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敏 缪泽鸿 丁健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5-300,共6页
多种内源或外源因素都能造成细胞基因组DNA损伤,细胞内建立了复杂的修复系统来应对不同形式的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作为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主要激活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和非... 多种内源或外源因素都能造成细胞基因组DNA损伤,细胞内建立了复杂的修复系统来应对不同形式的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作为最严重的损伤形式,主要激活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通路。这两条通路都是由多个修复元件参与、经过多步反应的复杂过程。两者各具特点、协同作用,共同维护细胞基因组的稳定性。对其分子机制的阐明为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提供了潜在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修复通路 同源重组修复 非同源末端连接
下载PDF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外照射诱导DNA单链断裂和双链断裂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军宁 洪承皎 朱寿彭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0-224,共5页
分别应用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不同剂量γ射线外照射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结果表明 ,γ射线外照射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彗星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加 ,DNA电泳迁移 。
关键词 检测 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双链断裂 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单链断裂 淋巴细胞 Γ射线照射 放射生物学 损伤效应
下载PDF
哺乳动物细胞DNA非同源末端连接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严雨倩 周平坤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9-72,共4页
DNA双链断裂是发生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水平上最严重的损伤。双链断裂得不到修复,细胞将会死亡或发生染色体断裂、丢失,若是错误修复将导致基因突变或基因组不稳定,增加癌症的风险度。哺乳动物细胞有两种重要的DNA双链断裂修复方式:非... DNA双链断裂是发生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水平上最严重的损伤。双链断裂得不到修复,细胞将会死亡或发生染色体断裂、丢失,若是错误修复将导致基因突变或基因组不稳定,增加癌症的风险度。哺乳动物细胞有两种重要的DNA双链断裂修复方式:非同源末端连接和同源重组。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除了在DNA双链断裂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外,在V(D)J重组、HIV-1病毒整合宿主基因,以及假基因和重复序列的插入上也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非同源末端连接参与了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因而其研究受到极大关注,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非同源末端连接 dna依赖蛋白激酶 端粒 病毒整合
原文传递
枯草芽孢杆菌耐辐射菌株对紫外线的耐受性及其机理初探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莉薇 陈晓明 +2 位作者 张建国 柳芳 张根发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82-186,共5页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紫外线的耐受性,以枯草芽孢杆菌耐辐射菌株及其来源菌株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为研究材料,以不同剂量紫外线辐照处理。采用平板计数法比较两种菌株的存活率,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两种菌的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紫外线的耐受性,以枯草芽孢杆菌耐辐射菌株及其来源菌株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为研究材料,以不同剂量紫外线辐照处理。采用平板计数法比较两种菌株的存活率,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两种菌的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发现,对数期耐辐射菌株对紫外线的耐受性明显大于原菌株,耐辐射菌株DSBs水平小于对应的原菌样品。耐辐射菌株对紫外线的耐受性较强,其DNA双链断裂程度与辐照剂量及辐照样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辐照 枯草芽孢杆菌 dna双链断裂 菌体存活率
下载PDF
快中子辐照对枯草芽孢杆菌DNA损伤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晓明 谭碧生 +4 位作者 郑春 张建国 王丹 楚士晋 任正隆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2-977,共6页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并定量分析了CFBR-Ⅱ快中子脉冲堆产生的快中子在不同剂量和剂量率条件下,对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ATCC 9372)DNA双链断裂的诱导.通过DNA释放百分比PR值、DNA断裂水平L值、断裂DN A平均分子量和DNA片段分布...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并定量分析了CFBR-Ⅱ快中子脉冲堆产生的快中子在不同剂量和剂量率条件下,对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ATCC 9372)DNA双链断裂的诱导.通过DNA释放百分比PR值、DNA断裂水平L值、断裂DN A平均分子量和DNA片段分布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辐射条件下,DNA片段均明显分布于两个区域,表明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DNA分子上可能存在对中子辐射较为敏感的位点;并且随着中子辐射剂量和剂量率的变化,DNA释放百分比PR值、DNA断裂水平L值和各片段区双链断裂的含量也会发生一定规律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脉冲场凝胶电泳 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 CFBR-Ⅱ快中子脉冲堆 辐照 热点
