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本构模型的某公路高填方路基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维义 姬同旭 李昌龙 《路基工程》 2020年第3期137-139,160,共4页
以贵州某高速公路4级高填方路基为依托,选取典型断面运用Abaqus软件建立计算模型,然后应用D-P本构关系对不同填高进行沉降变形模拟,以获取相应的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和地基的最大沉降量均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路基中部沉降量最... 以贵州某高速公路4级高填方路基为依托,选取典型断面运用Abaqus软件建立计算模型,然后应用D-P本构关系对不同填高进行沉降变形模拟,以获取相应的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和地基的最大沉降量均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路基中部沉降量最大,并向两侧逐渐降低,整体呈“U”字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高填方路基 ABAQUS软件 D-p本构模型 路基沉降
下载PDF
竖向受荷横截面异形桩弹塑性变分解
2
作者 李籼橙 周航 亓戈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33,I0008,共13页
现有计算理论无法严格考虑弹塑性土中竖向受荷横截面异形桩的异形效应。针对该问题,基于虚功原理推导出桩-弹塑性土模型的控制方程,采用保角变换技术克服了复杂边界条件控制方程求解问题,结合双曲形D-P本构模型的本构积分算法获得弹塑... 现有计算理论无法严格考虑弹塑性土中竖向受荷横截面异形桩的异形效应。针对该问题,基于虚功原理推导出桩-弹塑性土模型的控制方程,采用保角变换技术克服了复杂边界条件控制方程求解问题,结合双曲形D-P本构模型的本构积分算法获得弹塑性土中竖向受荷横截面异形桩的半解析算法,建立了能够考虑横截面异形效应的竖向受荷横截面异形桩荷载传递理论模型。将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和计算的高效性。最后,通过参数分析探讨了横截面异形效应对荷载沉降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荷载下,横截面异形效应对桩顶沉降影响不大;横截面异形效应主要对桩的极限承载力大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土 横截面异形桩 虚功原理 保角变换 D-p本构模型 荷载传递
下载PDF
玉米秸秆粉料单模孔压缩成型过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月铢 白雪卫 李永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7-242,共6页
为了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模拟玉米秸秆粉料,建立了秸秆粉料的D-P材料本构模型,并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确定了秸秆粉料的粘聚力及内摩擦角。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了秸秆粉料和单模孔成型模具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热应力耦合... 为了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模拟玉米秸秆粉料,建立了秸秆粉料的D-P材料本构模型,并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确定了秸秆粉料的粘聚力及内摩擦角。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了秸秆粉料和单模孔成型模具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热应力耦合分析来模拟秸秆粉料在模具模孔中被挤压的全过程。根据分析得到的玉米秸秆粉料模型被挤压后的变形及受力的规律,确定了秸秆粉料的变形特点、受力特点和时间-应变关系,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为模具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粉料压块 有限元分析 D-p本构模型 热应力耦合
下载PDF
地下高压钢筋混凝土岔管结构围岩稳定分析
4
作者 王俊 杨海红 王铭明 《云南水力发电》 2021年第7期97-100,共4页
地下岔洞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分析的研究一直是工程界研究的热点。结合工程实例,对高水头地下岔洞岩体围岩施工开挖期的稳定性分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中采用适用于岩石受荷的屈服准则及其关联流动法则的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对地下... 地下岔洞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分析的研究一直是工程界研究的热点。结合工程实例,对高水头地下岔洞岩体围岩施工开挖期的稳定性分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中采用适用于岩石受荷的屈服准则及其关联流动法则的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对地下岩体岔洞围岩的稳定性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出岔洞围岩关键部位位移、应力及塑性区的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岔洞 围岩稳定分析 弹塑性本构模型 D-p本构模型
下载PDF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压实工艺参数研究
5
作者 张翠红 窦益华 +1 位作者 曹学鹏 贺雨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9,29,共7页
