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betic bladder dysfunction 被引量:17
1
作者 Guiming Liu Firouz Daneshgar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357-1364,共8页
Objective To review studies on diabetic bladder dysfunction (DBD),a common and bothersome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Data sources We performed a search of the English literature through PubMed.The key words u... Objective To review studies on diabetic bladder dysfunction (DBD),a common and bothersome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Data sources We performed a search of the English literature through PubMed.The key words used were "diabetes" and "bladder dysfunction" or "cystopathy".Our own data and perspective are included in the discussion.Study selection Studies containing data relevant to DBD were selected.Because of the limited length of this article,we also referenced reviews that contain comprehensive amalgamations of relevant literature.Results The classic symptoms of DBD are decreased bladder sensation,increased bladder capacity,and impaired bladder emptying with resultant elevated post-void residual urine.However,recent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indicate a strong presence of storage problems such as urge incontinence in diabetes.Recent studies of DBD in animal models of type 1 diabetes have revealed temporal effects of diabetes,causing an early phase of compensatory bladder function and a later phase of decompensated bladder function.The pathophysiology of DBD is multifactorial,including disturbances of the detrusor,urothelium,autonomic nerves,and urethra.Polyuria and hyperglycemia play important but distinctive roles in induction of bladder dysfunction in type 1 diabetes.Polyuria causes significant bladder hypertrophy in the early stage of diabetes,whereas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bladder caused by chronic hyperglycemia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ate stage failure of bladder function.Conclusions DBD includes time-dependent and mixed manifestations.The pathological alterations include muscle,nerve,and urothelium.Polyuria and hyperglycemia independently contribut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DBD.Treatments for DBD are limited.Future clinical studies on DBD in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separately.Animal studies of DBD in type 2 diabetes are needed,from the natural history to mechanisms.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BD will provide multi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bladder dysfunction cystopathy COMPLICATIONS
原文传递
咖啡对糖尿病大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易超然 卫中庆 +3 位作者 邓湘蕾 李新荣 田成功 孙则禹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咖啡对糖尿病大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咖啡治疗组(Coffee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7周后测定各组膀胱湿重量、阈容量、相对排尿量(V%... 目的:探讨咖啡对糖尿病大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咖啡治疗组(Coffee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7周后测定各组膀胱湿重量、阈容量、相对排尿量(V%)、膀胱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及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Coffee组与DM组相比,膀胱湿重量与阈容量显著降低,V%与膀胱cAMP含量明显升高。DM组逼尿肌肌条的收缩功能明显受损,咖啡治疗后肌条收缩性有所改善。结论:咖啡可能通过其中的咖啡因升高膀胱cAMP浓度、改善膀胱充盈感觉和逼尿肌收缩性等机制来防治糖尿病大鼠膀胱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膀胱病 咖啡 SD大鼠
下载PDF
