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全冠修复折断前牙的3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志宇
李雅
+1 位作者
李绍萍
焦建平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的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有全冠修复折断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前牙全冠修复后基牙折断病例14例,其中上前牙13例,下前牙1例,采用CAD/CAM一体...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的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有全冠修复折断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前牙全冠修复后基牙折断病例14例,其中上前牙13例,下前牙1例,采用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全冠进行重建修复。临床效果评价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标准(USPHS),在修复后即刻及修复后6、12、24、36个月检查,观察指标包括基牙和桩核冠的完整性,冠边缘密合度、继发龋与冠边缘着色情况,对入组病例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36个月的观察期内均未发生基牙或桩核冠折裂,无冠边缘继发龋发生,桩核冠存留率100%。修复后第12个月随访出现冠边缘着色1例,修复后第24个月随访出现冠边缘密合度下降并着色1例,修复后并发症发生率18.2%。结论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有全冠修复前牙基牙折断的临床效果良好,是修复此类牙体缺损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桩核
全冠基牙折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与全瓷冠即刻修复重度缺损前牙的2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
10
2
作者
陈志宇
李雅
+2 位作者
董福生
焦建平
仇亚非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目的评价使用一体化纤维桩核与玻璃陶瓷全瓷冠即刻修复根管治疗后的重度缺损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严重缺损经根管治疗后需桩核冠修复的上颌前牙,共81例患者的89颗牙。采用初次就诊即刻制作CAD/CAM个性化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与IPS e.m...
目的评价使用一体化纤维桩核与玻璃陶瓷全瓷冠即刻修复根管治疗后的重度缺损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严重缺损经根管治疗后需桩核冠修复的上颌前牙,共81例患者的89颗牙。采用初次就诊即刻制作CAD/CAM个性化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与IPS e.max CAD全瓷冠的方式对患牙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观察24个月,对修复成功率、留存率进行描述,记录失败模式并分析原因。结果观察期结束时,所有修复体都维持稳定状态并功能良好,存留率为100%。其中1例尖牙全瓷冠发生牙尖轻微折裂,4例全瓷冠边缘出现密合度欠佳,并有轻微着色,但无继发龋发生,因此成功率为94.4%。结论限于此短期观察,CAD/CAM个性化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IPS e.max CAD全瓷冠即刻修复严重缺损的上颌前牙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一体化纤维桩核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冠
前牙即刻修复
原文传递
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冠向微渗漏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冯昌芬
逄键梁
+1 位作者
刘冰
栾圆圆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冠向微渗漏大小。方法:选择单根管前磨牙60颗,完善根管治疗后制备成薄弱根管形态。分组制作粘接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A组)、预成单支纤维桩+流体树脂核(B组)和铸...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冠向微渗漏大小。方法:选择单根管前磨牙60颗,完善根管治疗后制备成薄弱根管形态。分组制作粘接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A组)、预成单支纤维桩+流体树脂核(B组)和铸造金钯金属桩核(C组),每组20颗。印度墨水染色4周后脱矿脱水透明化处理,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入情况并分析统计学差异。再将标本完全脱矿,观察微渗漏产生的界面。结果:3种桩核修复薄弱根管后根管壁与桩核之间均存在微渗漏,A组与C组冠方微渗漏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明显小于B组(P<0.05)。A组、C组微渗漏多产生在桩核与树脂水门汀之间,B组则多出现于树脂水门汀与根管壁之间。结论: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冠方微渗漏多产生于桩核与粘接剂界面,大小与金属桩组相似且均明显小于单支纤维桩+树脂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弱根管
冠方微渗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一体化桩核
桩核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全冠修复折断前牙的3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志宇
李雅
李绍萍
焦建平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河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技工室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出处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195-198,共4页
基金
河北省卫健委重点科技研究计划(20220181)。
文摘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的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有全冠修复折断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前牙全冠修复后基牙折断病例14例,其中上前牙13例,下前牙1例,采用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全冠进行重建修复。临床效果评价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标准(USPHS),在修复后即刻及修复后6、12、24、36个月检查,观察指标包括基牙和桩核冠的完整性,冠边缘密合度、继发龋与冠边缘着色情况,对入组病例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36个月的观察期内均未发生基牙或桩核冠折裂,无冠边缘继发龋发生,桩核冠存留率100%。修复后第12个月随访出现冠边缘着色1例,修复后第24个月随访出现冠边缘密合度下降并着色1例,修复后并发症发生率18.2%。结论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有全冠修复前牙基牙折断的临床效果良好,是修复此类牙体缺损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个性化桩核
全冠基牙折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Keywords
custom
post
-and-
core
Crowned
abutment
fracture
CAD/CAM
分类号
R783.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与全瓷冠即刻修复重度缺损前牙的2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
10
2
作者
陈志宇
李雅
董福生
焦建平
仇亚非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出处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42-146,共5页
基金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50815)
文摘
目的评价使用一体化纤维桩核与玻璃陶瓷全瓷冠即刻修复根管治疗后的重度缺损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严重缺损经根管治疗后需桩核冠修复的上颌前牙,共81例患者的89颗牙。采用初次就诊即刻制作CAD/CAM个性化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与IPS e.max CAD全瓷冠的方式对患牙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观察24个月,对修复成功率、留存率进行描述,记录失败模式并分析原因。结果观察期结束时,所有修复体都维持稳定状态并功能良好,存留率为100%。其中1例尖牙全瓷冠发生牙尖轻微折裂,4例全瓷冠边缘出现密合度欠佳,并有轻微着色,但无继发龋发生,因此成功率为94.4%。结论限于此短期观察,CAD/CAM个性化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IPS e.max CAD全瓷冠即刻修复严重缺损的上颌前牙效果良好。
关键词
个性化一体化纤维桩核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冠
前牙即刻修复
Keywords
custom
one-piece
fiber
post
-and-
core
Lithium
disilicate
restorations
Immediate
restoration
of
anterior
teeth
分类号
R783.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冠向微渗漏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冯昌芬
逄键梁
刘冰
栾圆圆
机构
北京辽宁医学院空军总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
空军总医院口腔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编号:Z151100004015201)
文摘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冠向微渗漏大小。方法:选择单根管前磨牙60颗,完善根管治疗后制备成薄弱根管形态。分组制作粘接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A组)、预成单支纤维桩+流体树脂核(B组)和铸造金钯金属桩核(C组),每组20颗。印度墨水染色4周后脱矿脱水透明化处理,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入情况并分析统计学差异。再将标本完全脱矿,观察微渗漏产生的界面。结果:3种桩核修复薄弱根管后根管壁与桩核之间均存在微渗漏,A组与C组冠方微渗漏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明显小于B组(P<0.05)。A组、C组微渗漏多产生在桩核与树脂水门汀之间,B组则多出现于树脂水门汀与根管壁之间。结论: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冠方微渗漏多产生于桩核与粘接剂界面,大小与金属桩组相似且均明显小于单支纤维桩+树脂核组。
关键词
薄弱根管
冠方微渗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一体化桩核
桩核技术
Keywords
Flared
root
canal
Coronal
microleakage
CAD/CAM
custom
made
post
and
core
post
and
core
technique
分类号
R781.0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全冠修复折断前牙的3年临床观察
陈志宇
李雅
李绍萍
焦建平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与全瓷冠即刻修复重度缺损前牙的2年临床观察
陈志宇
李雅
董福生
焦建平
仇亚非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
10
原文传递
3
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薄弱根管的冠向微渗漏研究
冯昌芬
逄键梁
刘冰
栾圆圆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