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料肉组成对低温乳化香肠质构特性的影响及其配方优化 被引量:29
1
作者 徐宝才 孙建清 +2 位作者 周辉 祝义亮 周光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以8种禽畜肉(鸡胸肉、鸡腿肉、猪腿肉、猪碎肉、鸡皮、鸭皮、3∶7肉和猪腮肉)为研究对象,研究原料肉组成对低温乳化香肠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优化原料肉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4种蛋白质原料肉中,采用... 以8种禽畜肉(鸡胸肉、鸡腿肉、猪腿肉、猪碎肉、鸡皮、鸭皮、3∶7肉和猪腮肉)为研究对象,研究原料肉组成对低温乳化香肠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优化原料肉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4种蛋白质原料肉中,采用鸡胸肉制作的低温乳化香肠具有最好的质构特性,产品的硬度、内聚性和咀嚼度均最大,其余的由大到小依次为猪腿肉、鸡腿肉、猪碎肉;在4种脂肪类原料肉中,采用3∶7肉(在猪胴体分割时产生的一种高脂肪含量的碎肉,m(瘦肉)∶m(肥肉)=3∶7)或鸡皮具有良好的质构特性,而采用鸭皮和猪腮肉均较差。通过感官评价可知,制作低温乳化香肠时蛋白类原料肉优先采用鸡胸肉,其次为猪腿肉或鸡腿肉,猪碎肉最差;而脂肪类原料肉优先采用3∶7肉或鸡皮,鸭皮和猪腮肉的感官评分较低。由混料试验可知,当鸡胸肉、猪碎肉、鸡皮与3∶7肉质量之比为0.25∶0.25∶0.4∶0.1时,低温乳化香肠的感官总分最高为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肉 低温乳化香肠 质构 感官评价 D-最优混料设计
下载PDF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的祛寒逐风颗粒制备工艺及其物理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毕映燕 李俊江 +3 位作者 李季文 闫志攀 张志瑞 李喜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891-5898,共8页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 D)理念对祛寒逐风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颗粒剂进行物理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以干浸膏粉为主药,选取成型率、休止角、吸湿率、溶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工艺参数,运用D-最优混料...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 D)理念对祛寒逐风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颗粒剂进行物理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以干浸膏粉为主药,选取成型率、休止角、吸湿率、溶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工艺参数,运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辅料种类。以二级物理指标相对均齐度指数、松密度、振实密度、水分、吸湿率、豪斯纳比、休止角为评价指标,建立物理指纹图谱,评价不同批次颗粒剂质量的一致性。结果祛寒逐风颗粒的制备工艺为以可溶性淀粉-糊精(3∶2)为辅料,药辅比1∶2,30 m L 80%乙醇为润湿剂。5批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9。结论祛寒逐风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物理指纹图谱科学合理,为中药制剂制备工艺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寒逐风颗粒 质量源于设计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D-最优混料设计 物理指纹图谱 相对均齐度指数 松密度 振实密度 水分 吸湿率 豪斯纳比 休止角 质量一致性
原文传递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尼莫地平骨架片的处方 被引量:25
3
作者 晋兴华 张慧 +3 位作者 赵振宇 肖莉 张丹 王妍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6-520,共5页
目的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尼莫地平骨架片的处方。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海藻酸钠和乳糖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3,6,9和12h取样时间点的体外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选用最佳的数学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 目的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尼莫地平骨架片的处方。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海藻酸钠和乳糖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3,6,9和12h取样时间点的体外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选用最佳的数学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绘制等高线图;以设定的3,6,9和12h的累积释放度为目标值,通过等高线叠加图预测最优处方,最后对最优处方进行验证。结果由最佳回归模型可知3个考察因素和4个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5个验证处方骨架片体外释放的实验值与预测值非常接近;经相似因子(f2)检验,最优处方骨架片的释药曲线与零级释药曲线基本一致。结论D-最优混料设计可用于尼莫地平骨架片处方的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准确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D-最优混料设计 缓释骨架片 处方优化
