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木材解剖构造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广华 金浩 +1 位作者 陈瑞英 陈居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8-233,312,共7页
通过观察比较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木材的宏观、显微构造;结合图像测量分析系统测定、分析各种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者均为散孔材,生长轮明显;心材均黄褐色至红褐色;管孔类型均以单管孔为主,偶见径列复管孔;管孔内红褐色树胶明显... 通过观察比较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木材的宏观、显微构造;结合图像测量分析系统测定、分析各种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者均为散孔材,生长轮明显;心材均黄褐色至红褐色;管孔类型均以单管孔为主,偶见径列复管孔;管孔内红褐色树胶明显。交趾黄檀导管细胞以圆柱形细胞为主,而奥氏黄檀导管细胞以鼓形导管细胞为主,两者均有矩形细胞,而纺锤形细胞只在交趾黄檀中可见。两者木纤维均腔小壁厚,壁腔比分别为0.72和0.57;木纤维细胞在横切面均以椭圆形、多角形为主;在纵切面呈纺锤形,少数奥氏黄檀木纤维末端呈树枝状分歧。两者轴向薄壁细胞丰富,在横切面上为同心层式窄带状,其中交趾黄檀在宽度上较奥氏黄檀多1~2个细胞。纵切面上均呈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木射线均由横卧射线细胞组成,两者木射线高度相对接近,两者长宽比分别为6.08和9.23,即前者长宽比较后者小。交趾黄檀和奥氏黄檀均含分室含晶细胞,前者结晶细胞较后者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趾黄檀 奥氏黄檀 宏观构造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奥氏黄檀的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喜明 马景蕃 陈瑞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331-333,338,共4页
对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 Gamble.)的化学成分、金属元素含量及酸碱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奥氏黄檀含有较高的纤维素,丰富的Ca元素,属于酸性木材;对奥氏黄檀苯醇和甲醇2种溶剂抽提液进行气质联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奥氏黄... 对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 Gamble.)的化学成分、金属元素含量及酸碱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奥氏黄檀含有较高的纤维素,丰富的Ca元素,属于酸性木材;对奥氏黄檀苯醇和甲醇2种溶剂抽提液进行气质联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奥氏黄檀共检测出32种化合物成分大于1%,其中,苯醇抽提液共检测出14种化合物,甲醇抽提液检测出19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是醇类和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 Gamble.) 化学成分 GC-MS
下载PDF
Enantiomeric Cephalotaxus alkaloids from seeds of Cephalotaxus oliveri
3
作者 Guang-Xing Yu Jing Wu +2 位作者 Bao-Bao Shi Mei-Fen Bao Xiang-Hai Cai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2022年第1期360-366,共7页
Five undescribed alkaloi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eeds of Cephalotaxus oliveri along with 27 known ones.The new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ased on spectroscopic data including 1D and 2D NMR,MS and calculated ECD spe... Five undescribed alkaloi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eeds of Cephalotaxus oliveri along with 27 known ones.The new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ased on spectroscopic data including 1D and 2D NMR,MS and calculated ECD spectra.Among them,(+)-acetylcephalofortine C was an enantiomeric Cephalotaxine alkaloids.The performed bioassay revealed that those alkaloids were not cytotoxic against cancer cells and had no neuroprotective properties in the HEI-OC-1 cell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phalotaxus oliveri CEPHALOTAXACEAE ALKALOID ENANTIOMER
下载PDF
Otiorhynchus oliveri N.SP.DI CURCULIONIDE DELLA SPAGNA E NOTE SUL GRUPPO DI O.andarensis REITTER,1913(Coleoptera)
4
作者 MASSIMO MEREGALLI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1990年第1期191-199,共9页
