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DNA-binding and photocleavage studies of ruthenium(Ⅱ) complexes [Ru(btz)_3]^(2+) and [Ru(btz)(dppz)_2]^(2+) 被引量:4
1
作者 YU HuiJuan, HUANG ShuMei, KOU JunFeng, LI LvYing, JIA HaiNa, CHAO Hui & JI LiangNian MOE Laboratory of Bioinorganic and Synthetic Chemistry,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9年第9期1504-1511,共8页
Two new ruthenium(Ⅱ) complexes, [Ru(btz)3](ClO4)2 (1) and [Ru(btz)(dppz)2](ClO4)2 (2) (btz = 4,4′-bithi-azole, dppz = dipyrido[3,2-a:2′,3′-c]phenazi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 Two new ruthenium(Ⅱ) complexes, [Ru(btz)3](ClO4)2 (1) and [Ru(btz)(dppz)2](ClO4)2 (2) (btz = 4,4′-bithi-azole, dppz = dipyrido[3,2-a:2′,3′-c]phenazi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1H NMR, ES-MS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DNA binding behaviors of two complexes have been studied by spectroscopic and viscosity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mplex 1 binds to CT-DNA via an electrostatic mode, while complex 2 via an intercalative mode. Under irradiation at 365 nm, both complexes were found to promote the cleavage of plasmid pBR 322 DNA from supercoiled form Ⅰ to nicked form Ⅱ. The mechanism studies reveal that singlet oxygen 1O2 and hydroxyl radical (OH-)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hotocleavag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thenium(Ⅱ) complex dna binding dna photocleavage PDT
原文传递
紫精与八元瓜环的超分子组装及光切割质粒DNA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同艳 孙世国 +1 位作者 彭孝军 陶彬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2-297,共6页
利用紫精可以活化水中溶解氧的特性,设计合成了苯-紫精化合物(BEV).利用紫外吸收、电化学及核磁等方法研究了BEV与八元瓜环CB[8]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2种化合物可以进行主客体超分子自组装形成1∶1的二元包合物BEV-CB[8].同时,... 利用紫精可以活化水中溶解氧的特性,设计合成了苯-紫精化合物(BEV).利用紫外吸收、电化学及核磁等方法研究了BEV与八元瓜环CB[8]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2种化合物可以进行主客体超分子自组装形成1∶1的二元包合物BEV-CB[8].同时,分别考察了化合物BEV和BEV-CB[8]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研究了氙灯光照下化合物对pBR322 DNA的切割能力.结果表明,CB[8]的引入改变了化合物BEV与DNA的作用方式,使嵌入作用和静电作用增强.光照结果说明只有超分子BEV-CB[8]在光照下可以完全切割质粒DNA,即CB[8]的存在明显提高了BEV对质粒DNA的切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元瓜环 紫精 超分子组装 光切割dna
下载PDF
1,4-二羟基蒽醌及其Y^(3+)配位聚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殷卫峰 欧植泽 +3 位作者 高云燕 郝平 郭创龙 王中丽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343-1348,共6页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1,4-二羟基蒽醌(DHA)与Y3+的配位作用,结果表明Y3+与DHA能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Y-DHA.与DHA相比,Y-DHA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大幅增强,同时具有...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1,4-二羟基蒽醌(DHA)与Y3+的配位作用,结果表明Y3+与DHA能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Y-DHA.与DHA相比,Y-DHA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大幅增强,同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DNA熔链温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Y-DHA与CTDNA可通过静电作用和沟槽结合的方式结合,而DHA与CTDNA的作用方式主要为沟槽结合.循环伏安法表明,Y-DHA的还原电位(-0.324VvsSCE)要高于DHA的还原电位(-0.387VvsSCE).无氧条件下,Y-DHA光损伤DNA的能力要明显高于D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 配位聚合物 dna光损伤 光诱导电子转移
原文传递
卟啉-蒽醌二元化合物催化DNA光断裂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丽 陆家政 +3 位作者 范丽芬 黄锦汪 计亮年 刘建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9-131,共3页
研究了 3种以不同烷氧链O(CH2 ) n (n=1,4 ,10 ) 连接的卟啉_蒽醌二元化合物催化DNA光断裂的性质。研究表明 ,卟啉_蒽醌二元化合物催化DNA光断裂性质与连接卟啉和蒽醌的链长有关 ,从卟啉_蒽醌二元化合物构像平衡对蒽醌插入DNA程度的影... 研究了 3种以不同烷氧链O(CH2 ) n (n=1,4 ,10 ) 连接的卟啉_蒽醌二元化合物催化DNA光断裂的性质。研究表明 ,卟啉_蒽醌二元化合物催化DNA光断裂性质与连接卟啉和蒽醌的链长有关 ,从卟啉_蒽醌二元化合物构像平衡对蒽醌插入DNA程度的影响讨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蒽醌二元化合物 dna光断裂 测定
下载PDF
