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DD起搏器植入后心房颤动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6期105-106,共2页
目的分析DDD起搏器植入后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98例,记录患者的心房、心室起搏百分比,心房高频事件发生的次数及时间,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心房颤动的因... 目的分析DDD起搏器植入后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98例,记录患者的心房、心室起搏百分比,心房高频事件发生的次数及时间,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心房颤动的因素。结果 98例患者随访2年后25例发生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率为2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冠心病、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左心房内径、心房起搏百分比和心室起搏百分比为DDD型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年龄、冠心病、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左心房内径、心房起搏百分比和心室起搏百分比与DDD起搏器植入后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d起搏器 心房颤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双腔起搏器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喻丽华 赵季红 +2 位作者 蔡伟 董彦 周瑞娟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2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5月至2010年7月某院收治的42例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包括二...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5月至2010年7月某院收治的42例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包括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E峰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时间(IVRT)、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m)、左房容积指数(LAVI)的变化。结果: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中,术后6个月E值为(62.5±6.8)cm/s,显著(P<0.05)低于术前E值(81.2±8.9)cm/s;术后6个月A值为(75.3±9.5)cm/s,显著(P<0.05)高于术前A值(67.1±10.2)cm/s;术后6个月DT值为(194.5±12.6)ms,显著(P<0.05)高于术前DT值(171.2±10.8)ms;术后6个月IVRT值为(110.8±11.7)ms,显著(P<0.05)高于术前IVRT值(95.8±9.9)ms;Em值术前、术后无显著改变(P>0.05);术后6个月LAVI值为28.4±7.3,显著(P<0.05)低于术前IVRT值33.6±5.4。结论:超声心动图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的优点,应用于对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估,其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双腔起搏器 左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薛奇 张萍 +4 位作者 李学斌 张海澄 李鼎 王龙 郭继鸿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 DDD)型起搏器植入术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4月植入DDD型起搏器118例患者,分析年龄、性别、起搏器植入指征、基础疾病、既往房颤病史、心房起搏比例和心室起搏比例...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 DDD)型起搏器植入术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4月植入DDD型起搏器118例患者,分析年龄、性别、起搏器植入指征、基础疾病、既往房颤病史、心房起搏比例和心室起搏比例等因素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房颤发生的时间曲线。结果随时间增加,房颤发生率逐渐增高为48%。DDD型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的发生与既往房颤病史(OR 4.116,95%CI 2.123~7.998,P=0.001)、窦房结功能障碍( OR 2.553,95%CI 1.122~5.814,P=0.045)相关,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心房和心室起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钙拮抗剂的患者相比未使用者房颤发生率降低(OR 0.278,95%CI 0.118~0.658,P=0.004)。结论 DDD型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发生率较高;房颤的发生率与既往房颤病史、窦房结功能障碍相关,与心房起搏比例、心室起搏比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双腔起搏器 窦房结功能障碍 房室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老年人单导管DDD、VDD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蔡鑫 高大胜 +3 位作者 史晓俊 宋业年 张宁汝 冯慧勤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310-311,共2页
目的 观察老年人单导管双腔起搏器 (DDD)和心房感知型起搏器 (VDD)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 方法  18例老年人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植入单导管DDD和VDD起搏器 ,并在植入后 1周 ,3~ 6月分别做动态心电图 (Holter)观察 ,随访时间 6月~ ... 目的 观察老年人单导管双腔起搏器 (DDD)和心房感知型起搏器 (VDD)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 方法  18例老年人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植入单导管DDD和VDD起搏器 ,并在植入后 1周 ,3~ 6月分别做动态心电图 (Holter)观察 ,随访时间 6月~ 4年。  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单导管DDD和VDD起搏系统。Holter检查显示 :VDD和DDD起搏器的工作模式大多为VAT ,房室同步起搏率达 95 %以上。  结论  单导管DDD和VDD起搏系统安装简单 ,无心房电极脱位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临床应用 单导管 ddd起搏器 VDD起搏器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埋藏式起搏器100例随访观察
5
作者 苏庆立 胡惠 +7 位作者 金英兰 刘晓媛 韩桂华 王庆胜 李松 王晓亮 姚淑兰 谭强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研究安装埋藏式起搏器的并发症变化与预防方法 ,总结低能量输出起搏的安全性。方法 对 10 0例 ( 114例次 )埋藏式起搏器进行登记随访 ,对比分析 ,时间以 1993年前后为界限。结果 使用双腔起搏器从 2 6 %上升到 6 7% ;置入途径... 目的 研究安装埋藏式起搏器的并发症变化与预防方法 ,总结低能量输出起搏的安全性。方法 对 10 0例 ( 114例次 )埋藏式起搏器进行登记随访 ,对比分析 ,时间以 1993年前后为界限。结果 使用双腔起搏器从 2 6 %上升到 6 7% ;置入途径经锁骨下静脉 ,从 44%上升到 86 % ;并发症起搏器裸露或合并感染 ,从 11%下降到 1.4% ;感知不良从零上升到 5 .4%。 10 0例中低能量输出起搏 45例占 5 0 % ,随访中观察起搏安全 ,设计的数据合理。结论 起搏技术进步的表现是使用双腔起搏器增多 ,经锁骨下静脉置入增多 ,感染和起搏器裸露减少 ,而感知不良增多 ,但均经程控恢复感知。低能量输出起搏 ,最低的输出电压心房为 1.0V ,心室为 1.6V ,脉宽为心房 0 .1ms ,心室 0 .0 6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感知 ddd起搏 埋藏式起搏器 安置 随访观察