原文传递
HCV NS3/4A基因外来表达对Huh7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任来峰 唐子执 +4 位作者 吴惠文 许宁 刘刚 曾鸣 郭莲娣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0-1115,共6页
NS3/4A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编码的丝氨酸蛋白酶复合体,是病毒完成自身复制周期的必要成分。该研究为调查NS3/4A对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应答(DNA-damage response,DDR)的影响,在Huh7细胞中表达了外来NS3/4A基因。通过DAP... NS3/4A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编码的丝氨酸蛋白酶复合体,是病毒完成自身复制周期的必要成分。该研究为调查NS3/4A对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应答(DNA-damage response,DDR)的影响,在Huh7细胞中表达了外来NS3/4A基因。通过DAPI染色和MTT分析显示,外来表达NS3/4A显著诱导细胞的凋亡和增殖活力的下降。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NS3/4A可明显增加细胞内源性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损伤(γH2AX灶点升高);而进一步用X-ray诱导细胞外源性DSBs损伤后,外来表达NS3/4A的细胞显示出明显的DSBs损伤修复缺陷(减缓的γH2AX灶点消退)。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NS3/4A可抑制喜树碱(Camptothecin,CPT)诱导的ATM第1 981位丝氨酸的磷酸化(pATM1 981)。以上结果提示,NS3/4A基因外来表达可引起细胞DNA损伤,抑制ATM介导的DSBs损伤修复信号,诱导细胞凋亡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丙型肝炎病毒 dna双链断裂 非结构蛋白3 4A
原文传递
DNA损伤标志物γ-H2AX及其在毒性测试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瞿敏敏 陈佳 +2 位作者 郭磊 徐华 谢剑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1-411,共11页
当DNA受到攻击尤其是发生DNA双链断裂(DSB)后,组蛋白H2AX的139位丝氨酸迅速磷酸化,生成磷酸化H2AX即γ-H2AX。γ-H2AX在DSB位点大量聚集并形成焦点,参与DNA的损伤修复,且γ-H2AX焦点数与DSB数量成正比。目前研究表明,γ-H2AX是表征DNA... 当DNA受到攻击尤其是发生DNA双链断裂(DSB)后,组蛋白H2AX的139位丝氨酸迅速磷酸化,生成磷酸化H2AX即γ-H2AX。γ-H2AX在DSB位点大量聚集并形成焦点,参与DNA的损伤修复,且γ-H2AX焦点数与DSB数量成正比。目前研究表明,γ-H2AX是表征DNA损伤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可作为基因毒性的特异性效应指标。旨在检测γ-H2AX的试验(简称γ-H2AX试验)已被应用于众多与DNA损伤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医学诊断中。本文介绍γ-H2AX的生成及生物学意义,论述基于免疫化学技术及质谱技术的γ-H2AX试验在体外基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γ-H2AX试验与其他基因毒性试验的性能对比及γ-H2AX与其他毒性终点标志物的互补性,并对γ-H2AX试验在基因毒性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组蛋白H2AX γ-H2AX试验 基因毒性
下载PDF
沉默PeroxiredoxinⅠ基因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郭启帅 黄曦 李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Ⅰ(PrxⅠ)沉默后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稳定表达PrxⅠshRNA的pGPU6-PrxⅠ和阴性对照pGPU6-HK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共分为4组:pGPU6-HK组、pGPU6-...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Ⅰ(PrxⅠ)沉默后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稳定表达PrxⅠshRNA的pGPU6-PrxⅠ和阴性对照pGPU6-HK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共分为4组:pGPU6-HK组、pGPU6-PrxⅠ组、pGPU6-HK+照射(ionizing radiation,IR)组、pGPU6-PrxⅠ+IR组。用6MVX线照射裸鼠瘤组织,测量肿瘤体积,称取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PrxⅠ和Caspase3蛋白表达;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测定肿瘤组织中γ-H2AX和Rad51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裸鼠移植瘤模型,pGPU6-PrxⅠ+IR组裸鼠移植瘤生长肿瘤明显迟缓,体积较小,抑瘤率为79.76%,与pGPU6-PrxⅠ(34.92%)和pGPU6-HK+IR(56.94%)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给予pGPU6-PrxⅠ及IR处理后,肿瘤细胞凋亡和坏死增多,PrxⅠ和Rad51蛋白表达减少,而Caspase3和γ-H2AX蛋白表达增加,以pGPU6-PrxⅠ+IR组更为显著,其Rad51蛋白下降了84.8%,γ-H2AX蛋白表达升高5.6倍(P<0.05)。结论沉默PrxⅠ表达可提高乳腺癌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与DNA双链断裂增加、DNA损伤后修复能力降低有关。PrxⅠ可能是一个理想的乳腺癌放射增敏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XIREDOXIN 放射敏感性 dna双链断裂 dna损伤修复 乳腺癌
下载PDF
γ-H2AX与DNA双链断裂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宾萍 郑玉新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0-522,共3页
H2AX是组蛋白的一个种类,普遍存在于整个基因组中。据报道,DNA双链断裂后可诱导位于丝氨酸-139位C-端保守区域内的H2AX磷酸化形成γ-H2AX,在荧光显微镜下形成可见的γ-H2AX焦点。用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已成为测定DSB的金... H2AX是组蛋白的一个种类,普遍存在于整个基因组中。据报道,DNA双链断裂后可诱导位于丝氨酸-139位C-端保守区域内的H2AX磷酸化形成γ-H2AX,在荧光显微镜下形成可见的γ-H2AX焦点。用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已成为测定DSB的金标准。目前,多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的因素都能诱导形成γ-H2AX焦点。本文综述了不同因素诱导形成γ-H2AX的机制及其与DNA双链断裂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Γ-H2AX dna双链断裂