女性糖尿病膀胱病变的临床和尿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姜元军 宫大鑫 +2 位作者 杨春明 孔垂泽 孙志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糖尿病病人膀胱功能异常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女性糖尿病膀胱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明确尿流动力学的特征性改变。结果:残尿量20-3000ml,最大膀脱容量110—3000... 目的:探讨女性糖尿病病人膀胱功能异常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女性糖尿病膀胱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明确尿流动力学的特征性改变。结果:残尿量20-3000ml,最大膀脱容量110—3000d,最大尿流率Qmax0—22ml/s,膀胱感觉、顺应性和逼尿肌稳定性、收缩力均可发生改变。膀胱排空率0—94.9%。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收缩压Pdet Qmax 5—47cmH2O。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以及周围神经病与膀胱排尿功能相关。结论:女性糖尿病膀胱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呈进行性发展,尿流动力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并且可以据此进行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膀胱病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膀胱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凌 裴宇文 陈耀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11年第3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膀胱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膀胱病变患者,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及仿真内窥镜(CTVE)检查,并与膀胱纤维内窥镜检查结果行比较。结果 MPR及CTVE图像能更好的从多方位显示病变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间的平...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膀胱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膀胱病变患者,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及仿真内窥镜(CTVE)检查,并与膀胱纤维内窥镜检查结果行比较。结果 MPR及CTVE图像能更好的从多方位显示病变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结论 MPR及CTVE检查是常规图像扫描和纤维内窥镜检查的重要补充,为膀胱病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面重组 仿真内窥镜 膀胱病变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膀胱结构与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4
5
作者 曹石金 何朝辉 +2 位作者 李逊 鲁雄兵 何永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372-2375,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膀胱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的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后者采用STZ诱导,制备糖尿病模型。STZ诱导8周后将两组大鼠放入代谢...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膀胱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的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后者采用STZ诱导,制备糖尿病模型。STZ诱导8周后将两组大鼠放入代谢笼中收集24 h尿量,随后进行在体充盈性膀胱测压检查评估膀胱功能。实验完毕后取膀胱组织标本,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膀胱逼尿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体重明显减轻,24 h尿量和膀胱湿重显著增加;充盈性膀胱测压检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膀胱容量、单次排尿量和剩余尿量明显增加,收缩力代偿性升高,排尿效率显著降低;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见糖尿病组大鼠组膀胱逼尿肌肌束排列紊乱,结构松散,肌束断裂。结论糖尿病组大鼠早期即可出现膀胱逼尿肌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提示对糖尿病性膀胱病患者应尽早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膀胱病 逼尿肌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糖尿病大鼠膀胱病变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何朝辉 曹石金 +3 位作者 潘卫兵 李逊 何永忠 鲁雄兵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对糖尿病大鼠膀胱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CN组)、糖尿病组(DM组)、转导rAAV2/1-IGF-1组(IGF-1组)、胰岛素治疗组(INS组...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对糖尿病大鼠膀胱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CN组)、糖尿病组(DM组)、转导rAAV2/1-IGF-1组(IGF-1组)、胰岛素治疗组(INS组)和转导rAAV2/1-IGF-1+胰岛素治疗组(IGF-1+INS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8周后各组分别或同时每只给予胰岛素6IU/d和/或rAAV2/1-IGF-1100pJ/d。基因转导6周后尿流动力学评估膀胱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膀胱逼尿肌的变化并检测膀胱IGF-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DM组比较,IGF-1+INS组、INS组和IGF.1组排尿效率均较DM组显著增加(86.59±1.20、79.18±1.34、77.88±1.82比76.16±1.87)。DM组膀胱逼尿肌可见肌束排列紊乱松散、肌束断裂。IGF-1组和INS组膀胱逼尿肌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IGF-1+INS组膀胱逼尿肌结构表现接近正常。膀胱IGF一1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评分DM组(3.37±0.52)较IGF-1+INS组(4.16±0.15)、INS组(4.08±0.30)和IGF-1组(4.12±0.35)显著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膀胱IGF-1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参与糖尿病膀胱病变(DCP)的发生与发展,IGF-1基因和INS治疗可部分修复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糖尿病 膀胱病变
原文传递