系列Ru(Ⅱ)配合物的DNA光裂解及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娜丽 王晴晴 +3 位作者 苗体方 孙国栋 宋忠奥 石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1-748,共8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系列钌多吡啶配合物1-3的电子结构、DNA光裂解及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计算了配合物1-3的氧化还原电势,根据配合物1-3激发态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3的DNA光裂解能力.其次,根据配合物1-3的电子结构性...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系列钌多吡啶配合物1-3的电子结构、DNA光裂解及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计算了配合物1-3的氧化还原电势,根据配合物1-3激发态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3的DNA光裂解能力.其次,根据配合物1-3的电子结构性质,设计了具有较高激发态还原电势的配合物4,从理论上预测配合物4具有较强的光裂解能力.最后,用TDDFT方法,在水溶液中对配合物1-3的电子吸收光谱进行了计算和模拟,计算得到的电子吸收光谱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实验上测得的较强吸收带从理论上被详细地解释,并研究了配合物的主配体对电子吸收光谱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Ⅱ)配合物 密度泛函方法 dna光裂解 光谱性质
下载PDF
Ru(Ⅱ)多吡啶配合物DNA光裂解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建夫 李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8-982,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钌多吡啶配合物1-4的DNA光裂解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用不同的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并对激发态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进行了准确计算,根据激发态配合物1-4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钌多吡啶配合物1-4的DNA光裂解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用不同的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并对激发态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进行了准确计算,根据激发态配合物1-4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4的DNA光裂解效率(φ),即φ(4)>φ(3)>φ(2)>φ(1).最后,并根据配合物结构的特点,解释了不同的配体对激发态还原电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Ⅱ)多吡啶配合物 密度泛函方法 dna光裂解
下载PDF
可溶性多氟烷氧基取代金属酞菁 :新型肿瘤光动力治疗光敏剂(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林东 钱旭红 +1 位作者 张元兴 张立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4-249,共6页
合成了 9个新的多氟烷氧基取代的金属酞菁衍生物 ,它们均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光氧化能力和对DNA的光切断活性的研究表明 ,中心金属离子为锌和铝的酞菁衍生物 ,具有较好的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 .在乳化剂F68的存在下 ,锌酞菁衍生物
关键词 金属酞菁 合成 光敏剂 dna光切断 光细胞毒性 肿瘤 光动力治疗 多氟烷氧基 取代基 衍生物
下载PDF
一种多吡啶铜(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DNA光裂解研究
8
作者 张琴 黄羽 +3 位作者 李知敏 胡迈 廖向文 王金涛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03-2108,共6页
本文以1-甲基-4′-对苯甲基-2,2′,6′,2″-三联吡啶六氟磷酸盐(L)为配体合成了一例新的铜配合物[CuL_(2)](PF_(6))_(3)·H_(2)O(配合物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热重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结构的表... 本文以1-甲基-4′-对苯甲基-2,2′,6′,2″-三联吡啶六氟磷酸盐(L)为配体合成了一例新的铜配合物[CuL_(2)](PF_(6))_(3)·H_(2)O(配合物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热重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结构的表征和化学价的分析。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7315(10)nm、b=1.90201(13)nm、c=2.10955(17)nm、β=101.269(2)°、V=5.0099(7)nm^(3)。XPS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铜离子是以+1价的形式存在。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表明,该配合物在光照条件下能有效使DNA裂解,表明该配合物具有明显的潜在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 铜配合物 溶剂慢挥发法 凝胶电泳实验 dna光裂解
下载PDF
异咯嗪修饰富勒烯-聚丙烯酸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9
作者 王中丽 高云燕 +3 位作者 欧植泽 郭创龙 李海霞 金和林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1-193,共13页
