave rise to those of eukaryotes during evolution, we chose the DNA polymerase (which infects microalgae) as the basis of this analysis, as it represents a primitive recombination. We show that it has significant similarity with replicative DNA polymerases of eukaryotes and certain of their large DNA. Sequence alignment confirms this similarity and establishes the presence of highly conserved domains in the polymerase amino terminus. Subsequent reconstruction of a phylogenetic tree indicates that these algal DNA are near the root of the containing all recombination. DNA polymerase delta members but that this does not contain the polymerases of other DNA. We consider arguments for the polarity of this relationship and presen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replication genes of DNA. DNA can be visualized as a complicated knot that must be unknotted by enzymes in order for replication or transcription to occur. It is perhaps not surprising then that connections between ma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knot theory enzymes recombination.
下载PDF
从DNA转录角度探讨喜树碱类药物的神经毒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亮琴 杜庆红 +6 位作者 李卫红 罗广彬 李芳赫 臧妍妍 张赛 刘亚明 张林朋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1期9-12,16,共5页
喜树碱类药物作为公认抗肿瘤药,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Topo-I)的活性有关。因此,分裂增殖活跃的肿瘤细胞对该类药物更为敏感。近年来,实验及临床研究均有报道,喜树碱对不具有分裂增生特性的神... 喜树碱类药物作为公认抗肿瘤药,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Topo-I)的活性有关。因此,分裂增殖活跃的肿瘤细胞对该类药物更为敏感。近年来,实验及临床研究均有报道,喜树碱对不具有分裂增生特性的神经元也显示出较明显的毒性作用,可引起神经元凋亡,但其机制目前并不明确。在深入分析喜树碱类药物药理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其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提出喜树碱对神经元的毒性机制可能依然与抑制Topo-I活性有关,可能是通过干扰DNA转录过程中Topo-I的活性,导致DNA转录障碍,最终引发神经元凋亡。并在该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神经毒性 dna转录 机制
下载PDF
microRNA在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玉梅 王筱霞 汪年松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通常通过DNA转录成mRNA,由rRNA和tRNA辅助,翻译合成蛋白质实现.Fire和Mello博士首次提出的双链RNA介导RNA干扰基因沉默(RNA interference-gene silencing)的机制证明,体内存在一类小RNA,在DNA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通常通过DNA转录成mRNA,由rRNA和tRNA辅助,翻译合成蛋白质实现.Fire和Mello博士首次提出的双链RNA介导RNA干扰基因沉默(RNA interference-gene silencing)的机制证明,体内存在一类小RNA,在DNA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这类小RNA即非编码RNA,包括内源性产生的miRNA(microRNA)和外源性介入的siRNA(short interfering RNA)两类.本文就microRNA的特性、作用和检测技术及其在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肾脏病 dna转录 非编码RNA 基因表达 小RNA RNA干扰 双链RNA
原文传递
感染李氏杆菌鸡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玉芳 钟蓓 彭本英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61-61,64,共2页
李氏杆菌是引起多种动物体内组织器官单核细胞增多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致死率较高。自1926年首次分离到病原以后,现已在世界广泛分布。80年代以来食源性李氏杆菌的感染不断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顾玉芳等。对山鸡发生李氏... 李氏杆菌是引起多种动物体内组织器官单核细胞增多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致死率较高。自1926年首次分离到病原以后,现已在世界广泛分布。80年代以来食源性李氏杆菌的感染不断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顾玉芳等。对山鸡发生李氏杆菌病做了详细的病理学观察,为了探讨发病机体的免疫状态,本试验对感染李氏杆菌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做了分析,以此来评估机体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 李氏杆菌病 dna转录 活性分析 感染 山鸡 人畜共患传染病 单核细胞增多
下载PDF
也谈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会影响子代性状的几种情况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涌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8-69,共2页
《生物学教学》2007年第12期“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会影响子代性状的几种情况”一文将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会影响子代性状的情况总结为7种,其中认为:“基因突变发生在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上”不会影响子代性状,其理由是:“无论真核... 《生物学教学》2007年第12期“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会影响子代性状的几种情况”一文将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会影响子代性状的情况总结为7种,其中认为:“基因突变发生在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上”不会影响子代性状,其理由是:“无论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在编码区上游都有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其作用是调控DNA转录为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代性状 基因突变 真核生物 RNA聚合酶 《生物学教学》 dna转录 突变发生 结合位点
下载PDF
PiggyBac转座子及其在家蚕中的应用
19
作者 赵岩龙 沈兴家 《中国蚕业》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关键词 mariner转座子 应用 家蚕 BAC 鳞翅目昆虫 转基因载体 dna转录 位置移动
下载PDF
胞外组蛋白在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昊喆 杨硕菲 +1 位作者 阚科佳 张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7期3855-3856,共2页
根据组蛋白与染色质结合位点不同,其可分为核心组蛋白(H2A、H2B、H3、H4)和连接型组蛋白(H1);若按照成分不同可分为多赖氨酸组(H1、H2A、H2B)和多精氨酸组(H3、H4);而按照组蛋白存在位置不同可分为胞外组蛋白、胞质组蛋白和... 根据组蛋白与染色质结合位点不同,其可分为核心组蛋白(H2A、H2B、H3、H4)和连接型组蛋白(H1);若按照成分不同可分为多赖氨酸组(H1、H2A、H2B)和多精氨酸组(H3、H4);而按照组蛋白存在位置不同可分为胞外组蛋白、胞质组蛋白和核内组蛋白。核内组蛋白结合并调控DNA转录;胞质组蛋白参与调控机体免疫及炎症反应;胞外组蛋白介导炎症过程中肺、肝等组织损伤,参与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酶产生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目前研究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 静脉血栓形成 关机 血小板减少症 dna转录 结合位点 蛋白结合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