下载PDF
氧氟沙星对锦鲤抗氧化系统和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沈洪艳 王冰 +2 位作者 赵月 曹志会 武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9-66,共8页
由于抗生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潜在的威胁,其大量使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该研究通过毒性暴露试验,研究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OFLX)对锦鲤抗氧化酶活性和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增加,OFLX对锦鲤鱼肝SOD... 由于抗生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潜在的威胁,其大量使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该研究通过毒性暴露试验,研究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OFLX)对锦鲤抗氧化酶活性和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增加,OFLX对锦鲤鱼肝SOD活性、MDA和GST含量呈现显著的诱导效应。当OFLX浓度200 mg/L,暴露13 d时,锦鲤肝脏各项抗氧化酶活性指标均出现显著降低,表明OFLX对锦鲤的抗氧化系统的累积毒性超出了鱼体的自身调节能力,导致鱼体的抗氧化系统的损伤。鱼鳃组蛋白H2AX(γ-H2AX)磷酸化结果表明,OFLX可造成鱼体DNA损伤,诱导鱼鳃γ-H2AX产生和簇集,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OFLX浓度200 mg/L,暴露4 d时鱼鳃γ-H2AX浓度达到最大值(110.49 ng/L)。随着暴露时间继续增加,各浓度组γ-H2AX含量均有所下降,表明OFLX可能导致造成DNA双链的断裂,导致γ-H2AX浓度下降。该结果为评估OFLX对锦鲤的抗氧化系统和DNA毒性影响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毒性效应 锦鲤鱼 氧化损伤 dna双键断裂 Γ-H2AX
下载PDF
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检测电离辐射所致哺乳动物细胞DNA双链断裂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平坤 魏康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5期513-517,共5页
本文将反向交变电场和六角形电极电场这两种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技术应用于X线照射小鼠乳癌细胞SR-1所致DNA双链断裂的检测,在本实验条件下,用这种电泳都能检测到低至1.5Gy照射所产生的DNA双链断裂,并且用六角形电极电场电泳获得了DNA双链... 本文将反向交变电场和六角形电极电场这两种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技术应用于X线照射小鼠乳癌细胞SR-1所致DNA双链断裂的检测,在本实验条件下,用这种电泳都能检测到低至1.5Gy照射所产生的DNA双链断裂,并且用六角形电极电场电泳获得了DNA双链断裂程度与照射剂量之间的良好线性关系,此外,还用此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自由基清除剂DMSO对X线照射SR-1细胞所致DNA双链断裂的保护作用,结果进一步证实本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dna双链断裂 PFGE
下载PDF
重离子辐射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雷苏文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2年第6期275-277,共3页
重离子以其特有的生物物理特性近年来引起肿瘤放疗领域的普遍关注。哺乳动物细胞体外辐射生物效应研究为重离子肿瘤放疗最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方面研究主要包括克隆细胞存活、细胞染色体畸变和细胞DNA损伤等。
关键词 生物效应 重离子辐射 细胞存活 染色体损伤 dna双链断裂 肿瘤放疗
下载PDF
电离辐射致DNA双链断裂研究方法及统计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莉薇 陈晓明 +1 位作者 张建国 柳芳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1-325,共5页
DNA既是生命物质中信息的载体,也是辐射生物效应最主要的靶分子。电离辐射通过射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引起DNA分子的多类型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breaks,DSB)是辐射引起的各种生物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之一,成为辐射... DNA既是生命物质中信息的载体,也是辐射生物效应最主要的靶分子。电离辐射通过射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引起DNA分子的多类型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breaks,DSB)是辐射引起的各种生物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之一,成为辐射生物学研究的重点。目前DSB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拉曼光谱技术、原子力显微镜、单细胞凝胶电泳、脉冲场凝胶电泳、γH2AX分析技术、早熟染色体凝集等,研究DSB的统计模型包括随机断裂模型、Moment法、Tsallis熵模型、平均分子量法,在此均得到总结,最后探讨了DSB辐照热点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双链断裂研究方法 双链断裂统计模型 双链断裂辐照热点
下载PDF
DNA修复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庆雷 焦仁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21-1130,共10页
表观遗传学信息的改变是导致人类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基因组的稳定性经常会受到DNA损伤的威胁.然而,高度致密的染色质结构却极大地妨碍了DNA修复的进行.因此,真核生物细胞中必须有一个精确的机制来克服染色质这一天然的屏障.其中,... 表观遗传学信息的改变是导致人类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基因组的稳定性经常会受到DNA损伤的威胁.然而,高度致密的染色质结构却极大地妨碍了DNA修复的进行.因此,真核生物细胞中必须有一个精确的机制来克服染色质这一天然的屏障.其中,组蛋白的共价修饰和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对DNA修复进程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介绍了DNA修复过程中,发生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主要调控过程,特别阐述了在DNA双链断裂损伤应答和修复过程中,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dna修复 表观遗传学调控 组蛋白修饰 染色质重塑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人胃癌细胞DNA双链断裂及同源重组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冲慧 米阳 +4 位作者 任飞飞 孙向东 周潇潇 王万聪 夏兴洲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85-391,共7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人胃癌细胞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及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木犀草素后各组细胞内ROS水平变化及GFP阳性率;彗星实验检测木犀草素对DSBs...