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山自然保护区猪尾沟森林群落植被格局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127
1
作者 张峰 张金屯 张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1-427,共7页
应用 TWINSPAN、DCA和 DCCA,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方面 ,研究历山自然保护区猪尾沟森林群落的植被分布格局 ,并给予合理的环境解释。结果如下 :( 1 )采用 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 ,将植被划分为 9个群落类型。 ( 2 )对于特... 应用 TWINSPAN、DCA和 DCCA,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方面 ,研究历山自然保护区猪尾沟森林群落的植被分布格局 ,并给予合理的环境解释。结果如下 :( 1 )采用 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 ,将植被划分为 9个群落类型。 ( 2 )对于特定的研究区域猪尾沟 ,制约森林群落类型、植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海拔梯度 ,即水、热两个环境因子。 ( 3) DCCA排序图明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 ,第一轴基本上突出反映了各植物群落所在环境的海拔梯度 ,即热量因素 ,沿第一轴从左到右 ,海拔逐渐升高 ,植物群落或植物种对热量要求降低 ;第二轴主要表现了各植物群落或植物种所在环境的坡度、坡向 ,即水分和光照因素 ,沿第二轴从下到上 ,坡度渐缓、坡向渐向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DCCA排序 历山
下载PDF
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植被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42
2
作者 上官铁梁 贾志力 +2 位作者 张金屯 张峰 许念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1-39,共9页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对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植被做了分类和排序研究 ,结果将汾河太原段草地群落划分为 17个群系 ,并论述了各群系的特征。DCA排序进一步说明了群系的分布格局与土壤水分、质地和人为干扰的密切关系...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对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植被做了分类和排序研究 ,结果将汾河太原段草地群落划分为 17个群系 ,并论述了各群系的特征。DCA排序进一步说明了群系的分布格局与土壤水分、质地和人为干扰的密切关系。种的DCA排序结果证明对群落生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能客观反映群落的生境特征。此外 ,还讨论了群落的演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群丛 河漫滩草地植被 汾河 太原段
下载PDF
中条山中段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郭东罡 上官铁梁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448,共5页
在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 IN 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中条山中段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TW IN SPAN将53个样方分为14组,根据植被分类的原则划分为14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53个样方的DC... 在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 IN 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中条山中段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TW IN SPAN将53个样方分为14组,根据植被分类的原则划分为14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53个样方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影响群丛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海拔高度、水分和热量。DCA排序将65个种分为5个种组,各种组在排序轴上的位置反映了种组成员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和更新生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SPAN分类 群系 群落特征 dca排序 中条山中段
下载PDF
DCA、CCA和DCCA三种排序方法在中国草地植被群落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5
4
作者 贾晓妮 程积民 万惠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2期391-395,共5页
排序是用来分析植被与环境之间生态关系的重要手段。该文主要是对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这三种排序方法进行总结,讨论它们在中国草地植被群落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得出除趋势对应分析与聚类... 排序是用来分析植被与环境之间生态关系的重要手段。该文主要是对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这三种排序方法进行总结,讨论它们在中国草地植被群落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得出除趋势对应分析与聚类分析结合使用效果比较好,主要是用来揭示群落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实际的应用中也比较多,而典范对应分析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在揭示种与环境关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在实际研究中应用的比较少。可见这几种排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应用,更加深入的研究草地植被群落,以期对草地生态学及草地植被群落生态关系的研究工作发挥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a排序 CCA排序 DCCA排序 草地植被群落 生态关系
下载PDF
关帝山亚高山灌丛草甸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席跃翔 张金屯 李军玲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15-20,共6页