Otiorhynchus oliveri,n.sp.of Curculionid from Spain and notes on some taxa of the O.andarensis Reitter,1913,group.The new species belongs to the group of O.andarensis Reitter and ischaracterized by the deeper and dens... Otiorhynchus oliveri,n.sp.of Curculionid from Spain and notes on some taxa of the O.andarensis Reitter,1913,group.The new species belongs to the group of O.andarensis Reitter and ischaracterized by the deeper and denser punctures,the male metatibia lacking spinose processes and genitalia.Type locality:Catòute Mount,in Leon province,on rocky limestone outcrops at 1,900 metres a.s.l.Someremarks on the chorology and bioecology of other species of the group are also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 COLEOPTERA Otiorhynchus oliveri N.SP.DI CURCULIONIDE DELLA SPAGNA E NOTE SUL GRUPPO DI O.andarensis REITTER 1913 DI
原文传递
篦子三尖杉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和种间关系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宗慧 郎学东 +1 位作者 李帅锋 苏建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3-478,共6页
通过对云南、贵州和江西3省天然分布的篦子三尖杉的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基于2×2联列表x2检验、联结系数和种间协变分析篦子三尖杉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是群落中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最大... 通过对云南、贵州和江西3省天然分布的篦子三尖杉的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基于2×2联列表x2检验、联结系数和种间协变分析篦子三尖杉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是群落中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种群。群落中重要值与Levins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重要值越大,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越大。Schoener指数表明,有92.63%的种对不存在生态位重叠或生态位重叠较弱,其中,篦子三尖杉与其它优势种群之间存在较小的生态位重叠。x2-检验结果表明,中性联结的种对占64.74%,其中,篦子三尖杉与其它优势种群之间的种间联结均为中性联结;群落所有优势种群之间正负联结系数种对的比率为0.91,而负协变的种对也要多于正协变的种对,篦子三尖杉与杉木表现为显著的负协变,与其它种群之间则无显著地协变相关。群落中种群之间不存在较大的利用性竞争,这与篦子三尖杉长期适宜沟谷溪边较少受到外部干扰群落稳定性相对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种间联结 种间协变 生态位
下载PDF
篦子三尖杉的遗传多样性及濒危原因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少瑜 司马永康 方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32,共4页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篦子三尖杉玉溪种源的7种等位酶,并分析了此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繁育系统。结果表明,此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多态位点比率为35.7%,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5,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128,观察杂合度为0.105...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篦子三尖杉玉溪种源的7种等位酶,并分析了此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繁育系统。结果表明,此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多态位点比率为35.7%,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5,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128,观察杂合度为0.105;内繁育系数为0.18,存在一定的内繁育现象。结合种子特性、自然更新及人为干扰等因素,探讨了篦子三尖杉濒危的原因。同时,针对其濒危现状和濒危原因,提出了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遗传多样性 濒危原因 繁育系统 保护 凝胶电泳技术
下载PDF
中国特有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护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煜 胡玉熹 +1 位作者 林金星 王献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9-254,共6页
本文综述了我国特有植物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oliveriMast.)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外部形态特征、苗端、幼茎、叶、树皮、木材的内部结构、生殖生物学特性、花粉形态、化学成分、地理分布和分类地位等,最... 本文综述了我国特有植物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oliveriMast.)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外部形态特征、苗端、幼茎、叶、树皮、木材的内部结构、生殖生物学特性、花粉形态、化学成分、地理分布和分类地位等,最后初步分析了篦子三尖杉的濒危机制,并提出了几项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杉 生物学特性 保护措施
下载PDF
篦子三尖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艾启芳 陈名慧 梁娴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是我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在篦子三尖杉的保护生物学、群落结构、遗传多样性、繁殖、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建议,为进一步加强篦子三尖杉的研...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是我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在篦子三尖杉的保护生物学、群落结构、遗传多样性、繁殖、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建议,为进一步加强篦子三尖杉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群落结构 遗传多样性 繁殖 保护
