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部分基因组文库及核酸探针检测法 被引量:18
1
作者 邓敏 何建国 +3 位作者 吕玲 左涛 龙綮新 陈兆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1-166,共6页
通过分离纯化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粒子 ,抽提病毒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或SalⅠ酶切后 ,克隆入质粒pBluescriptⅡKS中 ,从而建立了WSSV部分基因组文库。估计WSSV基因组DNA在16 5kb以上。将WSSVEcoRⅠ克隆片段标记制备为探针 ,进行... 通过分离纯化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粒子 ,抽提病毒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或SalⅠ酶切后 ,克隆入质粒pBluescriptⅡKS中 ,从而建立了WSSV部分基因组文库。估计WSSV基因组DNA在16 5kb以上。将WSSVEcoRⅠ克隆片段标记制备为探针 ,进行Southern杂交、打点杂交和原位杂交 ,其结果证明了克隆片段对WSSV特异 ,并为检测WSSV提供了方法。通过对部分基因组文库序列分析发现 ,WSSV核酸序列与已知杆状病毒核酸序列的同源性低 ,与GenBank中已有病毒核酸序列比较都无较大同源性 ,说明WSSV不属于杆状病毒科 ,目前只能列为未分类的无脊椎动物病毒 ,其分类地位尚需更多证据方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核酸探针 基因组文库
下载PDF
论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园 《现代食品》 2019年第21期37-39,共3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在食品微生物以及转基因成分检测中,DNA探针、PCR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3种技术的应用。与此同时,本文还对食品检测中的生物芯片技术进行了论述,其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食品检测 生物技术 dna探针法 PCR技术 免疫学方法 生物芯片技术
下载PDF
基于高区别因子自组装三臂DNA纳米探针检测人体多重耐药基因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榜田 杨晓兰 +1 位作者 白书连 赵语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309,共7页
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高区别因子三臂DNA纳米探针的荧光分析法检测人体多重耐药(MDR)基因。此探针由保护链P1和互补链C1与信号报告部分(信号链S1和信号链S2)组成:P1与修饰了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S1及C1部分碱基杂交;修饰了荧光基团FAM的S2... 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高区别因子三臂DNA纳米探针的荧光分析法检测人体多重耐药(MDR)基因。此探针由保护链P1和互补链C1与信号报告部分(信号链S1和信号链S2)组成:P1与修饰了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S1及C1部分碱基杂交;修饰了荧光基团FAM的S2与C1另一部分碱基杂交。探针内部Dabcyl和FAM相互靠近,荧光猝灭。当MDR基因存在时,其与三臂DNA纳米探针发生链替代反应,释放荧光信号。在最优条件下,单碱基错配产生的微小的热力学改变即可影响该探针链替代效率,从而实现高特异性检测MDR基因和其点突变基因(2m、3m、3d、5m、5d)。该探针对不同突变位点及同一突变位点的不同突变类型MDR基因均展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其检测3d的区别因子达到24.1,平均区别因子达到11.8。在混合人血清中,MDR基因的回收率为99.0%~101.7%。此外,本方法通用性好,不需要重新设计S1和S2即可实现对miR-21的特异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探针 荧光分析法 多重耐药基因 特异性 点突变
下载PDF
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的有效运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兆盛 赵婷 《现代食品》 2016年第10期60-62,共3页
在食品科学技术发展与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食品检测与分析工作在保证食品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面对日渐严苛的食品检测要求,以生物技术取代传统分析方法是一种趋势,比如DNA探针技术、PCR技术和免疫学技术等。
关键词 食品检测 dna探针技术 ELISA法
下载PDF
DNA探针杂交快速检测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被引量:12
5
作者 樊慧珍 于化鹏 黄文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早期快速检测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合成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特异的DNA探针和细菌16SrRNA的通用探针,并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分别与细菌、病毒和真菌DNA杂交。并将该... 目的建立一种早期快速检测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合成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特异的DNA探针和细菌16SrRNA的通用探针,并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分别与细菌、病毒和真菌DNA杂交。并将该方法评价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出263、351、370bp三种DNA探针,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只与其对应的探针杂交,细菌通用探针和病毒、真菌间无交叉反应。该法可检测出1ng细菌DNA,100份痰标本利用该方法检测出11份肺炎链球菌和8份流感嗜血杆菌,其阳性率高于痰培养。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探针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反向斑点杂交/方法