原文传递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美洲大蠊乳膏的基质配方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臻 傅超美 +4 位作者 胡慧玲 盛菲亚 廖婉 高飞 徐晓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优化美洲大蠊乳膏的基质配方。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空白乳膏基质的外观、涂展性、离心稳定性、耐寒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5个指标对基质进行评价,确定最优基质配方;同时对主药美洲大蠊药材提取物的加药量进行考察。结果美洲大蠊... 目的优化美洲大蠊乳膏的基质配方。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空白乳膏基质的外观、涂展性、离心稳定性、耐寒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5个指标对基质进行评价,确定最优基质配方;同时对主药美洲大蠊药材提取物的加药量进行考察。结果美洲大蠊乳膏的基质配方为甘油11.00 g、硬脂酸14.00 g、三乙醇胺3.50 g、液体石蜡18.00 g、石蜡10.00 g、水43.50 g;主药加药量为1 g。结论 D-最优混料设计可以较为简便且全面地同步优化出基质配方中每一因素的最优取值,进而使整个配方在外观及物理性质上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混料设计 美洲大蠊 基质配方 乳膏 涂展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复合酶法提取石榴籽多糖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占一 张立华 +3 位作者 王玉海 戴博 郑丹丹 王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9-25,共7页
探讨应用复合酶法提取石榴籽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优化复合酶配比,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得出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水平,进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复合酶最优配... 探讨应用复合酶法提取石榴籽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优化复合酶配比,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得出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水平,进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复合酶最优配比为果胶酶24.2%、纤维素酶67.2%、甘露聚糖酶8.6%;并以此参数为基础,得到复合酶法提取石榴籽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0∶1(mL/g)、介质pH 4.5、酶解温度48.5℃、酶解时间287 min,在此条件下,石榴籽多糖得率为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 多糖 复合酶法 D-最优混料设计 响应面分析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基于AHP-CRITIC的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复方黄芪乳膏处方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永洁 孙铭忆 +6 位作者 邓莉莉 赵颖 刘鑫 刘欣妍 刘葭 吴清 李园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16,共7页
目的:优化复方黄芪乳膏的处方并对其流变学性质进行评价。方法:以复方黄芪乳膏的外观性状、涂展性和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CRITIC),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目的:优化复方黄芪乳膏的处方并对其流变学性质进行评价。方法:以复方黄芪乳膏的外观性状、涂展性和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CRITIC),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合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复方黄芪乳膏的处方,并对其流变学性质进行评价。结果:按AHP-CRITIC混合加权法得到外观性状、涂展性和稳定性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85,0.282和0.532,D-最优混料设计得到复方黄芪乳膏最优基质处方为液体石蜡3.70 g,白凡士林2.00 g,硬脂酸2.00 g,十二烷基硫酸钠5.90 g,甘油6.00 g,提取液20.40 g。复方黄芪乳膏流变学参数为非牛顿指数<1,储能模量>损耗模量。结论:优选的基质处方稳定可行。复方黄芪乳膏外观良好,是剪切变稀型非牛顿流体,黏度和延展性符合工业生产及临床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芪乳膏 D-最优混料设计 层次分析法 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流变学 涂展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D-最优混料设计结合多种力学指标优化柴栀凝胶贴膏的基质处方及其体外释放透皮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章烨雯 于竞新 +5 位作者 王景雁 茹庆国 刘艳 王逸飞 林红梅 吴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6-1053,共8页
该研究旨在优化柴栀凝胶贴膏的基质配方以及评价其体外释放与透皮行为。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通过探子初黏力试验,180度剥离强度试验和胶强度试验测定凝胶贴膏的黏性指标,包括初黏力,黏接力和内聚力,确定最优基质处方。采用改良Franz扩... 该研究旨在优化柴栀凝胶贴膏的基质配方以及评价其体外释放与透皮行为。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通过探子初黏力试验,180度剥离强度试验和胶强度试验测定凝胶贴膏的黏性指标,包括初黏力,黏接力和内聚力,确定最优基质处方。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有效成分栀子苷为指标,研究凝胶贴膏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性能。柴栀凝胶贴膏的基质配方为NP700,甘羟铝,酒石酸,甘油,PVP K90,蒸馏水(9∶0.7∶0.8∶30∶5∶30.5)。凝胶贴膏中栀子苷24 h体外释放(77.02±3.73)%,经皮渗透速率为7.25μg·cm^(-2)·h^(-1),24 h累积渗透量为(156.22±4.90)μg·cm^(-2)。最优基质处方下制备的柴栀凝胶贴膏具有良好的黏性,栀子苷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体外透皮接近零级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混料设计 黏性指标 凝胶贴膏 体外释放 透皮评价