应用数量分类(TWINSPAN)和DCA排序方法,对关帝山灌丛草甸群落进行了多元分析,TWINSPAN分类结果表明,该地区亚高山植被可分为灌丛群落、草甸群落2大类,包括8个群落类型,分别位于不同的海拔高度。D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分类分析结果一致,... 应用数量分类(TWINSPAN)和DCA排序方法,对关帝山灌丛草甸群落进行了多元分析,TWINSPAN分类结果表明,该地区亚高山植被可分为灌丛群落、草甸群落2大类,包括8个群落类型,分别位于不同的海拔高度。D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分类分析结果一致,并可知决定亚高山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海拔高度和地形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灌丛草甸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关帝山
下载PDF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数量分类 被引量:39
6
作者 胡理乐 毛志宏 +3 位作者 朱教君 刘足根 陈广华 张立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848-2854,共7页
结合DCA排序和TW IN SPAN分类结果,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划分为5个群落类型:花曲柳林、蒙古栎林、阔叶混交林、水曲柳林、胡桃楸林。DCA排序与TW IN SPAN分类产生了较一致的分类结果。DCA第一轴代表的环境意义为坡向。花曲柳林多分布于... 结合DCA排序和TW IN SPAN分类结果,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划分为5个群落类型:花曲柳林、蒙古栎林、阔叶混交林、水曲柳林、胡桃楸林。DCA排序与TW IN SPAN分类产生了较一致的分类结果。DCA第一轴代表的环境意义为坡向。花曲柳林多分布于阳坡的中坡及中上坡,蒙古栎林多分布在中上坡。花曲柳与蒙古栎常混生在一起,随着坡位上升,花曲柳优势度下降,而蒙古栎优势度增加。阔叶混交林多位于阴坡,乔木层没有稳定和绝对优势种,多以假色槭、风桦、色木槭为优势种,但假色槭分布于乔木层第2亚层。水曲柳林多分布在中下坡。胡桃楸分布在山下部,喜潮湿生境。色木槭在辽东山区分布广泛,重要值较高,且更新良好,很可能是群落演替顶级物种。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林下藤本植株数量多,以五味子、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群落类型 色木槭
下载PDF
植被指数在典型草原生物量遥感估测应用中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45
7
作者 张艳楠 牛建明 +2 位作者 张庆 杨艳 董建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9-238,共10页
遥感技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随后被广泛应用于草地遥感估产研究,通过不同尺度数据之间建立植被指数—生物量函数关系来完成由点及面的转换。本研究选用了14种常用于草地估产的植被指数,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典型草原分别建立... 遥感技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随后被广泛应用于草地遥感估产研究,通过不同尺度数据之间建立植被指数—生物量函数关系来完成由点及面的转换。本研究选用了14种常用于草地估产的植被指数,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典型草原分别建立植被指数—干重、植被指数—鲜重的回归模型并对14种植被指数进行DCA分析发现,1)鲜重及干重应用在草地生物量遥感估测中均是可行的,但干重效果要优于鲜重,考虑到实验条件限制,鲜重具有更广泛的应用;2)DCA排序的第一、二轴分别代表土壤、大气的影响,且土壤是影响植被指数最主要的因子;DCA排序将14个植被指数分为4类,综合排除了土壤及大气影响的一类植被指数,也就是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及由其衍生的土壤调整植被指数、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效果最好;3)经验数据显示:当生物量低于370g/m2时,建立的估产模型都是一元线性的;当生物量在370~720g/m2时,一元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的模拟效果都很好;当生物量高于720g/m2时,估产模型都是指数的,因此,随着生物量范围的增大,模型逐渐由一元线性趋近于指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估产 植被指数 dca排序 模型趋势
下载PDF
安太堡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主要种生态位梯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郭逍宇 张金屯 +1 位作者 宫辉力 董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329-2334,共6页
通过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指数 ,结合 TWINSPAN分类与 DCA排序 ,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种生态位的梯度变化 ,以及这些种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地位、各群落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TWINSPAN结合 DCA对生态位宽度进行分析 ,可以很好地反... 通过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指数 ,结合 TWINSPAN分类与 DCA排序 ,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种生态位的梯度变化 ,以及这些种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地位、各群落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TWINSPAN结合 DCA对生态位宽度进行分析 ,可以很好地反应种的生态位梯度和以这些种为优势种的群落的结构梯度和环境梯度 ,同时还可以看出光因子和水分是决定优势种生态位梯度变化的主要因子 .各优势种的生态位在不同群落中又随种类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了森林群落的植被恢复效果最好 ,灌丛群落植被恢复效果普遍好于草地群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安太堡矿区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杭州西溪湿地植物组成及其与水位光照的关系 被引量:39
9
作者 沈琪 刘珂 +4 位作者 李世玉 张骏 蒋跃平 葛滢 常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22,共9页
