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微滴数字PCR方法快速分析转基因玉米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 被引量:18
1
作者 姜志军 江颖 +2 位作者 徐摇光 张立全 张晓东 《生物技术进展》 2016年第4期288-294,共7页
以玉米自交系501幼胚为受体材料,首先将来自球形节杆菌的EPSPS基因(G23V)按玉米密码子偏爱性进行优化与人工合成,并且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BAC9200中;然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质粒载体转入玉米自交系501的幼胚中。经过愈伤诱导、草甘膦... 以玉米自交系501幼胚为受体材料,首先将来自球形节杆菌的EPSPS基因(G23V)按玉米密码子偏爱性进行优化与人工合成,并且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BAC9200中;然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质粒载体转入玉米自交系501的幼胚中。经过愈伤诱导、草甘膦抗性筛选和分化培养最终获得14株转化再生植株。经PCR、RT-PCR检测表明,其中5株目的基因G23V-EPSPS稳定整合且在转录水平获得表达。随后,利用微滴数字PCR技术对外源基因拷贝数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5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中,外源基因G23V-EPSPS拷贝数分别为0.12、1.0、0.9、1.89和0.66,介于0~2之间。成功建立了草甘膦抗性基因G23V-EPSPS在玉米中的遗传转化体系,为以新型高抗草甘膦G23V-EPSPS基因作为转基因玉米筛选标记基因奠定了基础;而且以微滴数字PCR技术代替传统的Southern Blot简便快速的完成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分析,为微滴数字PCR技术在转基因外源基因拷贝数检测上的广泛应用做了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G23V-EPSPS基因 抗草甘膦 ddpcr
下载PDF
Quantification of Zoonotic Bacterial Pathogens within Commercial Poultry Processing Water Samples Using Droplet Digital PCR 被引量:13
2
作者 Michael J. Rothrock Kelli L. Hiett +2 位作者 Brian H. Kiepper Kim Ingram Arthur Hinton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3年第5期403-411,共9页
Raw poultry and poultry products are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zoonotic bacterial pathogen transmission;thus the sensitive detection of major zoonotic pathogens (Salmonella spp., Campylobacter jejuni, and Listeria monoc... Raw poultry and poultry products are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zoonotic bacterial pathogen transmission;thus the sensitive detection of major zoonotic pathogens (Salmonella spp., Campylobacter jejuni, and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s a vital food safety issue. Recently, third generation PCR technology, known as 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 has been developed to be more accurate and sensitive to detect genetic targets than current quantification methods, but this technology has not been tested within an industrial setting. There is an on-going study within our laboratory is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sampling times and sampling methods on the cultural and molecular (via qPCR) quantification of dominant zoonotic pathogens within a poultry processing facility. This present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compare the quantification resulted from this emerging, third generation technology to traditional quantification methods currently employed by the poultry indus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ddPCR detected pathogen-specific genes from more pathogen:sampling time combinations than either the qPCR or culturing methods from the final scalder and chiller tanks at three stages of processing (Start, Mid, and End). In fact, both ddPCR and qPCR substantially outperformed culture methods commonly used in poultry processing food safety-related studies, with Salmonella recovered only from the Mid and End sampling times from the scalder tank. While neither C. jejuni nor L. monocytogenes were recovered culturally, ddPCR was able to detect their respective genes commonly throughout the processing day in both the scalder and chiller water samples. Additionally, the use of unfiltered processing water provid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detection of bacterial and pathogen-specific gene abundances than did an analysis of larger volumes of filtered water. Considering the ddPCR-derived concentrations of the bacterial pathogens were consistent with what was previously found culturally in commercial poultry processing operations, ddPCR represented a sig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cr POULTRY PROCESSING ZOONOTIC PATHOGENS qPCR