大鼠糖尿病性膀胱病变与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程晨 张晶 +3 位作者 王静 安芳 靳秋月 孙盼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膀胱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糖尿病膀胱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各33只,糖尿病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膀胱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糖尿病膀胱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各33只,糖尿病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造模成功后第6、9、12周时2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检测体质量和24h尿量,并行尿动力学检测,比较2组最大膀胱容量、残尿量、最大膀胱压力、顺应性和膀胱湿质量;取2组大鼠膀胱组织行HE染色、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膀胱壁组织学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膀胱组织NGF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反转录PCR法检测2组膀胱组织N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第6、9、12周时,糖尿病组大鼠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4h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造模第6、9、12周时,糖尿病组大鼠最大膀胱容量[(2.25±0.51)、(3.49±0.40)、(4.03±0.68)mL]、顺应性[(1.03±0.13)、(1.39±0.11)、(1.33±0.08)mL/kPa]、膀胱湿质量[(171.15±8.22)、(181.00±9.13)、(183.87±9.55)mg]和残尿量[(0.55±0.47)、(0.66±0.51)、(0.73±0.56)mL]均较对照组[(1.78±0.12)mL、(0.68±0.07)mL/kPa、(135.12±3.54)mg、(0.06±0.01)mL]明显增加(P<0.05);造模第9、12周时糖尿病组最大膀胱压力[(3.09±0.01)、(3.07±0.33)kPa]较对照组[(4.81±0.27)kPa]明显降低(P<0.05);造模第12周时糖尿病组最大膀胱容量、顺应性、膀胱湿质量和残尿量均较第6周时明显增加,最大膀胱压力较第6周时[(4.30±0.24)kPa]明显降低(P<0.05);糖尿病组大鼠第6、9、12周时NGF mRNA表达水平(0.149±0.094、0.109±0.016、0.084±0.078)和蛋白表达水平(0.342±0.056、0.287±0.080、0.106±0.050)均较对照组(0.250±0.123、0.718±0.440)明显降低(P<0.01)。结论 NGF表达水平降低与糖尿病膀胱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膀胱病变 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原文传递
Diabetic cystopath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8
作者 Mona A. K. Salem Safinaz A. El Habashy +3 位作者 Dalia N. Toaima Hassan S. Shaker Osama M. A. H. Hetta Jonair H. A. El Kafy 《Journal of Diabetes Mellitus》 2014年第1期19-25,共7页
Background: Urinary bladder dysfunction is a major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mechanism has been attributed to autonomic and/or peripheral neuropathy. Objectives: Evalu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neu... Background: Urinary bladder dysfunction is a major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mechanism has been attributed to autonomic and/or peripheral neuropathy. Objectives: Evalu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neuropathy effect on the urinary bladder dynamic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80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for at least 5 years;60 patients were with manifestations of autonomic and/or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20 patients were free of either. We assessed both groups for presence of cystopathy by means of uroflowmetry and cystometry. Results: All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uropathy had abnormal urodynamic test results of variable types and degrees with bladder hypercompliance as the most frequent abnormality. Other urodynamic abnormalities were found in both diabetic patients’ group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requency. Conclusions: Diabetic neuropathy might be strongly related to urodynamic abnormalities particularly the bladder hypercompliance. Some diabetic patients may have cystopathy in absence of evident neuropathy. This may be due to undetected neuropathy or diabetes induced myopathy of the detrusor mus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IC cystopathy Type 1 DIABETES DIABETIC NEUROPATHY URINARY BLADDER URODYNAMIC Tests
下载PDF