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聚丙烯酸修饰的富勒烯(C60-PAA),进一步通过酯化反应将核黄素类似物6,7-二甲基-9-(2′-羟乙基)-异咯嗪(DHIX)与C60-PAA共价连接,得到C60-PAA-DHIX.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可见... 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聚丙烯酸修饰的富勒烯(C60-PAA),进一步通过酯化反应将核黄素类似物6,7-二甲基-9-(2′-羟乙基)-异咯嗪(DHIX)与C60-PAA共价连接,得到C60-PAA-DHIX.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法表明,C60-PAA-DHIX中富勒烯基团的第一还原电位要高于DHIX基团的第一还原电位.ESR实验表明C60-PAA-DHIX能与N,N-二甲基苯胺发生多步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即DHIX基团与N,N-二甲基苯胺发生光诱导电子转移生成DHIX负离子自由基(DHIX-.),DHIX-.能进一步将电子传递给富勒烯生成富勒烯负离子自由基.DNA熔解曲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C60-PAA-DHIX通过沟槽结合与CTDNA作用,而C60-PAA与DNA的作用较弱.无氧条件下,C60-PAA-DHIX具有比C60-PAA更强的DNA光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聚合物 异咯嗪 光诱导电子转移 沟槽结合 dna光损伤
下载PDF
硅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光学性质及对DNA的光切割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楚笛 葛燕丽 +2 位作者 胡学雷 杨俊 冯菊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16-1620,共5页
以硅酞菁为母核,设计并合成了衍生物Si Pc1,其结构经UV、~1H-NMR和MS等确证。以DMSO为溶剂,对Si Pc1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检测,Si Pc1的Q-带最大吸收峰为682 nm;以Zn Pc(Φ_F=0.20,Φ_△=0.67)为参照,得出Si Pc1的荧光量子产率(Φ_F)为0.... 以硅酞菁为母核,设计并合成了衍生物Si Pc1,其结构经UV、~1H-NMR和MS等确证。以DMSO为溶剂,对Si Pc1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检测,Si Pc1的Q-带最大吸收峰为682 nm;以Zn Pc(Φ_F=0.20,Φ_△=0.67)为参照,得出Si Pc1的荧光量子产率(Φ_F)为0.25,单线态氧量子产率(Φ_△)为0.78,均大于Zn Pc。采用凝胶电泳法研究了Si Pc1对DNA的光切割活性,结果表明,Si Pc1对p BR322 DNA有良好的光切割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酞菁 荧光量子产率 单线态氧量子产率 dna光切割活性
下载PDF
Synthesis,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DNA-Photocleavage Activity of Silicon Phthalocyanine Derivatives
11
作者 Kunhui Sun Yanli Ge +1 位作者 Jun Yang Xuelei Hu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22年第6期174-188,共15页
Silicon phthalocyanine derivatives 1a and 1b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UV, <sup>1</sup>H-NMR and MS.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unds in DMSO were investigated. The maximum absorpt... Silicon phthalocyanine derivatives 1a and 1b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UV, <sup>1</sup>H-NMR and MS.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unds in DMSO were investigated. The maximum absorption peaks of compounds 1a and 1b at the Q-band are 681 nm. With ZnPc (Φ<sub>F</sub> = 0.20, Φ<sub>Δ</sub> = 0.67) as a reference, the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Φ<sub>F</sub>) of 1a and 1b are 0.20 and 0.31 respectively, and the singlet oxygen quantum yield (Φ<sub>Δ</sub>) are 0.66 and 0.59 respectively. The DNA-photocleavage activities of compounds 1a and 1b were studied by gel electrophoresis. Compounds 1a and 1b possess good photocleavage activity to pBR322 DNA.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ompounds 1a and 1b are potential photosensitizers for tumor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 Phthalocyanine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Singlet Oxygen Quantum Yield dna-photocleavage Activity
下载PDF
含对溴苯基的新型DNA切割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丽华 刘丹 +1 位作者 汤菲力 袁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30-1431,共2页
A novel DNA photocleaver containing bromoacetophenone-polyamide was synthesized by DCC coupling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DMAP, and its DNA cleaving activity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pBluescript SK DNA by method of... A novel DNA photocleaver containing bromoacetophenone-polyamide was synthesized by DCC coupling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DMAP, and its DNA cleaving activity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pBluescript SK DNA by method of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hotocleaver containing bromoacetophenone-polyamide has a remarkable cleaving activity for pBluescript SK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溴苯基 dna切割剂 合成 活性研究 dna分子识别 光引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