下载PDF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新的肝癌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征旭 曾锦章 +2 位作者 洪毅 吴孟超 王红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 研究和克隆新的肝癌相关基因 ,探讨肝癌发生的分子学基础。方法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 (DD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等方法 ,分析 2对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基因表达差异情况 ,并用Nor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 ,分析所获得的基... 目的 研究和克隆新的肝癌相关基因 ,探讨肝癌发生的分子学基础。方法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 (DD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等方法 ,分析 2对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基因表达差异情况 ,并用Nor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 ,分析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在 12对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使用 5条上游引物、4条下游引物 ,从 2对肝癌和癌旁组织中获得 6个新的肝癌组织高表达基因片段STW 1、STW 2、STW 3、STW 4、STW 5和STW 6 ,其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 :83 .3% (10 /12 )、6 6 .7% (8/12 )、5 0 .0 % (6 /12 )、83 .3 % (10 /12 )、5 8.3% (7/12 )和 6 6 .7%(8/12 ) ,且所分析的 12对肝癌组织都存在 2种以上的新基因片段表达。结论 用DDPCR技术获得6个新的肝癌差异表达基因片段 ,说明肝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基因表达 MRNA 克隆 ddpcr
原文传递
食品和饲料中鹅源性成分微滴式数字PCR检测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强 蔡一村 +1 位作者 张扬 潘良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8-263,178,共7页
本研究利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 PCR)技术对食品和饲料中鹅源性成分进行检测与精确定量。选取鹅的单拷贝核基因作为靶基因,建立了鹅源性成分靶基因拷贝数与样品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选取21种常... 本研究利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 PCR)技术对食品和饲料中鹅源性成分进行检测与精确定量。选取鹅的单拷贝核基因作为靶基因,建立了鹅源性成分靶基因拷贝数与样品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选取21种常见动物物种及鹅的9个品系对所设计的引物及探针的种间特异性和种内保守性进行了验证,并对该方法的检测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和定量检测下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进行了验证,利用已知鹅源性成分含量的样品和市售商品对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及探针具有良好的种间特异性和种内保守性,该定量检测方法的检测下限和定量检测下限分别为1 copy/μL和5 copies/μL,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可用于对食品和饲料中鹅源性成分进行检测和精确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产品 定量检测 数字PCR 物种鉴定 鹅肉
原文传递
水中大肠菌群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5
作者 马薇 孔义军 +1 位作者 吴伟健 刘桂环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58-66,共9页
以大肠菌群的lacZ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灵敏、特异的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定量检测方法。对ddPCR反应体系中试剂浓度、退火温度等条件优化筛选的同时,考察了方法的线... 以大肠菌群的lacZ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灵敏、特异的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定量检测方法。对ddPCR反应体系中试剂浓度、退火温度等条件优化筛选的同时,考察了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定量限。最终确定反应体系中的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0.2和0.5μ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6℃。大肠菌群lacZ基因组DNA浓度范围为3.95~7.80×10~4拷贝(copies)/20μL ddPCR反应液时,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文章所建立的方法可检出每微升单个拷贝数的大肠菌群lacZ基因组DNA,且具有快速测定、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良好等特点,为建立水污染早期应急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菌群 微滴数字PCR 定量检测
下载PDF
一种基于Filter Faster R-CNN的数字PCR液滴检测技术
6
作者 张一鹏 陈波 +4 位作者 李家奇 梁业东 张华剑 吴文明 张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3,共10页
目的研究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液滴检测技术,去除图像中灰尘、气泡、芯片表面的划痕以及微小凹陷等因素产生的异常点对结果的影响,实现高通量、稳定和准确的ddPCR液滴的自动检测。方法提出Filter Faster R-CNN ddPCR液滴检测... 目的研究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液滴检测技术,去除图像中灰尘、气泡、芯片表面的划痕以及微小凹陷等因素产生的异常点对结果的影响,实现高通量、稳定和准确的ddPCR液滴的自动检测。方法提出Filter Faster R-CNN ddPCR液滴检测模型。使用Faster R-CNN生成液滴预测框,之后使用异常点过滤模块(Filter)去除阳性液滴预测框中的异常点。以诺如病毒片段的质粒为模板进行ddPCR实验,建立一个ddPCR数据集,用于模型的训练(2462例,约占78.56%)和测试(672例,约占21.44%)。对异常点过滤模块的3个过滤支路在验证集上进行消融实验,通过与其他ddPCR液滴检测模型进行比较的对比实验以及进行ddPCR的绝对定量实验。结果在少尘和多尘的环境中,Filter Faster R-CNN阳性液滴准确率为98.23%和88.35%,综合指标F1分数分别达到了99.15%和99.14%,高于其他相比较的模型。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证明,相比未添加过滤模块的网络,添加过滤模块后能够显著提示模型在多尘环境中的阳性准确率。在ddPCR绝对定量实验中,将商业化流式检测设备的结果作为标准浓度,绘制了回归线。结果显示,回归线斜率为1.0005,截距为-0.025,决定系数达到了0.9997,二者结果高度一致。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ilter Faster R-CNN的ddPCR液滴检测技术,为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的ddPCR实验提供了鲁棒的液滴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cr Filter Faster R-CNN 异常点去除
下载PDF
