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形综合指数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余正军 任志远 +1 位作者 卢锦容 姬梅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70-274,共5页
以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1980,1996,2005年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构建地形综合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各地形级别上的变化情况及速度.结果表明,... 以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1980,1996,2005年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构建地形综合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各地形级别上的变化情况及速度.结果表明,地形综合指数比传统的单一地形因素方法更能综合地反映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明显,在不同地形级别上,土地利用分布、土地利用转移、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等均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地形综合指数
下载PDF
基于DEM和SAR的航海雷达地形回波仿真 被引量:1
2
作者 索永峰 杨神化 +1 位作者 陈国权 向祝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8-524,共7页
由于仿真地形数据库制图工作量巨大,因此目前航海雷达仿真中物标雷达反射率模拟的工程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提出基于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和同波段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反演,获取物标反射率信息,作为地表雷达反射率... 由于仿真地形数据库制图工作量巨大,因此目前航海雷达仿真中物标雷达反射率模拟的工程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提出基于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和同波段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反演,获取物标反射率信息,作为地表雷达反射率仿真的依据,结合雷达方程,建立航海雷达地表反射率模型;考虑雷达回波地形的高程遮挡关系,给出了航海雷达地形回波生成算法,GPU编程实现。通过与传统仿真方法和真实雷达回波图像的比较,表明该算法与真实雷达回波更接近,更能体现地表回波图像的雷达反射率细节和不同量程下的回波图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仿真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雷达反射率
下载PDF
非线性ECS自配准成像算法中相位保持精度分析
3
作者 陈立福 王思雨 +3 位作者 袁志辉 王静 邢学敏 武鸿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0-646,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InSAR系统的DEM精度,分析非线性ECS自配准成像算法中4个影响相位保持精度的因素。研究结果如下:雷达和散射体之间的相对速度等效误差非常小,可以忽略;当系统分辨率优于0.1 m时,非线性自配准中的二次近似误差会引起超过0.1... 为进一步提高InSAR系统的DEM精度,分析非线性ECS自配准成像算法中4个影响相位保持精度的因素。研究结果如下:雷达和散射体之间的相对速度等效误差非常小,可以忽略;当系统分辨率优于0.1 m时,非线性自配准中的二次近似误差会引起超过0.1个像素的误差,要考虑其影响;非线性变标中的二阶泰勒近似误差非常小,可以忽略;成像时采用的平地假设误差,主要会引起干涉运动补偿的轨迹误差和相位补偿误差,对于高精度InSAR系统(高程精度优于0.5 m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要予以考虑。这些误差因素的分析,将为进一步优化提高InSAR成像处理中的相位保持精度及DEM精度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ECS(extended CHIRP scaling) 自配准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 干涉相位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下载PDF
Aspect in Topography to Enhance Fine-detailed Landform Element Extraction on High-resolution DEM
4
作者 XIE Xiao ZHOU Xiran +4 位作者 XUE Bing XUE Yong QIN Kai LI Jingzhong YANG J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5期915-930,共16页
The value of the high-resolution data lies in the high-precision information discovery.The fine-detailed landform element extraction is thus the basis of high-fidelity application of the high-resolution digital elevat... The value of the high-resolution data lies in the high-precision information discovery.The fine-detailed landform element extraction is thus the basis of high-fidelity application of the high-resolut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DEMs).However,the results of landform element extraction generated by classical methods might be ungrounded on high-resolution DEMs.This paper presents our research on using the aspect to reinforce the applic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classical approaches in landform element extraction.First,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pattern recognition,we assume that aspect-enhanced landform representation is robust to rotation,scaling and affine variance.To testify the role of aspect,we respectively integrated the aspect into three classical approaches:mean curvaturebased fuzzy classification,elevation-based feature descriptor,and object-based segmentation.In the experiment,based on four types of high-resolution DEMs(1 m,2 m,4 m and 8 m),we compare each classical approach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aspect-enhanced approaches based on extracting the rims of two craters having different landforms,and the ridgelines and valleylines of a region covered by few vegetables and man-made buildings.In comparison to the results generated