原文传递
乌芍止痒颗粒成型工艺 被引量:18
8
作者 郭志烨 杨明 +3 位作者 韩丽 刘李梅 钱枚 邹文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42-1946,共5页
目的研究乌芍止痒颗粒(何首乌、白鲜皮、赤芍、醋延胡索等)的制备工艺及最优处方,并对最佳成型颗粒的物理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制粒情况为指标,对润湿剂种类、润湿剂用量和搅拌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和制粒情况... 目的研究乌芍止痒颗粒(何首乌、白鲜皮、赤芍、醋延胡索等)的制备工艺及最优处方,并对最佳成型颗粒的物理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制粒情况为指标,对润湿剂种类、润湿剂用量和搅拌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和制粒情况为指标,对填充剂种类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吸湿率为指标,D-最优混料设计对填充剂最优配比进行考察。再对最佳成型颗粒进行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溶化性、颗粒粒度测定。结果乌芍止痒颗粒最佳成型工艺为以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0.335∶0.360∶0.305)为填充剂,干膏粉与填充剂按1∶1比例混匀,以干膏粉用量0.2倍的70%乙醇为润湿剂,搅拌30 s后制粒。最佳成型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9%,流动性、溶化性以及颗粒粒度均合格。结论 D-最优混料设计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芍止痒颗粒 止痒剂 成型工艺 单因素试验 D-最优混料设计
下载PDF
自乳化释药系统(SEDDS)对姜黄素类组分增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柯秀梅 杨荣平 +4 位作者 郭响香 周文杰 陈小川 梁旭明 王云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5-941,共7页
目的探讨自乳化释药系统(SEDDS)对多组分同时增溶的可行性。方法以姜黄素类组分为模型药物,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SEDDS处方,以对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的载药量、SEDDS的粒径和乳化时间为指标对SEDDS进行优化并对... 目的探讨自乳化释药系统(SEDDS)对多组分同时增溶的可行性。方法以姜黄素类组分为模型药物,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SEDDS处方,以对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的载药量、SEDDS的粒径和乳化时间为指标对SEDDS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探讨SEDDS对多成分同时增溶的可行性。结果优化得SEDDS最佳处方为Obleique CC497-聚山梨酯20-Transcutol P(0.21∶0.50∶0.29),SEDDS粒径为(248.8±3.4)nm,乳化时间为(70±1)s。37℃时,SEDDS对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的最大载药量分别为2.298、12.220、52.561 mg/g,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107、0.661、1.648 mg/mL。结论SEDDS能实现对多组分的同时增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乳化释药系统 增溶 姜黄素 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去甲氧基姜黄素 D-最优混料设计
原文传递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寒痹舒凝胶膏剂的基质组成及其体外评价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东盼 田雪峰 +6 位作者 蔡学军 陈照林 张超 王海洋 马秉智 陆进 吴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45-1453,共9页
目的优化寒痹舒凝胶膏剂的基质配方并研究其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行为。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含药凝胶膏剂的初黏力、持黏力和胶强度3个指标对基质组成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基质配方并进行验证试验;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蛇床子素为... 目的优化寒痹舒凝胶膏剂的基质配方并研究其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行为。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含药凝胶膏剂的初黏力、持黏力和胶强度3个指标对基质组成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基质配方并进行验证试验;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蛇床子素为指标进行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性能的研究。结果寒痹舒凝胶膏剂的基质配方为NP700 6.97g、甘羟铝0.30 g、酒石酸0.25g、甘油35.00 g、PVPK90 3.87g、蒸馏水43.61 g;寒痹舒流浸膏10 g。凝胶膏中蛇床子素24 h体外释放达到(63.30±0.05)%,经皮渗透速率为0.16μg/(cm^2·h),24h累积渗透量为(3.61±0.32)μg/cm^2。结论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出的寒痹舒凝胶膏剂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成型性。蛇床子素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模型,体外透皮符合零级方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混料设计 寒痹舒凝胶膏剂 蛇床子素 体外释放 透皮吸收
原文传递
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优化金黄纳米凝胶贴膏基质处方 被引量:15