下载PDF
濒危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郎学东 苏建荣 +3 位作者 张志钧 李帅峰 刘万德 缪迎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735,共9页
研究了云南、贵州和江西自然分布的8个篦子三尖杉群落。群落共有微管属植物108科,235属,336种。篦子三尖杉在群落中是主要层的共优种或伴生种,但随着生境条件不一致,这些篦子三尖杉生长地的植物群落类型也各不相同。群落组成上以樟科和... 研究了云南、贵州和江西自然分布的8个篦子三尖杉群落。群落共有微管属植物108科,235属,336种。篦子三尖杉在群落中是主要层的共优种或伴生种,但随着生境条件不一致,这些篦子三尖杉生长地的植物群落类型也各不相同。群落组成上以樟科和蔷薇科等为主要优势科,山胡椒属和荚蒾属等属为主要优势属,伊桐、灯台树、木姜子、八角枫、短梗大参、大叶方竹、毛竹等是主要优势种;群落外貌特征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近似,生活型组成以高位芽植物为主,高位芽植物(Ph.)、地上芽植物(Ch.)、地面芽植物(H.)、隐芽植物(Cr.)和一年生植物(Th.)分别占62.78%、12.67%、9.73%、12.29%和2.53%。叶级以微型叶为主(68.49%),无大型叶和巨型叶。叶质以纸质叶所占比例最大(55.89%),膜质叶最小(4.93%)。叶型以单叶为主(76.99%),全缘叶和非全缘叶近相等;从群落结构上看,8个群落的乔灌木个体在水平空间均呈集群分布状态,而群落以高于3.5 m以上的层次在群落中占优势,平均盖度为68.71%。从目前的静态生命表看,道真县、江口县、台江县、镇远县的篦子三尖杉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而芦溪县、凯里市、屏边县和新平县的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此外,不同群落之间具有物种多样性水平明显不同,群落之间的共有种少,相似程度较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种 篦子三尖杉 群落特征
下载PDF
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的诱导 被引量:7
10
作者 吕梅 王瑞辉 +2 位作者 曹基武 姚利辉 刘春林 《湖南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7-9,共3页
以篦子三尖杉的幼茎和嫩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不同激素及不同浓度组合对其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幼茎比嫩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MS+NAA 1 mg.L-1+6-BA 0.15 mg.L-1+2,4-D 1 mg.L-1是诱导幼茎愈伤组织的最佳... 以篦子三尖杉的幼茎和嫩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不同激素及不同浓度组合对其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幼茎比嫩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MS+NAA 1 mg.L-1+6-BA 0.15 mg.L-1+2,4-D 1 mg.L-1是诱导幼茎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达100%;MS培养基相比B5培养基更适合篦子三尖杉嫩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幼茎在75%的酒精中消毒1 m in,在0.1%的升汞溶液中浸泡15 m in,其消毒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诱导
下载PDF
雨水篦子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鹏 李曦淳 +2 位作者 宋启元 官超 杨敏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第3期85-86,94,共3页
基于水工模型试验,对雨水篦子体型对水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得出了水力参数与栅条角度间的关系,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政工程 雨水篦子 水力特性 模型试验 体型研究
下载PDF
篦子三尖杉产高三尖杉酯碱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洁 赵杰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为从药用植物篦子三尖杉中分离筛选产高三尖杉酯碱的内生真菌,采用枝叶外植体表面消毒后接种在PDA平板基上培养的方法分离筛选内生真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HPLC分析和ITS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0个菌株菌落形态和显微结构有明显差... 为从药用植物篦子三尖杉中分离筛选产高三尖杉酯碱的内生真菌,采用枝叶外植体表面消毒后接种在PDA平板基上培养的方法分离筛选内生真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HPLC分析和ITS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0个菌株菌落形态和显微结构有明显差异,其中,gyzy-7、gyzy-8、gyzy-9和gyzy-11具产孢结构;gyzy-6、gyzy-8和gyzy-9可产生高三尖杉酯碱;gyzy-6为裂褶菌属,gyzy-8为叶点霉属,gyzy-9为平革菌属真菌。从篦子三尖杉中初步分离出产高三尖杉酯碱的内生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内生真菌 高三尖杉酯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南岳篦子三尖杉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夏江林 何逢斌 +4 位作者 赵丛笑 李水林 肖长城 李建林 肖华清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5年第4期51-54,共4页