微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膀胱病变中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元军 杨春明 +2 位作者 宫大鑫 孙志熙 孔垂泽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膀胱病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尿流动力学指标对膀胱功能进行评价;位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膀胱组织中eNOS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膀胱微血管超微组织结构改变,确... 目的探讨微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膀胱病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尿流动力学指标对膀胱功能进行评价;位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膀胱组织中eNOS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膀胱微血管超微组织结构改变,确定其与膀胱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尿流动力学检查显示糖尿病大鼠的最大膀胱容量、单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均呈时间依赖性显著增加(P〈0.01)膀胱排尿率亦显著下降(P〈0.05)。糖尿病大鼠膀胱组织中eNOS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与膀胱排尿率负相关。电镜结果显示膀胱微血管的超微组织结构出现进行性的改变,包括广泛的线粒体破坏和溶酶体聚集。结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介导的内皮功能失调和微血管损伤,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膀胱病变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一个形态学的评价和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膀胱功能 一氧化氮合成酶 内皮型 微血管 内皮功能
下载PDF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膀胱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华薇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9期809-811,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膀胱病变(D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CP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氨基甲酰甲基胆碱片治疗。治疗后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膀胱病变(D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CP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氨基甲酰甲基胆碱片治疗。治疗后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排尿时间、平均尿流率、高峰尿流率、腓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排尿时间、平均尿流率、高峰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尿流率、高峰尿流率及膀胱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是一种治疗DCP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抑制病情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糖尿病膀胱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 针药并用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膀胱肾上腺素能α_1受体表达改变
11
作者 李名钊 初国良 《解剖学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膀胱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肾上腺素能α1受体及其亚型的表达改变,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的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分别于2周、4周、6周进行在体充盈性膀胱测压评估膀胱功...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膀胱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肾上腺素能α1受体及其亚型的表达改变,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的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分别于2周、4周、6周进行在体充盈性膀胱测压评估膀胱功能,处死动物后取膀胱组织标本常规HE染色观察膀胱逼尿肌病理组织学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与免疫荧光检测α1受体亚型(α1A受体与α1D受体)的表达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体重减轻,尿量和膀胱湿重增加;充盈性膀胱测压检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膀胱容量、顺应性、逼尿肌压力上升,残余尿量明显增加,排尿效率明显降低;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见糖尿病大鼠膀胱逼尿肌肌束进行性结构松散、紊乱,甚至出现肌束断裂。Western blott结果显示α1A受体及α1D受体的表达在逼尿肌中表达量随病程进行性下降,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糖尿病膀胱实验组α1A受体和α1D受体灰度值均较相应对照组减少,且随病程进行性减少。结论糖尿病大鼠早期即可出现膀胱逼尿肌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糖尿病膀胱中的α1-AR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提示糖尿病可引起膀胱部位α1-AR表达减少。α1-AR表达减少可能是引起糖尿病膀胱顺应性增加,残余尿量增加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膀胱病 逼尿肌 肾上腺素能α1受体
下载PDF
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评定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12