微滴数字PCR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ALK、ROS1基因联合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郭雅琪 赵志军 +3 位作者 师志云 何学虎 梁小燕 李秀忠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1期1101-1107,共7页
目的探讨微滴数字PCR技术(ddPC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及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c-ros oncogene 1 re... 目的探讨微滴数字PCR技术(ddPC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及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c-ros oncogene 1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1)融合基因联合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dPCR技术检测2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ALK和ROS1驱动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类型标本中的阳性率。结果三个驱动基因的总突变率为50.60%,未检出不同驱动基因之间的共存突变。其中EGFR、ALK和ROS1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43.82%、5.98%和0.79%;中位突变丰度分别为4.35%、49.20%和63.25%。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非吸烟、腺癌尤其是乳头状为主型腺癌患者中突变率高于其他组(P均<0.05),不同年龄和肿瘤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LK融合基因在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亚组中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EGFR和ALK基因在手术标本、活检标本、胸水细胞蜡块和血浆标本之间的突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0例吉非替尼治疗后耐药的患者中检出5例T790M位点突变者,中位突变丰度为16.90%。结论应用ddPCR技术对NSCLC患者EGFR、ALK和ROS1基因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驱动基因突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融合基因 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 非小细胞肺癌 微滴数字PCR
下载PDF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病毒颗粒数微滴式数字PCR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赵丹华 彭沁桦 +1 位作者 李玉华 吴小红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1-885,共5页
目的构建一种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病毒颗粒数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方法。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BA.1株基因组为靶基因,选取刺突蛋白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病毒颗粒数ddPC... 目的构建一种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病毒颗粒数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方法。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BA.1株基因组为靶基因,选取刺突蛋白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病毒颗粒数ddPCR方法,并进行线性、准确度、专属性、重复性和耐用性等方法学验证。结果ddPCR的最佳退火温度是63℃,病毒颗粒数为5×10^(5)~2×10^(7) VP/ml时,线性和回收率良好,探针和引物特异性好,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都在10%以内,耐用性CV值在15%以内,并且与qPCR结果相比,CV值都在10%以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可用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病毒颗粒数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 病毒颗粒数 ddpcr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MALDI-TOF-MS高灵敏度分析EGFR基因多位点突变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9
作者 黄海燕 孙杰 +8 位作者 徐炜新 王姜琳 孙亚蒙 汪国庆 叶绍云 蒋峻峰 聂芳芳 徐军 王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为分析平台,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多位点突变的高灵敏度同步检测方法,用于辅助临床伴随诊断。方法使用MALDI-TOF-MS推荐的网站设计引物和单碱基延伸引物(UEP),设计添加... 目的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为分析平台,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多位点突变的高灵敏度同步检测方法,用于辅助临床伴随诊断。方法使用MALDI-TOF-MS推荐的网站设计引物和单碱基延伸引物(UEP),设计添加针对野生型基因组的blocker,以减少野生型模板对突变位点检测的干扰。用数字PCR定量标准品,使用定量后的标准品验证检测体系的灵敏度。收集22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血液标本,比较MALDI-TOF-MS平台与微滴式数字PCR(ddPCR)平台检测结果的特异度、灵敏度。结果MALDI-TOF-MS检测E746_A750del位点、T790M位点突变灵敏度达0.1%,最小突变检出拷贝数达2.8;L858R位点突变灵敏度达0.5%,最小突变检出拷贝数达12。与ddPCR检测相比,MALDI-TOF-MS检测E746_A750del、L858R和T790M位点的灵敏度、特异度、Kappa值分别为94.4%(34/36)、99.5%(191/192)、0.95,94.6%(35/37)、100.0%(191/191)、0.97,83.3%(15/18)、99.5%(209/210)、0.87。结论MALDI-TOF-MS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ddPCR检测具有非常高的一致性,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DI-TOF-MS ddpcr EGFR基因 液态活检
下载PDF
多价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组分比例dd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10
作者 赵丹华 刘晶晶 +3 位作者 刘欣玉 曹守春 李玉华 吴小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202-3207,共6页