by curvature-based fuzzy classification,the aspect enhanced curvature-based fuzzy classification can effectively filter a number of noises outperforms the curvature-based one.Otherwise,the aspect-enhanced feature descriptor can detect more landform elements than the elevation-based feature descriptor.Moreover,the aspect-based segmentation can detect the main structure of landform,while the boundaries segmented by classical approaches are messing and meaningless.The systematic experiments on meter-level resolution DEMs proved that the aspect in topography could effectively to improve the classical method-system,including fuzzy-based classification,feature descriptors-based detection and object-based segmentation.The value of aspect is significantly great to be worthy of atten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resolution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landform representation landform element extraction crater detection aspect granularity aspect-enhanced landform representation America
下载PDF
基于DEM的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覆被研究——以青海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63
5
作者 崔步礼 李小雁 +2 位作者 姜广辉 张思毅 黄央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1-880,共10页
研究地形对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对探讨不同地貌部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青海湖流域为例,对比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投影面积与地表真实面积的差异,并从地形(高程、坡度、坡向)角度... 研究地形对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对探讨不同地貌部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青海湖流域为例,对比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投影面积与地表真实面积的差异,并从地形(高程、坡度、坡向)角度分析了流域内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流域投影面积与地表真实面积相差754.79 km2。耕地、居民地、水域、沙地主要分布在3 500 m以下,且坡度小于2°的平地上,耕地和居民地多分布在南坡和西南坡上;林地主要分布在3 500~4 000 m且坡度多在6~25°的缓地和斜坡上,各坡向分布较均匀;草地主要分布在4 500 m以下且坡度小于25°的坡地上;沼泽多分布在3 500~4 500 m且坡度小于25°的河源地区,多分布在北坡和东北坡上;其它用地主要分布在4 000~4 500 m的坡度较大的斜坡或陡坡上。随高度、坡度增加,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在坡向上呈现:平地〉阳坡〉阴坡。说明地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海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分布,且这种影响比较符合当地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 数字高程模型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山地丘陵区 青海湖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DEM和地统计的森林资源空间格局分析——以武夷山山区为例 被引量:27
6
作者 曾宏达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82-88,共7页
鉴于森林资源空间分布与地形的紧密相关,本文采用DEN与地统计学方法探讨武夷山森林主要树种蓄积量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地带性植被阔叶树由于受人为干扰趋向分布于高海拔、坡度陡的山地:杉木林在长年人工经营的过程中,逐渐占据林... 鉴于森林资源空间分布与地形的紧密相关,本文采用DEN与地统计学方法探讨武夷山森林主要树种蓄积量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地带性植被阔叶树由于受人为干扰趋向分布于高海拔、坡度陡的山地:杉木林在长年人工经营的过程中,逐渐占据林分的首要地位,因此主要分布在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马尾松适生性较广,且明显倾向分布于(半)阳坡。地统计的分析发现各向同性的块金方差与基台值之比为0.5,即随机因素和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均各占一半,变程约24kin。在各向异性的变异中,0°和45°方向的曲线变化规律一致,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半变异函数上升,达到基台值附近趋平,但90°和135°方向上,曲线的斜率则急剧上升。结果表明,虽然武夷山林区本身优越的地带性自然条件带来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地形也深刻影响着树木的天然分布,但是源于森林经营和管理的人为选择,较大程度地改变了武夷山林区森林天然的空间分布格局,森林蓄积量的空间异质性并不十分明显。由此可推断,随着城镇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区域植被的水平地带性特征将愈加模糊,森林资源的异质性也将日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地形 蓄积量 地统计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基于平面不规则三角网的DEM数据压缩与质量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春 吴杭彬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6-840,共5页
针对构建的不规则三角网,依据相邻三角形法线向量之间的夹角为判断依据,给出一种基于平面不规则三角网(TIN)的DEM数据压缩方法。在详细推导了压缩准则的基础上,给出了压缩判断阈值的确定方法。为了说明该压缩方法能顾及地形特征,对压缩... 针对构建的不规则三角网,依据相邻三角形法线向量之间的夹角为判断依据,给出一种基于平面不规则三角网(TIN)的DEM数据压缩方法。在详细推导了压缩准则的基础上,给出了压缩判断阈值的确定方法。为了说明该压缩方法能顾及地形特征,对压缩方法的可靠性作详细介绍,并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不规则三角网 数据压缩 dem
下载PDF
基于DEM的森林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曾宏达 陈光水 杨玉盛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年第3期85-87,共3页