为了精准预测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达到目标密实度所需的压路机压实工艺参数组合,基于该混合料压实流变时变特性及压实Bodner-Partom(B-P)本构模型,采用数值仿真和路面压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首先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得到B-P... 为了精准预测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达到目标密实度所需的压路机压实工艺参数组合,基于该混合料压实流变时变特性及压实Bodner-Partom(B-P)本构模型,采用数值仿真和路面压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首先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得到B-P材料模型,然后将阶段性变化的B-P模型参数代入压实组合仿真分析中,最后开展路面压实试验,进一步得到压实工艺参数优化组合。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由仿真结果得到3个低频高幅高速组合,3个组合作用后沿轮宽方向的混合料竖向应变值减小幅度均较大,在路面深度6 cm处的混合料竖向应变衰减幅度值均较小,其中组合六的衰减幅度值为最小,路面目标成型厚度可控制在7 cm以下。路面压实试验表明,组合六(低频高幅高速压实6遍)的有效压实能量偏大,应将组合六的压实遍数优化为:低频高幅高速压实5遍+高频低幅高速压实2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 压实流变时变特性 B-p本构模型参数 路面压实工艺参数组合
下载PDF
基于Bodner-Partom模型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黏弹塑压实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翠红 曹学鹏 +3 位作者 焦生杰 徐信芯 职统超 付耀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1-48,共8页
为揭示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中的黏弹塑性变形特性及其变形机理,结合现场路面压路机的施工工艺参数,采用万能试验机压缩试验模拟该混合料的压实过程。针对试验循环荷载力学响应曲线变形特征,引入有效平均应力构建混合料压实变形的... 为揭示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中的黏弹塑性变形特性及其变形机理,结合现场路面压路机的施工工艺参数,采用万能试验机压缩试验模拟该混合料的压实过程。针对试验循环荷载力学响应曲线变形特征,引入有效平均应力构建混合料压实变形的Bodner-Partom本构模型。通过对应变-时间的非线性拟合识别出该混合料的B-P模型参数值,进而揭示压实过程中混合料的黏弹塑性动态流变特性及变形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压缩试验可充分反映混合料压实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变形特性;随着循环荷载次数的增加,混合料塑性和黏塑性变形减小而弹性和黏弹性变形增大。据混合料复压阶段的黏塑性变形规律导出试样空隙率的计算式,进而获得有效平均应力随试样空隙率的变化规律。B-P本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黏性参数η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说明混合料在压实过程中黏性增强;应变率敏感系数n1基本保持不变,表明压实过程中混合料温度相对稳定;参数值Z,D0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分别呈递增、递减的规律,前者显示随着混合料被进一步压实其非弹性变形抵抗力增大,进而导致塑性和黏塑性应变逐渐减小,后者显示塑性应变率减小,表明单次循环荷载下塑性变形占总变形量的比例逐渐减小。B-P模型参数值可准确表征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与时间和荷载相关的黏弹塑性流变特性,重构后的B-P本构模型可有效揭示混合料压实过程中的黏弹塑性变形机理,可为深入研究其压实流变性能和路面压实工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 压缩试验 黏弹塑性 B-p本构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D-P统计本构模型的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张嘉威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10期184-186,M0021,共4页
在Drucker-Prager准则以及微元服从Weibull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测围岩的受力变形特点,将损伤变量进行修正优化,建立了能够反映受力全过程的三维D-P统计本构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某工程隧道围岩进... 在Drucker-Prager准则以及微元服从Weibull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测围岩的受力变形特点,将损伤变量进行修正优化,建立了能够反映受力全过程的三维D-P统计本构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某工程隧道围岩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分析了开挖结果及稳定性,并采取了处理措施,使得对实际工程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统计本构模型 隧道 围岩 稳定性
下载PDF
P2PSand和Finn本构模型在水库土石坝液化模拟中对比
8
作者 牛金帝 张西文 +2 位作者 邱宇 扈萍 陈子俊 《华北地震科学》 2023年第4期66-71,共6页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水库土石坝饱和砂土坝基可液化土层的影响规律,以某水库土石坝为背景,运用FLAC3D分析Practical Two-surface Plastic Sand(简称P2PSand)本构模型和Finn本构模型下的水库土石坝可液化粉砂层的液化分布规律、坝体变形...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水库土石坝饱和砂土坝基可液化土层的影响规律,以某水库土石坝为背景,运用FLAC3D分析Practical Two-surface Plastic Sand(简称P2PSand)本构模型和Finn本构模型下的水库土石坝可液化粉砂层的液化分布规律、坝体变形特点以及坝坡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P2PSand模型下可液化粉砂层的液化程度、范围以及水库土石坝坝体位移均大于Finn模型,水平位移较显著;两种本构模型下水库土石坝坝体均出现两条明显的滑动面,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土石坝 动力响应 p2pSand本构模型 Finn本构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