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南新生代走滑断裂运动学、年代学、及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块体运动的意义 被引量:131
1
作者 季建清 钟大赉 张连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6-349,共14页
依据走滑断裂的运动学和年代学 ,确认滇西腾冲地区新生代大型走滑断裂带变形作用的三个阶段 :1 )始新世初 (54— 56Ma) ,在槟榔江两岸出露的与新特提斯俯冲和两大陆碰撞相关的左旋走滑 -逆冲断裂 ,由此推断腾冲地块西缘南北向展布格局... 依据走滑断裂的运动学和年代学 ,确认滇西腾冲地区新生代大型走滑断裂带变形作用的三个阶段 :1 )始新世初 (54— 56Ma) ,在槟榔江两岸出露的与新特提斯俯冲和两大陆碰撞相关的左旋走滑 -逆冲断裂 ,由此推断腾冲地块西缘南北向展布格局是两大陆碰撞后发生顺时针旋转达 90°的结果。2 )渐新世 -中新世 ,腾冲地块东缘的高黎贡右旋走滑断裂和西缘的那邦右旋走滑断裂存在两个走滑活动的峰期 :2 4 - 1 9Ma和 1 1 - 1 4 Ma,早期与 Tapponnier模式中挤出块体东边界红河 -哀牢山左旋走滑断裂活动的时限相一致 ,指示高黎贡和那邦右旋走滑断裂在此时期是挤出的印支地块的西边界 ;晚期与安达曼海的扩张、缅甸境内实皆断裂的右旋活动相一致 ,可能是此期地块再次发生挤出的结果。3)中新世末 ,约 5- 8Ma间两大陆的进一步会聚 ,引起了腾冲地区岩石圈结构的重要变化 ,腾冲地块发生了向南的挤出和顺时针的旋转 ,促成了一系列与此前右旋走滑相关的盆地的折返和南北向凹陷盆地的形成 ,制约了腾冲火山岩的喷发和整个地区的快速抬升。腾冲地块及其周缘新生代断裂带多阶段运动的转换对揭示青藏高原东南部块体运动型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地区 新生代 走滑断裂 年代学 运动学
下载PDF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与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17
2
作者 何登发 John SUPPE 贾承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364,共12页
自Rich(1934)提出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概念以来,Suppe(1983)首次将其定量化,建立了褶皱形态与断层形态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奠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基本模型。20年来,不但建立了断层传播褶皱、断层滑脱褶皱等基本端员类型的几... 自Rich(1934)提出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概念以来,Suppe(1983)首次将其定量化,建立了褶皱形态与断层形态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奠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基本模型。20年来,不但建立了断层传播褶皱、断层滑脱褶皱等基本端员类型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也建立与完善了断层相关褶皱叠加样式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例如叠瓦构造、构造楔与干涉构造等。研究同构造沉积作用,建立了生长断层相关褶皱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将沉积作用与断裂作用、褶皱作用及构造隆升作用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考虑地层的力学性质与变形差异,提出与建立了剪切断层转折褶皱理论,并建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的一系列力学模型。20年来,断层相关褶皱的基本研究方法经历了由二维剖面与平面分析向全三维空间分析的转变,由几何学、运动学模型向力学模型的转变,实验模拟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模型的建立与检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断层相关褶皱的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地质、地震灾害预报与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中国在天山、祁连山和龙门山等相邻的前陆盆地的活动构造与含油气圈闭研究中,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作用 褶皱作用 断层相关褶皱 几何学 运动学 力学模型 生长地层 工程地质 地震灾害 油气勘探开发
下载PDF
Delta系列并联机器人研究进展与现状 被引量:124
3
作者 冯李航 张为公 +2 位作者 龚宗洋 林国余 梁大开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5-384,共10页
Delta系列机器人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运动耦合弱、动力性能好等一系列优点,成为并联机器人中的热点问题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根据掌握的大量资料文献,对Delta系列机器人在运动学、动力学、控制策略、机构性能与尺度综合等... Delta系列机器人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运动耦合弱、动力性能好等一系列优点,成为并联机器人中的热点问题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根据掌握的大量资料文献,对Delta系列机器人在运动学、动力学、控制策略、机构性能与尺度综合等方面主要研究成果、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方法思路进行了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运动学 动力学 尺度综合
原文传递
并联机器人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被引量:75
4
作者 陈学生 陈在礼 孔民秀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4-470,共7页
