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行MRI诊断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许琰 李建宜 +1 位作者 刘振国 吕引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9期161-162,共2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MRI以及超声诊断。对MRI诊断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准确率进行分...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MRI以及超声诊断。对MRI诊断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5.45%(84/88),4例误诊,卵巢良性囊腺瘤误诊为囊腺癌及转移性肿瘤误诊为囊腺癌各2例。经MRI诊断88例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患者显示囊性或者囊实性混杂性块影(以囊性为主)。MRI诊断准确率为97.73%(86/88),2例误诊,转移性肿瘤为误诊囊腺癌2例。结论在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中,MRI能够将病变与周边的关系清晰的显现出来,诊断准确性较高,但临床中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首选诊断方式仍为超声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腔 囊性占位病变 MRI诊断
下载PDF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司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18期17-18,53,共3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86例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所选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经手术病理检验,...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86例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所选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经手术病理检验,确诊病例54例,其中8例误诊,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测符合率为85.19%;本研究卵巢非赘生性囊肿患者29例,囊性占位平均直径(4.52±1.65)cm。患者月经5~7d后实施超声复查,进行连续6个月检测,其中出血性黄体囊肿跟踪2个月后消失9例;卵泡囊肿跟踪3个月消失15例;跟踪随访6个月,囊性占位大小未见显著改变5例,其中经手术确诊为卵巢单纯性囊肿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9.66%。本研究中,3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确诊为输卵管积液,经随访可知,显著缩小2例,经手术复查,1例明确诊断为卵巢单纯性囊肿。结论: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过程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价值高,除清楚显示病灶外,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附件 囊性占位性病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超声诊断在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中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谢婷婷 张帮丽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75-177,18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8月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合理展开术前超声诊断以及术后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8月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合理展开术前超声诊断以及术后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诊断的诊断效能及对不同疾病类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的特异度为95.83%(23/24),灵敏度为96.05%(73/76),准确度为96.00%(96/100),kappa值为0.893。超声诊断卵巢血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附件炎、输卵管积液、输卵管囊肿蒂扭转、囊腺癌的符合率分别为88.89%(8/9)、91.67%(22/24)、100.00%(20/20)、100.00%(4/4)、100.00%(7/7)、100.00%(12/12)。结论对疑似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超声检查可较好显示病变细节,诊断效能及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 超声诊断 病理诊断 诊断效能 符合率
下载PDF
磁共振与螺旋CT诊断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彭源华 刘祥恒 +2 位作者 文苹 吴晖琳 曾洋鹏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9期161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采取磁共振与螺旋CT诊断的效果及准确率。方法:研究对象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的100例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采取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螺旋CT检查,观察组予以磁共振检查。... 目的:探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采取磁共振与螺旋CT诊断的效果及准确率。方法:研究对象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的100例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采取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螺旋CT检查,观察组予以磁共振检查。观察两组诊断准确度及诊断图像表现。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可见,肝脓肿明显性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不规则强化;肝包虫囊肿呈混杂长T2、长T1信号,囊壁等信号;囊性肿瘤显示低信号T1(大小不一),T2信号相对较高,且表现为轻度环形强化;发育性囊性病变信号圆形或类圆形水样,无明显强化。对照组可见,肝脓肿螺旋CT显示明显囊性占位,囊壁薄厚度不均,囊肿附近低密度大片状影,其中,2例存在气体状况,增强扫描可见囊壁中度强化;肝包虫囊肿可见明显囊性占位,囊壁较厚,且密度不均;囊性肿瘤表现为肝内多发囊性病灶,边界清晰,形状规则,增强扫描呈现病灶轻度至重度强化环形,原发性肿瘤囊变可见囊变区状态不规则,囊壁薄厚度不均匀。发育性囊性病变表现为病灶大小不一,较低密度,形状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结论: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相比螺旋CT,磁共振准确性更高,临床应根据实际状况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 螺旋CT
下载PDF