作者 崔喆 尹鉴淳 +2 位作者 张和平 李黎明 强万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障碍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伴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糖尿病患者42例,年龄38~78岁,男24例,女18例.糖尿病发病1个月~25年. 结果 42例患者完成尿动力学全项检查41例,尿动力学表现异常者38例(93%),...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障碍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伴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糖尿病患者42例,年龄38~78岁,男24例,女18例.糖尿病发病1个月~25年. 结果 42例患者完成尿动力学全项检查41例,尿动力学表现异常者38例(93%),尿动力学表现正常3例 (7%);膀胱逼尿肌收缩减低14例(34%);膀胱逼尿肌反射消失10例(24%);膀胱出口梗阻13例(32%,13/41);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例. 结论伴有LUTS的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异常发生率高,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明确膀胱逼尿肌功能,对合并糖尿病的LUTS患者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患者行膀胱尿道手术前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检查 糖尿病 膀胱功能 评定 诊断
原文传递
糖尿病膀胱的尿动力学及病理学改变(附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卫中庆 van Koeveringe G A +6 位作者 田成功 王昱 于洪波 易超然 孙则禹 陈炜 van Kerrebroeck P E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年第11期665-668,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膀胱(DCP)的尿动力学及病理学改变,探讨发病机制及病理演绎过程。方法:建立DCP wistar大鼠模型(30只),正常wistar大鼠作对照(30只),进行膀胱储尿期压、最大容量、最大膀胱压等测定,进行膀胱湿重、膀胱壁厚度及光镜、电... 目的:观察糖尿病膀胱(DCP)的尿动力学及病理学改变,探讨发病机制及病理演绎过程。方法:建立DCP wistar大鼠模型(30只),正常wistar大鼠作对照(30只),进行膀胱储尿期压、最大容量、最大膀胱压等测定,进行膀胱湿重、膀胱壁厚度及光镜、电镜的病理学观察。早期DCP患者(32例),晚期DCP(28例)及非DM人群(22例)进行尿流率、压力-流率尿道分布压及括约肌肌电图等测定,作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①60天后,DCP鼠组与对照组:膀胱储尿期压(0.45±0.08)kPa,(0.60±0.03)kPa(P<0.05);最大膀胱容量(3.49±0.40)ml,(1.82±0.12)ml(P<0.01);最大膀胱压(3.09±0.10)kPa,(4.91±0.30)kPa(P<0.01);膀胱顺应性(1.39±0.11)ml.kPa-1,(0.68±0.07)ml.kPa-1(P<0.01);湿重增加(P<0.01);逼尿肌细胞连接纤维化,成纤维细胞变性及胶原纤维排列紊乱。②相对于对照组,早期DCP患者最大尿流率偏低,为(15.97±5.71)ml.s-1(P<0.05),逼尿肌活动亢进(占59%),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占37.5%);而晚期DCP患者最大尿流率明显下降,为(8.75±4.20)ml.s-1(P<0.01),膀胱容量增加,为(472.5±32.9)ml(P<0.01),剩余尿量增多,为(62.59±19.87)ml(P<0.01),逼尿肌收缩功能减弱。结论:DCP早期就有膀胱的动力学及病理学改变,以逼尿肌活动功能亢进,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较常见,晚期以逼尿肌收缩功能减弱为主,建议对DCP患者早期就应给予干预,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膀胱 动物模型 尿动力学 病理学
下载PDF
肌苷对糖尿病性膀胱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昆 邝芳 +3 位作者 闫飞 谭超 袁建林 刘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2,共8页
目的目前针对糖尿病性膀胱病的治疗仍缺乏有效手段,寻找天然抗氧化剂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文中旨在观察肌苷对糖尿病大鼠膀胱的保护作用及探索抗氧化应激机制。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肌苷治疗... 目的目前针对糖尿病性膀胱病的治疗仍缺乏有效手段,寻找天然抗氧化剂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文中旨在观察肌苷对糖尿病大鼠膀胱的保护作用及探索抗氧化应激机制。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肌苷治疗组,每组各2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1周后取尾静脉血,血糖水平≥16.7 mmol/L定义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肌苷治疗组接受肌苷(75 mg/kg,腹腔注射,2/d治疗,糖尿病组接受同量等渗盐水。干预4周、8周后,各组的两个时间点分别取10只大鼠,取膀胱组织切片做HE染色、用免疫荧光法观察膀胱组织中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情况,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膀胱组织的超微结构。同时对大鼠膀胱组织进行TUNEL凋亡分析,并测定膀胱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膀胱组织HE染色提示黏膜显著增生,肌束排列紊乱,结构松散,肌束断裂,肌束间间隙明显增宽,肌细胞萎缩,淋巴细胞浸润,肌束间胶原纤维填充,血管增生充血,神经束少见;在电镜下观察,可见肌细胞排列紊乱,中间连接消失,肌细胞和间质细胞内线粒体空泡化显著,核膜皱缩,核仁消失,染色质不规则边集,凝聚成块;免疫荧光结果提示NGF和c-kit信号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弱;4周和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细胞凋亡率[(4.65±3.04、5.48±2.00)%]比较,糖尿病组[(1.68±3.04、10.51±0.90)%]、肌苷治疗组[(7.00±1.72、7.24±1.66)%]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与糖尿病组比较,肌苷治疗组凋亡细胞显著减少(P<0.01)。GSH增多(P<0.05),糖尿病组SOD、GSH含量明显增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肌苷治疗组大鼠膀胱组织中SOD含量明显减少(P<0.05),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SOD、GSH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性膀胱病 肌苷 氧化应激 C-KIT
下载PDF
糖尿病膀胱逼尿肌的病理改变及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东文 双卫兵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年第11期649-651,共3页
通尿肌肌源性异常是糖尿病膀胱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其病理变化表现为逼尿肌形态改变、功能改变、能量代谢紊乱。受体与膜通道变化以及自由基损伤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 糖尿病膀胱 膀胱 神经源性