并联机器人是一类全新的机器人 ,它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误差小、精度高、自重负荷比小、动力性能好、控制容易等一系列优点 ,在 2 1世纪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根据掌握的大量并联机器人文献 ,对其在运动学、动力学、机构性能分... 并联机器人是一类全新的机器人 ,它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误差小、精度高、自重负荷比小、动力性能好、控制容易等一系列优点 ,在 2 1世纪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根据掌握的大量并联机器人文献 ,对其在运动学、动力学、机构性能分析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展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运动学 动力学
下载PDF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机理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8
5
作者 张明 殷跃平 +1 位作者 吴树仁 张永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5-817,共13页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和超远距离的位移,往往能够引发灾难性事故,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它的运动机理,即高速远程效应机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外主要存在四种观点:空气润滑模型、颗粒流模型、...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和超远距离的位移,往往能够引发灾难性事故,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它的运动机理,即高速远程效应机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外主要存在四种观点:空气润滑模型、颗粒流模型、能量传递模型和底部超孔隙水压力模型。但是,由于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自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研究还没有取得公认的成果。中国是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频发区,因其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成果还处于定性阶段。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和技术两方面分别阐述了国内外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机理研究的发展现状,对目前纵多的理论和模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点评了目前研究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本文是国内外首次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对今后类似的研究具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 发展现状 研究难点 研究重点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 被引量:91
6
作者 葛肖虹 张梅生 +2 位作者 刘永江 叶慧文 石采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5-301,共7页
阿尔金断裂是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分隔了塔里木与柴达木盆地,是新生代中亚大陆内一条重要的走滑断裂带,目前已成为中、外地学界瞩目的研究热点。作者阐明了在该项研究中应解决的3个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研究思路:(1)关于断裂形成... 阿尔金断裂是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分隔了塔里木与柴达木盆地,是新生代中亚大陆内一条重要的走滑断裂带,目前已成为中、外地学界瞩目的研究热点。作者阐明了在该项研究中应解决的3个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研究思路:(1)关于断裂形成时代的研究,目前存在3种不同认识。其一,认为早古生代阿尔金断裂就已存在,强调自早古生代以来断裂的多期活动;其二,认为断裂从华力西—印支期就开始活动;其三,作者根据柴达木盆地中由于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而引起的“反S型”同沉积构造的雏型从始新世晚期才开始出现,因而认为阿尔金断裂从始新世晚期才开始出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查明断裂带内出露的不同时代的地层岩块究竟属于原地岩块还是异地岩块?同时应对断裂本身进行变形年代学研究;(2)断裂运动学特征的研究。这关系到断裂两侧原有构造带、地块和原型盆地的构造复位问题,作者认为通过断裂旁侧牵引构造形成的过程来研究断裂运动学演化的特征是一重要途径;(3)断裂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的影响。这3个科学问题的解决,对于重新认识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的格架,对于中国西北地区找油勘探的战略部署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变形年代学 运动学 大陆构造 断层
下载PDF
晚古生代以来古亚洲洋构造域主要块体运动学特征初探 被引量:82
7
作者 任收麦 黄宝春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1期113-120,共8页
基于近年来的古亚洲洋两侧地质和古地磁资料 ,总结华北块体和西伯利亚板块拼合焊接的时间和位置 ,对兴蒙造山带晚古生代以来大地构造演化历史进行简要阐述 ,探讨了华北块体与西伯利亚板块的运动学特征 .早侏罗世 ,西伯利亚板块北向漂移... 基于近年来的古亚洲洋两侧地质和古地磁资料 ,总结华北块体和西伯利亚板块拼合焊接的时间和位置 ,对兴蒙造山带晚古生代以来大地构造演化历史进行简要阐述 ,探讨了华北块体与西伯利亚板块的运动学特征 .早侏罗世 ,西伯利亚板块北向漂移达到高潮 ,转为南向漂移 .受其影响 ,早侏罗世期间华北块体也表现为相应的南向位移 ,但由于块体间造山带的应力消减 ,使得南向位移量产生差异 .早侏罗世以后 ,由于库拉板块的斜向俯冲 ,使得华北块体转为北向漂移 ,并产生 10°左右的逆时针旋转和形成中国东北巨大的弧形构造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古亚洲洋 运动学 古地磁资料 华北块体 西伯利亚板块