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行螺旋CT与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迎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9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将螺旋CT、磁共振应用于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82例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41例。A组行螺旋CT检查,B组行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检出率、炎性病变检出率,... 目的研究将螺旋CT、磁共振应用于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82例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41例。A组行螺旋CT检查,B组行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检出率、炎性病变检出率,并分析螺旋CT、磁共振的各项影像学表现。结果两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炎性病变检出36例(87.80%)、未检出5例(12.20%);A组炎性病变检出25例(60.98%)、未检出16例(39.02%)。B组的炎性病变检出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工作中应用螺旋CT、磁共振均有较高的检出率,而对于炎性病变,磁共振诊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螺旋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磁共振 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肝囊性占位的不同外科处理策略综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安宁 王俭 +1 位作者 杨训 周晓辉 《华西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693-695,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外科手术治疗肝脏囊性占位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外科治疗策略的优缺点。方法对199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肝囊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48例患者,其中单纯性肝囊肿患者86例(单发35例,多发51例),多囊肝病... 目的评价不同外科手术治疗肝脏囊性占位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外科治疗策略的优缺点。方法对199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肝囊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48例患者,其中单纯性肝囊肿患者86例(单发35例,多发51例),多囊肝病患者62例。43.9%(65/148)患者行腹腔镜囊肿开窗治疗,27.0%(40/148)患者行开腹囊肿开窗术,21.6%(32/148)的患者行经皮囊肿穿刺及硬化剂注入术,另有7.4%(11/148)患者行开腹肝部分切除联合囊肿开窗术。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率高达100.0%;术中患者出血量以经皮囊肿穿刺及硬化剂注入术最少,而以开腹肝部分切除联合囊肿开窗术最多。对于单纯性肝囊肿单发患者,不同手术治疗后均未出现症状复发;对于单纯性肝囊肿多发患者,肝部分切除联合囊肿开窗术治疗未出现症状复发,而经皮囊肿穿刺及硬化剂注入、腹腔镜囊肿开窗和开腹囊肿开窗治疗则分别有3、4、2例患者发生症状或影像学复发,总复发率为17.6%(9/51);对于多囊肝病患者,经皮囊肿穿刺及硬化剂注入、腹腔镜囊肿开窗、开腹开窗和肝部分切除联合囊肿开窗治疗则分别有2、7、3和2例患者发生症状或影像学复发,总复发率为22.6%(14/62)。结论目前常用治疗方式对于单纯性肝囊肿单发患者疗效均理想,但对于单纯性多发肝囊肿和多囊肝病患者远期效果均尚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性占位 肝囊肿 外科治疗 结局评价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对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准确率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翔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9期65-66,共2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对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准确率。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100例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盆腔超声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病变检出状况以...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对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准确率。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100例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盆腔超声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病变检出状况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影像特征。结果 100例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超声检查的诊断精确率为72.00%,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精确率为88.00%,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精准率明显高于盆腔超声检查,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0.05。利用盆腔超声检查,14例为恶性病变患者,6例为交界性病变患者,80例为良性病变患者;利用磁共振检查,12例为恶性病变患者,2例为交界性病变患者,86例为良性病变患者。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病变检出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当中,恶性病变以囊实性占位病变为主导,在T1、T2加权成像中显现为混合信号肿块、病变体积过大,且形态大小不均匀,病变涉及范围较为广泛,边界模糊不清、囊壁厚度不均等;良性病变当中,以囊肿或者实性占位为主导,边界十分清晰,囊壁厚薄均匀,T1、T2加权成像现实信号较均衡。结论在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诊断中,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查方式有利于提高诊断精确率,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效果的参考依据,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30岁以下青少年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恩利 吴长利 +1 位作者 胡海龙 田大伟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8期715-716,725,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膀胱癌临床、病理、治疗与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30岁及以下青少年膀胱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间断全程无痛肉眼血尿11例,终末无痛肉眼血尿6例,尿路刺激症状1例,查体发现2例。术前均经B超、KU... 目的:探讨青少年膀胱癌临床、病理、治疗与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30岁及以下青少年膀胱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间断全程无痛肉眼血尿11例,终末无痛肉眼血尿6例,尿路刺激症状1例,查体发现2例。术前均经B超、KUB、CT、膀胱镜、脱落细胞检查确诊。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1例行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全膀胱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17例术后随访6-107个月,平均43个月,3例复发,1例死亡。结论:30岁以下青少年膀胱尿路上皮癌具有分化好、分期早、复发率低及预后好等特点,经尿道电切术及术后定期复查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占位 青少年 尿路上皮癌 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