下载PDF
糖尿病膀胱病的临床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卫中庆 田成功 +6 位作者 Gommert van Koeveringe 王昱 孙则禹 于洪波 易超然 陈炜 Philip van Kerrebreck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10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膀胱病(DCP)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探讨发病机制及病理演绎过程,减少晚期DCP的发生,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糖尿病患者病程分为:早期DCP患者组(32例),晚期DCP组(28例)及非糖尿病人群对照组(22例)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测定,... 目的观察糖尿病膀胱病(DCP)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探讨发病机制及病理演绎过程,减少晚期DCP的发生,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糖尿病患者病程分为:早期DCP患者组(32例),晚期DCP组(28例)及非糖尿病人群对照组(22例)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测定,获得最大尿流率、排尿量、初始感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压力、最大逼尿肌压、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膀胱颈压、最大尿道压及括约肌肌电图等参数,对以上数据作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早期DCP患者最大尿流率偏低[(15.97±5.71)ml/s,P<0.05],逼尿肌活动亢进(占59%),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占37.5%);而晚期DCP患者最大尿流率明显下降[(8.75±4.20)ml/s,P<0.01],膀胱容量增加[(472.5±32.9)ml,P<0.01],残余尿量增多[(62.59±19.87)ml,P<0.01],逼尿肌收缩功能减弱。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有膀胱尿道的动力学改变,以逼尿肌活动功能亢进、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较常见,晚期以逼尿肌收缩功能减弱为主,建议对DCP患者早期就应给予干预,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膀胱病 尿动力学 糖尿病患者 膀胱病 动力学研究 逼尿肌收缩功能 尿动力学改变 最大尿流率 早期诊治 正常对照组
下载PDF
豚鼠糖尿病性膀胱病逼尿肌中c-kit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云飞 丁国富 +2 位作者 蔡志强 范勇洪 王勤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5-348,共4页
目的:检测豚鼠糖尿病性膀胱病(DCP)逼尿肌中酪氨酸蛋白激酶生长因子受体(c-kit)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c-kit表达与DCP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60只豚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0只,实验组40只,实验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豚鼠模... 目的:检测豚鼠糖尿病性膀胱病(DCP)逼尿肌中酪氨酸蛋白激酶生长因子受体(c-kit)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c-kit表达与DCP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60只豚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0只,实验组40只,实验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豚鼠模型,2组豚鼠饲养10周后运用尿动力学检测并将实验组筛选出DCP组和糖尿病性非膀胱病(NDCP)组,应用RT-PCR、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分别检测各组膀胱组织c-kit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DCP组c-kit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及NDCP组(P<0.05),相对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4.65±0.47、5.66±0.54、5.54±1.28。糖尿病性膀胱病组c-ki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NDCP组(P<0.01),c-kit蛋白荧光值分别为548.69±48.51、844.67±59.24、856.52±53.03。结论:豚鼠DCP逼尿肌中c-kit mRNA、c-kit蛋白表达减少,导致c-kit信号通路异常,从而使Cajal样细胞在膀胱中的功能减弱而导致逼尿肌功能障碍发生DCP,因此c-kit表达异常可能是DCP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细胞 糖尿病膀胱病 C-KIT SCF/c-kit信号通路
下载PDF
经尿道灌注SCL基因重组慢病毒的DCP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数量、分布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子雄 王勤章 钱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灌注干细胞白血病(SCL)基因重组慢病毒的糖尿病膀胱病(DCP)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ICC)的数量、分布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构建SCL基因重组慢病毒且标定滴度。选择雄性豚鼠70只,单次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12周后构建DCP豚... 目的观察经尿道灌注干细胞白血病(SCL)基因重组慢病毒的糖尿病膀胱病(DCP)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ICC)的数量、分布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构建SCL基因重组慢病毒且标定滴度。选择雄性豚鼠70只,单次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12周后构建DCP豚鼠模型,将成功造模的27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豚鼠分别经尿道灌注(转染)SCL基因重组慢病毒、空慢病毒和等量PBS液。