在Arcgis及其3D和空间分析扩展模块的支持下,计算并探讨武夷山森林主要树种(杉木、松木、阔叶树)在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各梯度级的分布比重,采用三维立体林相透视图表达森林的地形分布特征,并对其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地带... 在Arcgis及其3D和空间分析扩展模块的支持下,计算并探讨武夷山森林主要树种(杉木、松木、阔叶树)在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各梯度级的分布比重,采用三维立体林相透视图表达森林的地形分布特征,并对其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地带性植被阔叶树由于受人为干扰趋向分布于高海拔、坡度陡的山地;杉木林在长年人工经营的过程中,逐渐占据林分的首要地位且主要分布在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松木适生性较广,明显倾向分布于(半)阳坡;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也对森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地形 武夷山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静库容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米鸿燕 宰建 蒋兴华 《地矿测绘》 2007年第2期1-4,11,共5页
库容计算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数字高程模型(DEM)法、方格网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等4种。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水下地形的多样性、复杂性,同一水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其库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基于此,对静库容计算的4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数... 库容计算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数字高程模型(DEM)法、方格网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等4种。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水下地形的多样性、复杂性,同一水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其库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基于此,对静库容计算的4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对4种方法的适用情况、所需条件及精度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数字高程模型(DEM)法在静库容计算中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容计算 dem 方格网法 断面法 等高线法 比较 分析
下载PDF
40年来长江九江河段河道演变及其趋势预测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茂田 于霞 陈中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82,共7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与数字高程模型 (DEM)技术定量模拟 4 0年来九江河段冲淤演变过程 ,结果表明 :196 3~ 1972年总体表现为淤积 ,淤积量为 6 .5 0 5hm3 ,平均淤积速率为 0 .6 5hm3 /a。 1972~ 2 0 0 2年总体表现为冲刷 ,冲刷量为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与数字高程模型 (DEM)技术定量模拟 4 0年来九江河段冲淤演变过程 ,结果表明 :196 3~ 1972年总体表现为淤积 ,淤积量为 6 .5 0 5hm3 ,平均淤积速率为 0 .6 5hm3 /a。 1972~ 2 0 0 2年总体表现为冲刷 ,冲刷量为 2 0 .72 0hm3 ,平均年冲刷率为 1.0 36hm3 /a。 196 3~ 2 0 0 2年九江河床总体表现为冲刷 ,冲刷量为 14 .977hm3 。 2 0 0 3年与 196 3年比较 ,河床淤积区域主要分布在九江河道上段近南岸区域 ,中下段河道的中间区域 ;冲刷区域主要分布在九江河道上段的中间及近北岸区域 ,中下段河道两岸的近岸区域。中下段南岸的不断刷深和南偏对九江的防洪带来更大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 数字高程模型(dem) 河床演变 防洪
下载PDF
DEM数据的可视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云和 陈红华 +1 位作者 程朋根 刘珊红 《测绘工程》 CSCD 2003年第2期38-40,共3页
DEM(数字高程模型)能有效描述地形结构,可视化技术是当今表达和分析复杂数据的有力工具。将可视化引入到DEM中,实现三维地形的生成与仿真,有助于用户直观地理解和提高DEM数据的分析能力。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dem 可视化 地形结构 三维地形 仿真 数据采集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鲁东南丘陵区茶树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6
12
作者 史同广 郑昭佩 +1 位作者 王智勇 王林林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0-564,共5页
首先研究了暖温带茶树品种生长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典型区日照市茶树种植的评价因子;然后在1∶5万比例尺地图上,运用ARCGIS对一月平均风速和不同高度下温度因子进行了模拟,并在模拟了天文辐射的基础上对气温因子进行精细订正;... 首先研究了暖温带茶树品种生长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典型区日照市茶树种植的评价因子;然后在1∶5万比例尺地图上,运用ARCGIS对一月平均风速和不同高度下温度因子进行了模拟,并在模拟了天文辐射的基础上对气温因子进行精细订正;同时结合土壤、坡度、相对湿度等因子建立了评价因子量化分级表;最后,运用了模糊数学(Fuzzy)综合评价模型,实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按照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分为茶树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并对各类区进一步作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茶树 GIS dem 鲁东南
下载PDF
洪涝灾害损失相对评估和预测方法研究及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珂 崔晋川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37-342,共6页
讨论了如何利用DEA方法和逆DEA方法对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对评估和预测.该数学方法利用GIS的数据库,借助于GIS空间拓扑叠加、空间统计功能和数字高程数据,计算不同的受灾区域在不同的淹没水深时造成的相对损失,并能对实际的或假设... 讨论了如何利用DEA方法和逆DEA方法对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对评估和预测.该数学方法利用GIS的数据库,借助于GIS空间拓扑叠加、空间统计功能和数字高程数据,计算不同的受灾区域在不同的淹没水深时造成的相对损失,并能对实际的或假设条件下的洪涝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损失 相对评估 预测 数据包络分析 GIS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延安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分异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卓静 邓凤东 +2 位作者 刘安麟 周辉 赵青兰 《气象科技》 2008年第2期219-222,261,共5页