11
作者 章烨雯 臧青民 +3 位作者 卢成淑 韦敏 蒋桂香 卢海啸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采用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优化金黄纳米凝胶贴膏的基质配方。方法通过探子初黏力试验、胶强度试验和180°剥离强度试验测定凝胶贴膏的初黏力、内聚力和黏接力,以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酒石酸、甘油、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 目的采用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优化金黄纳米凝胶贴膏的基质配方。方法通过探子初黏力试验、胶强度试验和180°剥离强度试验测定凝胶贴膏的初黏力、内聚力和黏接力,以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酒石酸、甘油、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的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确定凝胶贴膏的基质处方。结果金黄纳米凝胶贴膏的最优基质处方为:NP700∶甘羟铝∶酒石酸∶甘油∶PVP K90∶蒸馏水=6∶0.4∶0.4∶30∶3∶60.2。结论最优基质处方下制备的金黄纳米凝胶贴膏具有良好的黏性和成型性,D-最优混料设计用于凝胶贴膏处方优化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混料设计 黏性指标 纳米凝胶贴膏
下载PDF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方便粥粉配方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练军 贺稚非 +2 位作者 张东 邓大川 李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5-172,共8页
为开发动植物复合健康营养早餐,对方便粥粉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溶解度、膨胀度、崩解值和碘蓝值理化指标代替主观的感官评定,研究大米(雪粳稻)、玉米粉和燕麦米的配比对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质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r... 为开发动植物复合健康营养早餐,对方便粥粉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溶解度、膨胀度、崩解值和碘蓝值理化指标代替主观的感官评定,研究大米(雪粳稻)、玉米粉和燕麦米的配比对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质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rt软件建立了各成分配比与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方程,考察了配方中各组分的相互作用。通过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优的方便粥粉配方为66%雪粳稻、24%玉米粉和10%燕麦米,经验证,优化配方的溶解度、膨胀度、崩解值和碘蓝值分别为5.28%、86.16%、770 cp和0.627,与预测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混料设计 方便粥粉 溶解度和膨胀度 崩解值 碘蓝值
下载PDF
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优化模拟米制品的配方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亚丽 李芳 +1 位作者 洪媛 刘英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4-168,共5页
以五丰大米粉、南瓜粉、红薯粉和山药粉为主要原料,采用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原料复配比例对模拟米制品综合评分的影响,建立复配比例与模拟米制品综合评分之间的回归模型,考查了配方中各原料的相互效应,获得了最佳模拟米... 以五丰大米粉、南瓜粉、红薯粉和山药粉为主要原料,采用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原料复配比例对模拟米制品综合评分的影响,建立复配比例与模拟米制品综合评分之间的回归模型,考查了配方中各原料的相互效应,获得了最佳模拟米制品配方。具体配方为:大米粉38.10%、南瓜粉6.40%、山药粉32.60%、红薯粉2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米制品 配方 复配比例 综合评分 D-最优混料设计
原文传递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菊花枸杞饮料配方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邹宇 胡立明 +2 位作者 胡文忠 何煜波 刘程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41-244,共4页
优化了菊花枸杞饮料的配方并测定了饮料的抗氧化能力。D-最优混料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菊花枸杞饮料的最佳配方为30%菊花提取液、51%枸杞提取液和19%绵白糖溶液。在此条件下,饮料感官评定最大值达到86.20。菊花枸杞饮料浓度为100%时,可清除... 优化了菊花枸杞饮料的配方并测定了饮料的抗氧化能力。D-最优混料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菊花枸杞饮料的最佳配方为30%菊花提取液、51%枸杞提取液和19%绵白糖溶液。在此条件下,饮料感官评定最大值达到86.20。菊花枸杞饮料浓度为100%时,可清除67.97%的DPPH自由基和51.15%的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饮料颜色淡黄色,酸甜适中,口感润滑,具有浓郁的菊花和枸杞香味,是一种绿色、营养、健康的保健饮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枸杞 D-最优混料设计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复合酶提取石榴幼果总黄酮工艺优化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占一 廖成斌 +3 位作者 公金艳 张卓 汤锐睿 戴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8-183,188,共7页