下载PDF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DNA残留定量PCR检测法的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祎 李拓 +5 位作者 陈若兰 管茜茜 阮玉 朱秀娟 丁玲 马萌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验证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中Vero细胞DNA残留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法。方法用试剂盒提取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原液的DNA,采用qPCR检测Vero细胞DNA,并验证方法的线性、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耐用性及定量... 目的验证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中Vero细胞DNA残留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法。方法用试剂盒提取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原液的DNA,采用qPCR检测Vero细胞DNA,并验证方法的线性、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耐用性及定量限;同时采用DNA探针杂交法检测样品。结果qPCR检测Vero细胞DNA标准曲线在0.0030~300.0000pg/μl之间线性良好;对Hep-2细胞、大肠埃希菌、酵母细胞DNA均无扩增反应;高、中、低浓度样品加标回收率在50%~150%,准确性良好;定量检出限为0.0030pg/μl;精密度良好(相对标准偏差<15%);反应体系配制好后置于2~8℃30min后进行检测,相对标准偏差<15%,耐用性良好。DNA探针杂交法与qPCR结果均小于0.1pg/μl。结论qPCR检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中Vero细胞DNA残留具有良好的线性、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和耐用性,可适用于该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o细胞dna残留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dna探针杂交法
原文传递
浸矿微生物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武名麟 阮仁满 +1 位作者 姚国成 翟永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6,39,共5页
介绍了微生物浸矿中 ,浸矿微生物的鉴定非常关键 ,它是对浸矿微生物进行驯化、诱变、基因重组等后续操作的基本前题以及目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浸矿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情况。认为DNA探针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高等特点 ,适合混... 介绍了微生物浸矿中 ,浸矿微生物的鉴定非常关键 ,它是对浸矿微生物进行驯化、诱变、基因重组等后续操作的基本前题以及目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浸矿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情况。认为DNA探针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高等特点 ,适合混合菌群中已知菌株的快速检出 ,可应用于未经培养的自然菌群中菌株的鉴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矿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 dna探针 序列分析
下载PDF
RT-PCR和Digoxigenin标记的核酸探针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泽霖 王丽 +2 位作者 阎若潜 刘素云 菅复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用2对已发表的引物和1对自行设计的引物对同一IBVH120株进行RT-PCR,分别获得了S1基因上与引物设计相一致的1720bp,228bp,602bp,的扩增片段。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7个毒株(H120,H52,M4... 用2对已发表的引物和1对自行设计的引物对同一IBVH120株进行RT-PCR,分别获得了S1基因上与引物设计相一致的1720bp,228bp,602bp,的扩增片段。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7个毒株(H120,H52,M41,Conn,Gray,T,Holte)和5个分离株(宜毒,上毒,云毒,HK,118)的含毒尿囊液或纯化病毒进行RT-PCR。结果除Holte株,2个分离株(宜毒,云毒)外,其余均被成功地扩增出602bp的片段。将IBVH120株06kbPCR产物用Digoxigenin标记为探针,分别与上述各IBV毒株的核酸及其扩增产物进行核酸杂交,均呈现阳性反应,而该探针不与IBDV和NDV的DNA,EDS-76病毒的DNA及正常鸡胚尿囊液抽提物反应。RT-PCR和核酸杂交技术提供了直接从尿囊液中快速检测出病毒,作为诊断IBV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支气管炎病毒 鸡病 检测 核酸探针
下载PDF
乙二胺修饰法标记生物素化HBVDNA探针及其应用
9
作者 刘钟滨 高静 +6 位作者 王丽群 赵育莹 邢淑贤 王文余 王孔俊 沈佳禾 杨桂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采取将核酸用乙二胺作化学修饰后标记生物素的方法制备了生物素化HBVDNA探针.该探针的检测敏感性达到0.25pg。用它作斑点杂交检测血清HBVDNA,结果41份HBsAg和HBeAg阳性的血清有36份显示斑点阳性;在... 采取将核酸用乙二胺作化学修饰后标记生物素的方法制备了生物素化HBVDNA探针.该探针的检测敏感性达到0.25pg。用它作斑点杂交检测血清HBVDNA,结果41份HBsAg和HBeAg阳性的血清有36份显示斑点阳性;在9份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的血清中,有2份显示斑点阳性;而在5份HBsAg阴性的正常人血清中未检出HBV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探针 化学修饰法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