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人胃癌细胞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及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木犀草素后各组细胞内ROS水平变化及GFP阳性率;彗星实验检测木犀草素对DSBs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DNA损伤标志性蛋白γH2AX和HR修复蛋白Rad51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表达的募集情况。结果木犀草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胃癌细胞内ROS含量;用I-Scel质粒转染DR-GFP后木犀草素处理组GFP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少于未加木犀草素组;但彗星实验表明,木犀草素处理后人胃癌AGS细胞后增加彗星尾炬;经木犀草素处理后,胃癌细胞中DNA的γH2AX上调,修复关键蛋白Rad51的表达下调;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在木犀草素处理人胃癌AGS细胞后HR修复蛋白Rad51在DNA损伤位点的募集减少。结论木犀草素能够促进人胃癌细胞DSBs,并抑制其HR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dna损伤 dna双链断裂 同源重组修复 胃癌细胞
下载PDF
Role of ubiquitination in meiotic recombination repair 被引量:4
16
作者 CUI Li & LI We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productive Biology,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0年第4期447-454,共8页
Programmed and unprogrammed double-strand breaks (DSBs) often arise from such physiological requirements as meiotic recombination, and exogenous insults, such as ionizing radiation (IR). Due to deleterious impacts on ... Programmed and unprogrammed double-strand breaks (DSBs) often arise from such physiological requirements as meiotic recombination, and exogenous insults, such as ionizing radiation (IR). Due to deleterious impacts on genome stability, DSBs must be appropriately processed and repaired in a regulatory manner. Recent investigations have indicated that ubiquitination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DNA damage response and meiotic recombination repair.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effects of proteins and complexes associated with ubiquitination with regard to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dependent DSB rep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IQUITIN MEIOSIS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CT成像不同管电压对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竹潇 张龙江 +4 位作者 周长圣 周帆 顾海峰 鲍雪芹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评价冠状动脉CT成像(CCTA)不同管电压对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DSB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C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接受管电压为120kV、100kV、80kV、70kV的CCTA扫描。在CCTA检查前及...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评价冠状动脉CT成像(CCTA)不同管电压对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DSB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C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接受管电压为120kV、100kV、80kV、70kV的CCTA扫描。在CCTA检查前及检查后20min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2mL,符合标准的血样经过淋巴细胞分离及抗γ-H2AX蛋白和抗ATM蛋白抗体孵育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淋巴细胞内DNA双链断裂水平。对CCTA检查前、后DNA双链断裂的改变情况及不同管电压组间DNA的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组CCTA扫描后γ-H2AX和ATM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管电压由120kV降低至80kV,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比的差值逐渐减小;管电压降低至70kV,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比的差值增高;组间比较发现,除A组与C组(P=0.007)、B组与C组之间(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着管电压的降低,四组间ATM阳性细胞百分比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1)。结论: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CCTA管电压降低至80kV能够有效减少DNA双链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成像 dna双链断裂 Γ-H2AX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
下载PDF