优化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提取石榴幼果总黄酮的工艺,并测定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复合酶配比,正交试验设计对料液比、介质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 优化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提取石榴幼果总黄酮的工艺,并测定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复合酶配比,正交试验设计对料液比、介质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优化,并以PNPG为底物测定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复合酶最优配比为:纤维素酶44.2%、果胶酶31.6%、木瓜蛋白酶24.2%,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8 (g/mL)、介质pH5.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 h,总黄酮得率为3.38%,其浓度为1.5 m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63.9%,抑制作用的IC_(50)为1.059 mg/mL,在浓度0.15~1.5 mg/mL范围内,石榴幼果总黄酮浓度与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抑制机理属于可逆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该方法可为石榴幼果总黄酮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幼果 总黄酮 复合酶法 D-最优混料设计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下载PDF
双螺杆挤压复合方便粥配方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晨 王燕 +1 位作者 吴卫国 廖卢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5-254,共10页
为促进低值大米深加工综合利用及满足市场对营养方便速食粥的需求,本研究特开发研制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方便粥。本实验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研究碎米、大豆蛋白粉、藜麦、黑豆、燕麦、黑米6种原料的不同配比对方便粥感官及品质的影响。... 为促进低值大米深加工综合利用及满足市场对营养方便速食粥的需求,本研究特开发研制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方便粥。本实验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研究碎米、大豆蛋白粉、藜麦、黑豆、燕麦、黑米6种原料的不同配比对方便粥感官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方便粥主要混合原料最优配方为碎米粉50%、大豆蛋白粉14%、藜麦粉20%、燕麦粉5%、黑豆粉5%、黑米粉6%。该混料配方制作的方便粥糊化度为97.48%、复水率为488.36%、吸水性为493.89%、感官评分为91.14分,方便粥蛋白质含量为15.37%,膳食纤维含量为8.42%。本研究为功能性营养方便速食粥开发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低值大米深加工综合利用开拓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便粥 双螺杆挤压膨化 配方优化 D-最优混料设计
下载PDF
黄连-干姜有效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鑫 余玲 +6 位作者 刘葭 梅凯 李婷婷 郝逗逗 王昕怡 王灵敏 吴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1,共11页
目的研究黄连-干姜有效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Coptidis Rhizoma-Zingiberis Rhizoma effective component self-microemulsion drug deliverysystem,Cop-Gin-SMEDDS)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且进行体外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伪三元... 目的研究黄连-干姜有效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Coptidis Rhizoma-Zingiberis Rhizoma effective component self-microemulsion drug deliverysystem,Cop-Gin-SMEDDS)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且进行体外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和D-最优混料设计确定Cop-Gin-SMEDDS的最佳处方组成;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对Cop-Gin-SMEDDS理化性质、稳定性、体外释放等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确定Cop-Gin-SMEDDS的最优处方(不含黄连总生物碱)为油酸5%,1,2-丙二醇41%,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49%,干姜油5%;黄连总生物碱的投药量为5%;最佳制备工艺为在37℃、转速300 r/min条件下磁力搅拌10 min。得到的Cop-Gin-SMEDDS为深红色澄清透明液体,稀释后为黄色、均一透明的微乳溶液;透射电镜下为圆球形,大小均匀,形态规则;平均粒径大小为(22.21±0.45)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195±0.019、ζ电位为(−2.67±0.11)mV。Cop-Gin-SMEDDS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黄连碱、表小檗碱及6-姜辣素的载药量分别为(13.51±0.71)、(1.37±0.06)、(2.36±0.27)、(0.83±0.14)、(6.34±0.04)mg/g,包封率分别为(96.36±0.34)%、(95.49±0.59)%、(92.56±0.81)%、(95.17±0.39)%、(94.39±1.63)%。Cop-Gin-SMEDDS中盐酸小檗碱在pH 7.4 PBS缓冲液、蒸馏水和pH 1.2盐酸溶液中的24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0.80±0.04)%、(96.17±0.10)%、(85.77±0.10)%;6-姜辣素在相应释放介质中的24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27.70±0.14)%、(32.48±0.14)%、(32.96±0.07)%。稳定性实验显示,将Cop-Gin-SMEDDS在不同温度下放置30 d后其指标成分及外观性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制备的Cop-Gin-SMEDDS外观良好,载药量和包封率高,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释放量,有望进一步开发制备成口服给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油 黄连总生物碱 自微乳给药系统 伪三元相图 D-最优混料设计 黄连 干姜 盐酸小檗碱 盐酸巴马汀 盐酸黄连碱 表小檗碱 6-姜辣素