杭州西溪湿地是在自然湿地基础上,并在一千多年农渔耕作用下形成的城市边缘次生湿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它的面积急剧萎缩,植被受干扰,生态脆弱,不久前成立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已经将保护提上日程。该文在报道这类特殊湿地植被结构和... 杭州西溪湿地是在自然湿地基础上,并在一千多年农渔耕作用下形成的城市边缘次生湿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它的面积急剧萎缩,植被受干扰,生态脆弱,不久前成立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已经将保护提上日程。该文在报道这类特殊湿地植被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下列问题:何种小生境利于保护本地和湿地植物多样性?入侵种在各种小生境中的影响如何?怎样防控?根据调查,将西溪湿地草本层的小生境分成5种类型:强光高基、弱光(有树遮光)高基、强光低基、强光高渚和强光低渚。采用分层和随机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这5种小生境下的植物群落组成,以重要值作为变量来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并排序。共26个地点,约234m2的样方。结果显示在农渔耕的背景下,水位高低及光照等自然因子对植物组成具有一定的选择作用。强光高基生境物种丰富度最高,其中本土、木本和豆科植物数量最多,而入侵种、湿生物种数量最低;强光低渚生境的情况正好相反。强光高基生境有利于保持本土植物多样性,降低入侵种的竞争能力,但不利于湿地植物的存在;强光低基有中度本土植物多样性及抵御入侵种的能力,有较大的草本比例和湿地植物比例,是一个保持良好的湿地环境。有利于湿地植物的低湿生境目前在西溪比例较低,湿地植物偏少,这主要与西溪先前人类从事农业和渔业活动有关。在去除影响景观、影响本土物种多样性的入侵种的同时,可考虑增加低湿的生境,并补种湿地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入侵物种 群落组成 dca排序 功能群 西溪湿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表土花粉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陈辉 吕新苗 李双成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1-210,共10页
柴达木盆地东部荒漠区 8个样地、 2 3个样点的表土花粉分析较好地揭示了荒漠区花粉组合的特点及其与植被、环境的关系。研究发现 ,荒漠区表土花粉以藜科 (Chenopodiaceae)和蒿属 (Artemisia)为主 ,并以前者占优势地位 ,麻黄属 (Ephedra... 柴达木盆地东部荒漠区 8个样地、 2 3个样点的表土花粉分析较好地揭示了荒漠区花粉组合的特点及其与植被、环境的关系。研究发现 ,荒漠区表土花粉以藜科 (Chenopodiaceae)和蒿属 (Artemisia)为主 ,并以前者占优势地位 ,麻黄属 (Ephedra)亦较常见 ,禾本科(Gramineae)、菊科 (Compositae)植物在群落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花粉百分比含量DCA排序与相关分析发现 ,荒漠区不同植物群落下表土花粉组合特征各不相同 ,而且与相应的植物群落及其所代表的环境特征相一致。荒漠区表土花粉蒿 /藜 (Artemisia/Chenopodiaceae)比对干旱程度具有指示作用 ,比值越小 ,越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东部 表土花粉 dca排序 相关分析 蒿/藜比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地表甲虫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33
11
作者 娄巧哲 徐养诚 +1 位作者 马吉宏 吕昭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1-452,共12页
为了解荒漠地表甲虫的多样性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明确其环境指示作用,评估沙漠工程对荒漠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作者于2010年5–7月采用陷阱法调查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从沙漠腹地到沙漠绿洲交错区不同生境的地表甲虫物种多样性,其... 为了解荒漠地表甲虫的多样性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明确其环境指示作用,评估沙漠工程对荒漠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作者于2010年5–7月采用陷阱法调查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从沙漠腹地到沙漠绿洲交错区不同生境的地表甲虫物种多样性,其中包括沙漠腹地公路防护体系的干扰生境。结果如下:(1)共捕获地表甲虫54,527头,隶属于14科81种,其中拟步甲科和象甲科占绝对优势,数量分别占到93.65%和5.14%;拟步甲科在沙漠腹地的活动密度远大于交错区,而在交错区象甲科种类最多,活动密度也最大;漠王属(Platyope)的种类均表现出明显的风沙土的倾向性,而阿苇长足甲(Adesmia aweiensis)和光滑胖漠甲(Trigonoscelis sublaevigata sublaevigata)则表现出明显的碱化灰漠土的倾向性;(2)不同生境间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活动密度总体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df=32,P<0.05);(3)分别基于地表甲虫群落与优势类群的生境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排序)均表明,沙漠边缘在研究区域中处于中间过渡地位,坡上生境更接近沙漠腹地,垄间更接近交错区;(4)荒漠地表甲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与植被盖度、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及全N、全P含量均存在显著线性相关(P<0.05),其中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最好,活动密度与所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最差,且为负相关;(5)沙漠公路防护体系中的地表甲虫活动密度显著降低,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性均有所下降,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主要种的相对重要值也有较大变化。结论如下:荒漠地表甲虫的多样性特点为丰富度低、多样性低、均匀度差,但优势度高、活动密度高,并且这一特点随着生境从荒漠绿洲交错区到沙漠腹地越趋明显;荒漠地表甲虫在科、属与种的水平上均表现了一定的环境指示作用;土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地表甲虫 物种—多度分析 dca排序 干扰
原文传递
芦芽山亚高山草甸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素清 张金屯 上官铁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62-2067,共6页
芦芽山亚高山草甸是在华北地区最典型的山地草甸之一,该草甸在水土保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 IN 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芦芽山亚高山草甸进行数... 芦芽山亚高山草甸是在华北地区最典型的山地草甸之一,该草甸在水土保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 IN 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芦芽山亚高山草甸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将该草甸划分为13个群丛类型,分别位于不同的海拔高度。分类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植物群丛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较好的验证。DCA排序轴反映了海拔、土壤湿度和坡向的梯度变化,表明海拔高度、水热条件和地形是影响植物群丛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芽山 亚高山草甸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下载PDF