下载PDF
健康老年人常速行走的步态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伍勰 陆爱云 庞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2-55,64,共5页
采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对50例60岁以上的健康男女老年人,进行平地常速的步态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运动学与动力学指标,均反映了老年人行走能力随年龄增长趋向降低的事实,这尤其在运动学各指标上反映明显。
关键词 老年人 常速行走 步态分析 运动学 动力学
全文增补中
基于ADAMS的并联机床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41
9
作者 郭旭伟 王知行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 2003年第7期119-122,共4页
以Stewart型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 ,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由定平台、动平台、传动杆和工作台等构成的并联机床虚拟样机模型 ,包括详细的模型简化方法、模型的ADAMS描述及参数化、仿真过程控制 ,并利用该模型对并联机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 以Stewart型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 ,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由定平台、动平台、传动杆和工作台等构成的并联机床虚拟样机模型 ,包括详细的模型简化方法、模型的ADAMS描述及参数化、仿真过程控制 ,并利用该模型对并联机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了仿真 ,实现了在计算机上仿真分析并联机床的运动和动力性能 ,为并联机床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运动学 动力学 仿真 ADAMS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74
10
作者 王智兴 樊文欣 +1 位作者 张保成 史源源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探讨更有效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研究方法,以Stanford机械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结构及连杆参数,采用改进的D-H法建立了各连杆坐标系和结构的运动学方程;利用Matlab的绘图和矩阵计算能力,特别是其Robotics Toolbox模块功能,在Matlab环... 为探讨更有效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研究方法,以Stanford机械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结构及连杆参数,采用改进的D-H法建立了各连杆坐标系和结构的运动学方程;利用Matlab的绘图和矩阵计算能力,特别是其Robotics Toolbox模块功能,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该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验证了运动学方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机器人模型的手动控制和轨迹规划仿真可以使机器人运动的研究过程更为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MATLAB 运动学 轨迹规划 仿真
下载PDF
古生代与三叠纪中国各陆块在全球古大陆再造中的位置与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69
11
作者 万天丰 朱鸿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共13页
在尊重比较可靠的、测试精度较高的地块古地磁数据,重视生物古地理与地质构造演化史的相似性和协调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笔者编制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各陆块古生代和三叠纪的古地磁数据表,并采用类似的比例尺,将中国各陆块放到相应的全球古大... 在尊重比较可靠的、测试精度较高的地块古地磁数据,重视生物古地理与地质构造演化史的相似性和协调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笔者编制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各陆块古生代和三叠纪的古地磁数据表,并采用类似的比例尺,将中国各陆块放到相应的全球古大陆复原图上去。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古生代早期全球各大陆的主要部分都位于赤道附近及南半球,大致表现为沿纬度、呈东西向排列的特征,中国及邻区的小陆块群在古生代始终都处在劳伦大陆、西伯利亚与冈瓦纳大陆之间;随着西伯利亚大陆的快速北移,在劳伦大陆与冈瓦纳大陆的西部地区发生南北向拼合,亚皮特斯洋和里克洋的消亡,到古生代晚期形成统一的泛大陆;而冈瓦纳大陆的东部(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则逐渐向南移动、离散,地壳张开,构成古特提斯洋;中国及邻区的小陆块群则一直处在古特提斯洋中,保持离散状态,总体上缓慢地向北运移,并逐渐转为近南北向的排列方式,石炭纪到三叠纪才在天山—兴安岭、昆仑山、秦岭—大别、金沙江和绍兴—十万大山等地段发生一系列局部性的陆陆碰撞,使中国大陆地块的大部分逐渐并入欧亚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大陆再造 运动学 劳伦大陆 西伯利亚 冈瓦纳大陆 中国各陆块
下载PDF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结构和运动分析 被引量:50
12