分别于转染后7、14、28 d每组各处死3只豚鼠,取膀胱组织,制作切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膀胱ICC数量及分布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膀胱ICC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随转染时间延长,ICC数量逐渐增多(P均<0.01),分布越发密集,但绿色荧光逐渐减退;空白组和对照组未见绿色荧光,随转染时间延长,ICC数量逐渐减少(P均<0.05),分布稀疏;转染14、28 d时,实验组ICC数量较空白组和对照组增加(P均<0.01)。实验组随转染时间延长,ICC细胞器数量增多,形态趋于正常,细胞内空泡减少,胞周突起延长变多,ICC超微结构处于不断恢复之中;而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ICC超微结构病理变化逐渐加重。结论经尿道灌注SCL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DCP豚鼠膀胱后,膀胱ICC数量增多,分布更加密集,细胞超微结构得到修复,提示SCL基因对DCP可能有一定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白血病基因 CAJAL样间质细胞 糖尿病膀胱病
下载PDF
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顾鑫 王岸迪 +3 位作者 薛秀荣 景立伟 李永禄 王元松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4期2849-2852,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膀胱病变(DCP)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合并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膀胱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57... 目的探讨糖尿病膀胱病变(DCP)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合并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膀胱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57例)和DCP合并BPH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功能障碍情况、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膀胱最大容积(MCC)、初始尿意容量(FDV)、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 Qmax)、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结果 DCP合并BPH组IPSS中排尿不尽、尿频、尿中断、延迟排尿、排尿无力、夜尿次数以及症状总得分均高于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4.8±0.4)分比(3.7±0.3)分,(4.7±0.5)分比(3.7±0.4)分,(3.3±0.2)分比(3.1±0.2)分,(3.8±0.3)分比(2.9±0.1)分,(3.1±0.4)分比(2.2±0.2)分,(3.9±0.3)分比(3.8±0.2)分,(28.3±3.7)分比(23.9±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尿流变细得分高于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4.7±0.5)分比(4.6±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P合并BPH组不稳定膀胱、低顺应性膀胱以及膀胱感觉减退发生率均高于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58.5%(24/41)比35.1%(20/57),36.6%(15/41)比17.5%(10/57),61.0%(25/41)比33.3%(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DCP合并BPH组MCC、BC、Pdet Qmax与单纯BP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V、PVR较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升高[(203.5±15.7)m L比(149.5±10.4)m L,(148.6±10.6)m L比(74.6±5.3)m L],Qmax较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降低[(3.6±0.4)m L比(6.1±0.6)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P并BPH患者FDV、PVR显著升高,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也显著升高,可见尿动力学检查能够为DCP合并BPH患者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膀胱病变 前列腺增生症 尿动力学变化 膀胱功能障碍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膀胱尿动力学及cajal样细胞的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云飞 王勤章 丁国富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94-697,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在膀胱尿动力学和cajal样细胞上的病理学改变,探讨其发生机制及病理演绎过程。方法:建立早期糖尿病豚鼠模型40只(病变组),以正常豚鼠20只作对照(对照组),饲养10周后行膀胱最大收缩压、漏尿点压等尿动力学指标测定。...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在膀胱尿动力学和cajal样细胞上的病理学改变,探讨其发生机制及病理演绎过程。方法:建立早期糖尿病豚鼠模型40只(病变组),以正常豚鼠20只作对照(对照组),饲养10周后行膀胱最大收缩压、漏尿点压等尿动力学指标测定。然后将两组豚鼠膀胱制作成冷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10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病变组膀胱最大容量(P<0.05)、漏尿点压(P<0.01)、顺应性(P<0.05)、剩余尿量(P<0.01)增加,而膀胱静息压(P<0.01)、最大逼尿肌压(P<0.05)下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见糖尿病组膀胱逼尿肌中cajal样细胞数量减少(P<0.01),cajal样细胞二聚体消失(P<0.01)。结论:糖尿病膀胱病变豚鼠早期有尿动力学异常,cajal样细胞数量减少并伴有该细胞二聚体结构消失,提示早期糖尿病膀胱病变是高糖环境下发生了具有起博功能的cajal样间质细胞异常,从而使逼尿肌功能障碍及尿动力学发生改变;而真正起逼尿功能的平滑肌细胞失去该细胞起博而处于一种待激发的"休眠状态"。因此,临床上应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干预,以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膀胱病变 CAJAL样间质细胞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尿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