抑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逆转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耐药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宗元 孙朝阳 +3 位作者 刘毅 龚成 陈刚 翁丹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05-810,共6页
目的 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ATR)水平和活性对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ATR-siRNA转染SKOV3细胞48 h下调ATR蛋白水平,以VE-821预处理SKOV3细胞12 h下调ATR激酶活性.采用CCK8实验检测... 目的 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ATR)水平和活性对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ATR-siRNA转染SKOV3细胞48 h下调ATR蛋白水平,以VE-821预处理SKOV3细胞12 h下调ATR激酶活性.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ATR、磷酸化组蛋白2A变异体(γ-H2AX)和p-ATR蛋白表达,荧光共聚焦检测细胞γ-H2AX和DNA双链修复蛋白(RAD51)的表达,碱性慧星实验检测细胞内DNA双链损伤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DDP可明显引起SKOV3细胞DNA双链损伤,并激活ATR激酶通路.ATR-siRNA可显著下调ATR蛋白水平.CCK8检测结果显示,NC-siRNA组和ATR-siRNA组经DDP作用48 h后,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72.12 μmol/L和41.25 μmol/L(P< 0.05).荧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40 μmol/L DDP处理24 h后,ATR-siRNA组RAD51募集明显减少.碱性彗星实验结果显示,与NC-siRNA组比较,ATR-siRNA组能够引起更长的拖尾效应,DNA双链损伤明显增加.DMSO组和VE-821组经DDP作用48 h后,其IC50值分别为75.32 μmol/L和45.64 μmol/L(P<0.05).荧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40 μmol/L DDP处理24 h后,VE-821组RAD51募集明显减少.碱性彗星实验结果显示,与DMSO组比较,VE-821组能够引起更长的拖尾效应,DNA双链损伤明显增加.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40 μmol/L DDP作用于卵巢癌SKOV3细胞24h后,其G0/G1期、S期、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1.2%、13.4%和15.4%,而对照组分别为54.2%、21.3%和24.4%,DDP引起明显的G0/G1期阻滞.ATR-siRNA组和VE-821组经DDP作用后,其G0/G1期、S期、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3.2%、20.4%、36.4%和40.2%、22.5%、37.3%,干扰ATR表达和活性后能够逆转DDP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结论 抑制ATR可以影响SKOV3细胞同源重组修复过程,增加DNA双链损伤,缓解G0/G1期周期阻滞,增加其对DDP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顺铂 细胞系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 dna双链损伤 同源重组修复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相关因子对DNA损伤修复调控及肿瘤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蔚蔚 孔金昕 +1 位作者 漆永梅 黄德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细胞在内源性或外源性因子的胁迫作用下会产生各种损伤,包括遗传物质DNA的双链断裂(DSB)。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是哺乳动物细胞中DSB损伤修复的一种主要机制。NHEJ过程中一些主要因子如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交联修复蛋白1C、X射线修... 细胞在内源性或外源性因子的胁迫作用下会产生各种损伤,包括遗传物质DNA的双链断裂(DSB)。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是哺乳动物细胞中DSB损伤修复的一种主要机制。NHEJ过程中一些主要因子如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交联修复蛋白1C、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4/DNA连接酶Ⅳ和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4类似因子对DNA损伤修复(DDR)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因子的改变都会影响DDR的效率。此外,NHEJ相关因子与肿瘤发生息息相关。本文针对NHEJ相关因子调控DSB修复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并对NHEJ修复相关因子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依赖性蛋白激酶 dna双链断裂 dna断端接合修复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53BP1与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 被引量:4
20
作者 江越菁 臧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79-1285,共7页
DNA的精确复制和遗传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DNA双链断裂损伤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排,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53BP1是DNA双链断裂修复中的重要调节蛋白质之一,对调控损伤修复平衡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 DNA的精确复制和遗传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DNA双链断裂损伤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排,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53BP1是DNA双链断裂修复中的重要调节蛋白质之一,对调控损伤修复平衡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53BP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信号通路、分子机制和翻译后修饰做一浅显的总结和展望,希望能为53BP1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癌基因p53结合蛋白1 dna双链断链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