下载PDF
DDD起搏器对晚期心脏病的治疗
6
作者 关振中 李学奇 +2 位作者 崔林 于玲范 王璞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26-128,共3页
选择18例晚期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作为治疗组,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DDD起搏器,适当调短AV间期和增加心率以减少心脏前负荷,提高心输出量。经(344±110)年观察,在生存时间、病死率、心脏扩... 选择18例晚期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作为治疗组,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DDD起搏器,适当调短AV间期和增加心率以减少心脏前负荷,提高心输出量。经(344±110)年观察,在生存时间、病死率、心脏扩大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d起搏器 晚期 心肌病 扩张型 缺血性
下载PDF
Transcatherter chemical myocardial ablation for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short to mid term results.
7
作者 赵林阳 陈志营 +1 位作者 王仁飞 严明洲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74-75,共2页
Objective: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is still a troublesome clinical problem, lack of good treatment method. We use transcatheter chemical myocardial ablation to treat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 Objective: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is still a troublesome clinical problem, lack of good treatment method. We use transcatheter chemical myocardial ablation to treat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and analysis 25 cases results, to search a novel technique for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Method: From Nov.1996 to Oct.2001 25patients with symptomitical and drug resistents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acccepted a nonsurgical treatment, that is percutaneous trans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 (PTSMA) in our department including 16 males and 9 females, with mean age 44.1 years All patients meet echocardiography diagnosis criterias of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With clinical symptoms of angiana pectors, sycope, short breath etc. No improvement to long term Medical theraphy, rest pressure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gradients over 30 mmHg, or over 50mmHg during provocal test either by invasion or indirect measurement with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5 patients accepted treatment With Sigwart’s method as previous described, other 20 cases with pigtail catheter left ventricular Continuous curve to measure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gradient, percutaneous insert 1.5mm to 2.0mm balloon catheter into first septal branch of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via inflated balloon , inject 3-5ml absolute alcohol into the artery , keep inflating balloon for other 5 minutes continue monitoring pressure gradients and ECG, temporary pacemaker and defibrillator were stand by.Results: All patients,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tract grad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more than 50%, 6 cases occurred serve bradycardia, hypotension need immediate administration, 17 cases with trancient complete right branch block, and in five cases, with permonant complete right branch block,2 cases with transient complete AV block. In follow up, symptom and life quality of all patients were dramitically improved, in first month post procedure, septum thickness reduction, 6mm in aver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心肌疾病 近期疗效 中期疗效
下载PDF
优化AV间期对伴有二尖瓣反流的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效应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向睿 马康华 +3 位作者 何泉 贾锋鹏 唐萍 雷寒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5-970,共6页
目的: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DDD)患者日益增多,通过起搏器参数调整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分析伴有二尖瓣反流(MR)的DDD植入者,短期和长期在最佳房室间期(AVI)是否能改善MR、增加每搏输出量(SV)。方法:对2010~... 目的: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DDD)患者日益增多,通过起搏器参数调整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分析伴有二尖瓣反流(MR)的DDD植入者,短期和长期在最佳房室间期(AVI)是否能改善MR、增加每搏输出量(SV)。方法:对2010~2013年的30例植入DDD伴MR的患者随机分为程控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起搏频率均为70次/min。术后2d程控组在心脏超声监测下程控起搏器,达到最佳AVI,即反流程度[反流容量(RV)、分数(RF)以及面积(RA)]减少和SV增加,并在术前、术后2d和3个月随访LVEF、BNP和NYHA分级等。结果:术后2d,在最佳AVI[(96±11)ms]内,程控组中MR程度减少和SV增加(P<0.01);程控组与对照组相比亦有同样变化(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2d相比程控组无进一步的MR减少和SV增加(P>0.05);而LVEF、BNP、NYHA分级、6min步行距离、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缩短AVI可以减少MR程度并增加每分输出量,改善心功能,但最佳AVI个体差异大。本研究随访时间短,全起搏所带来的远期效应并不明确,需要长期随访及大量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AV间期 二尖瓣反流 每搏输出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