目的 建立多价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组分比例dd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不同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为靶基因,选取各自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多价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组分比例dd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线性范... 目的 建立多价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组分比例dd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不同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为靶基因,选取各自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多价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组分比例dd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线性范围、重复性、准确度、中间精密度、耐用性和适用性等方法学验证。结果 mRNA浓度在1~150 pg·mL^(-1)内时线性良好;重复性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10%;准确度回收率84%~114%,CV<10%;中间精密度和耐用性CV均<5%;并且4种不同二价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组份比例检测结果CV均≤5%。结论 建立的多价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组分比例dd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适用于多价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进行组分比例和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价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 组分比例 ddpcr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深部热水硫酸盐还原菌微滴数字PCR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佳怡 甄世军 +4 位作者 张翠云 殷密英 张胜 何泽 宁卓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56-3767,共12页
【背景】地下深部存在一个生物圈,深部沉积岩、玄武岩、花岗岩和变质岩等岩性环境的微生物群落已被调查,而地下深部碳酸盐岩岩溶-裂隙热储层微生物群落特征仍然不清。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是地下深部频繁检出的... 【背景】地下深部存在一个生物圈,深部沉积岩、玄武岩、花岗岩和变质岩等岩性环境的微生物群落已被调查,而地下深部碳酸盐岩岩溶-裂隙热储层微生物群落特征仍然不清。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是地下深部频繁检出的微生物。【目的】建立快速准确定量深部热水硫酸盐还原菌的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方法】以SRB的功能基因dsrB为检测目标,优化SRB ddPCR技术的退火温度,考察其线性范围、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并将该技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SRB ddPCR技术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4℃,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10^0-1.1×10^5copies/μL-DNA,相关系数R^2为0.996,检出限为1copy/μL-DNA,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差优于9%,对3种非SRB人工构建的质粒均没有扩增,显示该技术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利用该技术对冀中地热区深部热水、浅层水和土壤样品进行了检测,平均含量分别为(4.0±8.4)×10^3 copies/mL、(1.6±3.5)×10^2 copies/mL和(1.5±1.2)×10^3 copies/g-dw。与浅层水和土壤相比,深部热水富含SRB菌。【结论】为了提高地下深部生物圈认识和合理开发利用深部热水,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SRB ddPCR检测技术,同时为其他指示菌检测技术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ddpcr dsrB 深部热水
原文传递
基于液态活检的4种甲基化检测方法的比较及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12
作者 黄薇 杨林林 +3 位作者 蒋涛 逄瑷博 张朋军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1744-1749,1777,共7页
目的 基于分泌卷曲相关蛋白2(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2,SFRP2)基因,评价荧光定量法(Methy Light)、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核酸质谱、靶向亚硫酸氢盐二代测序4种甲基化检测方法。方法 对4种甲基化检测方... 目的 基于分泌卷曲相关蛋白2(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2,SFRP2)基因,评价荧光定量法(Methy Light)、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核酸质谱、靶向亚硫酸氢盐二代测序4种甲基化检测方法。方法 对4种甲基化检测方法的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 LOQ)及稳定性方面进行比较,其中稳定性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来评估。结果 SFRP2基因在Methy Light、ddPCR、核酸质谱和靶向亚硫酸氢盐二代测序中的LOD分别为1.2500ng/孔、0.0625ng/孔、0.0625ng/孔、1.2500ng/孔,在LOD方面,ddPCR和核酸质谱的表现较好;SFRP2基因在MethyLight、ddPCR、核酸质谱和靶向亚硫酸氢盐二代测序中的LOQ分别为0.800%、0.032%、4.000%、0.032%,在LOQ方面,ddPCR和靶向亚硫酸氢盐二代测序的表现较好;SFRP2基因在MethyLight、ddPCR、核酸质谱和靶向亚硫酸氢盐二代测序中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72%、0.68%、0.73%、0.15%,在稳定性方面,靶向亚硫酸氢盐二代测序的表现最好。结论 ddPCR的甲基化检测在检测限、定量限稳定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优越性,能够稳定地检测出肿瘤细胞的痕量游离DNA,在液态活检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MethyLight ddpcr 核酸质谱 靶向亚硫酸氢盐二代测序 液态活检
下载PDF
液滴数字PCR芯片结果自动化读出平台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松生 袁浩均 +3 位作者 刘强 周洪波 毛红菊 任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6,共6页
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作为第三代PCR技术,可实现核酸分子绝对定量。然而,在数字PCR结果读出过程中,对1 000万量级的液滴进行统计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针对此情况设计了液滴数字PCR芯片的自动扫描识别平台,系统包括硬件移动... 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作为第三代PCR技术,可实现核酸分子绝对定量。然而,在数字PCR结果读出过程中,对1 000万量级的液滴进行统计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针对此情况设计了液滴数字PCR芯片的自动扫描识别平台,系统包括硬件移动平台和软件拍照、拼接和识别功能。软件控制平移台顺序移动并控制摄像头拍照,移动完成后把拍得的照片拼接成一张图片,之后对图片中的液滴进行识别。此平台通过二维平移台的精确定位扫描及图像分割、识别算法,对荧光和非荧光液滴识别率达到99.6%以上。平台已经应用到了实验室中,对数字PCR芯片上的微液滴可实现一键识别,极大的减小了识别时间和错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cr 核酸分子定量 自动扫描 液滴识别