采用样方法,对南岳境内的野生篦子三尖杉株群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1 500m2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23种,隶属于69科99属,群落优势科不明显,种类主要集中在单种的科属内。植物生活型谱以小高位芽为主的木本植物占... 采用样方法,对南岳境内的野生篦子三尖杉株群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1 500m2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23种,隶属于69科99属,群落优势科不明显,种类主要集中在单种的科属内。植物生活型谱以小高位芽为主的木本植物占优势,叶的生活期以夏绿叶为主,常绿叶次之,群落外貌较整齐,冠面颜色黄绿色,结构层次明显,群落中乔木种类稀少,个体数较多,优势种为毛竹,灌木层的种类和个体数最多,优势种为篦子三尖杉等。该群落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有13个分布区类型,温带性成分占52.53%,热带性成分占38.38%,说明该群落植物属具有较强的温带性质,并表现出该区域植物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该群落多样性指数不高,各层次的丰富度格局为灌木层>草本层>藤本层>乔木层,多样性格局、均匀度格局和生态优势度局均为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南岳
下载PDF
篦子三尖杉ISSR-PCR体系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应站明 杨明照 苏应娟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8-301,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适合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影响ISSR-PCR的模板、引物、Mg2+、dNTP、Taq酶等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篦子三尖杉ISSR-PCR扩增的最佳体系,即20μl的反应体系中包括:1μl 10×PC...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适合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影响ISSR-PCR的模板、引物、Mg2+、dNTP、Taq酶等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篦子三尖杉ISSR-PCR扩增的最佳体系,即20μl的反应体系中包括:1μl 10×PCRbuffer、2.5 mmol/LMg2+、0.2 mmol/L dNTPs、0.25mol/L的ISSR引物、1.5UTaqDNA聚合酶、50 ng模板DNA。运用优化的体系对江西武功山篦子三尖杉总DNA进行ISSR-PCR扩增,获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ISSR 正交设计 PCR
下载PDF
篦子三尖杉的居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玉嫔 司马永康 +3 位作者 方波 余鸿 王跃华 赵文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48-54,共7页
为了更好地掌握珍贵药用植物篦子三尖杉的居群结构及动态情况,对云南省新平县篦子三尖杉林12个样方进行调查,分析篦子三尖杉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相对年龄结构完整... 为了更好地掌握珍贵药用植物篦子三尖杉的居群结构及动态情况,对云南省新平县篦子三尖杉林12个样方进行调查,分析篦子三尖杉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相对年龄结构完整,呈现明显的纺锤形,幼苗和成树个体的储备特别少,居群属衰退型居群;其高度结构完整,居群个体高度发育是连续的,在群落中属连续型居群;其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集群分布,Ⅲ级幼树阶段开始变成随机分布;其成长可分为幼苗、幼树、成树和老树等4个时期,幼苗时期死亡率最低,老树时期死亡率最高;其居群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Ⅰ型,居群处于衰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居群结构 动态 生命表 存活曲线
下载PDF
篦子三尖杉的生物碱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16
作者 姜春宇 高贵文 +7 位作者 王璇 马高鹏 孙雯 谈佳沂 贾桂燕 华会明 韩通 赵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4-89,126,共7页
为研究篦子三尖杉的化学成分,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和波谱手段,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生物碱类成分。其中博落回碱(7)、(2Z)-1,2-二氢-2-(1H-吲哚-3-亚甲基)-3H-吲哚-3-酮(8)、1-甲氧基-3-吲哚乙腈(9)、4-甲氧基-1H-吲哚-3-甲... 为研究篦子三尖杉的化学成分,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和波谱手段,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生物碱类成分。其中博落回碱(7)、(2Z)-1,2-二氢-2-(1H-吲哚-3-亚甲基)-3H-吲哚-3-酮(8)、1-甲氧基-3-吲哚乙腈(9)、4-甲氧基-1H-吲哚-3-甲醛(10)、吲哚-3-甲醛(11)为首次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CCK-8法测试了化合物1~11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体外抗增殖能力,异三尖杉酯碱(1)和三尖杉酯碱(2)对三种肿瘤细胞显示了显著的抗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生物碱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武功山篦子三尖杉群落特征及其保护
17
作者 方全 刘以珍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6期5-8,14,共5页