作者 赵冬斌 易建强 邓旭玥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4-398,共5页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具有平面运动的全部 3个自由度 ,机动性好 .本文介绍了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的几种典型结构 ,进行了运动学分析 .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全方位移动 结构 运动学 自由轮系 偏心转向轮
下载PDF
Delta型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几何解法 被引量:58
13
作者 赵杰 朱延河 蔡鹤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的封闭解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全面解决 ,常用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基于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该方法不足之处是推导过程复杂 ,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多解取舍的问题 .为此运用空间几何学及矢量代数的方法建立了三自由... 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的封闭解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全面解决 ,常用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基于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该方法不足之处是推导过程复杂 ,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多解取舍的问题 .为此运用空间几何学及矢量代数的方法建立了三自由度Delta型并联机器人的简化运动学模型 ,求解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 .与基于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相比 ,推导过程简单、直观 ,回避了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多解取舍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解 几何解法 DELTA机构 并联机器人 运动学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65
14
作者 谢文彦 张一伟 +1 位作者 孙珍 姜建群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8,共8页
琼东南盆地断裂较为发育,主要发育NE、近EW和NW向的三组断裂,其中NE向和近EW向断裂是主要的控盆断裂。盆地早期发育主要受基底先存断裂的控制,形成了众多裂陷构造;晚期主要受热沉降作用控制,断裂不太发育,对沉积的控制作用较弱,从而使... 琼东南盆地断裂较为发育,主要发育NE、近EW和NW向的三组断裂,其中NE向和近EW向断裂是主要的控盆断裂。盆地早期发育主要受基底先存断裂的控制,形成了众多裂陷构造;晚期主要受热沉降作用控制,断裂不太发育,对沉积的控制作用较弱,从而使盆地具有典型的裂陷盆地和双层结构特征。琼东南盆地受到太平洋俯冲后撤、印藏碰撞和南海张开等多期构造的作用,盆地的裂陷期可以分为两阶段:始新世—早渐新世的整体强张裂期,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弱张裂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构造演化 动力机制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基于ADAMS/CAR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1
15
作者 宋传学 蔡章林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4-558,共5页
运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某皮卡车双横臂独立悬架模型,在理论验证的基础上揭示了该悬架的运动规律。实验结果证明:将下控制臂与车架前安装点下调20mm,可使悬架的抗点/抬头性能、悬架刚度和侧倾角刚度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双横臂悬架 仿真模型 运动学 ADAMS/CAR
下载PDF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取苗机构的运动学建模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63
16
作者 叶秉良 俞高红 +1 位作者 陈志威 赵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2,共6页
针对目前蔬菜移栽作业中半自动移栽机需要人工喂苗、工作效率低等缺点,以及日本自动移栽机的复杂结构、高制造成本和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蔬菜钵苗自动移栽机的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自动取苗机构。在分析该旋转式自... 针对目前蔬菜移栽作业中半自动移栽机需要人工喂苗、工作效率低等缺点,以及日本自动移栽机的复杂结构、高制造成本和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蔬菜钵苗自动移栽机的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自动取苗机构。在分析该旋转式自动取苗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开发了基于Visual Basic6.0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对机构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人机交互优化方法,得出了结构参数对取苗臂尖点运动轨迹和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进而优化得到满足蔬菜钵苗自动取苗要求的机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 模型 优化 蔬菜移栽机 取苗机构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
下载PDF
机器人化三腿磨削机床的研制 被引量:44
17
作者 蔡光起 胡明 +3 位作者 郭成 李波 王启明 戴炬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4-6,共3页