下载PDF
环境DNA技术在宜昌江段四大家鱼自然繁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莎 刘雪清 +3 位作者 姜伟 肖刊 黄安阳 张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41-2248,共8页
本研究通过环境DNA(eDNA)技术的样品采集及DNA提取方法,采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检测了长江干流宜昌江段不同水层、不同断面四大家鱼的eDNA浓度,分析了eDNA浓度变化与卵苗密度的关系,探讨了利用eDNA技术监测四大家鱼自然繁殖情况... 本研究通过环境DNA(eDNA)技术的样品采集及DNA提取方法,采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检测了长江干流宜昌江段不同水层、不同断面四大家鱼的eDNA浓度,分析了eDNA浓度变化与卵苗密度的关系,探讨了利用eDNA技术监测四大家鱼自然繁殖情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传统调查结果相比,四大家鱼的eDNA浓度与卵苗密度呈极显著相关,浓度最大值与卵苗峰值的出现时间较为一致,利用eDNA技术可以预判家鱼集群产卵行为的发生。连续两年的断面eDNA浓度检测认为,渔洋溪上游4.5 km和下游1 km为家鱼产卵场。该范围位于传统方法预估的胭脂坝下至红花套的产卵场范围内。这说明eDNA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调查方法,可更为准确地判定有一定种群规模的鱼种的分布情况,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ddpcr 产卵行为 产卵场
原文传递
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宋晓兵 黄峰 +2 位作者 崔一平 彭埃天 岳茂峰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产业的毁灭性病害,带病苗木、带菌接穗和田间病株是病害的初侵染源,建立一套病原菌超灵敏检测方法对柑橘黄龙病的早期预警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柑橘黄龙病亚洲种16S rD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基于微滴数字...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产业的毁灭性病害,带病苗木、带菌接穗和田间病株是病害的初侵染源,建立一套病原菌超灵敏检测方法对柑橘黄龙病的早期预警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柑橘黄龙病亚洲种16S rD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基于微滴数字PCR技术的检测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准确性。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柑橘黄龙病亚洲种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检测灵敏度是荧光定量PCR的10倍。建立的微滴数字PCR检测技术为柑橘种质资源的早期黄龙病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黄龙病菌亚洲种 ddpcr 早期检测 柑橘种苗
下载PDF
TP53-R273H/R273C基因突变数字PCR检测方法研究
16
作者 张洁洁 牛春艳 +2 位作者 王霞 杨靖亚 董莲华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2-1248,共7页
TP53基因是肿瘤的抑制基因,也是癌症中常用的靶向检测基因。R273H和R273C是TP53基因检测中常见的热点突变。为了建立这2个突变的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检测方法,针对突变位点分别设计了2套ddPCR方法,验证了探针的特异性,并对... TP53基因是肿瘤的抑制基因,也是癌症中常用的靶向检测基因。R273H和R273C是TP53基因检测中常见的热点突变。为了建立这2个突变的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检测方法,针对突变位点分别设计了2套ddPCR方法,验证了探针的特异性,并对退火温度和引物探针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ddPCR法与重量法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97和0.9996。R273H和R273C的检出限均为0.02%,定量限均为0.05%。这2套方法可用于准确检测TP53-R273H和TP53-R273C基因突变,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计量 TP53 基因突变 R273H R273C 核酸检测 数字PCR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远龙 王超群 +5 位作者 黄育浩 杜睿 李永福 王自强 李敏 张险朋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0期87-94,共8页
为建立非洲猪瘟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方法,以非洲猪瘟病毒P72蛋白编码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方法,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建立的... 为建立非洲猪瘟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方法,以非洲猪瘟病毒P72蛋白编码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方法,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58 copies/μL,与荧光PCR方法相比更敏感;本方法与布鲁氏菌、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瘟病毒无交叉反应;对10倍稀释的标准物质检测10次,变异系数为8.44%,重复性好。利用建立的方法对10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与荧光PCR检测结果一致;对5份实验室间比对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出阳性样品4份,阴性样品1份,与实验室间比对给定的样品盘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微滴式数字PCR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适于非洲猪瘟病毒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微滴式数字PCR 荧光PCR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冯杰 聂洪波 +3 位作者 曹乾大 朱坤华 敖元富 黎春秀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58-63,90,共7页