西北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李瑞 张克斌 +3 位作者 刘云芳 王百田 杨晓晖 侯瑞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3,共8页
该文以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四儿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外业调查选择每年的植物生长季节,从东、东北、西、西北4个方向沿着湿地--草... 该文以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四儿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外业调查选择每年的植物生长季节,从东、东北、西、西北4个方向沿着湿地--草原生境梯度布设4条样线,每条样线均超过1km。调查内容包括植物盖度、生物量、密度、频度、高度等,以及土壤环境因子。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和DCA排序方法对四儿滩湿地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同时进行排序轴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秩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14个群丛。第一组为盐生沼泽植被,以湿生、盐生植物为主,代表群丛为芦苇+盐爪爪,主要分布在湿生带;第二组为草甸植被型,以湿生、中生植物为主,代表群丛为白刺+白草群丛,主要分布在湿地--草原交错带;第三组为草原植被型,以中生、旱生的赖草+新疆猪毛菜+苦豆子群丛为主,分布在草原旱生带。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全盐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全N、速效K、有机质等)均是影响植被沿湿地--草原梯度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湿地--草原不同方位间植被分布格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地形及放牧等。此外,该文还对重要值的完善与改进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植物群落 空间分布 TWINSPAN数量分类 dca排序 环境解释
下载PDF
安太堡矿区人工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关系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桂莲 张金屯 郭逍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采用TWINSPAN、DCA和DCCA,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方面对平朔安太堡矿区的人工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63个样方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列举了各群落的特征.DCA... 采用TWINSPAN、DCA和DCCA,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方面对平朔安太堡矿区的人工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63个样方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列举了各群落的特征.DCA排序图明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随着复垦时间的增加,土壤含水量也不断升高.DCCA排序进一步表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所有因子中对植物群落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被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DCCA排序 安太堡矿区 恢复生态学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湿地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文治 张全发 +3 位作者 李天煜 李伟 吴文颖 刘贵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0-224,共5页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 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丹江口库区的湿地植被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TW INSPAN把30个样地划分为14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样地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表...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 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丹江口库区的湿地植被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TW INSPAN把30个样地划分为14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样地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表明土壤类型和生境的水分条件变化是决定丹江口库区湿地植被分布的主导因子。目前的丹江口水库滩涂植被主要由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长刺酸模(Rum ex maritimus)、通泉草(Mazus gracilis)和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等为优势种的偏旱生群落类型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湿地植被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下载PDF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栎群落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胡刚 梁士楚 +1 位作者 张忠华 谢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77-1181,共5页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方法对桂林岩溶石山青冈栎群落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通过TWINSPAN分类,将青冈栎群落60个样方划分为8个群丛类型,探讨了各群丛类型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DCA排序与TWINSPAN分类结果较...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方法对桂林岩溶石山青冈栎群落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通过TWINSPAN分类,将青冈栎群落60个样方划分为8个群丛类型,探讨了各群丛类型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DCA排序与TWINSPAN分类结果较一致,DCA排序较好地体现了各群丛类型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DCA第一排序轴主要反映了坡度的变化梯度;DCA排序图的对角线基本体现了坡向的变化梯度。坡度的变化是影响岩溶石山青冈栎群落物种组成与分布的重要生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栎 岩溶石山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桂林