选取典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市宝塔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监督分类方法得到1997-2004年间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分类图,并结合DEM(数字高程模型)坡度信息,分别提取1997年、2004年的坡耕地、坡林地、坡草地和坡园地数据... 选取典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市宝塔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监督分类方法得到1997-2004年间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分类图,并结合DEM(数字高程模型)坡度信息,分别提取1997年、2004年的坡耕地、坡林地、坡草地和坡园地数据,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坡度分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在1997-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了33.1%,林地增加了10.1%、草地增加了20.6%、果园面积增加了33.3%,使该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得到改善;②耕地减少的面积主要集中发生在坡耕地部分,其中坡度大于等于35°、25°-35°这两个等级减少的幅度最大,坡度大于等于35°减少了55.5%,25°-35°减少了51.2%,减少的坡耕地,基本上都是转变成了坡林地、坡草地、坡园地。耕地总面积减少的同时,基本农田(可灌溉)所占比例是增加的。该研究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遥感 dem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数字填图系统的遥感等数据在构造-地层分区和地层单位识别中的应用——以1∶25万民和县幅、临夏市幅和定西市幅数字地质填图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克信 孙赜 +4 位作者 于庆文 李超岭 朱云海 张旺生 寇晓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65-973,共9页
在甘肃和青海交界地区的1∶25万民和县幅、临夏市幅和定西市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中,以"数字填图系统(RGMAP)"为平台,使用遥感ETM+数据和地形数据对岩石地层进行了信息挖掘。数据准备主要是遥感和数字地形多源信息的提取和预处... 在甘肃和青海交界地区的1∶25万民和县幅、临夏市幅和定西市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中,以"数字填图系统(RGMAP)"为平台,使用遥感ETM+数据和地形数据对岩石地层进行了信息挖掘。数据准备主要是遥感和数字地形多源信息的提取和预处理,从数字地形图的等高线数据中提取高程,进而提取汇水网络等水文信息和地形参数。遥感数据经过地形校正、线性增强、色彩拉伸,进行空间分辨率增强,经彩色合成并结合数字高程,实现了对调查区构造-地层区划和部分岩石地层单元的识别。实践证明该项工作是地质填图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质调查 遥感 数字高程模型 岩石地层单位 构造-地层分区
下载PDF
基于SPOT5异轨立体像对提取DEM试验与精度评估 被引量:12
16
作者 贾秀鹏 焦伟利 李丹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6年第2期32-34,共3页
介绍了异轨立体像对提取DEM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利用两景影像进行了DEM提取试验,分析了结果的精度,提出了利用卫星立体影像提取DEM这一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SPOT5 立体像对 精度评估
下载PDF
激光扫描技术在土方量计算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孟志义 《北京测绘》 2012年第4期64-66,102,共4页
土方量计算的方法有方格网法、断面法、等高线法、数字高程模型(DEM)方法等,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激光扫描获取海量数据生成不规则三角网(TIN)来计算土方量的方法,介绍其作业方法、地形数据提取、土方量计算等。在实际工程中,用不同方法计... 土方量计算的方法有方格网法、断面法、等高线法、数字高程模型(DEM)方法等,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激光扫描获取海量数据生成不规则三角网(TIN)来计算土方量的方法,介绍其作业方法、地形数据提取、土方量计算等。在实际工程中,用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土方量会存在差别,哪种计算方法的精度更高,通过精度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方量 数字高程模型 不规则三角网 激光扫描
下载PDF
LIDAR数据结合特征线获取高精度DEM及DOM 被引量:9
18
作者 姜琳琳 赵晓明 洪波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
LIDAR点云数据是一种快速提取DEM的方法。但由于LIDAR点云的一些特性和地面上物体的复杂性,很难直接提取出高精度的DEM及获取高质量的DOM。介绍一种LIDAR点和特征线相结合的方式,即新兴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此方法既克服周期性长的缺点... LIDAR点云数据是一种快速提取DEM的方法。但由于LIDAR点云的一些特性和地面上物体的复杂性,很难直接提取出高精度的DEM及获取高质量的DOM。介绍一种LIDAR点和特征线相结合的方式,即新兴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此方法既克服周期性长的缺点,又保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dem DOM
下载PDF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特征参数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慧敏 张建军 +3 位作者 黄明 茹豪 徐佳佳 李民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5,共6页
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流域特征及河道特征,统计分析各特征值随流域面积尺度大小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流域面积增大,河道干流长度、干支流总长度、河道弯曲系数、流域形状系数均增大,河道不对称系数、流域平均高... 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流域特征及河道特征,统计分析各特征值随流域面积尺度大小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流域面积增大,河道干流长度、干支流总长度、河道弯曲系数、流域形状系数均增大,河道不对称系数、流域平均高程均减小,河网密度、河道比降、平均坡度均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研究地区虽对洪水具有微弱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河道比降应该控制在6.1%以下,河网密度应控制在0.58km/km2以下,故面积小于10km2的小流域应为研究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核心区域;坡度在25°以上的土地面积约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2%左右,易发生洪水,需大力加强水土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流域特征 河系特征 面积尺度
下载PDF
基于JPEG2000的DEM数据无损压缩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学文 孙延奎 唐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0-242,共3页
研究了小波技术在DEM数据无损压缩中的应用,采用JPEG2000标准时DEM数据进行无损压 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而且具有更好的编码传输特性。
关键词 JPEG2000标准 数字高程模型 无损压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