原文传递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腊肉低盐配方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东 李洪军 +1 位作者 王鑫月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4-211,共8页
为了降低腊肉制品的含盐量,进行了低盐腊肉加工的研究。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腊肉低盐配方,以腊肉的色泽、口感、咸味和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KCl、抗坏血酸钙和Na Cl的配比对腊肉感官品质的影响。以Na Cl添加量为4%的腊肉作为对照组,... 为了降低腊肉制品的含盐量,进行了低盐腊肉加工的研究。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腊肉低盐配方,以腊肉的色泽、口感、咸味和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KCl、抗坏血酸钙和Na Cl的配比对腊肉感官品质的影响。以Na Cl添加量为4%的腊肉作为对照组,应用混料设计中的最优设计,按照不同比例:KCl(20%~30%)、抗坏血酸钙Vc-Ca(10%~15%)和Na Cl(55%~70%)的限定条件替代添加量为4%的Na Cl组合低盐配方。运用5分嗜好尺度评定低盐腌制腊肉的色泽、口感、咸度和综合评分4个指标,运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和多目标优化分析,得到优化的低盐配方为22%KCl、11%抗坏血酸钙和67%Na Cl,经验证,优化的低盐腊肉的色泽、口感、咸味和综合评分分值分别为4.55、4.4、4.2和4.33,与预测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混料设计 KCL 抗坏血酸钙 NACL 低盐配方
下载PDF
D-最优混料设计制备姜黄疗癣乳膏及其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曲彤 康希 +4 位作者 郝慧汇 周欣 王雪莲 唐丽婧 杨荣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34-1440,共7页
目的:优化姜黄疗癣乳膏剂基质处方并对其体外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法,以外观性状、耐高温试验、耐低温试验、离心试验、测定pH值、保湿性、延展性试验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化姜黄疗癣乳膏基质的... 目的:优化姜黄疗癣乳膏剂基质处方并对其体外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法,以外观性状、耐高温试验、耐低温试验、离心试验、测定pH值、保湿性、延展性试验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化姜黄疗癣乳膏基质的最优处方;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芳姜黄酮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浓度的促透剂对乳膏体外透皮渗透量的影响。结果:姜黄疗癣乳膏基质的最优处方为:十二烷基硫酸钠1.755 g、十六醇1.300 g、司盘-80 2.636 g、软脂酸2.000 g、二甲基硅油4.000 g、甘油8.289 g;不同浓度的促透剂对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芳姜黄酮促透效果均较好,3%的氮酮对指标成分促透效果及制剂稳定性较好,体外透皮速率依次为2.2965、3.7303、1.1487、1.1926μg/(cm^(2)·h)。结论:优化的姜黄疗癣乳膏剂膏体均匀,稠度适宜,易涂布,具有较好的释药性能和透皮性,透皮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膏 D-最优混料设计 氮酮 HPLC 透皮吸收
下载PDF
D-最优混料设计制备复方蜘蛛香凝胶贴膏及初步药效学考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梅佳华 王涛 +4 位作者 查丽春 林维川 颜明丽 崔利利 马云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29-3337,共9页
目的以剂型改造为出发点优选复方蜘蛛香凝胶贴膏(Compound Zhizhuxiang Gel Plaster,CZGP)处方,考察单一促渗剂与二元复合促渗剂的促渗作用,并初步考察CZGP与原处方香果健消片(Xiangguo Jianxiao Tablets,XJT)的镇痛作用。方法以初黏力... 目的以剂型改造为出发点优选复方蜘蛛香凝胶贴膏(Compound Zhizhuxiang Gel Plaster,CZGP)处方,考察单一促渗剂与二元复合促渗剂的促渗作用,并初步考察CZGP与原处方香果健消片(Xiangguo Jianxiao Tablets,XJT)的镇痛作用。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凝胶贴膏处方;选择3种常用透皮促渗剂氮酮、丙二醇、薄荷醇,以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橙皮苷为指标,通过干加热透皮系统评价单一促渗剂和二元复合促渗剂的促渗作用,筛选最优促渗剂;通过小鼠(幼鼠)醋酸扭体实验初步评价CZGP与XJT的镇痛作用。结果CZGP的最佳处方为酒石酸1.000 g、PVP K906.000 g、NP70011.000 g、甘羟铝0.800 g、甘油35.000 g、水21.200 g;不同的一元促渗剂及二元促渗剂中,以3%丙二醇促渗作用最好,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橙皮苷的渗透速率分别为45.744、49.903、14.898μg/(cm^(2)·h),增渗倍数分别为1.523、1.602、2.636;CZGP对小鼠(幼鼠)醋酸扭体具有镇痛作用,且镇痛率高于XJT。结论CZGP具有良好的体外经皮渗透性及镇痛作用,为中药复方口服制剂改造为经皮给药制剂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混料设计 复方蜘蛛香 凝胶贴膏 体外透皮 醋酸扭体实验 香果健消片 药效学 镇痛 初黏力 持黏力 剥离强度 氮酮 丙二醇 薄荷醇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橙皮苷 干加热透皮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