以钢坯修磨为实用目的研制的一台机器人化三腿机床,具有刚度大、负载能力强、机构简单、工作空间大、无运动耦合及奇异位形等优点,首次解决了钢坯局部修磨自动化问题,配以其它加工执行器还可实现多种工艺要求。建立了该机床的运动学... 以钢坯修磨为实用目的研制的一台机器人化三腿机床,具有刚度大、负载能力强、机构简单、工作空间大、无运动耦合及奇异位形等优点,首次解决了钢坯局部修磨自动化问题,配以其它加工执行器还可实现多种工艺要求。建立了该机床的运动学逆、正解方程,对其工作空间和受力分析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机床 机器人 钢坯修磨 三腿机床
下载PDF
踝关节扭伤的生物力学与运动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8
作者 赵勇 王钢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4期374-377,共4页
踝关节扭伤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占关节韧带扭伤的首位,如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常遗留疼痛及关节不稳,继而发生骨关节炎等。目前踝关节的损伤机制、解剖学基础等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其诊断问题已经很明确,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 踝关节扭伤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占关节韧带扭伤的首位,如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常遗留疼痛及关节不稳,继而发生骨关节炎等。目前踝关节的损伤机制、解剖学基础等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其诊断问题已经很明确,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物建模与三维有限元、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体表肌电研究等技术被用于踝关节扭伤的基础研究之中,使踝关节扭伤的生物力学与运动学研究得到发挥,现结合踝关节的损伤机制等,探讨踝关节扭伤的生物力学与运动学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运动学 踝关节 扭伤
下载PDF
基于牛顿—欧拉方法的6-PUS并联机构刚体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9
19
作者 孔令富 张世辉 +2 位作者 肖文辉 李成元 黄真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了 6 PUS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为使动力学模型包含所有构件的重力和惯性力 ,以该并联机构的支链为研究对象 ,用D H方法建立了各构件的坐标系 ,推导出了支链运动学逆解的解析解 ,并给出了动平台的速度、加速度与... 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了 6 PUS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为使动力学模型包含所有构件的重力和惯性力 ,以该并联机构的支链为研究对象 ,用D H方法建立了各构件的坐标系 ,推导出了支链运动学逆解的解析解 ,并给出了动平台的速度、加速度与各构件速度、加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然后 ,以动平台为研究对象导出了 6 PUS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并给出了动平台做圆周平动时各驱动力的变化曲线 ,为该类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顿—欧拉方法 并联机构 动力学 运动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几何图像、运动转换与高原扩展 被引量:59
20
作者 郑文俊 袁道阳 +8 位作者 张培震 俞晶星 雷启云 王伟涛 郑德文 张会平 李新男 李传友 刘兴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5-788,共14页
基于近十几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运动特征调查与定量研究结果,在总结区域活动构造运动特征基础上,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有近东西-北东东向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祁连-海原断裂、阿尔金断裂等)、北西西向的逆冲断裂带(祁... 基于近十几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运动特征调查与定量研究结果,在总结区域活动构造运动特征基础上,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有近东西-北东东向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祁连-海原断裂、阿尔金断裂等)、北西西向的逆冲断裂带(祁连山内部及边缘断裂、河西走廊内部及边缘断裂和六盘山断裂等)和北北西向的右旋走滑断裂带(主要是鄂拉山断裂与拉脊山断裂)3组不同方向以及不同运动性质的活动断裂,它们共同控制着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活动构造几何图像和运动转换;其中,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在区域构造运动转换过程中起着控制性作用,逆冲断裂一般发育在大型走滑断裂的端部,起着调节和吸收大型走滑断裂端部水平滑动的作用,而祁连山南部右旋走滑断裂主要是对不同块体差异运动过程进行调节。结合区域新构造变形的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方向和性质活动构造的发育、形成、生长以及扩展过程,控制着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和演化的历史;高原东北缘由南向北逐渐扩展,逐步形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现今构造格架,而高原东北缘新活动边界在新生代晚期已越过河西走廊到达阿拉善地块南缘,同时在东北缘弧形构造带的位置也已形成了以三关口-牛首山断裂带为主的高原隆升和向外扩展的新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几何图像 运动转换 高原扩展 青藏高原东北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