数字PCR(dPCR)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第三代PCR技术,其中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具有敏感性高、耐受性强,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实现不依赖标准曲线即可对样本目标核酸进行绝对定量的优点,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ddPCR技术凭借诸多优势,... 数字PCR(dPCR)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第三代PCR技术,其中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具有敏感性高、耐受性强,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实现不依赖标准曲线即可对样本目标核酸进行绝对定量的优点,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ddPCR技术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在动物疫病病原检测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已被成功应用于病毒、细菌、寄生虫以及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的检测,尤其为低丰度病原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病原分型鉴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dd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动物疫病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以期为ddPCR技术在兽医实验室动物疫病诊断方面的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绝对定量 兽医实验室 动物疫病诊断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数字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标准物质研制方面的应用
19
作者 张铭洋 张喜悦 +7 位作者 赵格 曲志娜 高宏伟 孙敏 程慧敏 徐佳微 王君玮 邹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3,共8页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α-毒素是其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主要靶标。试验选取Clper引物及探针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tial PCR,ddPCR)方法,最佳引物浓度0.85μmol/L,探针浓度为0.3μmol/L...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α-毒素是其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主要靶标。试验选取Clper引物及探针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tial PCR,ddPCR)方法,最佳引物浓度0.85μmol/L,探针浓度为0.3μmol/L,退火温度为60℃。利用建立的ddPCR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杆菌的DNA,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合成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制成DNA标准品,选取3个稀释梯度的标准品进行重复试验,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采用7个稀释梯度的标准品进行重复检测,计算出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2.39 copies/μL,定量限为33.97 copies/μL。通过对6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证实该方法可用于临床,且用于检测质粒DNA时无明显的基质效应。应用ddPCR方法对标准品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并联合9家实验室进行定值,最终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标准物质证书(GBW(E)091237)。α-毒素基因ddPCR方法的建立和DNA标准物的研制,为产气荚膜梭菌分子生物学检测试剂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ddpcr α-毒素基因 标准物质 特异性 灵敏度 可重复性 定值
下载PDF
数字PCR检测血浆游离DNA方法的建立及在结直肠癌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平 余玲玲 +3 位作者 王金丹 蔡锚 吴兆明 郑晓群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6期38-44,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技术定量检测血浆游离DNA(cf-DNA)含量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β-actin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dd PCR检测cf-DNA绝对定量方法,根据不同浓度标准品验证该检测方法的敏感... 目的建立基于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技术定量检测血浆游离DNA(cf-DNA)含量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β-actin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dd PCR检测cf-DNA绝对定量方法,根据不同浓度标准品验证该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线性以及重复性。该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患者、33例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cf-DNA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CEA、CA19-9水平,分析血浆cf-DNA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血清CEA、CA19-9水平的关系,并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本实验所建立的dd PCR方法能够检测低至10pg/μl的微量DNA模板,检测敏感度为0.29copies/μl;且在模板浓度为10pg/μl^10ng/μ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Y=-2.34+33.17X,R2=0.999);批内CV为9.85%,批间CV为11.04%。该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结直肠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cf-DNA水平分别为6700(3800~9925)、3100(2300~4000)、2500(1775~4000)copies/ml,结直肠癌组血浆cf-DNA水平显著高于结直肠良性肿瘤组(P=0.000)和健康对照组(P=0.000),而结直肠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结直肠癌患者血浆cfDNA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浸润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TNM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患者血浆cf-DNA水平与CEA(r=0.210,P=0.099)和CA19-9(r=0.125,P=0.233)无相关性。ROC曲线结果显示,以5300copies/ml为cut off值,cf-DNA诊断结直肠癌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931、73.3%和98.3%,高于CEA(0.762、51.7%、95.6%)和CA19-9(0.548、45.0%、82.0%)。结论建立了一种敏感、特异的dd PCR定量检测血浆cf-DNA的方法,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cr cf-DNA 结直肠癌 CEA CA19-9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