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A-PanelData模型的高管异质特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欧阳辰星 游达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29,共7页
从高管团队入手,使用DEA-Panel Data模型、OLS和Tobit模型分析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特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DEA-Panel Data模型估计结果更为稳健,排除了OLS和Tobit模型关于高管薪酬和高管任期与创新效率成负向关系的结论;同时... 从高管团队入手,使用DEA-Panel Data模型、OLS和Tobit模型分析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特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DEA-Panel Data模型估计结果更为稳健,排除了OLS和Tobit模型关于高管薪酬和高管任期与创新效率成负向关系的结论;同时,三种估计方法均表明,女性高管比例并不是影响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此外,股权集中度、公司成立年限和独立董事人数与创新效率负相关,而非独立董事人数与创新效率存在显著正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特征 创新效率 deapanel DATA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经济效率演进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8
2
作者 李汝资 刘耀彬 谢德金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79-2198,共20页
现代经济增长过程表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效率演进关系密不可分,具体反映在区域发展的阶段性与异质性上。运用DEA-BCC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中国三次产业静态综合效率与动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部门与区域变动情况,并基于DEA-T... 现代经济增长过程表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效率演进关系密不可分,具体反映在区域发展的阶段性与异质性上。运用DEA-BCC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中国三次产业静态综合效率与动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部门与区域变动情况,并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探究中国不同地区三次产业经济效率变动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三次产业具备一定的静态规模效率,但仍有待优化;1978-2014年间,中国三次产业TFP均有提升,但一、二、三产业TFP增长对其部门经济贡献率依次递减,经济增长粗放型特征仍很明显;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开始由以纯技术效率为主转向以规模效率为主;将三次产业TFP变动划分为四个阶段,制度、结构、要素、政策等红利对经济增长均有贡献,但在结构调整阶段,制度与结构红利让位于技术进步;三次产业TFP变动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总体上东部地区具有相对优势,中部地区表现为经济效率"凹地",东北地区二、三产业TFP变动反映出严峻的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由于不同产业内在发展规律差异,其经济效率影响因素表现出区内相对一致性及部门差异性特征,其中一、三产业结构变动、非农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源禀赋等对第一产业经济效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对外开放程度显著促进第二产业经济效率提升,而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源禀赋对第三产业经济效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最后讨论了结论的主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经济效率 阶段性 差异性 影响因素 dea-Tobit面板模型 中国
原文传递
我国省级政府卫生投入效率的时空演变——基于面板三阶段DEA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自敏 张昕竹 杨丹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104,共8页
笔者检验2002—2011年我国省级政府卫生投入与产出数据,发现面板数据的DMU效率测度存在异质性及非统一前沿面状况及其导致跨年间效率比较存在问题,在传统三阶段DE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面板三阶段DEA模型,并分析了各省份政府卫生投入的效... 笔者检验2002—2011年我国省级政府卫生投入与产出数据,发现面板数据的DMU效率测度存在异质性及非统一前沿面状况及其导致跨年间效率比较存在问题,在传统三阶段DE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面板三阶段DEA模型,并分析了各省份政府卫生投入的效率。通过研究发现,一阶段DEA分析后,结果显示东、中、西部省份的卫生投入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二阶段利用面板SFA剔除经济、地理及社会等环境变量的影响后,第三阶段DEA分析显示东、中、西部各省份效率的差异大大缩小,且各省份间效率的调整方向和大小并不一致,这样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各省份的各类效率的真实值。最后提出了测量和提高各省份卫生投入效率的方法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卫生投入效率 三阶段dea 面板SFA 环境变量
下载PDF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罗芳 马卫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204-207,222,共5页
为促进和改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基于1987-2012年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共13个粮食主产省(区)在财政支农、粮食生产投入产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其农业全要素生产... 为促进和改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基于1987-2012年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共13个粮食主产省(区)在财政支农、粮食生产投入产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GDP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教育和财政支农力度对其具有负影响;分税制改革、取消农业税与粮食直补政策对其影响不显著。江苏、江西、辽宁、山东和内蒙古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指数 面板数据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