下载PDF
川西北甘南云冷杉林的DCA排序、环境解释和地理分布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江洪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9-218,共10页
本文应用DCA排序的方法进行了四川西北部和甘肃南部云冷杉林的梯度分析,建立了植物群落梯度环境解释的数学模型和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川西北甘南云冷杉林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生态梯度中最显著并起主导作... 本文应用DCA排序的方法进行了四川西北部和甘肃南部云冷杉林的梯度分析,建立了植物群落梯度环境解释的数学模型和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川西北甘南云冷杉林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生态梯度中最显著并起主导作用的是温度梯度和水分梯度。在水分梯度上,大致有这样的植被序列,由较湿的薛类和杜鹃冷杉及云杉林,中生性的箭竹冷杉林和云杉林,偏旱的高山栎冷杉林和云杉林;处于恢复中期的桦木林的生境也偏旱,但一般不如高山栎林。冷杉林比云杉林更趋于阴湿的生境。在温度梯度上,呈现出灌木云杉林-桦木林-落阔冷杉林-高山栎云杉林-箭竹云杉林-箭竹红桦林-高山栎冷杉林-藓类红桦林-藓类云杉林-箭竹冷杉林-藓云冷杉林-藓类冷杉林-小叶章云杉林-杜鹃冷杉林的排序。基本特征是:川西北和甘南的云杉林的温度需求高于冷杉林。川西北云冷杉林与甘南云冷杉林在DCA排序轴上没有明显的区别。虽然川西北地区云冷杉林的海拔分布高于甘南地区,但是其纬度也低于甘南,故在温度条件上基本一致。在水分梯度上,川西北云冷杉林的湿度要稍大于甘南云冷杉林。利用植物地理分布的数学模型和有关的图、表,详细地分析了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环境解释,并找出了主导的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林 dca排序 云杉 冷杉 环境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27
18
作者 宋爱云 刘世荣 +1 位作者 史作民 董林水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74-1178,共5页
在野外植被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植被数量分析方法对岷江流域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进行TW 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研究了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亚高山草甸共有植物139种,隶属于31科88属.应用数量分类方法将11... 在野外植被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植被数量分析方法对岷江流域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进行TW 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研究了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亚高山草甸共有植物139种,隶属于31科88属.应用数量分类方法将114个样方分为12个群落类型.在分析不同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影响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拔梯度和土壤含水量.DCA排序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第1轴反映了各群落类型所在环境的海拔梯度,从上到下,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群落或植物种的耐寒性越来越强;第2轴基本上反映了各群落类型所在环境的土壤含水量.排序结果与分类结果比较吻合,反映出植物群落类型和物种分布随环境因子梯度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亚高山草甸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山西吕梁山南段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晋鹏 上官铁梁 +3 位作者 孟东平 郭东罡 马晓勇 徐建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5-619,共5页
运用TWINSPAN和DCA相结合的数量生态学方法对吕梁山南段云邱山的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将74个样方划分为18个群丛;分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较好的验证;... 运用TWINSPAN和DCA相结合的数量生态学方法对吕梁山南段云邱山的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将74个样方划分为18个群丛;分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较好的验证;对74个样方和优势种的DCA排序表明影响吕梁山南段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生态因子是水分和土壤,而认为干扰加剧了该区域植被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吕梁山 云邱山
下载PDF
山西北部地区沙棘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上官铁梁 李晶 李秀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452-1456,共5页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山西北部地区沙棘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将山西北部地区沙棘群落划分为14个群系,并论述了各群系的特征.DCA排序进一步说明了群系的分布格局与水分和土壤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组成沙棘灌丛的种群对群落生境...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山西北部地区沙棘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将山西北部地区沙棘群落划分为14个群系,并论述了各群系的特征.DCA排序进一步说明了群系的分布格局与水分和土壤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组成沙棘灌丛的种群对群落生境具有指示作用,能客观反映群落的生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群落 沙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