[目的]了解武功山篦子三尖杉种群的生长状况。[方法]对武功山篦子三尖杉群落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对群落植物区系、生活型、种-多度格局、垂直结构和篦子三尖杉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武功山篦子三尖杉群落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 [目的]了解武功山篦子三尖杉种群的生长状况。[方法]对武功山篦子三尖杉群落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对群落植物区系、生活型、种-多度格局、垂直结构和篦子三尖杉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武功山篦子三尖杉群落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向区系平衡点过渡;生活型以高位芽为主,占比为60%;种-多度格局为对数函数关系,得到拟合曲线y=24.07ln(x)+0.74(R^(2)=0.9775);群落分为乔、灌、草3层,树高级拟合曲线为y=200.57x^(-1.391)(R^(2)=0.8733);篦子三尖杉种群年龄结构呈稳定型。[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篦子三尖杉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种-多度格局 垂直结构 年龄结构 区系 生活型
下载PDF
江西篦子三尖杉地理分布及主要群落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符潮 卢建 +1 位作者 李中阳 刘仁林 《江西科学》 2017年第1期16-22,46,共8页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是我国特有古老孑遗植物之一。探讨了江西篦子三尖杉的地理分布、群落特征以及江西与全国篦子三尖杉的关系,结果表明:1)江西的篦子三尖杉群落主要分布在萍乡、安福、遂川、大余、崇义、南丰、铜鼓、奉新...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是我国特有古老孑遗植物之一。探讨了江西篦子三尖杉的地理分布、群落特征以及江西与全国篦子三尖杉的关系,结果表明:1)江西的篦子三尖杉群落主要分布在萍乡、安福、遂川、大余、崇义、南丰、铜鼓、奉新、修水等地;其中江西南丰和遂川分别为篦子三尖杉的最东沿和最低海拔区域(288 m);2)我国篦子三尖杉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武夷山脉以西,海拔为300~2200 m的亚热带地区,显然,江西南丰是篦子三尖杉的分布东缘;其次,全国而言篦子三尖杉呈"零星块状"分布,即大陆型"微间断分布"格局;3)篦子三尖杉群落特点:多分布于溪谷两侧的阔叶林下,群落小,多为增长型结构,稳定性和恢复性差,易受干扰,适合就地保护或种植于武功山以南低海拔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篦子三尖杉 地理分布 群落特征
下载PDF
珍稀植物篦子三尖杉潜在分布范围及气候变化影响预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增力 胡理乐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2,共8页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了解篦子三尖杉分布范围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助于该物种的保护。利用文献和标本库分布记录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分析篦子三尖杉在我...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了解篦子三尖杉分布范围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助于该物种的保护。利用文献和标本库分布记录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分析篦子三尖杉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并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CMIP6气候数据预测4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篦子三尖杉未来80年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1)最干燥月份降水量、坡度和年降水量是影响篦子三尖杉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2)篦子三尖杉高适宜生境(适宜生境以下简称适生区)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7%,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山地、武陵山系—神农架、雪峰山、南岭、罗霄山、大别山、皖南山地—天目山、武夷山—浙南山地、戴云山和台湾中央山脉;但篦子三尖杉西南部种群(位于云南省)不处于模型预测的高适生范围内,这可能与当地明确位置的点位相对较少和微生境有关;3)总体上来看,篦子三尖杉的分布格局对未来气候暖湿化的响应不太敏感,在未来4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篦子三尖杉高适生区的空间分布没有显著变化,而篦子三尖杉低、中、高3个等级的适生区面积和适生区总面积普遍扩大,对于极高适生区面积,除了在SSP245的情景下极高适生区面积将持续下降外,其余情景极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潜在分布
下载PDF
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的诱导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露 曹福祥 +1 位作者 龙绛雪 董旭杰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2期74-77,共4页
为给今后大规模地细胞培养生产三尖杉"双酯碱"或利用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以篦子三尖杉的嫩叶为外植体,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愈伤组织进行了诱导实验,结果表明:叶片用酒精浸泡30~40s,经升汞溶液灭菌12min,... 为给今后大规模地细胞培养生产三尖杉"双酯碱"或利用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以篦子三尖杉的嫩叶为外植体,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愈伤组织进行了诱导实验,结果表明:叶片用酒精浸泡30~40s,经升汞溶液灭菌12min,诱导效果最好;诱导叶片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4-D1.0mg·L-1+NAA2.0mg·L-1+6-BA0.5mg·L-1+KT0.5mg·L-1。还就叶片的取材部位和取材时间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叶片的叶基部分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较高;适宜的采样时间为8~10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愈伤组织 诱导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